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江科大首席科學家被打假,其團隊博士曾無奈退學

江科大首席科學家被打假,其團隊博士曾無奈退學

文章來源: 界麵新聞 於 2025-11-21 19:42: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近日,引發網絡熱議的大學教授郭偉因涉嫌學曆學術造假,被立案調查。據了解,郭偉1976年生,此前為江蘇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江科大”)博士生導師。此外,他還有著國家重大人才工程A類創新人才,國家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國際納米材料領域知名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多重頭銜。

江科大官網顯示,其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為主的行業特色型高等學校,且為江蘇省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高校。事發前,郭偉已在江科大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博導兩年。

目前,江科大官網已查詢不到關於郭偉的任何信息。

界麵新聞獨家聯係到郭偉帶過的唯一一位博士林楚,試圖還原其在江科大的所見所聞、以及發覺郭偉的名不副實後無奈退學的經曆。

11月,聽聞郭偉被揭發,林楚忍不住發出質問,“我一個普通學生都能發現問題,難道其他人都發現不了嗎?”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學校的什麽人在引進人才的審核中“放了水”。

但江科大何以出現如此烏龍,尚無答案。

東窗事發

聽說曾經的導師被帶走調查,林楚一點也不意外。他起初有一種欣喜,再之後是難過,為自己浪費的時間和精力傷神。“我可能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林楚說。

他是郭偉的第一個博士生,“相當於開山弟子”,林楚這樣形容。2024年,他進入江科大材料學院。跟他同一年進來的還有一位女碩士生。

郭偉更早一年進入江科大。根據林楚的了解,2023年郭偉作為國家A類創新人才被引進校園,名義上前後共帶過兩屆(4位)碩博研究生。但實際上,隻有林楚和師妹算是郭偉正經帶過的學生,他們之間相處的時間也最久。

自2024年9月入學到2025年3月退學,林楚在江科大待了半年。2025年11月,郭偉事發後,有人給林楚發來消息,“你走得那麽果斷,是很明智的。”

林楚後來聽同門師妹說,學校在今年9月就已經把郭偉的科研經費停掉。她也是開學後找不到老師,才得知郭偉出事。

11月18日,江科大發布通報稱:2025年9月,學校收到教師郭某涉嫌學術不端的舉報。經調查取證,認定郭某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已按規定解除與郭某的聘用協議。

界麵新聞從多位學生那裏得知,郭偉已被警方帶走調查。目前案件仍在偵辦中。

在江科大,郭偉並沒有多受歡迎。作為新招來的教授,即使頂著各大頭銜,他在選學生時依舊沒有優勢。“大家對他不了解,沒人選。”林楚記得,2023年,郭偉隻從別的老師那裏分來了兩位碩士。但沒多久,這兩位學生因參與“聯培”計劃,去了別的高校。

2024年的雙選會之前,郭偉讓林楚給自己做了一個PPT,頁麵上除他的個人簡介和成就展示外,還額外補充了三個招生條件。分別是:具有服從意識;喜歡科研和鑽研;女生優先。這在林楚看來是“一堆無理要求”,“尤其最後一條,導致女生不來,男生也不來。”

不過,林楚至今都承認,郭偉留給他的第一印象“很好”。他身高1.6米左右,矮矮胖胖的,但人看起來很隨和,有時說話還帶一絲幽默,“給人很輕鬆的氛圍”。

但郭偉身上始終傳遞出一種優越感,總愛顯擺自己“多麽厲害”,比如有時他會刻意提起在某期刊發表了重要論文的人是他師弟。還說自己和某某主編認識,承諾學生若想發表文章,隻要他“打個電話就能搞定”。林楚有時分辨不出,郭偉是真的有實力還是在吹噓。

但前期,林楚確實被他的言辭唬住了。“他的名頭太大了。”

那時,網絡上還檢索不到關於郭偉的任何信息,他的百度百科詞條也還沒創建。查詢不到導師信息,林楚還曾產生過疑問。郭偉解釋,是他自己不想在網絡平台留痕,“作為國家引進回來的高層次人才,我怕被迫害掉。”

