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半世前的美利堅合眾國締造者們,不僅熱衷收藏來自中國的瓷器,還喜歡在自己的莊園裏種植一些“中國”樹。
曆史學家告訴我們:廣為流傳的、喬治•華盛頓小時候砍掉父親櫻桃樹的傳說,不是真的,而是民間虛構的英雄版軼事。因為這位後來被世人尊為美國“國父”的世界級偉人,一直都非常喜愛種樹,而不是砍樹。尤其是18世紀後期,在他的“弗農山莊”種植園裏,華盛頓曾親自督導栽種了幾百種樹木。這些樹木主要用以乘涼、觀景、結果實或做木材等。並且華盛頓每次外出旅行,都會帶回一些樹木栽種到他的弗農山莊裏。
時至今日,在弗農山莊華盛頓官邸前的“滾球綠地”帶(滾球是起源於英國的一種在草地上進行的運動),仍然存活著四棵華盛頓在世時(華盛頓去世於1799年)栽種的樹木。它們之中有兩棵“鵝掌楸”(鬱金香樹的一種),還有一棵“鐵杉”樹。這兩種樹都是土生土長的,在維吉尼亞遍地都有。最後還有一棵,也就是第四棵樹,則是“白桑”。眾所周知,白桑這種樹原生於中國。在中國的南方地區,它是做為曆史悠久的養蠶業的最重要用樹,很早就有培育。栽桑養蠶-“桑蠶”,早已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個代表性名詞。
白桑是在17世紀出現在北美的,它幾乎是與歐洲殖民者們同時到達的。1624年,維吉尼亞議會規定:殖民地的每位男性居民必須栽種至少四棵白桑,依此立法來推動未來北美地區的養蠶業。
據記載,華盛頓弗農莊園的這棵白桑,是他於1785年種植的。這裏值得一提的是: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取得勝利後,“大陸軍總司令”喬治•華盛頓成為了全美國乃至世界尊敬的英雄人物。1784年他生日(2月22日)那天,美國商船“中國皇後號”從紐約啟程,前往地球另一麵的清國。第二年,也就是1785年,在廣州成功完成使命的“中國皇後號”返回了紐約。這標誌著新生美利堅與東方“天朝”中國之間貿易正式開始,之後進行了長達六十年的著名“老中國貿易”。巧合的是,也是在1785年,有三名中國人水手登上了巴爾的摩的港口。他們成為中國人最早到達美國甚至北美的最早珍貴記載。
所以,從一個角度可以說:華盛頓在他弗農山莊裏栽種的這棵中國白桑樹,也是美、中關係及美國華人的重要曆史見證和標誌物。至今,這棵白桑依然矗立在那裏,老態龍鍾之相盡顯。它的壽命已超過兩個世紀,長達225年之久。
另外,關於“華盛頓”和“白桑”,還有一件頗為奇異的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最著名地標-華盛頓紀念碑的綠地上,也生長有一棵白桑樹。這棵白桑平地分出多枝粗大樹幹,悠然兀立在紀念碑空曠的草地上,分外顯眼。關於這棵白桑的來曆-它是什麽時候栽種在此的,或者是什麽時候自然生長出來的?卻沒有人知道。連“國家廣場”(華盛頓紀念碑及林肯紀念堂等眾多重要地標所處之的公園式廣場)的主管部門也沒有它的記載信息,隻知道這棵白桑的存在至少有一個世紀-超過廣場裏絕大多數紀念物的年齡。不知道是白桑在冥冥中追隨和陪伴昔日的“國父”,還是在以另一種方式昭示它東方原生在新世界的生根,借此見證中美兩個國家具有的曆史淵源。
由於華盛頓紀念碑所具有的非同一般的國家象征意義,使這棵神來的白桑,備受重視。它已經被國家公園局列為了重點保護樹和曆史“見證之樹”,“身價”甚至高過弗農莊園華盛頓親手栽種的老白桑。
勿容置疑,在美國建國史上最著名,最重要的開國元勳之中,除了喬治•華盛頓,當屬以起草《獨立宣言》而舉世聞名的托馬斯•傑斐遜了。
與華盛頓一樣,傑斐遜在維吉尼亞擁有自己的龐大莊園。傑斐遜本人同時也是一位有名的農學及園藝學專家。在他蒙蒂塞羅莊園裏,有一片“上林”(Upper Grove,樹園名字),是傑斐遜專門栽種樹木的地方。“上林”的規模,堪比一座小森林。在上林內靠近傑斐遜家族墓園的位置,生長著一種名為 Pride of China 的樹木。顧名思義,這也是一種來自中國的樹。Pride of China 可以直譯為“中國驕傲”甚至“中國之光”等類似的響亮稱呼。而它真是的身份,就是“欒樹”。欒樹原生於中國,又稱金雨樹或燈籠樹等,主要分布於黃河流域及長江流域。
據記載,早在1778年-也就是美國建國後第二年,托馬斯•傑斐遜就首次在他蒙蒂塞羅莊園內的苗圃裏種下了“中國之光”的種子。到二十年後的1798年時,蒙蒂塞羅莊園西南部山坡的“上林”裏,就出現一些“中國之光”的大棵樹木。
關於“中國之光”的來源,《牛津詞典》裏是這麽簡單介紹的:18世紀末期;最早發現並種植的,是獨立革命政治家、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1743年-1826年)。維基百科則更進一步指出:“中國之光”於1763年(注:即乾隆二十八年)被引進到美國)…。從這個時間點看,“中國之光“-欒樹來到北美的時間,不僅早於美國建國(1776年),更早於中國人到達美國的時間。它和華盛頓弗農山莊裏的白桑樹,儼然都是維吉尼亞的老牌“殖民樹”。
那麽,托馬斯•傑斐遜是怎麽知道並種植“欒樹”的呢?
