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China和Chinese的來曆

(2010-05-23 19:46:21) 下一個

提起China的來曆,人們會自然想到“瓷器”。沒錯,在英文中,“瓷器”是china,c小寫。類似地,“漆器”是japan,j小寫;大寫Japan則是日本(因為日本的漆器工藝很發達)。

首先來看景德鎮的曆史。春秋時期,景德鎮為楚國屬地,秦統一中國後,改為九江郡屬,漢朝和三國時期,分別為豫章郡和吳國屬地。漢朝時期,景德鎮境內已經開始出現了製陶工藝。直到東晉時期,才在此設立新平鎮,而且“鎮民多業陶”,初步形成了陶瓷業;唐代開始改鎮設縣,名為新昌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為“浮梁縣”,名稱來源於“以溪水時泛,民多伐木為梁也”;之後也有“昌南鎮”、“陶陽鎮”之稱,而此時景德鎮的製陶工藝已經相當發達,出產的瓷器,被關中人稱為假玉器,並且供奉於朝廷,景德鎮(時稱昌南鎮)此時開始便名揚天下;五代之時,景德鎮成為我國南方首個可以生產白瓷的地區。

此外,有考古證實: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製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製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而真正的“瓷器”發明則始於漢代,至唐代、五代時漸趨成熟。這與景德鎮的曆史是一致的。

從景德鎮的曆史來看,景德鎮的原名就叫昌南(changnan),這個漢語的發音,與china何等相似!因此,很多人認為China就是來源於景德鎮的瓷器。就如我們中國人把“土耳其(古稱“突厥”)”叫做“Turkey”一樣,其實就是“火雞”。

從民間考古得知,歐洲商人(據說是一德國人)經由絲綢之路(經過波斯)來中國進貨,看到的pottery(或者porcelain、ceramicware),在中國稱之為Xini(“稀泥”的拚音),在波斯語中就發音為Chini。而英國人就把Chini改成China,以符合他們英文的結尾習慣。據考證,英語中的porcelain的含義就是波斯語的chini,這個chini後來作為外來語被借用到英語中來了。

不過,也有人這樣認為:用“瓷器”來解釋China是錯誤的,而且“瓷器”的英文應該是chinaware,後來才簡化為china(類似的還有銅器bronzeware、鐵器ironware、木器woodenware等)。因為景德鎮瓷器產生的時間,遠遠遲於秦王朝統一的時間;而且“chin”也就是“秦”的諧音,而秦王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所以外界就一直以此代指中國了,並不是人們所說的先有中國瓷器,後有“China”;“瓷器”傳到西方遠遠不及中國“秦”的大名傳到西方早!這是英國圖書館資料上記載的。

再看絲綢之路。中伊交往可以追說到公元前200年,就是中國秦王朝和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當時伊朗人稱中國為Qin,而中國人稱伊朗為為波斯。後來,Qin就傳播到歐洲,演化為Chini,進一步變成China了。所以,實際上,China來源於“秦”。

第三種說法也有譜。晉王朝(265年-420年)時期,是在當時中國曆史上最輝煌的三國時代結束,大晉一統天下之後(即“三國歸晉”)。在此期間,漢化進程在到達北方的非漢民族中和在南方居住的本地少數民族中大大加強了。與此同時,南北方的佛教流傳更為廣泛。盡管當時國家正處於政治分裂之中,但科技的進步卻是顯著的。人們確信,火藥和手推車是在六、七世紀時發明的,當時的晉王朝(Jin)對世界科技和文化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遠遠大於秦王朝。人們由此推測,China就是來源於“晉(Jin)”。

第四種說法是在元代,西方人以及俄國人把北方叫做“契丹Khitay,或Kitai”,南方叫“蠻子mangi”;北方的契丹王朝在中國北部持續存在了200多年,對俄國以及東歐的影響是巨大的。現在俄文裏的“中國”還是“契丹(Китай)!而且契丹文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立的,但比漢字複雜得多。英文的“中國”是China,法文是Chine,而東歐和北歐由於語言的原因都讀成 kina,這個就是源自俄文“契丹(Китай)。因此,China源自“契丹Khitay,或Kitai”。

