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頁
新聞
讀圖
財經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時尚
旅遊
影視
博客
群吧
論壇
電台
熱點
原創
時政
旅遊
美食
家居
健康
財經
教育
情感
星座
時尚
娛樂
曆史
文化
社區
幫助
advertisement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博客
»
見性貼之八十七 --- 艾草與菖蒲(記憶隨筆)
見性貼之八十七 --- 艾草與菖蒲(記憶隨筆)
2006-01-06 12:34:19
不忘中囯
寫日記的另一層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來,夜深人靜,借境調心,景與心會。有了這種時時靜悟的簡靜心態, 才有了對生活的敬重。
首頁
文章頁
文章列表
博文目錄
給我悄悄話
打印
被閱讀次數
文章來源:
下雨不打傘
於
2005-09-08 11:40:04
端午節把艾蒿、菖蒲掛在門前,應該是始於唐宋的習俗了,隻不過後來便慢慢被淡忘,就像一大塊鹽在水中悄無聲息地溶化。到我出生的時候,大概隻剩了黃豆那麽大的一點,還在掙紮著浮上水麵,不肯沉底。
那還是需要用糧票去買饅頭的年代,我就曾經跟著奶奶去糧站排隊,憑票領取一年的粗糧。糧站的院子裏有個花壇,我在那裏撲了一個下午的蝴蝶,然後得意洋洋地將一小袋黃豆扛在肩膀上,趾高氣昂地回家。我還很清晰地記得奶奶當時說過的一句話:“媽喲,一年的東西就隻夠煮一回粥的。”
不過這顯然對我沒有什麽影響,我本來就對喝粥提不起興趣,於是便偷偷拿了黃豆來當子彈,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和同院的孩子打仗。贏了還是輸了,已經全然忘卻,記得清楚的隻是莫名其妙地流了鼻血,然後跑到奶奶麵前,得意洋洋地指著自己的鼻子:“看,流血了。”
“先人哦。”奶奶一邊罵,一邊把我拎起來放在自己腿上,然後從門框上懸掛的小束枯草一樣的東西上扯下一把葉子,在手裏揉碎了,塞進我的鼻孔。
立刻聞到一股古怪的味道,竟有點像喝過的中藥,於是我對奶奶說:“要吃糖。”
“吃個鏟鏟。”奶奶說。
當然,最後糖沒有吃成,不過鼻血倒是止住了。
後來我問了奶奶,知道那東西叫艾草,我們也把它稱為陳艾,院子裏每一家的門框上都有掛。至於這東西為何姓陳,奶奶並未說明,她隻是說,從她的奶奶開始,就用這東西來止鼻血,我問她那你的奶奶的奶奶呢,奶奶想了想說大概也是用的,不過她說我們家沒有家譜,所以記載不了那麽早的事情。然後奶奶說我兒子小時候也是用這個的,那我兒子的兒子自然也該用這個,我聽得不甚明了,不過也不去管它,轉而安靜下來,默默觀察門框上的艾草。
那實際上是艾草直立的莖,紮成小束,懸掛於門框上。它的葉子呈羽狀分裂,背麵覆蓋著灰白色的絲狀絨毛,散發出一股中藥的氣味。我踮起腳伸手摸了一把,毛絨絨的很軟和,然後離得遠了些,再抬頭看看這些一束束的東西,越來越覺得它們像爸爸用來打我的雞毛撣子。
“奶奶,”我指著門框上懸掛的艾草說,“下次爸爸要打我,你讓他用這個來打,不要用雞毛撣子。”
奶奶從洗衣盆裏抬起頭來,臉上還沾著泡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她看著我,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好,好。”
