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學欣賞

夏學,就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質極其豐富,科技發達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經為核心的華夏生命哲學,正好可以用來添補空虛的心靈,給人智慧和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韓詩外傳10.25: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見

(2023-02-17 07:07:09) 下一個

韓詩外傳10.25: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見

 

原文:

昔者、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見,太公問周公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賞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矣。”後齊日以大,至於霸,二十四世而田氏代之。魯日以削,三十四世而亡。猶此觀之,聖人能知微矣。《詩》曰:“惟此聖人,瞻言百裏。”

譯文:

從前,薑太公和周公受封齊魯。兩人相見,太公問周公如何治理魯國?周公說:“尊重長上,愛護親人。”太公說:“魯國從此慢慢弱小。”周公問太公如何治理齊國,太公說:“推舉賢才,獎賞功臣。”周公說:“後代一定有國君被殺害篡權。”後來齊國日益強大,達到了霸主的地位。延續了二十四世,田氏殺害了薑太公的後代,取而代之。魯國則日益弱小,三十四世就滅亡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到,聖人的確可以見微知著。《詩經》說:“隻有聖人,可以看到百裏之外。“

俠客心得:

周公是精通易經的聖人,能通天地之道,可以洞察先機。其實這沒有什麽神秘的,是良知良能固有之能力,譬如無思而知冷暖饑渴。聖人的良知沒有被遮蔽,對一切事物都能貞觀,把握其先機,因此聖人能見微知著,預知未來。而我們一般人因為私心雜念的遮蔽,良知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不可能照亮遙遠的未來,也隻能窮於應付眼前的破爛事兒。因此聖人的教育離不開清心寡欲以培養仁心,仁心培育好了,智慧和勇氣就能枝繁葉茂。

 

良知良能一鏡心

日日拂拭無纖塵

迎來送往勿助忘

茂如春鬆有天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