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在新加坡陪讀3年,我發現真相和網上很不一樣

在新加坡陪讀3年,我發現真相和網上很不一樣

文章來源: 穀雨星球 於 2025-11-23 01:49:2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三四年級時,女兒突然變得厭學了。

女兒當時所在的班級,是整個年級成績最好的,因此學習壓力很重,老師布置的作業非常多,她有時會寫到半夜12點。Missova和老師溝通過,說自己對成績沒有要求,孩子80分也很好,不要求提到90分,能不能給非學霸的孩子少布置點作業?

老師拒絕了,說不能區別對待,她隻能周末自己幫孩子寫作業,讓孩子輕鬆點有時間去玩玩。

女兒比同班同學年紀小一些,心智也不太成熟,有些愛哭,在家裏缺乏和不同人相處的經驗,因此在班上容易被排擠和孤立。

前兩年的班主任很有愛心和耐心,但三年級的新老師隻在意成績,會批評心智不夠成熟的孩子「又幼稚,成績也不好,還不好好學習」,導致孩子更受排擠。

女兒原本很樂觀自信,上學後反而變得有些自卑了。

在新加坡陪讀3年,我發現真相和網上很不一樣

Missova開始想給女兒轉學。

但她研究了一遍後發現,大部分學校和老師的狀態都一樣,成績為先。即使是學費不菲的國際學校,也很難滿足她「放養孩子、快樂教育」的需求。

於是,2022年1月,Missova和女兒搬到了新加坡,女兒就讀的是私立小學,留了一級,從四年級開始讀。

在新加坡的生活,完全是Missova期待中的樣子——

老師不會過度關注成績,也不會經常找家長,在三年半時間裏,隻和她聯係過兩次,一次是因為女兒連續兩次沒寫作業,一次是因為有早戀的苗頭。

沒有外力的幹預後,她終於能徹底「躺平」了。

她對女兒隻有一個要求:是你自己選擇來新加坡的,就要守好學校的規則,成績要合格,滿足學校的升級要求才行。



■Missova新加坡住所附近的小區

女兒很喜歡新加坡的學習氛圍,老師總自掏腰包給他們買零食,同學經常一起玩鬧,她不再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每天期待著上學,自主性也提高了很多:

自己調鬧鍾起床,去上學,下午兩點多放學後,去圖書館看書或玩樂,晚上到點入睡。

Missova幾乎不用為她操什麽心——不接送、不輔導作業、不問成績、不管早起晚睡,隻用做個飯就行。

因為不參與內卷,「放養」的結果出人意料地好,女兒原來成績隻是中上,到新加坡後基本都是班上第一二名,也通過小學離校考試(PSLE)考上了政府中學。

雖然並非名校,隻是一所普通的鄰裏中學,但Missova也很滿意,她隻想女兒學得開心,這一點已經實現了。





一家三口的負重前行

和自始至終想法堅定、追求躺平的Missova不同,深圳媽媽Vivian在帶女兒移居新加坡後,經曆過兩年「兵荒馬亂」的雞娃生活。

一切的故事是從錯過國際生小一報名開始的。

2022年1月,Vivian帶著剛滿5歲的女兒搬到了新加坡,和在新工作的丈夫團聚。次月,女兒就近入讀政府幼兒園。5月底,國際生可向政府小學提交小一意向書。

報名時間僅一周,但Vivian和先生聽信了別人的錯誤說法,錯過了報名時間,隻能通過AEIS(國際學生入學考試)轉入政府小學。



■一家人在新加坡citywalk

AEIS考試科目有英語和數學,為了通過英語考試,Vivian給女兒報名了線下的補習機構、小班私教課和線上的口語一對一,下載了英文閱讀軟件。

兩個月後,女兒的英語有了明顯的進步,但許是因為過早使用電子產品,她一隻眼睛檢測出了25度的近視。

2023年1月,新學年開學,出於經濟考慮,Vivian和先生給孩子選了一所離家稍遠3公裏的國際學校。

這是她來到新加坡後第一次感受到「中產消費降級之痛」。

衣食住行的節儉對她來說都無足輕重,但無法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這一點,在當時、在日後的許多時刻,都給她帶來了隱約而持續的刺痛感。