然而我懷疑她總是忘記了跟爸爸說,爸爸打我的時候依然使用了雞毛撣子,自然,屁股還是很疼。
端午時節,艾草梗莖已長到一尺多高,正是收割的好時間。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奶奶也帶著我來到溪邊,用鐮刀將艾草連梗割斷,然後扔進背上的筐裏。我對這件事並沒有什麽熱情,關注的是停泊於艾草尖端上的紅蜻蜓,我走過去,它飛到前方停下,我跟過去,它又繼續飛起,我便繼續跟著。因此,當奶奶割完一筐艾草之後,便沿著小溪慢慢尋找我的蹤影。
那時候爺爺還在唱戲,因此我們住的房子實際上就是劇團的家屬院,那裏有個道具室,是我每天在外麵玩耍之後回家的必經之路。
相傳那裏是有鬼的。
即使沒有“相傳”,我也認為道具室裏必定有鬼。世界上還有比道具室更恐怖的地方麽?我認為是沒有的,那裏就算在白天,也是黑漆漆冷颼颼,且堆滿了棺材一樣的大箱子,箱子上雜亂地堆放著花花綠綠的戲服。我認為從那裏鑽出什麽東西來都不足為怪,紅臉、藍臉、獠牙、胡子……紛紛擾擾,數不甚數,因此,我每次經過道具室都是用跑的方式。
我跑去問奶奶為什麽大家住在道具室附近都不害怕。
奶奶指著牆上懸掛的另一種束狀的草,很嚴肅地對我說:“那個是菖蒲,可以避邪的,鬼不敢進來,老早以前就有‘菖蒲劍,斬邪佞’的說法。”
我才注意到,原來這菖蒲和艾草是長得不一樣的,菖蒲的葉子扁平似劍,上尖下寬,這大概也是它之所以掛在牆壁上的緣故。我由此想開去:既然菖蒲劍可以“斬邪佞”,那麽對於壞人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後來,有一次爸爸把我打急了,我就跳起來,從牆上摘下一束菖蒲來,用它指著爸爸說:“你再打我,你就是壞人,我手裏拿的是菖蒲劍,可以斬邪佞的。”
然而爸爸並不理會,隻是從我手裏奪下了“菖蒲劍”,然後繼續用雞毛撣子狠揍我的屁股。自然,疼了好幾天。
艾草和菖蒲通通敗給了爸爸的雞毛撣子,但是我並沒有對它們失去信心,特別是菖蒲。畢竟隻是“斬邪佞”,可以對付任何邪氣鬼魅,但是對人未必有效,況且,我也從來沒有被道具室裏的鬼騷擾過。
菖蒲跟艾草不一樣,附近的地方是不產的,每年都有貨郎挑著來賣,隔著一條街就開始吆喝,大家也都是從街上買來。後來我讀了些書,書上說艾蒿和菖蒲隻在端午節懸掛,而且都是掛在門框上,這個和奶奶的說法有些不同之處,我便跑去問爺爺,爺爺聽了之後哈哈大笑:“什麽避邪,你奶奶不過是端午節掛上去之後懶得取下來罷了!”
1990年,劇團拆遷,爺爺奶奶暫時住進了廁所邊的小房子。在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和奶奶一起站在院子裏,看著巨大的鏟車將老屋推倒,散落成一地磚塊。
“以後再流鼻血怎麽辦呢?”我歪著腦袋問奶奶。
奶奶用粗糙厚實的手掌撫摸著我的腦袋:“沒事,我的孫子以後不會再流鼻血了。”
事實的確如此,從那時候起,到現在為止,我再也沒有流過一滴鼻血。隻不過奶奶已經變成了墓碑上的名字。
登錄
後才可評論.
今日熱點
幫人之前先想因果 路終須自己走
康賽歐
開通博客-回憶被離婚的那一瞬間
NinaLin23
北京城沒毀於戰爭,沒毀於革命,卻毀於……
sandstone2
回國走一趟,能治懶和胖
柿子樹
從愛美學霸到西部女郎,曬閨蜜美照…(多圖)
歲月沈香
UCLA教授陶哲軒幫助美國撥亂反正
雅美之途
我的蜂蜜,為什麽是美國最好的?
