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裏改千米、公斤改千克
中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最蠢的發明
轉錄1:對千克和千米的商榷
劉華秋
1960年第11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並開始實施的國際單位製以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時間單位秒、電流單位安培、熱力學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為基本單位,其他單位由這七個基本單位導出。
我國國務院1984年2月27日發布《國務院關於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的命令》,決定采用根據國際單位製製訂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並規定我國采用的市製計量單位隻可延續使用到1990年,在1990年底以前要完成向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過渡。
自我國統一執行國家法定計量單位製以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不過,在長期施行過程中也發現國家法定計量單位製有不夠完善之處。筆者就此提出問題,以供商榷。
國家法定計量單位製決定采用“千克”和“千米”兩個單位,而將“公斤”作為“千克”的同義詞,將“公裏”作為“千米”的俗稱。國務院要求政府部門、科技部門、教育部門、新聞出版部門以及企業、事業單位從1986年起必須使用國家規定的法定計量單位,但“千克”和“千米”兩個單位至今仍然推而不廣。
目前的情況是,科技和教育方麵的出版社,均要求采用“千克”和“千米”,不得使用“公斤”和“公裏”。目前我國出版的科技書籍和教材中已廣泛使用“千克”和“千米”這兩個單位。但是,我國的政府公文、新聞報刊和廣播電視仍然大量使用“公斤”和“公裏”單位。
為什麽“千克”和“千米”兩個單位推而不廣呢?其原因是這兩個單位不符合我國的語言習慣。比如“一千公裏”得寫成“一千千米”,念起來非常別扭。國家計量局在下達的文件中又有規定:“‘千克’前麵不允許帶任何詞頭,例如不允許出現‘千千克’(kk g),‘兆千克’(m k g)的單位名稱。”因此,一千公裏應寫成1000千米,但念起來仍然是“一千千米”。按照上述規定,我們常說的“幾千公裏”、“幾千公斤”,若采用“千米”和“千克”就難以表達了。再如,我們可以說“半公斤”、“半公裏”,但若說成“半千克”、“半千米”,定會引人發笑。此外,我們說“三平方公裏”,不可以寫成3千米2,因為這樣就成了三千平方米。按國家計量局規定應寫成3(千米)2,這是因為在“3千米2”中“千”是一個數詞,“米”是一個單位;而在“3(千米)2”中“千米”是一個單位。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在於“千”在漢語中(除在“千瓦”中以外)極少作詞頭用。“千米”、“千克”在漢語中不像一個單位,給人們的感覺是數詞“千”加上單位“米”或“克”。但在英語、德語、法語等西方語言中,“千米”或“千克”都是由k ilo加上“米”或“克”組成的一個單位。例如在英語中,“千米”是k ilom ete r,“千克”是k ilo-g ram,k ilo不是數詞,它是國際單位製中的一個詞頭,含義是“千”。所以在英美人的感覺中,k ilom e te r和k ilog ram就是兩個單位,沒有我們頭腦中那種“千”加“米”或“千”加“克”的感覺。如果英語中用th ou sand(一千)來取代k ilo置於m e te r和g ram前,那麽英語的“一千公裏”和“一千公斤”就像我們說“一千千米”和“一千千克”的感覺一樣別扭了。
再則,國際單位製是在西方國家的計量製的基礎上創造的,反映了西方的思維方式。比如“千”以上,我們以“萬”計,即“萬”、“十萬”、“百萬”、“千萬”、“萬萬”(億);而西方以“千”計,即“十千”、“百千”、“千千”(兆)、“十兆”、“百兆”、“千兆”。國際單位製中的詞頭正好反映了這種千進位。由於有這種思維方式上的差異,我們應盡量避免用“千”字做詞頭。比如,我們說“萬米賽跑”,說“十千米賽跑”就不符合我國語言的習慣。
我國將k ilog ram直譯為“千克”,將k ilom e te r直譯為“千米”,表麵上看來與國際單位製接軌,實則不然。我認為應結束“千克”與“公斤”、“千米”與“公裏”並用的狀況,還是采用“公斤”、“公裏”為好。這樣做不僅不妨礙與國際單位製接軌,反而有助於推行國際單位製。
與上述現象相應,“斤”和“裏”本來應該在1990年以後廢止使用,但也是廢而不止。這是因為人民日常生活中需要它們。在日常貿易中,一般說來一千克作為單位太大,所以商店裏標出每500克多少錢;但人們不說“買500克”、“買250克”,卻說“買一斤”、“買半斤”。在農貿集市上更是廣泛使用“斤”這一單位。英美目前仍用磅(Pound),重453.6克;德國也用磅(Pfund),重500克,剛好等於我國的一斤,可見日常貿易中需要一個重500克左右的計量單位。同樣,“裏”在我國民間仍然使用。老百姓常說某地到某地有幾裏地,而不說有幾千米地。我國許多重要曆史事件和地名都與“裏”字有關,例如二萬五千裏長征、萬裏長城、三十裏鋪、十裏屯和八裏莊等,我們沒有必要將“裏”字變成一個曆史名詞。
