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各位好!關於中美貿易戰的討論,我其實一直在關注本群各位的高見。本來覺得這個議題有點政治傾向,不符合本群避談政治的群規,但也沒見到群管理員有什麽幹預,所以這個議題還是可以在這裏討論的。那麽我就說幾句。其實這跟我各種有直接關係。我在商務部離原來負責中歐方麵的,隻是去年中美開始摩擦,我被借調到中美談判工作組。去年底的阿根廷峰會我也跟著一號去了。我在這裏先做一個免責聲明,就是我隻代表我個人觀點,一切以新華社對外公布的為準,新華社沒公布的我沒法多說,否則成了泄密了。那麽我隻能聊些粗淺的看法,各位可以延伸想象。
1)談判由商務部牽頭,並由外交部、農業部、工信部、知識產權局多個部門組成,對方也差不多。我方這麽多部門,首先需要在內部達成共識就花了不少時間,相當於林彪與彭德懷對入朝作戰的分歧。
2)談判涉及到118個大項698個小項,幾千個產品。而習和特達成的時間框架根本不夠,工作組加班加點是常態。
3)我們中國走上小康也就近20年的事兒,那麽以前為什麽受窮呢?是我們笨嗎,還是我們懶嗎?是我們20年前突然開竅了嗎?其實答案就在那裏,1979我們開始容易世界了,搭上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順風車;2001年加入WTO,是我國經濟飛速提升,這得益於以歐美為首的西方國際搭建的世貿平台。換句話說,平台很重要。有一部老電影叫喬家大院,裏麵有個人物叫孫茂才,這個原型跟今天的中國很像,就是“喬家成就了孫茂才,而不是孫茂才成就了喬家”。中國今天的成就,得益於世界的發展平台。就是這個普通老百性都懂的道理,圈子裏才剛剛達成共識。樓上各位可以想象,如果我們退出現有的平台,而另起爐灶再建一個平台,能拉來就算伊朗、委內瑞拉、朝鮮等,就算加個俄羅斯又能怎麽樣?所以現在我們所做的,就是繼續留在現有的平台裏。對方當然清楚我們的意圖,所以要加不菲。所以從長遠的中美貿易來看,我方“被規則”的態勢還是要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曆史時間的。這也是正常現象。我隻能說這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