彩煙遊士
相見恨晚
鈴蘭聽風
趣談女人的“第二圍”與“第三圍”
Lxxyy2014
Let Trump Be Xi For One Day
danubeB
敬畏生命——我友人與阿爾茨海默症
加拿大姥姥
中國的啤酒之都一哈爾濱
世界在我心中
上海人學做西安美食:甑糕
joycewu12
人到半百換條道
玉蘭樹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一周熱點
回國感受之三:東西太便宜了
彩葉
理財增長, 但咱越來越‘窮’了
BeijingGirl1
為什麽說上了60歲需要注意調整資產結構?
袋鼠國Bob
退休後選擇平層房Ramble House的不利之處
如山
兩段觸動人心的台詞
多倫多橄欖樹
醫路心語(65)醫生掙多少?
南山無言
回國雜談----醫療的優劣(一)
布魯司
退休金繳稅公平嗎?
我生活著
濫用信用卡爭議程序,夫婦鋃鐺入獄(圖)
菲兒天地
中國的西歺之都一哈爾濱
世界在我心中
退休後又摔了
帕格尼尼
更年期,發量增加,減重十斤,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巷草
月薪5百元vs年薪百萬美元: 一場穿越時光的抉擇
康賽歐
開通博客-回憶被離婚的那一瞬間
NinaLin23
advertisement
見性貼之八十七 ---...
切換到網頁版
不忘中囯
名博
給我悄悄話
博文列表
見性貼之八十七 --- 艾草與菖蒲(記憶隨筆)
不忘中囯
(2006-01-06 12:34:19)
評論
(0)
文章來源:
下雨不打傘
於
2005-09-08 11:40:04
端午節把艾蒿、菖蒲掛在門前,應該是始於唐宋的習俗了,隻不過後來便慢慢被淡忘,就像一大塊鹽在水中悄無聲息地溶化。到我出生的時候,大概隻剩了黃豆那麽大的一點,還在掙紮著浮上水麵,不肯沉底。
那還是需要用糧票去買饅頭的年代,我就曾經跟著奶奶去糧站排隊,憑票領取一年的粗糧。糧站的院子裏有個花壇,我在那裏撲了一個下午的蝴蝶,然後得意洋洋地將一小袋黃豆扛在肩膀上,趾高氣昂地回家。我還很清晰地記得奶奶當時說過的一句話:“媽喲,一年的東西就隻夠煮一回粥的。”
不過這顯然對我沒有什麽影響,我本來就對喝粥提不起興趣,於是便偷偷拿了黃豆來當子彈,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和同院的孩子打仗。贏了還是輸了,已經全然忘卻,記得清楚的隻是莫名其妙地流了鼻血,然後跑到奶奶麵前,得意洋洋地指著自己的鼻子:“看,流血了。”
“先人哦。”奶奶一邊罵,一邊把我拎起來放在自己腿上,然後從門框上懸掛的小束枯草一樣的東西上扯下一把葉子,在手裏揉碎了,塞進我的鼻孔。
立刻聞到一股古怪的味道,竟有點像喝過的中藥,於是我對奶奶說:“要吃糖。”
“吃個鏟鏟。”奶奶說。
當然,最後糖沒有吃成,不過鼻血倒是止住了。
後來我問了奶奶,知道那東西叫艾草,我們也把它稱為陳艾,院子裏每一家的門框上都有掛。至於這東西為何姓陳,奶奶並未說明,她隻是說,從她的奶奶開始,就用這東西來止鼻血,我問她那你的奶奶的奶奶呢,奶奶想了想說大概也是用的,不過她說我們家沒有家譜,所以記載不了那麽早的事情。然後奶奶說我兒子小時候也是用這個的,那我兒子的兒子自然也該用這個,我聽得不甚明了,不過也不去管它,轉而安靜下來,默默觀察門框上的艾草。
那實際上是艾草直立的莖,紮成小束,懸掛於門框上。它的葉子呈羽狀分裂,背麵覆蓋著灰白色的絲狀絨毛,散發出一股中藥的氣味。我踮起腳伸手摸了一把,毛絨絨的很軟和,然後離得遠了些,再抬頭看看這些一束束的東西,越來越覺得它們像爸爸用來打我的雞毛撣子。
