我與眷村
台灣 楊明
歲末時節,我頂著低溫走在成都街上,巷弄裏許多人家灌了香腸,醃了臘肉,竹竿串著晾在院 子裏、陽台上。我看在眼裏,心裏也跟著暖起來,忍不住想起小時候。那時台灣許多人家也是自己 灌香腸醃臘肉,現在幾乎都是買現成的,年味也就淡了許多。20多年前的台灣,尤其是在眷村,過 年特別有意思,各省口味的年菜聚集,感覺特別豐富。
眷村是台灣特有文化,1949年來到台灣的外省人中,軍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政府為了安置軍人 和家屬,於是蓋起了眷村。眷村低矮的房舍,狹窄的巷道,集中了數百戶來自不同省市的家庭,傍 晚時分,各家製作不同的飯食,東北的酸白菜、山東水餃、四川粉蒸肉,都是這裏的家常菜。
我的父親是老師,所以我不是在眷村長大,但是父親有些朋友是軍人,母親的同學也有嫁給軍 人的,所以過年時我們總會去眷村拜年。眷村裏一戶挨著一戶的日常生活,誰家罵孩子,夫妻吵架 ,都聽得到,加上各省生活習俗不同,卻集中在小小的村子裏,南北口音交雜,酸甜鹹辣的飯菜香 味飄揚在空氣中,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
這樣特有的環境,成長渲械暮⒆右燦卸撈氐鈉?剩?芯跆乇鶿?剩?坪蹕嗝慘蔡乇鵪?漣貉?,在空軍子弟中尤其明顯。據說是因為許多漂亮女孩嫁給了飛行員,美麗的女作家郭良蕙便是嫁給 了空軍,台灣許多演藝人員也都出自眷村,像徐乃麟和崔麗心。描寫眷村生活的小說也不少,蘊藏 其中的愛恨分明,故事也特別吸引人,可能是共有離鄉背井的前提下,情緒分外真實,不願意隱藏。
眷村房子小,但是家家戶戶生的孩子倒不少,幾年下來,一個村子的人口可能就翻了兩倍,孩 子們又都念同一所學校,父親們是同事,孩子們是同學,在社會中儼然成為一種族群的代稱。節日 裏家家掛旗子,過年家家貼春聯,日子過的興味盎然。眷村孩子也成了一種專有名詞,一說誰是眷 村的孩子,大家很自然在腦中浮現一個輪廓,再說是海軍或空軍,那形象就更分明了。
小時候,哥哥的幹爹和我的幹爹都住在高雄的海軍眷村,每逢過年,爸媽便帶我們去玩。哥哥 幹爹家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還有一位老奶奶,一家九口全擠在小小的屋裏。他們家的姐姐都長得 漂亮,身材高挑,從小我就羨慕她們。部隊裏的生活比外麵規律,但是時間久了,作父親的退役轉 業,或是孩子大了到外麵就業,眷村的生活也跟著起了變化。
空軍轉任民航機師是最常見的,我的幹爹就在離開部隊後,轉至外商航運公司當輪機長。那時 拿美金薪資待遇比台灣一般工作好很多,而且常常帶回國外的新奇玩意。當時巧克力和會講話的洋 娃娃在台灣都算稀罕物,因為幹爹工作的關係,那些讓其他孩子羨慕的零食玩具我全都擁有,小孩 子並不懂得其中緣故,對於幹爹長年在外工作,幹媽一個人照顧家庭孩子的辛苦,當然是一點都不 能體會,隻享受到好吃好玩的樂趣。
眷村的興起,在當時原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二十世紀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土地成了最珍貴的 資源,許多眷村開始改建,情況好的興建居民區,每一戶都能分到一所房子,從原本低矮的小平房 住進高層公寓裏,居住麵積也較過去寬敞。但是並非所有眷村住戶都能得到妥善安排,也有部分眷 村當年興建的土地屬於公有地,依照城市計劃可能是公園用地,為了市政建設,政府決定收回土地 ,像是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便是如此。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原本住在公園用地上的人們,一下 子便沒了居所,家中收入好的還可以另購新居,但是靠退休金生活的人可就陷入困境了。如今大安 森林公園的樹木逐漸茁壯茂盛,公園成為鄰近居民休閑的去處,年輕的孩子已經不記得原來這裏是 一處村子,但是那些初抵異鄉,曾經在此安家立命的人,渡過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30年歲月,如 今他們已垂垂老矣,對時代的變遷帶給他們的恐怕是唏噓多於歡樂。
昔日的眷村成為寶島地圖上的曆史風景,獨特的眷村文化已不複再現。當年在眷村長大的孩子 ,早已離開眷村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們身上那股獨特的爽朗氣質還在,雖然不曾親身走過大江南北 ,但是因為成長的眷村裏匯聚了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家,所以那種廣闊的氣味還在,可是在他們自己 的孩子身上,就再也看不見了。
