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代偉

政治|傳媒|曆史|詩詞|股票
個人資料
正文

【中美早期史06】兩位傳教士

(2014-03-06 18:29:11) 下一個

美國第七任總統,安德魯•傑克遜時代(一八二九-一八三七)

   一八三〇年,第一位美國新教傳教士到達中國

   一八三五年,第一間美國醫療所在廣州創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19世紀初英國第一位傳教士莫裏森來到中國後,成千上萬的西方“新教”男女教士開始生活和工作在中國。美國早期的政府事務機構“美國外事委員會”,派遣兩位傳教士,牧師埃利加•布裏奇曼(Elijah Bridgman ,國內譯作裨治文)和大衛•阿比爾( David Abeel)前往中國。

他們於1830年2月到達廣州,居住和工作在“廣州體製”嚴格管理下的廣州十三行地區(當時清政府規定:外國人必須居住在這個區域內,所有外國人,包括美國商人和傳教士,都被禁止在十三行區域外活動,或者做生意及學習中文。如果被發現傳播基督教,會麵臨被處死的刑罰。)。布裏奇曼是第一位學習中國曆史和文化的美國人,1832年,他創建了一家印刷社來印製基督教普及刊物,並出版《中國知識庫》讀物,他主編該刊物一直到1847年。他後來還用中文寫了一本美國曆史。布裏奇曼還作為林則徐的譯員親身參加了“虎門銷煙”。

                                                   

   布裏奇曼在廣州附近黃埔的一間教堂開始傳教,1839年至1841年,他去到澳門,在那裏他為學習中文的外國人準備讀本幫助他們學習中文。1840年,布裏奇曼和其他人合作將聖經翻譯成中文。1847年翻譯完成後,巧緣地被太平天國運動領袖洪秀全使用。布裏奇曼和妻子晚年在上海和北京致力翻譯及教會工作,他和妻子還創辦了上海第一所女校裨文女塾(1850年,在老西門外,後來的裨文女中)。他們去世後都安葬於上海。

   1834年,彼得•帕克(Peter Parker )醫生作為美國早期第一位醫療傳教士到達廣州。由於他的卓越的醫療技術,帕克成為到達中國的第一位專職醫療傳教士。因為廣州十三行不允許外國人學習中文,他先去新加坡學習了一段時間中文,然後於1835年11月份再度返回廣州。他先在外國人駐地開了一間藥房,開始為中國病人看病,他主治的大部分是眼疾病。後來他的藥房擴展而成一家眼科醫院-博濟醫院,這家醫院發展變成了今天著名的廣州眼科醫院。帕克將西方醫療技術帶到了中國,他被譽為“用柳葉刀(即手術刀)傳福音”。

                                                   

   1840年,英國和中國的關係因為鴉片而進入了緊張的敵對狀態,帕克的醫院也被迫關閉,他返回了美國。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後,他又從美國回到廣州,重開了這家醫院,病人還像以前成群結隊。帕克並擔任中國醫療傳教士協會主席。

   1844年,帕克作為庫興(亦稱顧盛,美國公使)的翻譯參加了美國與清朝間的《望廈條約》談判,接下來的一年,他擔任美國新駐華大使的秘書和翻譯,同時還經營著醫院。1855年,帕克因為健康原因回到美國。

   埃利加•布裏奇曼和彼得•帕克都是美國馬薩諸塞州人。布裏奇曼1801年出生,1861年去逝並安葬於上海,帕克1804年出生,1887年逝於首都華盛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