“奶奶,”我指著門框上懸掛的艾草說,“下次爸爸要打我,你讓他用這個來打,不要用雞毛撣子。”
奶奶從洗衣盆裏抬起頭來,臉上還沾著泡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她看著我,臉上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好,好。”
然而我懷疑她總是忘記了跟爸爸說,爸爸打我的時候依然使用了雞毛撣子,自然,屁股還是很疼。
端午時節,艾草梗莖已長到一尺多高,正是收割的好時間。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奶奶也帶著我來到溪邊,用鐮刀將艾草連梗割斷,然後扔進背上的筐裏。我對這件事並沒有什麽熱情,關注的是停泊於艾草尖端上的紅蜻蜓,我走過去,它飛到前方停下,我跟過去,它又繼續飛起,我便繼續跟著。因此,當奶奶割完一筐艾草之後,便沿著小溪慢慢尋找我的蹤影。
那時候爺爺還在唱戲,因此我們住的房子實際上就是劇團的家屬院,那裏有個道具室,是我每天在外麵玩耍之後回家的必經之路。
相傳那裏是有鬼的。
即使沒有“相傳”,我也認為道具室裏必定有鬼。世界上還有比道具室更恐怖的地方麽?我認為是沒有的,那裏就算在白天,也是黑漆漆冷颼颼,且堆滿了棺材一樣的大箱子,箱子上雜亂地堆放著花花綠綠的戲服。我認為從那裏鑽出什麽東西來都不足為怪,紅臉、藍臉、獠牙、胡子……紛紛擾擾,數不甚數,因此,我每次經過道具室都是用跑的方式。
我跑去問奶奶為什麽大家住在道具室附近都不害怕。
奶奶指著牆上懸掛的另一種束狀的草,很嚴肅地對我說:“那個是菖蒲,可以避邪的,鬼不敢進來,老早以前就有‘菖蒲劍,斬邪佞’的說法。”
我才注意到,原來這菖蒲和艾草是長得不一樣的,菖蒲的葉子扁平似劍,上尖下寬,這大概也是它之所以掛在牆壁上的緣故。我由此想開去:既然菖蒲劍可以“斬邪佞”,那麽對於壞人肯定也是有作用的。
後來,有一次爸爸把我打急了,我就跳起來,從牆上摘下一束菖蒲來,用它指著爸爸說:“你再打我,你就是壞人,我手裏拿的是菖蒲劍,可以斬邪佞的。”
然而爸爸並不理會,隻是從我手裏奪下了“菖蒲劍”,然後繼續用雞毛撣子狠揍我的屁股。自然,疼了好幾天。
艾草和菖蒲通通敗給了爸爸的雞毛撣子,但是我並沒有對它們失去信心,特別是菖蒲。畢竟隻是“斬邪佞”,可以對付任何邪氣鬼魅,但是對人未必有效,況且,我也從來沒有被道具室裏的鬼騷擾過。
菖蒲跟艾草不一樣,附近的地方是不產的,每年都有貨郎挑著來賣,隔著一條街就開始吆喝,大家也都是從街上買來。後來我讀了些書,書上說艾蒿和菖蒲隻在端午節懸掛,而且都是掛在門框上,這個和奶奶的說法有些不同之處,我便跑去問爺爺,爺爺聽了之後哈哈大笑:“什麽避邪,你奶奶不過是端午節掛上去之後懶得取下來罷了!”
1990年,劇團拆遷,爺爺奶奶暫時住進了廁所邊的小房子。在那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和奶奶一起站在院子裏,看著巨大的鏟車將老屋推倒,散落成一地磚塊。
“以後再流鼻血怎麽辦呢?”我歪著腦袋問奶奶。
奶奶用粗糙厚實的手掌撫摸著我的腦袋:“沒事,我的孫子以後不會再流鼻血了。”
事實的確如此,從那時候起,到現在為止,我再也沒有流過一滴鼻血。隻不過奶奶已經變成了墓碑上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