目前,郭偉可查的較早之前的曝光內容,是一條由“麗水發布”的抖音號發出的宣傳視頻。在那條視頻中,郭偉的身份是麗水市漢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他說自己大學學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03年博士畢業後一直從事納米材料的科研和教學工作。2016年從國外歸來後,他把所學用於國內納米材料研究。

片中,郭偉穿一身白色大褂,他講述納米的奇妙世界,也感謝當地政府助力自己的公司入駐浙江人才大廈。目前該視頻已被刪除。

界麵新聞查詢,麗水市漢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以從事研究和試驗發展為主的企業,注冊資金300萬元,郭偉持股100%。其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材料的研發;機電成套設備加工;商務信息谘詢等。

公開資料顯示,郭偉今年49歲,名下共關聯有9家公司,其中1家已注銷,4家已吊銷,剩餘4家仍處於存續狀態。此外,他從2021年開始,多次因與個人的民事糾紛及銀行的借貸問題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製高消費等。

其中,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還於2022年-2025年先後4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奉賢區稅務局認定其為“稅收異常非正常戶”。

11月19日,界麵新聞致電郭偉的兩個手機號,均已停機。聯係其身邊熟識的人,對方聽到來意後立即掛斷電話。隨後,記者發短信詢問對方“郭偉高中學曆”是否屬實,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

“郭教授”

郭偉涉嫌偽造的多重身份被公眾所知,最初是源於幾張在網絡平台流傳的聊天截圖。裏麵提到郭偉“是騙子”,隻有“高中學曆”,還提到被他騙走的國家資產可能涉及上千萬。

林楚記得,郭偉曾向他提起過那些經費,“不是600多萬就是800多萬,總之是大幾百萬。”直到現在,林楚都習慣稱他為“郭教授”。他說,郭偉喜歡被學生這麽叫。而他在入學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要禮貌”,“要尊重導師”。

界麵新聞查詢發現,郭偉近來多次被媒體宣傳報道。其中,《中華英才》雜誌於5月發布了關於他的長報道,稱他為“科技領軍人物”。7月,鳳凰網還刊發了郭偉獲得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消息。之前的2月,他還被中國網采訪報道。

在這些報道中,郭偉是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A類創新人才,國家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國際納米材料領域知名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國洪堡青年學者,美國金屬及材料學會/美國傑出科學家,德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知名材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首席獨立研究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Nano50 Awards獲得者。

界麵新聞梳理發現,公開資料中,郭偉1994年以685分的成績成為陝西省高考狀元,之後入讀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專業。他在海外23年。1998年本科畢業後,郭偉即被公派留學到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研究納米材料,兩年後,又去到日本九州大學讀博。2006年-2023年,郭偉加入德國國家科學院先進材料及納米科技學院,還擔任德國三一集團歐洲公司總工程師。

經核查,陝西省1994年的高考理科狀元名為楚懷湘,其考入的學校為清華大學,與江科大的郭偉無關聯。此外,郭偉還稱自己本科期間為周惠久院士的學生。但據一位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的人透露,周院士於1999年(90歲)去世,80多歲時已不可能再帶學生。

至於郭偉所說的三一集團歐洲公司總工程師身份,界麵新聞聯係上了他的一位前同事賀先生。賀先生表示,郭偉在十多年前入職過他們公司,“身份好像是工程師,算是領導,技術經理崗位。”

但賀先生所在的公司位於湖南長沙,並非德國。他還記得,郭偉當時入職差不多3個月便離了職,“好像聽說是出國了,去了哪裏不知道。”他對此次“郭偉事件”感到錯愕,“我們三一集團都是要求很高學曆的人才能進,他不至於是高中學曆吧?”

