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沒啥技術。就自己瞎琢磨的。說錯了不管。信我者,後果自負。
阿拉斯加大鐵的馬拉鬆部分(最後一部分),是同一個賽道,跑兩圈,每圈一個半馬。路線就不貼了。高程圖貼一下:
剛起跑,就有個60-80尺的爬升。第二個大爬升,是最大的,180尺。最後快到終點處,又是第二大的爬升,150尺。兩遍。
如果一般馬拉鬆,我第一個半馬肯定是全部跑完。但對於鐵三的第三部分,拚搏了10小時以後,那我就不知道了。你第一圈的最大爬升180尺就決定走上去,那也是不錯的選擇。
馬拉鬆爬坡第一準則:不要與山鬥。
如果你是高中男生,想給女同學們一個英雄形象,那你盡管全速跑上去。並做出漂亮的跑姿。威武啊!你很厲害,哇!!好猛的帥哥。
可是,你的目的不是要戰勝大坡。記住了,你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衝向終點線。至於你是跌打滾爬怎麽到達終點,沒人管你!所以要控製速度!畢竟你有26英裏要跑。你前麵力氣用光了,後麵不過啦?你衝向大坡的頂上,你能節省多少時間呢?相比你的能量損耗,是否合算?殊不知,多少下坡馬的最後幾英裏,那麽多人都是走下山坡的,可惜,可惜,好後悔。回頭想想,剛開始那些上坡,跑上去,毫無意義,得不償失。
馬拉鬆爬坡第二準則:均勻力氣。Even Effort!
馬拉鬆不是短跑,你要3到4小時,甚至5小時完成。保持心率不要太高,細水長流,勻速前進。。。
等一下,我說了勻速前進?不對,是“勻力”前進。上坡了,不是保持均勻配速,而是均勻力氣。
於是,你的步幅短了,心跳也不可避免地加快了,不加快是不可能的,你在比賽。但是控製一下,不要太快。所以你就越來越慢,慢到挪不動步子。但盡量還是跑吧。有人說,跑得再慢,也比走快。步頻增加,有助於減輕腿腳的壓力;手臂揮動增加了,也減輕了腿腳的壓力。一句話,力氣省著點。
爬坡第三準則:遇到下坡,衝,不衝白不衝!但要控製膝蓋壓力。
Gravity? Use it! But use it wisely.
下坡的時候,膝蓋的衝壓力是6G,也就是體重的6倍。你125磅,單腿受到的衝力是750磅。所以,下坡是保護腿腳的關鍵時刻。否則到了後半程,力氣沒用完,但兩腿不是你的了,脹痛得咬牙也沒有用。
那麽,下坡就不衝了?那多可惜啊。加大步頻,小碎步,減少每一步對膝蓋的壓力,衝鴨。。。。
好了,技巧來了。什麽時候開始衝?取決於你的坡度!坡度大於6%的話,還是盡量小碎步吧。但是到了A點,知道下麵過半了,下衝不會有什麽危險了,二次導數回折了,曲線往上翹了,衝。
衝到什麽時候為止?不是到最低點B,而是利用慣性,繼續衝到C點,一直到衝不動了為止。這個時候,B到E點的大長坡,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一了!太好了。你省了很多要走的時間,把走的時間減少了近一半。
然後,你改為上坡跑。小步,190到200的步頻,盡量往上跑。(圖中C後麵應該還有個C'。作為開始走的起點)
什麽時候開始走?跑也跑不動的時候,就可以走唄?想想後麵的路程。不後悔。跑不動的標誌,就是你小步往上跑,但速度還不如走。很多次,我在大爬坡的時候盯著人,我走,他繼續跑。但最後我都追上了他。因為他也跑不快,而我是在走。使用的肌肉群,心肺很不一樣了。心率可以快速下降,耗氧量下降。
但是,我走的速度也不慢。盡量大步流星地走。均勻呼吸。一步也不要停。
決定是不是走,第一看坡度。有時坡度高達12%甚至以上,跑已經沒有意義。第二看你自己的心率,是比賽的開始還是尾聲。後麵還有多遠。綜合考慮吧。
爬坡第四準則,到頂前就開始恢複跑。
我們不一定要到頂點E才開始跑。在上升曲率減緩,二次導數下降的D點就開始跑。分秒必爭,你還在比賽。這個說著容易做到很難。要有超人的勇氣和決心。相信我,這是Mental game,你的身體其實可以承受。因為雖然沒到頂,但坡度已經很小了。這樣,你需要走的距離縮短到CD之間。越短越省時間。
為什麽要在F點加速?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有這個經驗,一旦你開始走了,你的配速就再也回不到前麵的配速了。慢掉一分鍾都是客氣的。怎麽辦?這裏需要再一次的拚搏,加速把配速恢複到前麵的水平。做到這一點,有多難你知道嗎?
當然,這還是要看坡度。落花這次的阿拉斯加大鐵,到了那個山頂,再返回的時候,坡度太大,還是要采用200以上的高頻小碎步跑下來。等過了拐點,再開始加速。
(拐點:曲線往上凸,到往上凹的分界點,在S形的中間)
(待續,太困了。。。明天繼續寫)
經典瞬間:2019年,與我同台的加州“燒燒”隊員“Y姐”。博士頓馬拉鬆的“傷心坡”坡頂。
從她右邊的幾個賽手的口型,我們可以斷定:呼吸頻率是一步一呼,一步一吸。這已經到達了呼吸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