■新加坡不同學校的學費情況(圖片來自穀雨星球「全球升學規劃」工作坊新加坡專場的PPT),現在漲了很多。

Vivian沒有找機構,而是自己帶女兒備考英語考試。刷了12套KET模擬題和一本寫作練習冊後,女兒順利在5月通過了考試。

這讓Vivian很受鼓舞,轉戰數學科目後,她依然是自己帶女兒備考,下載了所有能找到的名校試卷,讓女兒刷題,直到女兒基本能做到95%以上的正確率。

7月,她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一本新習題冊,但這次的難度高很多,她花兩個月才給女兒講解完這本題冊,考試就來了;

12月,錄取結果公布,女兒未被錄取。度過了灰暗無比的一周後,Vivian帶女兒去了一家全日製補習機構,為下一次考試做準備。

兩個月裏,女兒每天都早九晚四高強度學習數學,學完了小二的數學,刷了大量的模擬題,回家後,Vivian再給她講一小時的錯題。

那段時間,Vivian滿心焦慮,女兒也因為失敗過一次有些不自信,每個人都壓力很大。考前一晚,三個人都有些緊張失眠,女兒還是在感染乙流半個月未痊愈的情況下踏入考場的。

好在經過兩個月的焦灼等待後,女兒成功被政府小學錄取了,了卻了一樁困擾三個人21個月的大難題。

Vivian讓女兒在家休息了兩個月,順便給她補習中文。補習主要是認字和默寫,但女兒對寫字有些抗拒,後來Vivian也就放棄了。

2024年7月,Vivian和女兒的PR(永久居民)申請通過。自此,Vivian的「雞娃」之路徹底結束了。



■了解新加坡雙語教育的發展,華文在新加坡走過一條非常坎坷的路。

女兒又進入了快樂成長的狀態——除了一周一節線上英文課,剩下的全都是體育類的興趣班,花遊、乒乓球、足球。給女兒報這些課程,目的也不是出成績,而是為了鍛煉身體、改善視力。

不雞娃一年之後,Vivian著實見證了女兒身上的變化:

身體更加緊實,身高漲到了平均值,還通過了花遊一級和二級考試;英文閱讀能力也有了飛速提升,女兒現在已經通讀了很多遍《哈利波特》,數學和科學成績也能排到班級前10%。

因為有更多時間做喜歡的事,女兒過得比以前更開心,Vivian也生活得更輕鬆。

她開始備考理財顧問執照,想在新加坡開啟自己的新事業。



■帶女兒去海邊



普通人有選擇權嗎?

當被問到「這樣的社會環境會不會對你有影響」時,Missova和Vivian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Vivian所在的小區是一所名校的學區房,她身邊的鄰居經常在朋友圈曬娃成績如何好、拿了什麽獎。

「更襯得我家小孩很普通,難免有些焦慮。」

但她會盡量控製自己的比較心理。既然自己是個普通人,就也要接受孩子是普通的。在女兒第一次AEIS考試和花滑一級考試失敗後,Vivian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女兒能在小升初時考進六年製的直通車課程,升入「新二」(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就很好了,但如果實在不行,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她不願意再重走「雞娃」這條路。

「‘雞娃’需要錢,需要時間,還需要小孩配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是不具備這些條件的。

都說新加坡的教育卷,但在我看來,卷和躺也是對半開。」

Vivian不否認環境對人的影響,但她也認為,隻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預期,人是可以不被周圍的環境同化的,甚至可以通過認識不同的人來改變所處的環境。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Missova則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新加坡,都堅持佛係和快樂教育,從未改變過。

她從小就擅長學習,即使經常曠課出去玩,也考上了211院校,經常在競賽中拿第一,而親戚家的妹妹學習十分努力,拚命看書刷題,卻未得到應有的成果。

「我很清楚讀書要靠天賦,但我女兒這方麵的天賦並不強,所以沒必要去卷,說不定還適得其反。」

一個總是被人逼著去做討厭的事的孩子,是很難「開竅」的。

Missova認為家長應該耐心等待孩子「開竅」的時刻,發自內心地想去獲得知識、去探索世界,才會快速進步。

她很少被大環境影響,也會去刻意創造自己所處的環境。在國內,她認識的都是同樣幫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在新加坡,她周圍也都是些對孩子完全撒手不管的家長。

