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騙子、政治騙子屢見不鮮,他們憑借著高超的表演技術、對人性的精準拿捏,混得風生水起。
而當騙子混入學術領域,尤其是高深複雜的理工科領域,竟然也可能玩得如魚得水。
最近就爆出一個學術騙子郭偉——高中學曆,竟然冒充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專家,被高校作為人才引進,並許諾以極為豐厚的待遇。

這是郭偉百度百科的介紹,履曆很是光鮮亮麗,一大堆頭銜,近200篇論文,完全看不出一點破綻。


最近據說被帶走調查了,其學曆、核心論文、所獲獎項、國外履曆等全是胡編亂造的。
這是江蘇科技大學知情同學的爆料,說是剛來兩年。

被帶走後,他指導的博士生一頭霧水,不明白為什麽長時間聯係不上導師。

有同學說,他在職期間年薪、安家費及科研經費奇高,騙走學校近千萬元資金。

離譜的是,當初竟然是獵頭公司將他推薦進這所高校的。

不知該獵頭公司對他的造假一無所知,還是參與了對他的包裝,以求共同牟利。
網友感歎,江蘇科大真是大大冤種。

六個月前,有兩家刊物,即《科學中國人》《中華英才半月刊》專門刊文回顧其人生曆程,並盛讚其在材料科學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目前,其中一家已刪文。



這篇文章先列舉了郭偉身上的頭銜。


接下來,繪聲繪色的報道了郭偉的開掛之路,說他是當年的理科狀元,考入西安交大,之後師從院士學習材料科學。

後來又在日本讀的博。



文章對郭偉給予了高度評價。


文章甚至還稱,郭偉在2020年研發的成果,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潛力。

我大致搜了一下,這兩個雜誌稱得上正規刊物,但是在學術領域地位較低,屬於花錢就能發文那類。
其中,《中華英才半月刊》公眾號閱讀量平均也就兩位數,慘不忍睹。
這位老登花錢在這類含金量低的刊物上宣傳自己,估計也是其騙術的一部分。
看了這樣的報道後,網友們忍不住在感歎,郭偉這人真的太能編了。

當然,很多網友的疑問是,不似文科,材料科學相對來說是專業性比較強、比較複雜的一個學科,他既然是高中學曆,怎麽能假冒該領域專家而長時間不被看出破綻。
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如今術業有專攻,騙子也越來越專業。
郭偉這類大騙子往往學習能力很強,除了包裝學曆、履曆,他們甚至也會自學一些該領域的足夠糊弄他人的知識。
此外,作為高層次人才引進江蘇科技大學後,他完全可以靠著巨額項目經費及地位組建起一支學術團隊,讓他們進行研究、發表論文,而自己作為幕後“老板”,享有各項成果的掛名權。
也就是說,他隻需要管理,而不是研究,展示自己專業水準的場合並不多,所以他才能招搖撞市兩年之久。
但是,即便是世界魔術大師劉謙也坦言自己在舞台上會有失手的時候,裝神弄鬼的郭偉又怎麽可能從來沒有露出破綻的時候呢,所以他最終栽了跟頭也不足為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