關於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身份,界麵新聞此前報道,院士證書花高價即可獲得,且該工程院也並非學術機構,而是所謂的民間學術組織。

公開資料顯示,郭偉曾發表SCI論文170餘篇,其提出的“孿晶界密度與強度非線性關聯”理論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被國際同行稱為“郭氏模型”。但Nature Materials官網查無此人。

郭偉曾經的博士生林楚提到,他對導師深切產生懷疑,即源於一篇論文。讓林楚感到詫異的是,那篇文章中有一張作者郭偉的彩色照片,“很明顯不是郭教授”。也是那時起,他更加堅定自己此前的一些猜測。

界麵新聞找出了林楚所說的那篇文獻,發現發布該文獻的期刊為《Chem Soc Rev》(譯為《化學學會評論》),發表於2017年,作者共有4人。其中那位名叫郭偉的作者,位列第三,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技術研究院一位教授。其與江科大的郭偉,確實不是同一個人。

林楚向界麵新聞坦言,他對郭偉的懷疑,始於入學後的第二個月。在現在的他眼裏,“郭教授就是典型的騙子加神棍”。

林楚是跨專業學生,碩士研究生期間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但作為非本專業的學生,他依然看出了郭偉的問題所在。首先暴露的,是他的專業知識。在林楚的印象中,郭偉聊起專業,一點都不像博導,“就比如兩個人聊電動自行車,專業的人肯定會分析它的性能,電池功率等等。”而郭教授隻談及它的顏色,描述它的外觀。

每一個月,郭偉會開1-3次組會,每次20分鍾左右。林楚會做會議記錄。他向界麵新聞展示了2024年10月,第二次組會的相關內容。在一張白色A4紙的右半側,林楚當時寫下了南京大學、複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乃至香港大學等16所高校的名字。他解釋,郭偉曾打算組織國際性的學術會議,而參會專家就從那些高校裏邀請。

在紙張左半側的上半部分,他還記下了“複合材料理論模型”“梯度模型”等幾個專業名詞。再往下,還有兩句口號式的話:外樹形象,內練基本功;華山論劍,棋逢對手,各顯神通。

在林楚看來,郭偉並沒有要培養他做科研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怕自己暴露,他總是拖著,讓我自己看書。”此外,郭教授課題組也沒有實驗室和器材。至少林楚退學前,他隻在綜合實驗室有一個工位。

郭偉一事引發熱議後,有網友提出疑惑——如果郭教授隻有高中學曆,他的學生在聽課時為什麽辨別不出來?

林楚對此回應,“郭教授從來就沒上過課。”他提到,原本學校給郭偉安排了麵對碩士研究生的兩門課,但卻被他因“沒有時間”而拒掉。

無人知曉

待在江科大的半年,林楚幾乎每天都在做雜活。他負責給郭偉做報銷工作,“一周五天裏有三天找我報銷。”其次,還要幫他取快遞,做PPT,打印資料等。

正是因為做報銷,林楚掌握了很多郭偉的花銷證據。他提到,郭偉報銷的一些費用中,有花錢為自己做宣傳報道的費用,有以主編、副主編身份出現在某些書裏的費用,“還有不存在的實驗經費”。

界麵新聞拿到的一張時間為2024年10月的發票顯示,4項名為“研發和技術服務”外加“測試費”的項目,共花費48000元。但林楚說,郭偉根本就沒有進行過這些實驗。

江科大首席科學家被打假,其團隊博士曾無奈退學

實驗經費發票。林楚供圖。

而那些書籍方麵的花銷,實則為郭偉自費出版的費用。林楚提供給界麵新聞的多項資料顯示,2024年9月29日,郭偉與北京文翰閣文化傳播公司(以下簡稱“文翰閣公司”)簽署了《著作出版合同》,打算出一本名為《鈦基複合材料多尺度力學》的書。合同中規定,作為甲方,郭偉會以“副主編”身份加入撰寫。全書38萬字左右,“副主編撰寫字數10萬字符以上”。按照合同中的約定,該書會由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預計出版時間為2024年11月30日之前,費用共計4650元。

2024年10月10日,郭偉再次與文翰閣公司簽署了《著作出版合同》,書籍名字分別為《錯位理論》《晶體塑性強化機製》《金屬和合金相變理論》。這次他以“獨著”身份加入編寫,每本書的撰寫字數為30萬字以上,均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最終,郭偉支付包括書號、審校、排版、封麵設計等在內的費用共計62000元。三本書的總費用,共計186000元。

