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大故事:抗戰時期的情書(四)

(2023-01-31 23:05:06) 下一個
 

作者:周力軍

閆可書

董令博
 
 
 

正文3962字,閱讀預計10分鍾

有人說,個人史就是國家史,家族史就是民族史,林敬琪的信件再一次印證了這個說法。

時間來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尾聲,中國的抗日戰爭也不斷取得反攻的勝利。好消息不斷傳到丁家坳,自然也會反映到林敬琪的書信中。
 

 

芝:

最近的將來的兩個月,真可說是國際風雲離奇變幻的時期,世界一切最棘手的問題,大半在歐洲(最少在目前是這樣)尤其是在這“納粹德國搖搖欲墜”的時候,現盟軍合圍柏林,眼見歐戰最精彩之最後一回合已經展開,隨美軍之東調及蒙巴頓在東南亞之長期布署,亞洲戰場上之驚人變化,亦正在同期內醞釀而趨於成熟。

我的預料:不成問題,今後兩個月內盟軍在歐亞兩戰場上所表演的節目一定是值得我們鼓掌喝彩的。
隨勝利之到臨,而國際外交活動也日趨緊張,芝:你看莫洛托夫、卡爾•哈立曼、宋子文、艾登、金氏、史來資……他們都到紐約和華府了,現在的美國真熱鬧,盛會難再,我真羨慕得很,老實講:今後兩個月內,同盟國全體(尤其是我們中國)在外交上的偉大成功是要比軍事上的勝利,其意義更為重大的,軍事上的精彩節目是縱橫馳騁於戰場,外交上的精彩節目是捭闔折衝於樽俎,看“炮戰”“坦車戰”要有報紙,看“舌戰”“筆戰”更要有報紙,的確,這兩個月,報紙對於我太重要了。
這裏把話說到本題來,芝:在今後的兩個月,你是否願意為我每天郵寄一份大公報來(用信封桶著)直到舊金山會議結束時為止?為了我,芝:我想你總該不致嫌它太麻煩吧?!我請求您!
祝福  

        琪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

 

附:報的疊法(這是我試出來的,普通信封可裝得下),先從當中疊過來,再把報由下向上疊三折,又由左向右疊五折,就行了。

二十日大公報載有一篇長文“向我國出席舊金山會議代表團獻議”望剪寄一份給我。

……

茅以升、金士宣、胡博淵等十來位“塊頭”校友,今午均乘車抵校,聽說明後天開會,決定本校校長人選(原校長羅忠忱氏已辭職)及是否遷校等問題,詳情後告。

……

 

 

向上滑動信紙,可讀全文

1943年11月,63歲的羅忠忱教授接替胡博淵博士第二次長校。在他的任期內,組織了學校從平越到璧山的大搬遷。他親自送走了所有的師生,最後一個離開平越。途中,他的個人物品散失殆盡,公物卻完好無損。
 
在丁家坳複校以後,一切都步入正軌,羅教授也感到身體累乏,精力不濟,於是提出辭去校長之職。1945年6月,年輕的顧宜孫教授就任校長。
 

 
 

 

芝:

……

下周星期二(十五日)是唐院院慶,放假一日,大概還打一次牙祭,據本期大學新聞(中大新聞係出版的周刊)登載,本校校長由校友茅以升博士繼任,但據高年級同學猜測,現任教育長伍鏡湖先生的希望卻是很大的。
一直到今天,我才敢大膽的向你說一聲:“本校絕對不會搬家了”,兩個月來,在學校,在同學間,一直散布著許多誤傳,有教部決令本校西遷天水,但要新建校舍,已由校方正式接收,及亦有,則部令與九龍坡交大合並,這樣同學都高興, 校方——管理們不肯,尤以四月間這類謠傳最為熾盛,同學們很多都在計劃著能轉學情形,正為混亂,為此,即使我有多少夜的失眠,盡管心裏著急,但我並不敢把這些消息絲毫對你吐露出來,恐怕你因此而感到不安。
芝,你應該記得,在我前些時候寫給你的一封信上,不是告訴你,我想轉學到九龍坡交大去嗎?正是這個緣故。
現在,校長和總務主任一再肯定表示,學校絕不他遷,目前,本校還在新建校舍和添置設備,多方麵似均做久遠之略,不過這裏當不致留太久,因據以往的“塊頭校友”的表示,學校很可能在明年遷回北平和唐山的(一般預料結束對日戰爭為時當不至太久,但也可能於年內實現)。

……

我們在下星期六考“會計學”,時間不早,停筆。
祝    愉快

敬琪

       一九四五年五月十二日午夜

 

 

向上滑動信紙,可讀全文

1945年5月15日,是唐院建校四十九周年紀念日,全國的校友前來祝賀者甚多,有從雲南史迪威公路建設工地抽空趕來的龔繼成、李溫平,還有剛剛在國民黨第六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委的李中襄。白天舉行英語演講會,晚上演出話劇《日出》,熱熱鬧鬧,其樂融融。

 

 
勝利之後學校何去何從,可謂眾說紛紜。抗戰後期,隨著日軍的不斷逼近,有消息說教育部準備將交大唐院遷往甘肅天水。從林敬琪的信中可知,這一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但因為反對聲太大,教育部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芝:

當我捉筆寫這封信的時候,我真說不出我心裏的高興來,的確,消息真太好了,今天本校新校長顧宜孫博士宣誓就職,茅以升、金士宣、杜鎮遠等塊頭校友都返校了,他們當眾報告學校無論在若何情況下,決意不遷,金士宣說:他曾到教部從事活動,對於本校不遷西北,已與教部獲得協議。今晚校友與教授們繼續開會,討論“校名”(不再稱“分校”了),詳情下次告你,芝:這個消息,您也非常樂聞吧!

