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法新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言論,觸動中國敏感神經,祭出一連串“禁日令”施壓。不過,外媒報導,除了台灣總統賴清德力挺日本、美國駐日大使嘲諷中國,以及俄羅斯聲援北京以外,未見其他西方國家發言。多位學者分析,國際如此沉默“或許對高市早苗有利”。
根據《BBC》報導,中國已經發出旅遊警告,同時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也停止日本牛肉對華出口磋商。在中日關係緊張之際,中國獲得俄羅斯聲援,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聲稱高市早苗的發言“非常危險”;然而,國際社會上未見更多駁斥相關言論的說法。
另外,日本除了獲得賴清德的聲援,美國迄今發言的最高級別官員是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柯德爾上將(Adm. Daryl Caudle)和美國駐日本大使葛拉斯(George Glass)。柯德爾17日受訪時說,理解高市早苗的立場,葛拉斯則是於15日直接在X上對中國官員嗆聲。另外,葛拉斯20日更酸:“北京要擺脫脅迫的慣性並不容易”,直接表態會繼續支持盟友日本。不過,除了官方人員,美國共和黨議員裏契(Jim Risch)認為,高市早苗的發言太超過且不恰當。
報導引述多名學者分析指出,國際社會選擇不多加評論,免得火上加油,部分國家選擇私下關心或支持,但不公開表態,避免局勢惡化。英國並未對目前中日關係表態,但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說,日本在台灣議題上的強硬做法令人振奮,“是英國的榜樣”。
報導指出,盡管缺乏國際反應,但多位學者說,對於高市早苗來說,此刻“沉默是金”,蔡錫勲教授指出,高市發言前經過深思熟慮,言論發表後民調上升,其他國家未插手評論“火上澆油”,對高市早苗來說是有利的;東京法政大學法學院福田圓教授也說,日本現階段想讓北京承認日本政府的立場並未改變。因此,對高市而言,國際保持沉默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