郭偉是分期進行付款。在每一張簽約合同中,他首期付款80%的金額,即49600元,剩下的12400元會等書號下來後再支付。合同中顯示,簽約書籍均預計在2025年2月出版。

界麵新聞查詢發現,此前郭偉在獲得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身份後,便有媒體提到了上述3本自費書籍。在公開報道中,郭偉組建跨學科團隊,主講《位錯理論》《晶體塑性強化機製》《金屬和合金相變理論》等核心課程,指導博士研究生獲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生”。

事實上,郭偉自費出版的以上3本書均未如期出版。而更早之前他以副主編身份參與撰寫的書籍,也查詢不到出版信息。郭偉入職江科大後,唯一一個他帶過的博士生中途退學,因此,不可能獲得“全國優秀博士生”稱號。

11月20日,記者致電文翰閣公司與郭偉合同書上所留的李姓編輯電話,無人接聽。當日,記者又在不同時段撥打過該電話,對麵提醒聲始終為“正在通話中”。

了解郭偉的新線索,再次斷掉了。

這些年,郭偉像是一個把自己裝在殼子裏的人。他看起來很神秘。打交道半年,林楚從來不知道他是哪裏人。幫郭偉取快遞很多次,林楚一直都被告知“在樓下等就行”。他和師妹也從沒被邀請過聚餐,沒聽他講起過自己的家庭。前同事賀先生更不知道他的任何底細。

2025年2月寒假過後,林楚因困擾於沒人帶自己做科研,找到學院領導傾訴自己的“不滿”。他得到的解決方案是更換導師。考慮過後,林楚拒絕了該方案。“郭教授不喜歡那位‘青椒’,我怕那位老師到時候保護不了我。”2025年3月,林楚從江科大退學。

此次接受界麵新聞采訪,林楚多次強調:若他沒有離開江科大,就絕不會吐露這些信息;若郭偉後來沒出事,他也將繼續保持沉默。這完全是出於自保。

江科大官網後來的公告中,貼出了46名退學學生的名單,林楚的名字就在其中。而退學原因一欄,他寫的是“本人申請-家庭原因”。

“農村孩子讀到博士太不容易了。”林楚說,他向郭偉申請退學時主動提到經濟困難,希望中斷學業。而退學的真正原因,他守口如瓶至今。

林楚今年32歲,本科畢業後曾參加過工作,之後又繼續讀碩、讀博。跟一路升學過來的學子比,他大出別人好幾歲。從江科大退學後,“又沒了應屆生身份加持,我在找工作的時候基本上全是閉門羹。”

今年7月,林楚終於碰到一所願意接納他做科研的高校。但回想起在江科大的日子,他依然覺得很憋屈。“現在看來,國家流失的是資產,但我這一年的時間誰給我彌補?我錯過的又何止是一個江科大的博士學位?”

按照林楚之前的設想,順利的話,他能趕在35歲之前從江科大畢業。為了離父母近一些,他打算回到河北老家一所大專教學。但現在,他的計劃被打亂了。“從博士擴招的速度來看,一年的時間會發生很多事情,不知道我還能不能趕在35歲之前進入一個大專。”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亞洲規模最大時尚物流中心起火 燒了整整60小時
中國駐日使館重申聯合國敵國條款:有權對日動武
紐約皇後區最暴力少年幫派被端 將街區變致命遊樂場
“演技派”劫匪 假扮銀行官員攔運鈔車 收走巨額現金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禮,折射出美國兩黨爭鬥加劇