一種版本的說法是:傑斐遜的法國友人提斯夫人(Madame de Tesse)送給他了“中國之光”的種子。傑斐遜後來在給提斯夫人的一封信中,提到:“(中國之光)種子已經發芽,正在長大”;“我給予它很多特別的祝福,因為它每天都讓我想起你賜予我的無尚友誼”。對來自東方中國的“欒樹”,托馬斯•傑斐遜給它了美國曆史上最早的證言。
同時,在托馬斯•傑斐遜的蒙蒂塞羅莊園裏,也栽種有另一個“中國”樹。這種樹的英文名字叫 Chinaberry(中國果),它的真正中文名字,則是“楝樹”。Chinaberry 在英語裏也被稱作 Bead Tree-珠子樹或念珠樹。因為它的果實小、圓而堅硬,可以穿起來製作成項鏈。據記載,托馬斯•傑斐遜的孫女們,就曾經用Chinaberry 曬幹的果實製作項鏈;他的孫子們也會拿這種小而硬的果實,當做他們彈弓的“子彈”玩兒。
在人們眼中,喬治•華盛頓和托馬斯•傑斐遜都是美國的“國父”和開國元勳,他們也都是美國總統。但他們所擁有的莊園主背景,令他們即使被置於偉大的光環之中,仍然保留著對種植及園藝的“農民”愛好。在平時,他們之間還經常會互相交換不同樹木種子,並切磋栽種經驗。很快成為
由於維吉尼亞及美國南方氣溫較高,傑斐遜培育的“中國之光”,以其所具有的遮陽及觀景功能,很快成為一種廣受歡迎,街頭普遍栽種的樹木。維吉尼亞有名望的大莊園主們,如簡•斯奇韋斯(Jean Skipwith)等都紛紛引進,這裏麵自然也包括一向鍾愛樹木的喬治•華盛頓,他也在弗農山莊栽種了傑斐遜的“中國之光”。而傑斐遜的蒙蒂塞羅莊園裏,也栽種有白桑,甚至還有一個著名的“桑樹道”(Mulberry Row,是傑斐遜安置莊園黑奴們的地方)。
隨著欒樹-“中國之光”,楝樹-“中國果”等“中國”字頭樹木在美國的廣泛種植。在美國各地也逐漸出現了一些相關以 China “中國” 命名的城鎮、種植園、道路甚至教堂等。這其中以China Grove 最為常見。Grove 是“樹林子”或“園林”,而 China 則是 Chinaberry 的簡寫。兩者合在一起,就是“楝樹林”或“楝園”的意思。
在美國南方,最著名的一個China Grove,就是1973年杜比兄弟歌曲中所提到的-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附近的China Grove 鎮。這座“楝樹”鎮,位於聖安東尼奧城以東九英裏處,美國87號公路上。它的最早定居曆史,大約是在1900年左右。至1930年代,這裏才開始有一所學校,一座教堂和一些居民房屋。
另一個比較有名的,是北卡羅來納州的 China Grove 鎮(筆者四年前曾路過那裏,當時並不知道它的這種來曆)。它位於路恩(Rowan)郡,名字來源於老火車站旁的一個小楝樹林(現在那裏已經沒有楝樹林了)。這座 China Grove 鎮的名字曆史,最早見於1896年10月23日,因它的“楝樹郵局”第一個在北卡州實現鄉村免費送信而聞名。
還有一個被正式記載的、年代較為久遠的,是密西西比州南部沃爾索爾(Walthall)郡的一座名為 China Grove 的衛理公會教堂(Methodist Church),而且教堂它所位於的道路也叫 China Grove 路。那座教堂已被列為美國國家曆史保護古跡,在它的曆史紀念牌上記錄著:該“楝園”教堂始建於1854年,而其土地開發則更早在1836年。
另外,在美國中西部的印第安納州,東北部的紐約州及緬因州等地,還有一些以 China“中國”命名的地方。
位於印第安納東南角傑斐遜郡的“中國”村,更早建於1833年。它的名字也是來自 Chinaberry。在紐約上州德拉瓦郡有一座“中國”小村及一條“中國路”。該村北還有一片名為“中國-北極”的森林。但這個“中國”的來曆,是否與Chinaberry“楝樹”有關,尚不清楚。而位於緬因州東南肯納貝克郡“中國”鎮,名字則是來源自1790年的一首歌…。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托馬斯•傑斐遜蒙蒂塞羅的“中國之光”及“中國果”樹,它們的種子其實都是來源自歐洲。在18世紀中期,法國傳教士皮埃爾•丹卡爾維耶(Pierre d'Incarville,即湯執中)是少數幾名被特許可以在中國進行探險的外國人之一。在北京期間,湯執中勸說乾隆皇帝信教未果,便轉而研究中國植物。他在北京收集了多達149種植物標本及種子,其中就包括顆粒黑色的、豆子大小的欒樹種子。後來,湯執中雇用一輛俄羅斯大篷車把種子向西送到了歐洲。這些種子最終到了法國巴黎的植物園等地…。傑斐遜從友人那裏獲贈的種子,也是來自巴黎。而更早一個世紀的維吉尼亞及後來華盛頓白桑,則是早11世紀“十字軍東征”時隨養蠶業由西亞傳入西歐。
參考資料:
• Jefferson's Monticello: Goldenrain Tree
• Chinaberry,Pride of China,Jefferson's Monticello
• Washington Post: This Gardener is working to preserve
GW's last trees Feb 22,2017
• Partial information from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