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正文

孟子.盡心上39: 齊宣王欲短喪

(2022-03-13 12:10:48) 下一個

孟子.盡心上39:    齊宣王欲短喪

 

原文:

    

齊宣王欲短喪。公孫醜曰:“為朞之喪,猶愈於已乎?”

孟子曰:“是猶或紾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雲爾,亦教之孝弟而已矣。”

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為之請數月之喪。公孫醜曰:“若此者,何如也?”

曰:“是欲終之而不可得也。雖加一日愈於已,謂夫莫之禁而弗為者也。”

 

譯文:

 

齊宣王想縮短三年的喪期。公孫醜說:“一年的喪期,不是比沒有好嗎?”

 

孟子說:“這相當於擰兄長的胳膊,你告訴他慢慢擰罷了,應該教授的是孝悌的大道啊。”

 

有個王子的母親死了,王子的師傅請求王子能服幾個月的喪。公孫醜說:“像這種情況,為什麽是可以的?”

 

孟子說:“這種情況是想完成三年的喪期,而現實情況卻做不到啊。就算是增加一天也是比沒有好,而我們說的齊宣王是沒有人禁止他按照禮法守喪,而他自己不願意去做。”

 

短評:

 

三年之喪,齊宣王想減成一年。孟子說不可,但是公孫醜說有個王子也就服了幾個月的喪卻可以,為什麽齊宣王服喪一年卻不幸呢?孟子說那個王子母親不是嫡親,因為嫡母還在,按照禮法不能服喪,所以能多服一天是一天,而齊宣王沒有這個限製卻不願意盡三年之喪。

 

聖人重視孝悌,不是為了孝敬的形式,而是為了維護自己那顆柔軟仁愛的本心,因為隻有它的健康陽光,才能有自己身心的健康快樂,才能給家人和周圍的人帶來健康和快樂。至親去世,服喪三年,不僅僅是為了緬懷雙親,更不是為了留下一個孝名,而是一個反省和修複仁心的過程,是一個自我療愈的好時機,所以聖人尤其重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