第五種說法是China為陝西話發音“長安”兩字的音譯,即長安(陝西話發音)。中國曆史上最強大的王朝當屬唐朝,國土麵積也最大,對世界的影響力也是最大。從古至盡世界上都有以首都代指國家的習慣,並且大多以首都所在地的語言發音定為官方發音(普通話的基礎即是北京話,又如明代在明成祖遷都北京的初期仍流行南京話,以至於番邦使團來朝,在去北京的路上要特意帶倆南京人以方便學習南京方言)。因此,長安作為當時的首都,就代表中國了。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源自百度:據考證,認為“China”一詞來源於絲綢。在古希臘文明時期,中國的絲綢已經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了歐洲,於是希臘文中也出現了“絲”這一詞匯,希臘文中“絲”的發音與中文相近。隨後,在拉丁文中,“絲”的發音已經基本與以後“China”的發音相近,在法文中,“絲”的拚寫則為“chine”,與英文“china”的發音與拚寫已經非常接近,最後再從法文正式“過渡”到了現在的“China”一詞。此外,英文在對“中日甲午戰爭”的翻譯中,中國被譯成“Sino”,這與拉丁文中的“絲”比較接近,而在印度語中,“絲”被稱為“cina”,後來口譯成“支那”。絲綢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種載體,在西方人眼裏,絲綢是中華古代燦爛文明的象征,因此,英文中“中國”的翻譯“China”源自絲綢就順理成章了。

再說,最初到中國的英國人,知道“中國”這個詞之後,翻譯為The Central Kingdom(中央王國)。這使得一些英國貴族很不滿,那個隻能製造china的地方怎麽配得上叫這麽響亮的名字,竟敢和The Great Britain Empire(日不落帝國,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比誰是天下的中心?那個地方隻能叫做China!以致於中國就是China了。而實際上,China的來源與china的來源並不一致,而是分別源自不同的事物,隻是最後人們將其合二為一了。China一詞也隨著中國瓷器在英國及歐洲大陸的廣泛傳播,轉而成為瓷器的代名詞,使得“中國”與“瓷器”成為密不可分的雙關語。

在拉丁文中,“中國”是Sina(這也是“新浪”的由來),而且英文中sino-也是“中國的”一個詞頭。而Shina 是日本對中國和中國人汙辱性的蔑稱(尤其是日本右翼團體和軍國主義時代的日本政府),Shina是日語詞匯中“支那”所對應的羅馬字,也寫作Shine。很明顯,“支那”就是Shina或China的音譯,而且是來自日文或者南亞華僑移民國家。“支那”一詞本身是沒什麽貶義的,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就一定是蔑稱“中國”;隻不過由於日本人曾經占領過中國、屠殺過中國人,而從日本人嘴裏吐出來的“支那”就是貶義了。

據考證,“支那”這個詞,最早源自印度的經典,唐僧取經的時候就把它帶了回來。文僧蘇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認為China起源於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來指我華夏。外邦對我華夏的稱呼,最早曰支那Cina,其後曰拓跋Tabac,最後曰契丹Kitai。“支那”這個詞直接翻譯有“思維,思考”的意思在裏麵,也有“手工靈巧”的意思。一些印度朋友也常說“印度支那”。“印度支那(英語Indochina,法語Indochine)”是指中南半島,因為新航路開辟之後,歐洲人普遍認為亞洲隻有兩個國家,即中國和印度,所以對於印度和中國的“結合部”,還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個國家,稱為印度支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法國的殖民地。所謂的“東支那海”和“南支那海”(中國叫東海、南海),對照世界通用的世界地圖標注的是“East-China Sea”、“South-China Sea”。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名稱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定。比如:台灣曾被稱為Formosa,澳門曾被稱為Macau,廣州曾被稱為Canton,廈門曾被稱為Amoy,北京曾被稱為Peking,台北曾被稱為Taipei等,現在都改為漢語拚音了,所以,“中國”的英文應該是“Zhongguo”。其實,最近幾年,中國人也可以自己造英文單詞的,比如Taikonaut(太空人,中國宇航員)、航天員(hangtianyuan)、太空船(Taikongchuan)、不折騰(buzheteng)等等。再看看韓國首都“漢城”,別人也可以改為“首爾”。中國為何不可?