從曆史上來看,“斤”和“裏”自古就有,而且是不斷適應社會需要而發展的。據我國古書記載,在戰國時期,一斤相當於現在的250克;到東漢、三國和西晉時期,一斤相當於220克;到南北朝的北周,一斤相當於660克;唐、宋、元朝基本上保持一斤相當於六百幾十克的水平上;到明朝,一斤為590克;到清朝,一斤等於596.8克;到民國時期,一斤等於500克。新中國成立後,也是采用一斤等於500克,即二斤等於一公斤。
據我國古書記載,周製三百步為一裏。後據《正字通·裏部》,“路程以三百六十步為一裏”。據舊營造庫平製一千八百尺為一裏(等於576米)。新中國成立後,一裏統一為500米,即二裏等於一公裏。足見(市)斤和(市)裏已經和國際接軌。目前,英美仍廣泛使用英製度量衡單位。應當說,在推行國際單位製方麵我國走在英美的前麵。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提出兩點建議:
一、可廢止“千克”、“千米”兩個譯名,仍然采用“公斤”、“公裏”兩個慣用的單位,這樣更符合我國的語言習慣。
二、廢除市製單位(如兩、錢、分和引、丈、尺、寸、分等),但保留(市)斤和(市)裏這兩個已經和國際接軌而且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單位。(作者為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員)
轉錄2:千克和千米,與國際接軌的無聊遊戲
最近審閱一些書稿,常可看到“千克”“千米”這樣的計量單位。雖然看到這樣的單位很不舒服,但是,我還不敢改動,因為有規定。
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叫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的機構,原來稱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於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是經國務院授權,代表國家進行科技名詞審定、公布的權威性機構。能進入那個機構裏的,都是那些鼎鼎有名的大科學家。國務院於1987年8月12日明確指示,經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名詞具有權威性和約束力,全國各科研、教學、生產經營以及新聞出版等單位應遵照使用。
毫無疑問,這個機構的成立,對於規範我國科學名詞的命名和使用功勞巨大。他們規範一些叫法,當然也是為了和國際接軌。不過,作為資深的出版工作者,有些東西,盡管已經被規範一二十年了,但我依然覺得不習慣。最典型的就是“千克”“千米”這樣的叫法。
我們知道,千克就是kg,千米就是km,如果單從字麵上翻譯無疑是十分準確的。問題是,我們的前輩們在很久以前就有了“公斤”“公裏”這樣的叫法,應當說,這是老祖宗智慧的體現。因為,比如我們的老祖宗一直是把“斤”作為重量或者質量單位的,而“公斤”則沒有脫離老祖宗的發明,但與國際上的叫法也很好地銜接起來了。而叫個“千克”,如果是幾個還可以,幾百、幾千千克實在有些別扭;同樣,上海到西藏的國道318線全長5000多公裏,說五千千米更別扭了!更麻煩的是,“萬裏長征”難道我們說五千千米長征?“力拔千斤”我們說“力拔五百千克”?
當然,對成語的曲解隻是我個人的搞笑,“千克”“千米”這樣的叫法還隻是我們不習慣,或許再加一點不方便。但還有一些與國際接軌的東西,不但我們不習慣、不方便,更可怕的是還會勞民傷財。
比如,最近一些時間,交通部門把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的叫法都規範了,像最近因為堵車而出名的什麽G6,即“京藏高速”,據稱,為了這個改名,全國設立路牌、裏程碑等等方麵的支出在千億以上!更為嚴重的是,我國的各種道路幹線,包括國道,省道的名稱在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有了比較嚴格的規定,比如縱貫線都是以“1“開頭的,比如國道101,橫貫線則是以”2“開頭的,比如國道219,等等。如今,那些國道們都叫個G1G2G3的,沒有誰可以知道它們的走向,也不知道是去哪裏,比如我前幾天去江蘇,在前往南京機場的路上隻看到了S55、S88那樣的路牌,鬼知道那是去哪裏?而且,本來許多高速公路有一些分段的名稱的,比如現在的京藏高速,北京這一段是叫八達嶺高速的,我們都知道它是前往八達嶺的,如今叫G6或者京藏,你不認真查對,怎麽會知道可以去八達嶺?
如今,經濟全球化,與國際接軌無疑是必須的,但是,與國際接軌並非要把一切都改成鬼佬的叫法。那人家美國許多城市的街道也都是以數字順序命名的,從一街到幾十街都有,難道我們也要把所有的街道的名稱都去掉,全部以數字來命名,比如長安街以後叫北京1街,然後平安大街叫北京2街……
事實上,在國外,許多的計量單位也不全部都統一,比如加侖、盎司這樣的單位一直都在用,並沒有全部改成升、克等等,還有汽車還分左右駕駛位,也並未都統一在右駕駛或左駕駛。我們把千克、千米叫成公斤、公裏,國人易懂,老外也未必不明白,而那些公路,我們完全可以繼續叫川藏公路、滬寧公路等等,這樣的叫法國人親切,老外也明白,或者繼續輔以國道101線,國道318線的叫法,至少比什麽G1、G6之類的叫法好!
我們經常說,特色的就是國際的,包括一些計量單位,也包括路名等等,也都如此,我們過去的叫法,本來還有許多的中國文化特色,都改了,並不就很好。如果改來改去,還要花費數以千億記的銀子那更是勞民傷財了!
國際接軌與中國特色永遠都不矛盾,那些搞科技名詞的人,更包括那些掌握什麽這個那個東西命名的人,千萬不要為了接軌而接軌,再搞出那些既不便民也不省事省力節約的規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