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代偉

政治|傳媒|曆史|詩詞|股票
個人資料
正文

【中美舊史13】清使代表團

(2014-04-03 18:12:12) 下一個
一八六七年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年(兔年);撚軍起義受挫

               美國第十七任總統安德魯•約翰遜第二年;美國購買阿拉斯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7年,清政府決定派遣第一個外交代表團前往西方國家重新商討新條約問題,並請求即將離任的美國大使安森•伯林蓋姆(即蒲安臣)擔任代表團團長。伯林蓋姆駐華期間,摒棄法﹑德﹑俄等列強傳統的”武力外交“套路,主張開展“公正”的外交活動,獲得清政府的好感和信任。經美國政府同意後,伯林蓋姆辭去美國駐北京使節一職,率領兩位清朝官員-總理衙門記名海關道誌剛,和禮部郎中孫家穀等一行三十人前往美國及歐洲諸國商討新協定事宜。

    Anson Burlingame,安森•伯林蓋姆,曾是一位律師,為前馬薩諸塞州共和黨國會眾議員。1861年被委任為美國駐中國使官,在美國國務卿威廉•蘇沃德的授命下力求在東方建立美國的勢力。美國打算與領先的歐洲國家一樣在亞洲獲取更多的貿易利益和傳播基督教,為了讓中國走上西方的道路,西方國家也鼓勵中國政府派遣外交代表團到國外去考察和商討。

     最終,清政府采納了建議,要求伯林蓋姆作為中國代表團團長率團前往西方主要都城作巡回訪問,包括倫敦﹑巴黎﹑柏林和華盛頓。1868年,伯林蓋姆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威廉•蘇沃德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擴展協定。《協定》新主題是保護美國商業在中國港口和城市的利益,另一重大突破是就放鬆對中國的移民政策,允許中國人依據“最惠國待遇“可以在美國自由移民和旅行。新協定並規定,一國人民居於另國可接受學習和教育,兩國公民享有對等的權力。

    《條約》最終的議題是保護清政府內部權力免受外國勢力幹擾。美國政府承諾重新建立外交框架,確保美國政府不介入清朝地方政府的權力事務。《條約》擴大和加強了美國貿易在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理念,確保了廉價中國勞工大量湧入美國(鐵路,礦產等)公司,美國產業界很為慶賀這一進取性的協議。

     伯林蓋姆隨後以清朝“欽差大臣”的身份率領代表團又去到了歐洲。在英國的溫莎城堡受到維多利亞女王的接見,接著又去前往法國晉見了拿破侖三世,卻卻一無所獲。他們又經過瑞典,丹麥,荷蘭等國,接著在普魯士與“鐵血首相”俾斯麥達成有利於中國的共識。最後他們到達了俄國,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極力回避中俄邊界領土糾紛,讓伯林蓋姆憂心忡忡,遂感染肺炎病倒。

     1870年2月23日,蒲安臣因肺炎病勢嚴重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突然逝世,終年50歲。清朝政府為表彰他在擔任駐華公使時“和衷商辦”及為清朝出使期間“竭盡效力”和全力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授與安森•伯林蓋姆清廷一品官銜,以及撫恤金一萬兩銀子。他的遺體從俄羅斯送回美國,波士頓市政府在著名的法尼爾廳(Faneuil Hall)為他舉行了隆重的遺體告別儀式,大廳內懸掛起美國的星條旗和中國的黃龍旗。
     安森•伯林蓋姆被安葬於波士頓西郊劍橋的奧伯恩山(Mt Auburn)墓園。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就蒲安臣的逝世寫下如下悼詞:“他對各國人民的無私幫助和仁慈胸懷,已經越過國界,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世界公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