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醫生小組決定為一種甲狀腺癌降級至普通腫瘤,因為該種腫瘤根本就不是癌症。該小組已經正式聲明該種腫瘤不會給患者構成威脅,為此,將有成千上萬名病患將不會再被割除他們的甲狀腺,同時也免除了放射性碘治療及在其終生常規體檢,而患者之前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防止一種絕對沒有威脅的腫瘤。
該小組的結論已於週四在美國醫學會腫瘤學雜誌上發表。該變化預計每年在美國將影響到近6萬5000名甲狀腺癌患中約1萬名患者。該結論也為其他種類癌症重新定義的爭論提供參考,包括某些乳腺及前列腺癌。
被小組重新定義的腫瘤是甲狀腺裡的一個小腫塊,其完全被一個纖維組織包圍,它的輻射型形狀看上去像癌,但被包在裡麵的細胞並沒有衝破囊衣。因此,動手術割除甲狀腺,之後再對病患進行放射性碘治療不僅沒有必要而且有害。醫生小組已經對該種腫瘤重新命名,將原來的乳頭狀甲狀腺癌改為乳頭狀無害甲狀腺瘤,去除了癌這個字。
很多癌症專家稱,對於某些癌症早就該重新定義。他們長期以來就呼籲將乳腺小腫瘤、肺部及前列腺等其他疾病中的癌字去掉。但隻有一種泌尿係統的一種腫瘤在1998年重新命名外,現在隻有甲狀腺專家開始採取行動。
美國甲狀腺協會侯任會長莫裏斯說,如果它不是癌症,我們就不要稱它癌症。
美國癌症學院防癌科主任克拉姆說,“我們使用的很多名稱並不符合我們對癌症生物學的解釋,這點愈來愈讓人們擔憂。”稱不是癌的腫瘤為癌,將會導致不必要及有害的治療。
在美國大醫院裡,很多患有上述甲狀腺腫瘤的病患其中都未受到過度治療。但甲狀腺專家稱,但在美國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情況就不同了。
科羅拉多州大學甲狀腺癌專家豪根說,癌這個字是個問題,如果你說是癌症,很多人都會感到恐懼。該項重新定義受到兩年前的一件事情的推動,當時匹茲堡大學病理學係副主任尼克法羅博士被問及其對一名患有一個小甲狀腺癌19歲女子的看法。該腫瘤被囊衣完全包圍,而她的包含腫瘤的一片甲狀腺被割除,以進行診斷。尼克法羅告訴醫生,這個女孩的甲狀腺腫瘤屬於低風險腫瘤,無需對它做任何處理。但該外科醫生回答,根據治療指引,該女子的甲狀腺必須全部割除,還要進行放射性碘治療,而且,該女子在其餘生中還需要接受常規檢查。尼克法羅認為,他認為這名醫生實在做過頭了,必須有人出來製止這種瘋狂行為。他後來召集24名著名病理學專家、兩名腫瘤學專家及一名甲狀腺外科醫生及一名心理學家,他們從全球範圍內蒐集數百個甲狀腺癌病例,並對患者(腫瘤割除後沒有接受放射性碘治療)進行至少10年追蹤。
結果顯示,凡是被割除的腫瘤裡麵的細胞沒有衝破囊衣,該患者10年未再發現任何癌症症狀,而細胞衝破囊衣的部份患者,則出現併發症,包括死於甲狀腺癌,儘管接受了治療。
研究顯示,是否是癌症,不是看放射狀特徵,而是看細胞是否衝破囊衣,兩者間的區別決定癌症與非癌症。
尼克法羅得出結論,隻要細胞沒有衝破囊衣,患者就不需要割除甲狀腺,不需要放射性碘治療,不需要每隔半年做檢查。
轉載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