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就是身高2米26的“女姚明”張子宇如今麵臨的殘酷現實:哪怕她上周才剛剛率領山東U18女籃拿下了全運會的冠軍,哪怕她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矚目的內線巨無霸,但在剛剛截止的WCBA球員注冊名單中竟然找不到她的名字。這也就意味著,在新賽季的職業賽場上,這位國手將無球可打。這聽起來簡直像是一個荒誕的笑話,一個擁有頂級天賦的年輕國手竟然無法敲開職業聯賽的大門,或許我們都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當流量退去,擺在俱樂部麵前的算盤往往比球迷的想象要冷酷得多。

據相關媒體透露,張子宇與山東女籃在加盟條件上存在巨大分歧,這塊看似香餑餑的寶貝最終成了誰都不敢接的燙手山芋。雙方在截止日前並未談攏,而其他俱樂部也未與她達成一致。究其原因,工資待遇恐怕是最大的攔路虎。眾所周知,女籃運營本就是一項長期虧損的買賣,各大俱樂部在投入上都在緊縮銀根。連隔壁四川男籃都出現了需要球員按指紋討薪的窘境,可見如今籃球市場的資金壓力有多大。如果一名從未打過成年職業聯賽的18歲新人獅子大開口,要求一份匹配頂級外援的薪水,管理層顯然需要掂量這筆投入的產出比。

除了錢的問題,戰術價值的貶值或許是更深層的尷尬。就在不久前的全運會上,廣東女籃憑借“小快靈”的打法,硬生生拖垮了擁有豪華內線群的四川隊並奪得冠軍。這場勝利可能直接影響了許多俱樂部管理層的決策思維,或許高個子、大塊頭在當下的籃球場沒那麽吃香了,廣東隊的勝利證明了速度和空間可以瓦解高度。如果簽下張子宇,全隊的戰術體係就必須徹底推倒重來,所有人都得圍著她一個人轉。在快速攻防的時代,這種複古的陣地戰打法是否還能奏效,確實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僅如此,防守端的隱患也是教練組不得不考慮的實際問題。張子宇移動速度相對緩慢,這迫使球隊在防守時必須更多地采取聯防站位。這一選擇的直接後果是,場上其餘四名隊友必須承擔比平時多得多的跑動距離來修補防線漏洞。對於體能本就是考驗的女籃姑娘來說,這種消耗是巨大的。再加上張子宇年僅18歲,資曆尚淺,如果一進隊就享受特權待遇,甚至改變全隊打法,如何讓隊內那些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將心服口服?在講究排資論輩的競技體育圈,處理不好更衣室關係,再好的天賦也可能成為破壞團隊化學反應的毒藥。

當然,國內無球可打並不意味著張子宇的職業生涯就此停擺。既然國內俱樂部因為資金或戰術原因有所顧慮,去美國高中聯賽曆練或許是一條更適合她成長的路徑。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籃協方麵並沒有放棄對她的培養。據悉,宮魯鳴指導一直非常看好張子宇的潛力,甚至專門邀請了王治郅來特訓她的內線腳步和打法。這表明在國家隊層麵,她的戰略地位依然穩固。暫時的挫折也許並非壞事,跳出國內這個並不算職業化完善的圈子,去更高水平的舞台打磨技術,歸來時或許能帶給我們真正的驚喜。大家覺得張子宇若是真的前往美國打球,她能適應那種高強度的對抗節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