再來看Chinese。顯然,Chinese就是Chin+ese,或者Chine+se。一些人有這樣的觀點:在英語中,英國人用後綴“-ese”來表示那些他們認為“低等的”、“不重要的”、“弱小的”、“怪異的”、“帶有疾病的”、“從蟲子演變而來的”種族,他們蔑視和厭惡這些種族。這些種族包括中國人(Chinese)、日本人(Japanese)、越南人(Vietnamese)、葡萄牙人(Portuguese)等等;而同時他們用後綴“-an”來表示那些所謂“優等”的種族,例如美國人(American)、加拿大人(Canadian)、英國人(Britain)、德國人(German)、意大利人(Italian)、加州人(Californian)、德州人(Texan)等等。我覺得,這有些牽強。

葡萄牙人(Portuguese)的海軍是十分強大的,曾經占領過台灣,使用的是“-ese”;菲律賓人(Filipino)大多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少數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利陀類型,與中國南方人一樣(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但為什麽沒有使用“-ese”?北美的土著人(Aborigine)呢?而朝鮮人(Korean)和韓國人(Korean)則是中國人的後裔,卻都是使用的“-an”,就有點說不過去了。還有,亞洲人(Asian)、非洲人(African)、阿拉伯人(Arabians)、阿根廷人(Argentinean)、蒙古人(Mongolian)以及歐洲的瑞典人(swede)、丹麥人(Dane)等,也是無法解釋的。

有人認為Chinese就是Chine+se,而“-se”是“south-east”,“-an”就是“north”,這到有點說得過去。因為東南亞國家和葡萄牙的人都在南部,歐美人以及韓國人都在北部。然而,南半球的巴西人(Brazilian)、秘魯人(Peruvian)、智利人(Chilean, Chilian)、澳大利亞人(Australian)、馬來西亞人(Malaysian),北部的日本人(Japanese),就無法解釋了。所以,又有人認為,這隻是出於跟國家名稱最後的字母搭配的需要才選用“-ese”或“-an”的。

看看英文中的這類詞:historian曆史學家(history曆史+ian)、civilian平民(civil 公民的+ian)、comedian喜劇演員(comedy喜劇+ian)、lilliputian 矮子(lilliput《格列佛遊記》中的矮人國+ian)、pedestrian 行人(ped 腳+estr+ian)、custodian管理員(custody監督+ian)、simian 類人猿(simi猴子+ian)、valetudinarian體弱的人(vale 強壯+tudi狀態+narian…過分為健康狀況擔憂的人)等等。由此可見,這些有“-an”的單詞中,都是表示“某種人”的意思,也存在“矮子”和“體弱的人”,甚至“類人猿”。

因此,有人覺得Chinese並無貶義。類似地,廣東人(Cantonese)和台灣人(Taiwanese)也是如此。但Tanwaner這個單詞,似乎是台灣人自己創造的。有人還創造了上海人(Shanghainese)、湖北人(Hubeinese)。但香港人(Hong Kong people),實在不好解釋。

當然,由於曆史原因,外國人也有很多對中國人的蔑稱(derogative term)。

國人對“東亞病夫(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一詞很敏感。許多人的理解是:清末中國人吸鴉片,導致身體瘦弱,所以遭洋人輕視。其意義,近似於老百姓所說的“鴉片煙鬼”。這種理解是極表麵的。“東業病夫”一詞,最先叫“東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報》(英國人辦的英文報紙)於1896年10月17日登載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國人。按照梁啟超的翻譯是:“夫中國――東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

其實,對中國人的真正的蔑稱是“Chinks或Chinkies”(相當於蔑稱“中國佬”),例如:“Chink is an offensive term for a person of Chinese. ”。如果老外當你的麵稱呼你為“Chinks/Chinkies”,你就是罵他祖宗也不為過!就像我們不能當著日本人的麵說人家是“Japs”(日本鬼)一樣。

關於“Chinky”這個蔑稱的來曆,原來“chinkies (sometimes known as a chinky chonky)”是英國人對中國人開的外賣餐館或人們買的外賣的稱呼,是對中國人和東方人(orientals)的一種“種族誹謗”(ethnic slur,racial slur)。

此外,英語中,對中國人的蔑稱還有這樣一些:

Chinaman,源自北美,一般譯作中國佬,是最常見和最通用的蔑稱。
    Chink,也譯作中國佬、亞洲豬。一說源自“Chinese”的變形;另一說源自大清國(Qing)的稱呼,跟日文清國奴同源。
Chow,源於澳大利亞,原意為一種產自中國的“黑鼻狗”,後演變成澳大利亞人對中國人的蔑稱。
    Ching chong,源自北美,起源是北美人模仿來自中國廣東移民的口音,現為嘲笑華人和東亞裔的,特別是中文語音的,帶有侮辱性。
Panface,直譯為“扁平臉”,東方人的臉沒有歐洲人那樣高低起伏。同義的還有table face(平板臉)、panhead(大扁頭),pancake(煎餅)等。
Honkie,香港佬,西方人對香港人的稱呼,稍帶輕蔑或戲謔意味。
Bruce Lee,李小龍,是對會武術的亞洲人,特別是華人的戲稱。
Fob,對中國新移民的稱謂,帶貶義。不過,有人認為Fob = fresh off the boat = new immigrant,不一定特指中國移民。