24小時討論排行

“如此不懂禮貌的外交官員,可知中國的水準”
馬斯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會消滅貧困,讓每個人富有
強奸大嫂出獄後刺死見義勇為者,他潛逃近20年被抓
德媒批美俄“28點和平計劃”:讓人想起慕尼黑協定
“為回擊高市早苗的挑釁,我申請每月無償多加5個班”
何同學:「拒給網約車司機好評」讓公司虧了兩百萬
拿銀牌的吳豔妮,搶走了所有的戲
特朗普真怒了:民主黨議員“煽動叛亂”,足以判“死刑”
川普再“失言”:稱民主黨議員“叛亂” 並要“絞死”他們
黃仁勳:我預測中國市場的銷量將為零,下季度也是
正眼看你一眼我就輸了——大清的“怒視外交”
湖南省舉行紀念胡耀邦同誌誕辰110周年座談會
高中學曆卻冒充工科專家,騙走大學數百萬資金
江科大首席科學家被打假,其團隊博士曾無奈退學
中國學生走私真菌案背後:中美之間的學術合作與政治偏見
父母報學習班之後,年輕人開始紮堆幫父母“存款搬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江科大首席科學家被打假,其團隊博士曾無奈退學

界麵新聞 2025-11-21 19:42:38

近日,引發網絡熱議的大學教授郭偉因涉嫌學曆學術造假,被立案調查。據了解,郭偉1976年生,此前為江蘇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江科大”)博士生導師。此外,他還有著國家重大人才工程A類創新人才,國家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國際納米材料領域知名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多重頭銜。

江科大官網顯示,其位於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為主的行業特色型高等學校,且為江蘇省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共建高校。事發前,郭偉已在江科大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博導兩年。

目前,江科大官網已查詢不到關於郭偉的任何信息。

界麵新聞獨家聯係到郭偉帶過的唯一一位博士林楚,試圖還原其在江科大的所見所聞、以及發覺郭偉的名不副實後無奈退學的經曆。

11月,聽聞郭偉被揭發,林楚忍不住發出質問,“我一個普通學生都能發現問題,難道其他人都發現不了嗎?”他甚至懷疑,是不是學校的什麽人在引進人才的審核中“放了水”。

但江科大何以出現如此烏龍,尚無答案。

東窗事發

聽說曾經的導師被帶走調查,林楚一點也不意外。他起初有一種欣喜,再之後是難過,為自己浪費的時間和精力傷神。“我可能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林楚說。

他是郭偉的第一個博士生,“相當於開山弟子”,林楚這樣形容。2024年,他進入江科大材料學院。跟他同一年進來的還有一位女碩士生。

郭偉更早一年進入江科大。根據林楚的了解,2023年郭偉作為國家A類創新人才被引進校園,名義上前後共帶過兩屆(4位)碩博研究生。但實際上,隻有林楚和師妹算是郭偉正經帶過的學生,他們之間相處的時間也最久。

自2024年9月入學到2025年3月退學,林楚在江科大待了半年。2025年11月,郭偉事發後,有人給林楚發來消息,“你走得那麽果斷,是很明智的。”

林楚後來聽同門師妹說,學校在今年9月就已經把郭偉的科研經費停掉。她也是開學後找不到老師,才得知郭偉出事。

11月18日,江科大發布通報稱:2025年9月,學校收到教師郭某涉嫌學術不端的舉報。經調查取證,認定郭某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已按規定解除與郭某的聘用協議。

界麵新聞從多位學生那裏得知,郭偉已被警方帶走調查。目前案件仍在偵辦中。

在江科大,郭偉並沒有多受歡迎。作為新招來的教授,即使頂著各大頭銜,他在選學生時依舊沒有優勢。“大家對他不了解,沒人選。”林楚記得,2023年,郭偉隻從別的老師那裏分來了兩位碩士。但沒多久,這兩位學生因參與“聯培”計劃,去了別的高校。

2024年的雙選會之前,郭偉讓林楚給自己做了一個PPT,頁麵上除他的個人簡介和成就展示外,還額外補充了三個招生條件。分別是:具有服從意識;喜歡科研和鑽研;女生優先。這在林楚看來是“一堆無理要求”,“尤其最後一條,導致女生不來,男生也不來。”

