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leg day, 做完squats和deadlifts就在旁邊玩別的器械。來了一小夥上來就硬拉315磅,搞了4組,每組哢哢哢哢哢都整5-6次。把我驚呆了。我是最近兩個星期的最後一組才上315磅,也就搞2-3個。不同的地方,他是sumo(相撲)式我是老式(或者傳統)。我總共才deadlift兩個多月,沒試過sumo式。查了ChatGPT關於兩種form的不同,不過不夠感性。看了些視頻,感覺Sumo式用到更多的是腿臀力,由於腿叉的更開,重心更低,可能更“省力”?下麵視頻裏的美女力士Sumo式整了330磅,看起來不太費力。有點擔心的是,萬一杠子傾斜,會不會砸腳趾頭?請老手高手們指點指點,你們都是搞那種?
ChatGPT的解釋:
傳統硬拉 (Conventional Deadlift):
- 腳位: 腳與臀同寬,手在膝蓋外側。
- 動作機製: 從臀部和膝蓋彎曲,身體前傾比相撲硬拉要多。
- 主要肌群: 主要鍛煉到後側鏈,包括下背的豎脊肌、腿筋、臀肌、斜方肌和前臂。
- 好處: 由於這樣的位置,傳統硬拉有助於發展背部和腿筋的力量。
- 注意事項: 可能不適合有特定活動限製或下背問題的人士,因為它可能會給下背帶來更多的壓力。
相撲硬拉 (Sumo Deadlift):
- 腳位: 腿腳開得很寬,超出肩膀寬度,腳趾指向外側,手在膝蓋裏側。
- 動作機製: 由於腿姿較寬,上體位置更直立,這減少了杠鈴的移動距離。
- 主要肌群: 更直接地鍛煉到臀大肌、股四頭肌和內側大腿,同樣還鍛煉到下背、斜方肌和前臂。
- 好處: 經常推薦給腿部較長的人或有活動問題的人,因為相撲站姿可能允許更舒適、更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舉重。
- 注意事項: 並非每個人都覺得這個位置像傳統硬拉那樣自然或有力,它需要良好的髖關節活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