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海事局發布「遼航警495/25」航行警告,宣布自11月23日起至12月7日,在渤海海峽及黃海北部執行軍事任務,禁止船舶駛入。(圖翻攝自中國海事局網站)
中國解放軍在黃海的軍事部署呈現罕見的密集狀態。雖然外界普遍將焦點鎖定在中日因「台灣有事」言論引發的外交摩擦,但軍事觀察發現,中國大連海事局22日發布的最新航行警告,已是2周內共軍在黃海海域的「第三波」演訓公告。這項長達14天的禁航令,顯示解放軍的演習範圍正由南向北快速延伸,整個黃海海域已陷入實彈射擊的包圍網中。
綜中媒體報導,大連海事局宣布自今(23)日下午4時起至12月7日下午4時止,將於渤海海峽及黃海北部部分水域執行軍事任務,期間船舶「禁止駛入」。此次演訓區域位於遼寧大連市以南,緊鄰渤海與黃海交界,地理位置扼守中國京津地區的海上門戶,戰略地位極為敏感。
密度異常:2周內「由南打到北」與單一的政治報複相比,這波軍事行動的「連續性」與「密度」更引發區域安全關注。根據中國海事局的公開數據,共軍自11月中旬以來動作未曾停歇:先是17日至19日在「黃海中部」進行3天實彈射擊;緊接著18日至25日於「黃海南部」展開8天演習;如今大連海事局再宣布封鎖「黃海北部」長達2周。
這意味著在短短2周內,黃海的中、南、北3大區塊相繼淪為演習熱區,且時間相互重疊。軍事專家分析,這種全海域、接力式的演訓模式,展現了共軍在該區域進行多點同步作戰的企圖心。
這波密集軍演的時機點,無疑與當前的地緣政治緊繃息息相關。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重申「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導致中日關係急凍,北京方麵除了在外交與經貿領域施壓外,海上軍事動作也同步升級。隨著這波長達14天的禁航令生效,黃海海域的緊張局勢恐將持續至12月上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