不過,林楚至今都承認,郭偉留給他的第一印象“很好”。他身高1.6米左右,矮矮胖胖的,但人看起來很隨和,有時說話還帶一絲幽默,“給人很輕鬆的氛圍”。

但郭偉身上始終傳遞出一種優越感,總愛顯擺自己“多麽厲害”,比如有時他會刻意提起在某期刊發表了重要論文的人是他師弟。還說自己和某某主編認識,承諾學生若想發表文章,隻要他“打個電話就能搞定”。林楚有時分辨不出,郭偉是真的有實力還是在吹噓。

但前期,林楚確實被他的言辭唬住了。“他的名頭太大了。”

那時,網絡上還檢索不到關於郭偉的任何信息,他的百度百科詞條也還沒創建。查詢不到導師信息,林楚還曾產生過疑問。郭偉解釋,是他自己不想在網絡平台留痕,“作為國家引進回來的高層次人才,我怕被迫害掉。”

目前,郭偉可查的較早之前的曝光內容,是一條由“麗水發布”的抖音號發出的宣傳視頻。在那條視頻中,郭偉的身份是麗水市漢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他說自己大學學的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2003年博士畢業後一直從事納米材料的科研和教學工作。2016年從國外歸來後,他把所學用於國內納米材料研究。

片中,郭偉穿一身白色大褂,他講述納米的奇妙世界,也感謝當地政府助力自己的公司入駐浙江人才大廈。目前該視頻已被刪除。

界麵新聞查詢,麗水市漢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18年,是一家以從事研究和試驗發展為主的企業,注冊資金300萬元,郭偉持股100%。其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材料的研發;機電成套設備加工;商務信息谘詢等。

公開資料顯示,郭偉今年49歲,名下共關聯有9家公司,其中1家已注銷,4家已吊銷,剩餘4家仍處於存續狀態。此外,他從2021年開始,多次因與個人的民事糾紛及銀行的借貸問題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被限製高消費等。

其中,上海叁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還於2022年-2025年先後4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國家稅務總局上海市奉賢區稅務局認定其為“稅收異常非正常戶”。

11月19日,界麵新聞致電郭偉的兩個手機號,均已停機。聯係其身邊熟識的人,對方聽到來意後立即掛斷電話。隨後,記者發短信詢問對方“郭偉高中學曆”是否屬實,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應。

“郭教授”

郭偉涉嫌偽造的多重身份被公眾所知,最初是源於幾張在網絡平台流傳的聊天截圖。裏麵提到郭偉“是騙子”,隻有“高中學曆”,還提到被他騙走的國家資產可能涉及上千萬。

林楚記得,郭偉曾向他提起過那些經費,“不是600多萬就是800多萬,總之是大幾百萬。”直到現在,林楚都習慣稱他為“郭教授”。他說,郭偉喜歡被學生這麽叫。而他在入學的第一天就被告知,“要禮貌”,“要尊重導師”。

界麵新聞查詢發現,郭偉近來多次被媒體宣傳報道。其中,《中華英才》雜誌於5月發布了關於他的長報道,稱他為“科技領軍人物”。7月,鳳凰網還刊發了郭偉獲得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的消息。之前的2月,他還被中國網采訪報道。

在這些報道中,郭偉是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人才工程A類創新人才,國家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國際納米材料領域知名專家,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國洪堡青年學者,美國金屬及材料學會/美國傑出科學家,德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知名材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及首席獨立研究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Nano50 Awards獲得者。

界麵新聞梳理發現,公開資料中,郭偉1994年以685分的成績成為陝西省高考狀元,之後入讀西安交通大學材料學專業。他在海外23年。1998年本科畢業後,郭偉即被公派留學到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研究納米材料,兩年後,又去到日本九州大學讀博。2006年-2023年,郭偉加入德國國家科學院先進材料及納米科技學院,還擔任德國三一集團歐洲公司總工程師。

經核查,陝西省1994年的高考理科狀元名為楚懷湘,其考入的學校為清華大學,與江科大的郭偉無關聯。此外,郭偉還稱自己本科期間為周惠久院士的學生。但據一位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的人透露,周院士於1999年(90歲)去世,80多歲時已不可能再帶學生。

至於郭偉所說的三一集團歐洲公司總工程師身份,界麵新聞聯係上了他的一位前同事賀先生。賀先生表示,郭偉在十多年前入職過他們公司,“身份好像是工程師,算是領導,技術經理崗位。”

但賀先生所在的公司位於湖南長沙,並非德國。他還記得,郭偉當時入職差不多3個月便離了職,“好像聽說是出國了,去了哪裏不知道。”他對此次“郭偉事件”感到錯愕,“我們三一集團都是要求很高學曆的人才能進,他不至於是高中學曆吧?”