「大家都活在信息繭房裏,靠近什麽樣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什麽樣子。」



Missova眼裏的新加坡,不是「內卷之王」,而是一個充滿鬆弛感的世界。

小六會考(PLSE)有英語、數學、科學、母語四科,每科90分或以上計1分,85-89分計2分,以此類推。20分以下計8分,如果孩子四科都是滿分,最後的積分是4分。最差的成績總計是32分。基本上,6分內都可以進入精英中學。

她女兒考了十幾分,算較低的分,進的是普通鄰裏中學,她沒有不滿,但也不會主動和別人提這個分數。

她認識的本地家庭則完全不同,孩子哪怕考了20分,都要一家人去餐館慶祝一下,「大概他們不在意成績,認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快樂更重要。」



■新加坡新小六會考PSLE計分標準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對孩子的未來,兩人都頗有信心。

Vivian相信熱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太差,Missova相信以新加坡頂尖的基礎教育水平,申請QS前200的學校並不是難事。

但假使沒有如願,那也無妨。Vivian說,「如果他什麽天賦都沒有,隻是一個普通人,那就做個快樂的普通人,也是好的。」

Missova說,「並不是每一棵植物都要長成參天大樹,也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精英。這個世界要有花有草,也要有不同的人,我能接受她長成任何樣子。」

這或許就是走出去的意義——

沒有一種生活是完美的,但看見了另一種生活,可以選擇另一種生活,就是自由。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玉龍雪山下婚禮結束僅4天,霍震霆兩個兒子爆雷
它是一艘外星飛船?NASA公布“星際訪客”最新圖像
全球最大“人造月亮”僅亮百日就熄火 變億元超級廢墟
72歲韓國前總統文在寅“再就業”,新身份讓人意外
中餐館肇事 中國赴德參展團隊逾百人中毒拉到出血




24小時討論排行

非常多人渴望對日開戰,為什麽?
“習大作家”出逾300本著作 堆灰塵、一折也沒人買
特朗普見“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兩人“化幹戈為玉帛”
香港人照樣去日本!北京籲勿赴日,日媒:幾乎沒人取消行程
力挺高市!日在野黨魁表態"無須撤回發言",怒批中國施壓
《共同社》:中國拒絕明年1月舉行日中韓首腦會談
高市早苗"台海發言",後首次民調曝光,仍奪65%高支持率
中國遊客大規模取消赴日行程,韓國躍升最熱門旅遊目的地
美提出俄烏和平方案!烏克蘭麵臨抉擇,川普:非最終方案
“博導”郭偉的雙麵人生:小鎮高中畢業 參評中科院院士
“為回擊高市早苗的挑釁,我申請每月無償多加5個班”
打破傳統,G20峰會首日通過領導人聯合宣言
範冰冰與李安連線 《地母》導演親吐她無法訪台關鍵
拿銀牌的吳豔妮,搶走了所有的戲
“高校博導”郭偉的雙麵人生:江西小鎮高中畢業
特朗普被曝:正準備關稅"備胎方案"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在新加坡陪讀3年,我發現真相和網上很不一樣

穀雨星球 2025-11-23 01:49:22



三四年級時,女兒突然變得厭學了。

女兒當時所在的班級,是整個年級成績最好的,因此學習壓力很重,老師布置的作業非常多,她有時會寫到半夜12點。Missova和老師溝通過,說自己對成績沒有要求,孩子80分也很好,不要求提到90分,能不能給非學霸的孩子少布置點作業?

