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神農(神農氏)是中醫醫祖。
神農(前3000--前2100),是傳說中的炎帝,中國的太陽神,三皇五帝之一。又說他是農業之神,教民耕種,他還是醫藥之神,相傳就是神農嚐百草,創醫學。傳說神農死於試嚐的毒草藥。
針刺法萌發於新石器時代。針灸療法最早見於戰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一書。針法起源於南方,灸法起源於北方。
因此,中醫的曆史,推測應該有5000年以上。
宋代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沒有統一的稱呼,一般根據其具體的專科和職責分成4類:食醫、疾醫、瘍醫(金瘡醫)和獸醫。
食醫,周代掌管宮廷飲食滋味溫涼及分量調配的醫官。《周禮·天官·食醫》:食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相當於現在的膳食專家、營養師,或保健醫生。
疾醫,它的含義多與疾病以及治病有關。相當於現在的內科醫生。
瘍醫,其職責是: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殺之齊。相當於現在的外科醫生。
金瘡醫,相當於現在的外科醫生,屬於瘍醫一類。金瘡,特指刀箭、刀斧、利刃等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如救治不當,可致感染、中風發痙。
坐堂醫,源於漢代,是在中藥店中為患者診脈看病的中醫大夫。相傳漢代名醫張仲景曾作過長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醫,並分文不取。為了紀念張仲景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後來許多中藥店都冠以某某堂,並把坐在藥鋪裏診病的醫師稱為“坐堂醫”。
隋代出現太醫,特指皇宮宮廷醫生(即禦醫,這個詞匯似乎來自日本;日本在明治以後的稱呼為:醫師先生、醫生、老師)。
隋唐五代時期,在前代醫療體係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更完善的係統,執行這套係統的三大機構就是太醫署、尚藥局、藥藏局。太醫署設立了更全麵的官職,除了掌管全國的醫療工作之外,也更多地充當了醫藥大學的角色,並逐步把進行醫學教育、培養醫學人才作為重點,從而保證了不斷為宮廷輸送醫療人才。尚藥局是宮廷內皇帝及皇後等專門的醫療保健機構,負責宮內的疾病治療、禦藥的製作及試嚐。藥藏局則是特別為太子設立的,負責給太子治病保健,以利於太子更健康地成長。
隋代正式設立太醫署,作為醫學教育機構,下設醫、咒禁及按摩三科,每科設博士及助教各二人,以教授學生。
唐代時期,醫生一詞出現。唐代時設置學校令人習醫,凡學醫的人稱為醫生,用為行業醫治病者通稱。在唐代,女醫已經進入了國家的製度視野,專門培養女醫的教育機構已經出現。女醫主要學習安胎產難,兼及瘡腫、傷折、針灸之法。624年成立的太醫署設有醫、藥兩個部分,並附設藥園。醫學部分又分為四科,即醫科、針科、按摩及咒禁,而以醫科的規模為最大。
太醫署,唐代一種醫療保健機構。這個機構內分設醫學各科,除作為醫療保健外,也有兼管醫學教育的。宋代把這種機構改稱“太醫局”,元、明、清則改為“太醫院”。元代太醫院,負責宮廷的醫療保健,另設醫學提舉司,掌管醫學教育的行政事務。明代仍設太醫院,醫學生主要從醫家子弟中選擇,稱為醫丁。
唐代的“太醫署”既是醫學教育機構,又是醫療單位,在編製上分為四科:醫科、針科、按摩科、咒禁科。其中醫科又設有體療、少小、瘡腫、耳鼻口齒和角法等不同專業。每一科中設“博士”一人,其餘依次設有“醫師”、“醫工”、“醫生”若幹人,在醫科和針科中還各有“助教”一人,次於“博士”、高於“醫師”。在當時的“咒禁科”中設有“咒禁博士”一名、“咒禁師”兩名、“咒禁工”八名、“咒禁生”十名。
宋代開始,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為大夫。
大夫本是官名。三代時,天子及諸侯皆設之。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3級。秦漢以來,有禦史大夫、諫大夫、太中大夫、光祿大夫等名。清代文官階自正一品至五品,亦稱大夫。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為“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
南方人對醫生的尊稱為郎中。
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春秋戰國始置。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
最早的郎官,本意為“廊中”,指供職於王宮殿前左右廊廡之中,引申為官名。戰國時各國常設此官。秦及漢初,郎中一官一分為三:給事禁中者為中郎,給事宮中者稱郎中,給事宮外者為外郎。並以郎中令為最高長官,掌皇帝宿衛。漢武帝時分郎中為車郎、戶郎,設郎中車將、郎中戶將以統領之。屬光祿勳,掌管車騎和門戶,充任侍衛,並外從作戰。曹魏因置,光祿勳所屬郎中,秩比三百石,第八品,主輪番宿衛諸殿門及出充車騎。尚書台設郎中二十五人,秩四百石,第六品。分曹治事,主作文書起草。吳、蜀亦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
元代太醫院,稱醫生為醫師。很有現代風味。
直至近代,醫生才成為為業醫生者之通稱,但各類專科十分豐富。
醫學博士(MD),那就是中國引進西醫後的事情了,但醫學博士不一定從事服務患者的工作。
女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