關於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身份,界麵新聞此前報道,院士證書花高價即可獲得,且該工程院也並非學術機構,而是所謂的民間學術組織。

公開資料顯示,郭偉曾發表SCI論文170餘篇,其提出的“孿晶界密度與強度非線性關聯”理論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被國際同行稱為“郭氏模型”。但Nature Materials官網查無此人。

郭偉曾經的博士生林楚提到,他對導師深切產生懷疑,即源於一篇論文。讓林楚感到詫異的是,那篇文章中有一張作者郭偉的彩色照片,“很明顯不是郭教授”。也是那時起,他更加堅定自己此前的一些猜測。

界麵新聞找出了林楚所說的那篇文獻,發現發布該文獻的期刊為《Chem Soc Rev》(譯為《化學學會評論》),發表於2017年,作者共有4人。其中那位名叫郭偉的作者,位列第三,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技術研究院一位教授。其與江科大的郭偉,確實不是同一個人。

林楚向界麵新聞坦言,他對郭偉的懷疑,始於入學後的第二個月。在現在的他眼裏,“郭教授就是典型的騙子加神棍”。

林楚是跨專業學生,碩士研究生期間讀的是機械工程專業。但作為非本專業的學生,他依然看出了郭偉的問題所在。首先暴露的,是他的專業知識。在林楚的印象中,郭偉聊起專業,一點都不像博導,“就比如兩個人聊電動自行車,專業的人肯定會分析它的性能,電池功率等等。”而郭教授隻談及它的顏色,描述它的外觀。

每一個月,郭偉會開1-3次組會,每次20分鍾左右。林楚會做會議記錄。他向界麵新聞展示了2024年10月,第二次組會的相關內容。在一張白色A4紙的右半側,林楚當時寫下了南京大學、複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乃至香港大學等16所高校的名字。他解釋,郭偉曾打算組織國際性的學術會議,而參會專家就從那些高校裏邀請。

在紙張左半側的上半部分,他還記下了“複合材料理論模型”“梯度模型”等幾個專業名詞。再往下,還有兩句口號式的話:外樹形象,內練基本功;華山論劍,棋逢對手,各顯神通。

在林楚看來,郭偉並沒有要培養他做科研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怕自己暴露,他總是拖著,讓我自己看書。”此外,郭教授課題組也沒有實驗室和器材。至少林楚退學前,他隻在綜合實驗室有一個工位。

郭偉一事引發熱議後,有網友提出疑惑——如果郭教授隻有高中學曆,他的學生在聽課時為什麽辨別不出來?

林楚對此回應,“郭教授從來就沒上過課。”他提到,原本學校給郭偉安排了麵對碩士研究生的兩門課,但卻被他因“沒有時間”而拒掉。

無人知曉

待在江科大的半年,林楚幾乎每天都在做雜活。他負責給郭偉做報銷工作,“一周五天裏有三天找我報銷。”其次,還要幫他取快遞,做PPT,打印資料等。

正是因為做報銷,林楚掌握了很多郭偉的花銷證據。他提到,郭偉報銷的一些費用中,有花錢為自己做宣傳報道的費用,有以主編、副主編身份出現在某些書裏的費用,“還有不存在的實驗經費”。

