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金枝》的編劇是個聰明的平衡主義者。每一個人物,有好處就必然有壞處,有所長也必然有所缺,隻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展現出不同的側麵,巧妙的牽引了觀眾的喜怒哀樂。
——————————————————————————————
是,這一點聰明,然而平衡仍走得不大好。例如玉瑩的設定不大合理,還有爾淳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我認為去掉一些比較好,幾個女主角都有作惡的苦衷,觀眾是能充分理解的,實在沒必要再披上一層楚楚可憐搏人同情的麵紗。我不反感她踩玉瑩,卻反感她矯情。
不過我喜歡她對白颺外冷內熱,覺得很真實。針炙時微微的動心,受到幫助時的感動,欲語還休的情意,說出口全變成了負氣的鬧別扭的話語,期盼著他回頭看自己,卻偏要裝出不屑一顧的樣子,所以,在白颺眼中,這女子“剛烈堅毅”,是個強者。她爭取感情的方式多麽愚蠢,多麽消極又自以為是啊(你看她分明是在扮演格爾達的角色,幻想著要從巫婆玉瑩手中拯救被施了魔法的心上人),但是恰恰是這一點,讓人覺得非常真實。我相信現實許多心高氣傲的女孩子,可能跟爾淳一樣,會因為自尊心而失去了爭取愛情的機會。
我不能想象孫白楊聽到福雅臨終的一席話是怎樣的感受。福雅三年前作此決定便已知是這樣的結局,她甘願用自己的餘生來換取所愛的人心中哪怕那麽一點點的痕跡。三年服毒,以求得到一個不愈的疾病;放棄一切榮華富貴,隻要偶爾能見到前來問診的孫大夫;這便已足夠。她所要的這樣少,不能得到的人,隻需遠遠的看到已十分滿足,她要他活得自在,不願在他心中留下半點悔恨。愛到極處,竟是這樣一個人天荒地老的悲涼。
我因此而永遠無法原諒孫白楊的軟弱,一個人要自私到怎樣的地步才能拋開所有愛人親人的希望和責任來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以埋葬一段莫須有的感情?曾經以為他是懂事的人兒,卻空空枉費了福雅的一片冰心。
————————————————————————————
感情事無對錯,無道理可循。陷身其中的人,隻有一路走下去。福雅何嚐不是拋了自己的責任和性命,為何福雅的犧牲是偉大,孫就成了自私?
關於玉瑩,前前後後是是非非我是毫無興趣去說,唯有兩點很值得談一談。
一是孫白楊到底喜歡玉瑩什麽?
劇情過半,自從孫白楊開始坐不住了起,我便心存了這一念,並帶著疑問理解後文,可惜始終未找到答案。如果說玉瑩就是上述所寫的這些性格,那麽黎姿算是把握得很準了,可是就因為這樣而更無法解釋孫白楊到底看上了她什麽。一個自私無情的人,尚且沒有直率的真性情,無論從勇氣、堅強、善良,哪怕細枝末節的優點來看也都乏善可呈。若是這樣的一個性格,恐怕連白瑞德都沒能耐愛上郝思嘉。我雖恨白楊不爭,但還沒有認為他淺薄到會單憑美貌而愛上一個人的地步。因此思來想去,唯一的答案隻能是:她是唯一從不把他放在心上的一個,再多的好處也當是理所應得的。那麽支持該結論的必要條件也很明顯了:孫白楊在感情上就是這麽賤的一個男人。
————————————————————————————
愛不需要理由。想來想去我也隻能做這樣的結論。另外四個女人,孫似乎都有理由愛她們,唯獨這一個,不值得。他當然可以衡量一下,去愛另外幾個值得的,但那樣一來愛情就成了算計了。你真愛上一個人時,真會細細思量剖析各種理由因素,掂量收支平衡?
孫聰明世故,玉瑩愚蠢浮躁,兩人各方麵都有強烈的反差,這段感情似乎不合邏輯,然而也正好在不合邏輯,因為感情不能用理性來推理的。我想編劇在這個角色身上正是要體現一種不可理喻的飛蛾撲火式的愛,再怎麽世故怕死明哲保身的人,遇上愛情了也是失心瘋一個。你說他犯賤,我也認為他有受虐自毀傾向。這個男人眼睛裏裝滿了厭倦,他清醒了太久,想大醉一場了,當生命中的閃電劃過,燃燒自己對他而言,未嚐不是一種幸福。
二是玉瑩對她的母親的感情。
提出這個問題最初的考慮在於我以為一個至少懂得疼愛孝敬自己母親的人,總不見得對旁的人會冷漠無情到這種地步。玉瑩落泊時能夠贏得安茜和孫白楊的幫助,唯一靠的便是這一點執著於母女情的感動。況且她的母親進宮見如妃被林公公利用的那一場戲,玉瑩也表現出難得的體貼與城府,寧可把所有的苦水往肚裏吞也沒有對母親一絲一毫責怪。因此,哪怕後來她一次又一次的令人絕望,將孫白楊毀壞到無可彌補的境地,我仍抱著一點點的期望,一如孫白楊,期望她總有醒悟回心轉意的一天。可是直到死,她到頭來考慮的仍隻是要保全家族的榮耀。
————————————————————————————
玉瑩在那種環境下長大,靠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念,她除了母親和自己,不信任他人。這姑娘是冷漠自私,但未必無情,否則不會因為安茜的背叛而痛苦,由愛生恨(如果你能理解爾淳對淑寧下手,那麽也能理解她對安茜出手),也不會害了白颺後,為了挽救他,走進自己下的套(單就她比爾淳早一步自首這一點,我覺得她比爾淳可愛)。她是至死都為母親的榮耀考慮,但也不是沒為白颺打算,最後往回走,寧可讓白颺誤會摑她巴掌也不辯解,就是希望孫對她死心自己逃生去。誰想孫還是為她回頭了。
為什麽要醒悟回心轉意?選擇什麽,堅持什麽,何必將自己的價值觀加於她頭上?她為了母親和出人頭地而進宮來的,從頭到尾鎖定的就是這個目標,愛情本在她計劃之外,她這偏執而扭曲的價值觀,旁人看來不免可憐可惜可歎可惡,但這是她自己選擇的道路,就該尊重她。白颺為了她走上一條不歸路,亦是自己甘心所選的路,理解不理解,認同不認同都好,不必責難。
可是他又有什麽資格來責怪父親,他亦犯了同樣的罪,對自己的發妻。
————————————————————————————
正是。所以他後來應該多少諒解了父親。
說到底愛與不愛終究隻是一個人的事情,若是無法自救,旁人絕無可能。
————————————————————————————
正解。縱是醫生,亦不能自醫。
明是說孫白揚,仍抵不過提及一眾紅顏。所以恨他的所為至深,隻因為曾經給太多的人帶來了太多太大的希望。終了卻不過是俗人一個,不僅踏了泥,濕了身,毀了一場清夢,尚連性命亦不能保全。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言語,可是麵對一個失了靈魂精骨行屍走肉的孫白揚又哪來什麽言語。
————————————————————————————
他若是從頭到尾都是那個冷靜自持的孫白颺,將該做的事跟不該做的事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按著程式去選他該愛的女子來愛,我反倒不喜歡他了。小祿子也是因著他那點私心,才變得有血有肉。一個人命中總會有一場荒唐夢,總該做一些蠢事,總要有一個死穴,一輩子當個遵規蹈矩的完人,有什麽樂趣?孫這種睜著眼睛跳火坑的設定,我就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