還有一些漢字的蔑稱:

清國奴,日文片假名為"チャンコロ",台灣日治時期,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蔑稱。
豬尾巴,豚尾奴,在日本明治時代(1868-1912),日本人對中國人的蔑稱。
紅毛屎,馬來西亞當地華人的稱呼,其意思就是指某某華人“吃洋人的大便”。
香蕉人,海外華人譏笑不懂漢字的華人。

韓國人對中國人的蔑稱:

    Dwe-nom:意譯“中國佬”,最早是朝鮮半島人對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女真族的蔑稱,後來演變成為對中國人(特別是漢族)的蔑稱。
    Jung-guk nom,直譯“中國佬”,意同“Dwe-nom”。
    Ddong-Po,直譯“糞胞”,對中國籍朝鮮族人的稱呼,身處韓國的朝鮮族人亦然。
Jung-gong,“中共”,冷戰時期韓國人對中國大陸人的稱呼,1992年中韓建交後已不常見。

蒙古國人對中國人的蔑稱:хужаа(hujaa),意譯“中國佬”,音譯“胡紮”,一說源於山西話“夥計”一詞,另一說源於中文“華僑”一詞。現今一般用是蒙古國的蒙古人對中國的漢族人的蔑稱。

當然,中國人也有報複心理,對外國人也有很多蔑稱:

老毛子,對俄國人的蔑稱,其實它歧視性意味並不濃。
鬼子,對侵略中國的外國人(尤其日本侵略者)的憎稱,表深惡痛絕之意,亦是一種蔑稱。常常成為國人間的戲稱。同源的還有:小鬼子(日本人)、洋鬼子(西洋人)及某國鬼子(常用的有日本鬼子、美國鬼子等國名兩個字的舊時侵略者)。此外,對日本人還有很多別的稱呼:小東洋、東洋鬼子、倭寇、倭賊等。
鬼佬:西洋人,粵語使用者的一個用法。此外,對歐美人還有其它稱呼:西洋鬼子、洋鬼子、洋人。
高麗棒子:韓國人,源於二戰前後的東北,原本並不常見,但近幾年風行於大陸網絡的某些厭韓情緒論壇。
老外:外國人,一種帶有善意的戲稱。
紅頭阿三:印度人,源於上海,對當時印度侍者的稱呼。同源的還有“印度阿三”、“印度阿叉”。

老外之間也是有類似情況:

美軍俚語gook,指外國人的貶義詞,尤指東南亞人。如菲律賓人、朝鮮人、越南人。此種族歧視詞匯的源流說法不一,彼此矛盾,且不可考。法國人愛給別人取外號,比如叫英國人Rose Beef,笑英國人不能曬太陽,有點陽光那白膚色就成紅肉狀;又叫意大利人Spaghetti,換成國語就是說一麵條腦袋。歐洲別的國家也不客氣地稱法國人為Grenouille (frog),說的是青蛙,實際上暗指法國人什麽都往嘴裏塞。

最後,看看Mandarin。

按照英文中對中國事物的理解和造詞方法,Mandarin就是“滿大人”的意思。這“滿大人”,就是滿清官員。這一方麵是指說滿清官員思想保守、知識陳舊,不願意接受新生事物,另一方麵,是說衣著獨特、緊身馬褂、頂戴花翎等等。現在,這個詞卻專門指“普通話”(北京話),以區別於廣東話(粵語)。其實,當初的“滿大人”說的隻是“官話”(官僚官腔),並不是說的北京話。

總之,如果深究,這個詞也不好。“普通話”(北京話),英文就是“Putonghu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9)
評論
姬小鹿 回複 悄悄話 你在說些什麽?有些也太不不靠譜了吧?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不錯,長見識!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蒜茸老爹 回複 悄悄話 sagirat 評論於:2010-05-24 07:14:48 [回複評論]

無稽之談。自卑者總是能給自己找到自卑的理由。
==================================================================
否認也是自卑者的典型症狀。
AnimatedCat 回複 悄悄話 Fob = fresh off the boat = new immigrant. It doesn't specifically point to the Chinese.

I'm not sure how much research you've done, but, just from that, I can't help but to question...

sagirat 回複 悄悄話 無稽之談。自卑者總是能給自己找到自卑的理由。
胖頭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介紹,辛苦啦!
ollie 回複 悄悄話 見識了!謝謝!
samsyrny 回複 悄悄話 長知識了。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