界麵新聞拿到的一張時間為2024年10月的發票顯示,4項名為“研發和技術服務”外加“測試費”的項目,共花費48000元。但林楚說,郭偉根本就沒有進行過這些實驗。

江科大首席科學家被打假,其團隊博士曾無奈退學

實驗經費發票。林楚供圖。

而那些書籍方麵的花銷,實則為郭偉自費出版的費用。林楚提供給界麵新聞的多項資料顯示,2024年9月29日,郭偉與北京文翰閣文化傳播公司(以下簡稱“文翰閣公司”)簽署了《著作出版合同》,打算出一本名為《鈦基複合材料多尺度力學》的書。合同中規定,作為甲方,郭偉會以“副主編”身份加入撰寫。全書38萬字左右,“副主編撰寫字數10萬字符以上”。按照合同中的約定,該書會由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預計出版時間為2024年11月30日之前,費用共計4650元。

2024年10月10日,郭偉再次與文翰閣公司簽署了《著作出版合同》,書籍名字分別為《錯位理論》《晶體塑性強化機製》《金屬和合金相變理論》。這次他以“獨著”身份加入編寫,每本書的撰寫字數為30萬字以上,均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最終,郭偉支付包括書號、審校、排版、封麵設計等在內的費用共計62000元。三本書的總費用,共計186000元。

郭偉是分期進行付款。在每一張簽約合同中,他首期付款80%的金額,即49600元,剩下的12400元會等書號下來後再支付。合同中顯示,簽約書籍均預計在2025年2月出版。

界麵新聞查詢發現,此前郭偉在獲得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身份後,便有媒體提到了上述3本自費書籍。在公開報道中,郭偉組建跨學科團隊,主講《位錯理論》《晶體塑性強化機製》《金屬和合金相變理論》等核心課程,指導博士研究生獲教育部“全國優秀博士生”。

事實上,郭偉自費出版的以上3本書均未如期出版。而更早之前他以副主編身份參與撰寫的書籍,也查詢不到出版信息。郭偉入職江科大後,唯一一個他帶過的博士生中途退學,因此,不可能獲得“全國優秀博士生”稱號。

11月20日,記者致電文翰閣公司與郭偉合同書上所留的李姓編輯電話,無人接聽。當日,記者又在不同時段撥打過該電話,對麵提醒聲始終為“正在通話中”。

了解郭偉的新線索,再次斷掉了。

這些年,郭偉像是一個把自己裝在殼子裏的人。他看起來很神秘。打交道半年,林楚從來不知道他是哪裏人。幫郭偉取快遞很多次,林楚一直都被告知“在樓下等就行”。他和師妹也從沒被邀請過聚餐,沒聽他講起過自己的家庭。前同事賀先生更不知道他的任何底細。

2025年2月寒假過後,林楚因困擾於沒人帶自己做科研,找到學院領導傾訴自己的“不滿”。他得到的解決方案是更換導師。考慮過後,林楚拒絕了該方案。“郭教授不喜歡那位‘青椒’,我怕那位老師到時候保護不了我。”2025年3月,林楚從江科大退學。

此次接受界麵新聞采訪,林楚多次強調:若他沒有離開江科大,就絕不會吐露這些信息;若郭偉後來沒出事,他也將繼續保持沉默。這完全是出於自保。

江科大官網後來的公告中,貼出了46名退學學生的名單,林楚的名字就在其中。而退學原因一欄,他寫的是“本人申請-家庭原因”。

“農村孩子讀到博士太不容易了。”林楚說,他向郭偉申請退學時主動提到經濟困難,希望中斷學業。而退學的真正原因,他守口如瓶至今。

林楚今年32歲,本科畢業後曾參加過工作,之後又繼續讀碩、讀博。跟一路升學過來的學子比,他大出別人好幾歲。從江科大退學後,“又沒了應屆生身份加持,我在找工作的時候基本上全是閉門羹。”

今年7月,林楚終於碰到一所願意接納他做科研的高校。但回想起在江科大的日子,他依然覺得很憋屈。“現在看來,國家流失的是資產,但我這一年的時間誰給我彌補?我錯過的又何止是一個江科大的博士學位?”

按照林楚之前的設想,順利的話,他能趕在35歲之前從江科大畢業。為了離父母近一些,他打算回到河北老家一所大專教學。但現在,他的計劃被打亂了。“從博士擴招的速度來看,一年的時間會發生很多事情,不知道我還能不能趕在35歲之前進入一個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