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調卿”這個名字,對於您來說可能是陌生的,但在天津,他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清朝末年,人們習慣將他與太古洋行鄭翼之、怡和洋行梁炎卿、道勝銀行王銘槐合稱“四大買辦”。
吳調卿
買辦一詞是葡萄牙語“com-prador”的中文譯音,也有的音譯為“康百度”。買辦是充當中外貿易中間人,靠賺取傭金為生的獨立商人。這些被天津人稱為“混洋事由”的階層是最先接受國際資本主義經營管理模式的華人,而買辦是其中最為體麵、富足的職業。
晚清“洋行買辦”合影|圖自網絡
吳調卿是怎麽走上這條“財務自由”之路的呢?您聽我慢慢道來。
“調卿”是他的字,他的名叫吳懋鼎,又名蔭伯,1850出生於安徽婺源一個商人之家。8歲時,為躲避“太平天國”戰亂,隨母親投奔在蘇州經商的父親吳濟泉。他一邊在父親的二妙堂筆莊學生意,一邊在當地私塾求學。後考取了監生,卻未走上科舉求仕之路。
17歲時,他來到上海,給外輪當跑艙、幹雜活,給英國匯豐銀行趕馬車,當雜役。吳調卿天資聰慧,求知欲強,一邊勞作一邊學習英語,慢慢接觸洋行業務。經過不懈地努力,很快坐上了副辦的位置。
鳥瞰上海外灘“匯豐銀行”(1927年)
“匯豐銀行”天津分行
在吳調卿的悉心經營下,匯豐銀行取得了中國兩大中央稅收的存管權,儲蓄、匯兌、發行貨幣、商業投資也成為匯豐銀行的重點業務,連年獲得豐厚的利潤,並把業務發展到了北京。
“匯豐銀行”發行的鈔票
吳調卿擔任“匯豐銀行天津分行首席買辦”長達25年之久,那時候,正值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駐節天津,他與吳調卿是同鄉,以前在上海也打過交道,一個有權,一個有錢,於公於私都可以互補,於是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李鴻章
吳調卿在為匯豐銀行效命的同時,
也為清廷做過不少事。
1894年,清廷決定修築關內外鐵路的時候,所需巨額貸款就是吳調卿在匯豐辦理的,同時還從英國進口了路軌和機車,並且聘請了多名英國工程技術人員。因此,李鴻章任命他為“關內外鐵路局督辦”、“淮軍銀錢所總辦”,還向清廷保薦,授予“直隸候補道”的頭銜。
匯豐銀行方麵對吳調卿也極為信任,凡是有關借款和需要與李鴻章直接接洽的事項,都交給他去辦理。很多年間,他一直充當著清廷與洋人之間的橋梁,最終躋身天津“四大買辦”之列。
吳調卿除了忙於銀行業務,還自己興辦實業,天津硝皮廠、織呢廠、打包公司、電燈廠、自來水廠、門頭溝通興煤礦公司等等,都是吳家的產業,很快就成了“天津首富”。
吳調卿在商業上極為成功,
他的後人也有故事。
吳調卿的三兒子吳熙元,19歲成親,新娘是嚴筱舫的長女嚴淑英。
嚴筱舫大有來頭,他是中國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的首任董事長,上海“寧波幫”的開山鼻祖,也是上海第一任總商會會長。
嚴筱舫
吳熙元與嚴淑英一共生下八女一子九個孩子,其中二女兒名叫吳佩琳。她嫌這個名字太女性化,自作主張改為吳靖。
在清華大學就讀的吳靖
1928年,高中還沒畢業,她就考入了國立清華大學,成為首批錄取的18名女生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在清華校園,吳靖與男同學趙燕生相愛了。
不過,這段純真的愛情卻遭到了吳家的強烈反對。吳靖被軟禁在上海,趙燕生在好友的幫助下,深夜將吳靖“解救”出來,返回北京。這一場“私奔”惹怒了父母,以至於1933年在天津舉行婚禮時,吳熙元與嚴淑英均未出席,也沒有嫁妝相送,隻有兄弟姐妹到場慶賀。
左一趙燕生、左二吳靖、左三趙一荻
說到趙燕生,就不得不提他的妹妹趙一荻,也就是張學良的紅顏知已“趙四小姐”。從此,吳靖成了趙四小姐的六嫂,年齡相近的姑嫂兩人,常常有說不盡的悄悄話。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趙一荻
趙一荻
但是,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兩人就再未見麵。直到1990年,張學良獲得自由後,二人才在美國重逢。
扯遠了,讓我們再說回吳調卿。
1894年,吳調卿出任中國鐵路公司總辦。
1896年,又任北洋官鐵路總局總辦。
1896年5月4日,“津蘆鐵路局總工程師”金達再次上書給“津蘆鐵路局總辦”胡燏棻提議創辦鐵路學堂。胡燏棻將這一倡議轉呈給了李鴻章的“接班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
王文韶
但王文韶考慮到津蘆鐵路還在修建,恐難擔此重任,便將具體規劃籌辦鐵路學堂的事交給了北洋官鐵路總局總辦吳調卿。
吳調卿根據金達的倡議,很快擬定了學堂開辦的具體計劃和經費籌措辦法,同時製定了《鐵路學堂章程》20條。這是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的第一個建校章程,他提出的辦學模式與要求,成為後來創建新式學校的準繩。
王文韶的《創辦鐵路學堂》奏折
王文韶在吳調卿呈文的基礎上寫成奏折,經光緒皇帝禦批,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中華帝國鐵道學院)正式創辦,吳調卿兼任鐵路學堂第一任總辦,也就是校長。
吳調卿認真規劃,積極籌辦,利用原北洋官鐵路局的辦公地點作為校舍,1896年11月20日,在《申報》等報紙上刊登「鐵路學堂告白」,開始招生。
吳調卿是一位頗具改良思想的人物。
吳調卿
戊戌變法初期,光緒皇帝頒令成立“京師農工商總局”,吳調卿被任命為“督理農工商局大臣”,官階為四品京堂候補、破例授予正三品銜。他提出過不少具有遠見的經濟主張,最著名的當屬奏陳全國各大城市籌辦商會之事,這也是後來碩果僅存,未被慈禧太後取消的戊戌新政之一。
常住天津的英國曆史學家雷穆森(O.D.Rasmussen)這樣評價他,“是當代中國名流、著名銀行家、財政家、政治家、實業家、在天津社會留下非常顯著影響的中國人”。
“百日維新”功敗垂成,吳調卿被撤職,幸好受到英國大使館的保護才保全了性命。他回到天津,從此告別官場,專事工商。1928年,吳調卿在天津逝世,享年78歲。
“文革”前後,位於天津睦南道上的“吳家大院”被拆毀,他的萬貫家財也散失殆盡,隻有他創辦的鐵路學堂——今天的“西南交通大學”還屹立不倒,並且不斷壯大,桃李滿天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