……

祝福

一九四五年七月一日

芝:

……

本校日前已正式公布教部命令一件,批準本校不再遷往西北,此一消息,不日或將在報端上正式發表。
英文、會計學、政治學、微積分、經濟學、運輸學、交通史等科,均已一一考畢,剩下的還隻物理學、國文、工程畫三科,二十八日可以全部考完,考過了的功課均甚滿意,隻是缺席(曠課)扣分太重,我很擔心會計和數學會有不及格的危險(共七個學分),不然,我是絕對不致補考的。
下月四日補考上期數學,可能的話五日就可離校。

……

 

祝福

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午後

芝:

前上各函,諒已收悉。
原擬於十三日動身的,但以近一周來,同文和本校的校車,都以機件損壞,在渝修理,約在十五日始可開來丁家坳,又以日本投降,學校放假三日,停止辦公,還有兩科成績沒有公布出來,這樣,動身的日期,隻好延遲至十六日了,真傷腦筋。
日本投降了,你高興的程度如何?見麵時,你將給我一些什麽?
祝福

1945年8月13日

圖片

這封短信透露出兩點信息,第一,師生們至少在8月13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廣播《終戰昭書》的前兩天就已知道了勝利的消息;第二,為了慶祝,學校放假三天。
 
奇怪的是,他並沒有描寫當時的狂歡,僅僅是一言帶過,以後的信件中也沒提及。這究竟是什麽原因,我們不敢妄測,但決不是沒有舉行活動。因為在其他校友的回憶文章中,形容那三天是“提燈夜遊,通宵達旦”。
 
抗日戰爭的勝利,標誌著國家的深重災難終於告一段落,顛沛流離的交大子唐院距離結束流浪也近了一步,複員北上的議題也被提到教育部的日程中。身為大一學生,林敬琪自然不會知道更多內幕,但從信件的字裏行間還是能夠看出,校園裏對此議論頗多。
 

 

芝:

秋漸漸的深了,當我領略到清晨和黃昏襲人的寒意時,我在遙念著近來的你,該也換上了時令秋裝。

……

我準備今天搬到二院去,這裏——第三院雖住的很舒服,隻是有幾點不大好:
1.離校本部有一裏許,每天上課,往返幾趟很傷腦筋,特別是在冷雨淒風中“光頭淋”,更是件痛苦的事。
2.三院與二院相隔二約裏許,住在三院,吃在二院,三餐飯得往返跑六趟,時間和氣力,簡直是無謂消耗了。
3.這裏同寢室有一位患肺病很重的同學,在可能時,自以隔絕為好,因此連日在二院活動,設法覓到一張空鋪,盡早遷過去,這樣,食宿即可打成一片,同時,到校本部也較三院近三分之二,加之二院新住的,清一色是二年級的同學,生活也要不枯燥一些。
總之,我的生活是相當安定的,最不安靜的還是我的心。
本校顧校長和本係許主任,都於上周星期日在教育複員會議閉幕後歸來,本周星期一在紀念周中,報告此次參加會議經過,及本校之前途,據雲,教育部已批準本校複校後分為二單位,即:一.國立唐山工程學院,明夏遷返唐山。二.國立北平管理學院,明夏遷返北平。在校名上均取消“交通大學”字樣,蓋此次會議決定之原則,為各大學均不得設計分校,且也不容一校分設數地,自然非拿掉“交通大學”四字不可了(朱部長的意思,認為大學根本不應該以“交通”二字為名,此在世界各國實為創例,因此,即九龍坡交大也不準稱“交大”而令其仍沿用“南洋大學”之原名,聞該校校友現正與教部力爭中),這樣調整的結果,本校將成為一獨立學院,於“鐵道管理”之外,尚擬大事擴充,增設航運管理、公路管理、財務管理、材料管理……等科係,聞本院北平院址,較戰前更為擴大與壯觀,這因為自敵偽承辦以來,學生已增至伍仟餘人的原故。
本周功課較多,但每星期課程也僅十一小時而已(平均每日上課80分鍾)。

……

每天夜裏至少夢見你一次,多至一夜夢見三次,這是過去六年中很少有的情形。而且夢境離奇,煞是有趣。
懇切盼望你寄張照片來(最好是全身),小外外的也要一張。
祝福
 

敬琪拜手

一九四五年十月五日上午

 

 

向上滑動信紙,可讀全文

芝:

過去寄給你的信,該都收到了吧?
自本月六日起,也可說是從接到你的第一次來信的那天起,幾乎每天晚上都是整夜失眠,我擔心你的病勢,我感到異常的煩躁與不安。

……

前天雙十節,蔣主席發表了一篇文告,談到戰後第一期經建計劃,首重交通,而尤以鐵路為當務之急,他說至少要在十年內造成二萬公裏鐵路,這可說是帶給我們的一個好消息,他又說關於“交通”和“醫藥”人材,都要大量增設專科學校與職業學校,從事培養,這也可見得國家對此項人材之急需與政府對此項人材之注重。
努力吧芝:讓我們手牽著手,邁步向前!神聖的建國工作,正在前途靜待著我們,我們切不能在此時,片刻放鬆我們自己,平日在家,高興時,望理一理舊課,以便日後複學,無論如何,我是切望你把護校讀畢業的。

……

餘後敘
祝福

敬琪

一九四五年十月十四日晨

國土光複,百廢待興。新時代的開始,總是能激勵人心,喚起無數美好的向往。這一對年輕的戀人憧憬著未來,相互鼓勵著利用專業所學服務國家,“神聖的建國工作,正在前途靜待著我們”。
 
那麽,何時能夠結束流浪複原北上?走陸路還是走水路?沿途又有哪些意外?林敬琪與他的“芝”能夠相見嗎?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