我與眷村
外省客 (2006-05-09 00:18:51) 評論 (0)我與眷村
台灣 楊明
歲末時節,我頂著低溫走在成都街上,巷弄裏許多人家灌了香腸,醃了臘肉,竹竿串著晾在院 子裏、陽台上。我看在眼裏,心裏也跟著暖起來,忍不住想起小時候。那時台灣許多人家也是自己 灌香腸醃臘肉,現在幾乎都是買現成的,年味也就淡了許多。20多年前的台灣,尤其是在眷村,過 年特別有意思,各省口味的年菜聚集,感覺特別豐富。
眷村是台灣特有文化,1949年來到台灣的外省人中,軍人占了很大的比例,政府為了安置軍人 和家屬,於是蓋起了眷村。眷村低矮的房舍,狹窄的巷道,集中了數百戶來自不同省市的家庭,傍 晚時分,各家製作不同的飯食,東北的酸白菜、山東水餃、四川粉蒸肉,都是這裏的家常菜。
我的父親是老師,所以我不是在眷村長大,但是父親有些朋友是軍人,母親的同學也有嫁給軍 人的,所以過年時我們總會去眷村拜年。眷村裏一戶挨著一戶的日常生活,誰家罵孩子,夫妻吵架 ,都聽得到,加上各省生活習俗不同,卻集中在小小的村子裏,南北口音交雜,酸甜鹹辣的飯菜香 味飄揚在空氣中,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
這樣特有的環境,成長渲械暮⒆右燦卸撈氐鈉?剩?芯跆乇鶿?剩?坪蹕嗝慘蔡乇鵪?漣貉?,在空軍子弟中尤其明顯。據說是因為許多漂亮女孩嫁給了飛行員,美麗的女作家郭良蕙便是嫁給 了空軍,台灣許多演藝人員也都出自眷村,像徐乃麟和崔麗心。描寫眷村生活的小說也不少,蘊藏 其中的愛恨分明,故事也特別吸引人,可能是共有離鄉背井的前提下,情緒分外真實,不願意隱藏。
眷村房子小,但是家家戶戶生的孩子倒不少,幾年下來,一個村子的人口可能就翻了兩倍,孩 子們又都念同一所學校,父親們是同事,孩子們是同學,在社會中儼然成為一種族群的代稱。節日 裏家家掛旗子,過年家家貼春聯,日子過的興味盎然。眷村孩子也成了一種專有名詞,一說誰是眷 村的孩子,大家很自然在腦中浮現一個輪廓,再說是海軍或空軍,那形象就更分明了。
小時候,哥哥的幹爹和我的幹爹都住在高雄的海軍眷村,每逢過年,爸媽便帶我們去玩。哥哥 幹爹家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還有一位老奶奶,一家九口全擠在小小的屋裏。他們家的姐姐都長得 漂亮,身材高挑,從小我就羨慕她們。部隊裏的生活比外麵規律,但是時間久了,作父親的退役轉 業,或是孩子大了到外麵就業,眷村的生活也跟著起了變化。
空軍轉任民航機師是最常見的,我的幹爹就在離開部隊後,轉至外商航運公司當輪機長。那時 拿美金薪資待遇比台灣一般工作好很多,而且常常帶回國外的新奇玩意。當時巧克力和會講話的洋 娃娃在台灣都算稀罕物,因為幹爹工作的關係,那些讓其他孩子羨慕的零食玩具我全都擁有,小孩 子並不懂得其中緣故,對於幹爹長年在外工作,幹媽一個人照顧家庭孩子的辛苦,當然是一點都不 能體會,隻享受到好吃好玩的樂趣。
眷村的興起,在當時原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二十世紀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土地成了最珍貴的 資源,許多眷村開始改建,情況好的興建居民區,每一戶都能分到一所房子,從原本低矮的小平房 住進高層公寓裏,居住麵積也較過去寬敞。但是並非所有眷村住戶都能得到妥善安排,也有部分眷 村當年興建的土地屬於公有地,依照城市計劃可能是公園用地,為了市政建設,政府決定收回土地 ,像是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便是如此。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原本住在公園用地上的人們,一下 子便沒了居所,家中收入好的還可以另購新居,但是靠退休金生活的人可就陷入困境了。如今大安 森林公園的樹木逐漸茁壯茂盛,公園成為鄰近居民休閑的去處,年輕的孩子已經不記得原來這裏是 一處村子,但是那些初抵異鄉,曾經在此安家立命的人,渡過了他們人生中最重要的30年歲月,如 今他們已垂垂老矣,對時代的變遷帶給他們的恐怕是唏噓多於歡樂。
昔日的眷村成為寶島地圖上的曆史風景,獨特的眷村文化已不複再現。當年在眷村長大的孩子 ,早已離開眷村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們身上那股獨特的爽朗氣質還在,雖然不曾親身走過大江南北 ,但是因為成長的眷村裏匯聚了來自大江南北的人家,所以那種廣闊的氣味還在,可是在他們自己 的孩子身上,就再也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