老師拒絕了,說不能區別對待,她隻能周末自己幫孩子寫作業,讓孩子輕鬆點有時間去玩玩。

女兒比同班同學年紀小一些,心智也不太成熟,有些愛哭,在家裏缺乏和不同人相處的經驗,因此在班上容易被排擠和孤立。

前兩年的班主任很有愛心和耐心,但三年級的新老師隻在意成績,會批評心智不夠成熟的孩子「又幼稚,成績也不好,還不好好學習」,導致孩子更受排擠。

女兒原本很樂觀自信,上學後反而變得有些自卑了。

在新加坡陪讀3年,我發現真相和網上很不一樣

Missova開始想給女兒轉學。

但她研究了一遍後發現,大部分學校和老師的狀態都一樣,成績為先。即使是學費不菲的國際學校,也很難滿足她「放養孩子、快樂教育」的需求。

於是,2022年1月,Missova和女兒搬到了新加坡,女兒就讀的是私立小學,留了一級,從四年級開始讀。

在新加坡的生活,完全是Missova期待中的樣子——

老師不會過度關注成績,也不會經常找家長,在三年半時間裏,隻和她聯係過兩次,一次是因為女兒連續兩次沒寫作業,一次是因為有早戀的苗頭。

沒有外力的幹預後,她終於能徹底「躺平」了。

她對女兒隻有一個要求:是你自己選擇來新加坡的,就要守好學校的規則,成績要合格,滿足學校的升級要求才行。



■Missova新加坡住所附近的小區

女兒很喜歡新加坡的學習氛圍,老師總自掏腰包給他們買零食,同學經常一起玩鬧,她不再承受著巨大的學習壓力,每天期待著上學,自主性也提高了很多:

自己調鬧鍾起床,去上學,下午兩點多放學後,去圖書館看書或玩樂,晚上到點入睡。

Missova幾乎不用為她操什麽心——不接送、不輔導作業、不問成績、不管早起晚睡,隻用做個飯就行。

因為不參與內卷,「放養」的結果出人意料地好,女兒原來成績隻是中上,到新加坡後基本都是班上第一二名,也通過小學離校考試(PSLE)考上了政府中學。

雖然並非名校,隻是一所普通的鄰裏中學,但Missova也很滿意,她隻想女兒學得開心,這一點已經實現了。





一家三口的負重前行

和自始至終想法堅定、追求躺平的Missova不同,深圳媽媽Vivian在帶女兒移居新加坡後,經曆過兩年「兵荒馬亂」的雞娃生活。

一切的故事是從錯過國際生小一報名開始的。

2022年1月,Vivian帶著剛滿5歲的女兒搬到了新加坡,和在新工作的丈夫團聚。次月,女兒就近入讀政府幼兒園。5月底,國際生可向政府小學提交小一意向書。

報名時間僅一周,但Vivian和先生聽信了別人的錯誤說法,錯過了報名時間,隻能通過AEIS(國際學生入學考試)轉入政府小學。



■一家人在新加坡citywalk

AEIS考試科目有英語和數學,為了通過英語考試,Vivian給女兒報名了線下的補習機構、小班私教課和線上的口語一對一,下載了英文閱讀軟件。

兩個月後,女兒的英語有了明顯的進步,但許是因為過早使用電子產品,她一隻眼睛檢測出了25度的近視。

2023年1月,新學年開學,出於經濟考慮,Vivian和先生給孩子選了一所離家稍遠3公裏的國際學校。

這是她來到新加坡後第一次感受到「中產消費降級之痛」。

衣食住行的節儉對她來說都無足輕重,但無法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這一點,在當時、在日後的許多時刻,都給她帶來了隱約而持續的刺痛感。



■新加坡不同學校的學費情況(圖片來自穀雨星球「全球升學規劃」工作坊新加坡專場的PPT),現在漲了很多。

Vivian沒有找機構,而是自己帶女兒備考英語考試。刷了12套KET模擬題和一本寫作練習冊後,女兒順利在5月通過了考試。

這讓Vivian很受鼓舞,轉戰數學科目後,她依然是自己帶女兒備考,下載了所有能找到的名校試卷,讓女兒刷題,直到女兒基本能做到95%以上的正確率。

7月,她在朋友的推薦下買了一本新習題冊,但這次的難度高很多,她花兩個月才給女兒講解完這本題冊,考試就來了;

12月,錄取結果公布,女兒未被錄取。度過了灰暗無比的一周後,Vivian帶女兒去了一家全日製補習機構,為下一次考試做準備。

兩個月裏,女兒每天都早九晚四高強度學習數學,學完了小二的數學,刷了大量的模擬題,回家後,Vivian再給她講一小時的錯題。

那段時間,Vivian滿心焦慮,女兒也因為失敗過一次有些不自信,每個人都壓力很大。考前一晚,三個人都有些緊張失眠,女兒還是在感染乙流半個月未痊愈的情況下踏入考場的。

