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十五屆全運會(也稱十五運會)閉幕,有關全運會的話題討論熱度依然很高。回顧這屆全運會,除了在運動場上拚搏的運動員,全運會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也是絕對頂流,不過它們有一個更廣為流傳的名字——“大灣雞”。

“大灣雞”在比賽中場休息時表演。新華社圖
實際上,全運會吉祥物原型為中華白海豚,因網友“指豚為雞”的趣味解讀而收獲“大灣雞”的昵稱。設計團隊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也順勢接納並回應。“大灣雞”爆火出圈,其周邊衍生品也賣爆了。不少人調侃,“沒想到這屆全運會最大的贏家,竟然是一隻雞。”
從數據來看,“大灣雞”也對得起“頂流”稱號。“大灣雞”亮相開幕式後,網絡相關話題閱讀量就突破5億。周邊產品也熱賣,截至11月15日,十五運會特許商品銷售額已達6.8億元。有潮玩企業訂單已經排到12月,工人24小時不停地生產。
出道即巔峰,贈品變天價商品
“大灣雞”從全運會開幕式上亮相開始,就走在了“國民萌寵”的路上。相關話題閱讀量破5億,搜索量暴漲300%。開幕式結束後,“大灣雞背包”刷屏網絡,因為書包上有“大灣雞”的圖案,引起大家關注。不少網友直呼“上鏈接”求購“大灣雞書包”。

“大灣雞背包”開啟預售後被搶購一空。網頁截圖
11日,上遊新聞記者在二手交易平台注意到,有許多賣家在售“大灣雞背包”,標售價格不等,有的標價幾十元,有的標價幾百元,甚至有人標出188888元的天價。
據全運會開幕式副總導演、銳豐文化總經理黃沛淩介紹,“大灣雞背包”名叫“廣州喜樂包”,共有四種款式,其中包含一款“運動員”專屬包。針對網友的求購,黃沛淩表示正在跟特許經營單位溝通,看如何將它推向市場。
14日,這個火遍全網的“顯眼包”在“廣州禮物”小程序迎來官方預售,定價168元,商品預售不久便售罄。20日,上遊新聞記者再次點開“廣州禮物”小程序,依然顯示“商品已售完”。
過於火爆,高仿產品橫行
“大灣雞”走紅後,周邊產品如主題掛飾、“大灣雞”紀念冰箱貼等特許商品尤受青睞,成為年輕人的“社交爆款”。“‘大灣雞’太火了,排隊8小時才買到想要的生肖款。”11月17日,廣州市民朱女士對媒體表示,她先後前往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塔、北京路等三家特許商品店排隊,最終才買到自己想要的款式。
在廣州市多家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大多數門店推出了限購措施,部分熱門款一上架就被搶購一空。在線上渠道,“大灣雞”周邊也銷售火爆,多個購買鏈接顯示“已售罄”,不少爆款產品的價格也隨之上漲。
官方正品的緊俏,給了“高仿”可乘之機。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打開某電商平台,輸入“大灣雞周邊產品”,發現在平台上“大灣雞”周邊產品豐富,包括毛絨玩具、造型手辦、飾扣、盲盒、徽章、擺件等。有的商家還會售賣貼紙等,但這些產品很多並非正版產品。
商家坦承,售賣產品並未獲得官方授權,“產品是自製的,並非官方正品。”對此,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付建律師提醒,複製、使用賽事吉祥物形象用於商品生產、銷售等商業活動,涉嫌侵權。
大賣6.8億元,企業開足馬力趕訂單
十五運會特許商品的熱賣,離不開組委會的提前布局。據組委會介紹,本屆全運會開發特許商品2800多款,線下開設特許零售店超700家。“大灣雞”設計師劉平雲也介紹,這次全運會吉祥物的文創開發,種類的豐富程度可謂琳琅滿目。“這次我們開發了20大類文創產品,幾乎包容了所有的方向……應該說是應有盡有,總有一款你會喜歡。”

“大灣雞”熱銷,工廠開足馬力生產。新華社圖
在十五運會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現在一些熱門產品即使每天補貨,還是供不應求。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副主任朱小燚透露,截至11月15日,十五運會特許商品銷售額已達6.8億元。僅在東莞一家潮玩企業,十五運會的特許產品銷售額就已超過1000萬元,訂單已經排到12月,工人24小時不停地生產。
麵對火爆的市場,東莞、中山等地的相關企業正開足馬力生產。在東莞的文博工藝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裏,流水線高速運轉,工人加班加點趕工,一箱箱封裝完畢的“大灣雞”周邊正排隊上貨櫃。該公司董事長劉慶輝說,“原本沒有想過能賣這麽火爆,現在基本上天天爆單,工廠加了好幾倍人手,但還是供不應求。”
20日,劉慶輝還透露,“目前,僅吹泡泡小掛件已接到十五運官方30萬份訂單,預估本屆全運會全品類潮玩產品總產量有望突破100萬隻。”
“大灣雞”或成為大灣區文化符號之一
“大灣雞”的走紅並非偶然,而是一場官方設計與民間創造力相互成就的文化共振。吉祥物設計師劉平雲表示,“當不少人根據自己的生活和觀感,為‘喜洋洋’‘樂融融’起了新的別稱,創作了新的內容內涵,我都是樂見其成的。因為這樣實現了設計與民同樂的目標,讓更多人關注和參與了全運會。”
劉平雲時常在各大網絡平台關注“大灣雞”的二次創作內容,以設計師的身份為網友點讚。“我們的團隊隻有十來個人,代替不了幾萬人甚至幾千萬人,所以網友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也享受其樂,大家能夠參與進來,我們看到也開心。很多漫畫也好,小動畫也好,小視頻也好,我們是無法企及的。所以我隻能去點讚,誇他幹得好。”
“大灣雞”正成為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動機。不少網友也呼籲,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結束後,“大灣雞”能夠留下,成為大灣區的吉祥物甚至文化符號之一。
對此劉平雲表示,“這是一個很大、很係列的話題,如果真能這樣,我們作品的生命力會更加延續,變成大灣區推動文化建設的一個符號。我相信這是(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所以讓我們寄予厚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