好在經過兩個月的焦灼等待後,女兒成功被政府小學錄取了,了卻了一樁困擾三個人21個月的大難題。

Vivian讓女兒在家休息了兩個月,順便給她補習中文。補習主要是認字和默寫,但女兒對寫字有些抗拒,後來Vivian也就放棄了。

2024年7月,Vivian和女兒的PR(永久居民)申請通過。自此,Vivian的「雞娃」之路徹底結束了。



■了解新加坡雙語教育的發展,華文在新加坡走過一條非常坎坷的路。

女兒又進入了快樂成長的狀態——除了一周一節線上英文課,剩下的全都是體育類的興趣班,花遊、乒乓球、足球。給女兒報這些課程,目的也不是出成績,而是為了鍛煉身體、改善視力。

不雞娃一年之後,Vivian著實見證了女兒身上的變化:

身體更加緊實,身高漲到了平均值,還通過了花遊一級和二級考試;英文閱讀能力也有了飛速提升,女兒現在已經通讀了很多遍《哈利波特》,數學和科學成績也能排到班級前10%。

因為有更多時間做喜歡的事,女兒過得比以前更開心,Vivian也生活得更輕鬆。

她開始備考理財顧問執照,想在新加坡開啟自己的新事業。



■帶女兒去海邊



普通人有選擇權嗎?

當被問到「這樣的社會環境會不會對你有影響」時,Missova和Vivian給出了不同的回答。

Vivian所在的小區是一所名校的學區房,她身邊的鄰居經常在朋友圈曬娃成績如何好、拿了什麽獎。

「更襯得我家小孩很普通,難免有些焦慮。」

但她會盡量控製自己的比較心理。既然自己是個普通人,就也要接受孩子是普通的。在女兒第一次AEIS考試和花滑一級考試失敗後,Vivian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



女兒能在小升初時考進六年製的直通車課程,升入「新二」(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南洋理工大學)就很好了,但如果實在不行,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她不願意再重走「雞娃」這條路。

「‘雞娃’需要錢,需要時間,還需要小孩配合,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人是不具備這些條件的。

都說新加坡的教育卷,但在我看來,卷和躺也是對半開。」

Vivian不否認環境對人的影響,但她也認為,隻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預期,人是可以不被周圍的環境同化的,甚至可以通過認識不同的人來改變所處的環境。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

Missova則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在新加坡,都堅持佛係和快樂教育,從未改變過。

她從小就擅長學習,即使經常曠課出去玩,也考上了211院校,經常在競賽中拿第一,而親戚家的妹妹學習十分努力,拚命看書刷題,卻未得到應有的成果。

「我很清楚讀書要靠天賦,但我女兒這方麵的天賦並不強,所以沒必要去卷,說不定還適得其反。」

一個總是被人逼著去做討厭的事的孩子,是很難「開竅」的。

Missova認為家長應該耐心等待孩子「開竅」的時刻,發自內心地想去獲得知識、去探索世界,才會快速進步。

她很少被大環境影響,也會去刻意創造自己所處的環境。在國內,她認識的都是同樣幫孩子寫作業的家長;在新加坡,她周圍也都是些對孩子完全撒手不管的家長。

「大家都活在信息繭房裏,靠近什麽樣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什麽樣子。」



Missova眼裏的新加坡,不是「內卷之王」,而是一個充滿鬆弛感的世界。

小六會考(PLSE)有英語、數學、科學、母語四科,每科90分或以上計1分,85-89分計2分,以此類推。20分以下計8分,如果孩子四科都是滿分,最後的積分是4分。最差的成績總計是32分。基本上,6分內都可以進入精英中學。

她女兒考了十幾分,算較低的分,進的是普通鄰裏中學,她沒有不滿,但也不會主動和別人提這個分數。

她認識的本地家庭則完全不同,孩子哪怕考了20分,都要一家人去餐館慶祝一下,「大概他們不在意成績,認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快樂更重要。」



■新加坡新小六會考PSLE計分標準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對孩子的未來,兩人都頗有信心。

Vivian相信熱愛閱讀的孩子成績不會太差,Missova相信以新加坡頂尖的基礎教育水平,申請QS前200的學校並不是難事。

但假使沒有如願,那也無妨。Vivian說,「如果他什麽天賦都沒有,隻是一個普通人,那就做個快樂的普通人,也是好的。」

Missova說,「並不是每一棵植物都要長成參天大樹,也不是每個人都要成為精英。這個世界要有花有草,也要有不同的人,我能接受她長成任何樣子。」

這或許就是走出去的意義——

沒有一種生活是完美的,但看見了另一種生活,可以選擇另一種生活,就是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