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人工智能行業高歌猛進,但泡沫擔憂揮之不去

人工智能行業高歌猛進,但泡沫擔憂揮之不去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於 2025-11-21 09:32:5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將科技行業這段異常活躍的增長期稱為曆史性時刻並不為過。

周三,生產構建人工智能所必需芯片的英偉達表示,其季度利潤躍升至近320億美元,同比增長65%,較兩年前增長245%。

就在三周前,英偉達成為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微軟、穀歌、蘋果和亞馬遜目前市值也都達到了數萬億美元。這四家企業最近季度錄得總利潤超過1100億美元。

“關於人工智能泡沫的討論不絕於耳,”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公司交出漂亮的季報後表示。“但從我們的視角看,情況截然不同。”

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所有這些看似美好的消息背後都隱藏著不祥之兆。他們與黃仁勳目睹了同樣的增長與財富奇跡,卻認為這是脆弱的紙牌屋。他們表示,如果崩塌,由此造成的破壞將難以估量。

就連英偉達的增長也並非無懈可擊。市場對其芯片的需求並不意味著人們想使用人工智能,而是僅表明企業正在斥巨資構建人工智能係統,寄望於未來能吸引付費用戶。英偉達引領的華爾街漲勢僅維持數小時,截至周四收盤該公司股價下跌約3%。科技股大幅回調拖累整個市場,標普500指數當日下挫1.6%。

不過,對人工智能熱潮持悲觀態度者持有的核心論點是,巨額資金正湧入相關初創企業,而這些公司在數據中心上的支出驚人。

三年前引爆這場熱潮的OpenAI目前估值約5000億美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初創企業。OpenAI的主要競爭對手Anthropic目前估值約1830億美元。今年2月才創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s據信估值也已達到數百億美元。

OpenAI目前尚未盈利,而且預計2030年前都難以實現收支平衡。Anthropic同樣處於虧損狀態。Thinking Machines則剛剛推出首款產品。

但這並沒有阻止它們燒錢。Anthropic近日宣布將投資500億美元用於新數據中心的建設。OpenAI的明星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則表示,公司將為其人工智能事業投入1.4萬億美元用於算力。

“OpenAI現在做的事情,是我們見過最誇張的‘一直假裝下去直到成真’的案例,”D.A. Davidson的科技研究負責人吉爾·盧裏亞說。“他們做出的承諾巨大,實際上根本無力承擔。”

OpenAI與其合作夥伴正斥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新一代數據中心,若按當前幣值計算,這個所謂的“星門計劃”足以支持15次曼哈頓計劃的全部開支,甚至能支付兩次完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僅星門計劃本身——如果其規模真的達到5000億美元——就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而且超越現有紀錄數倍,”San Francisco Compute的首席執行官埃文·康拉德說道,該公司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硬件的初創企業。

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預測,到2028年,全球的科技公司、各國政府及其合作夥伴將在數據中心的投入近3萬億美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需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貸近1萬億美元。

過去12個月裏,穀歌、微軟、亞馬遜和Meta在新數據中心上投入約為3600億美元。憑借巨額利潤,它們負擔得起這種開支。其他公司則不得不舉債投入。這其中有甲骨文這樣的老牌企業,也有CoreWeave、Nebius等較小的公司。

由於這些債務分散在眾多金融機構——包括私人信貸機構與傳統銀行——專家們難以準確評估整個係統中究竟蘊含多少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批評者指出OpenAI與芯片製造商、雲計算公司等達成的交易存在奇特的資金循環現象。OpenAI在獲得科技巨頭數十億美元注資的同時,又向同一批企業支付等量資金以獲取算力等服務。

一些金融分析師擔心,這類交易正在製造市場繁榮的假象。最終,市場的穩定性將取決於像OpenAI這樣的公司能否在被債務壓垮前實現盈利。英偉達的某些交易引發了同樣的質疑。該公司宣布將向OpenAI投入1000億美元,而這些資金最終會通過采購或租賃英偉達芯片的方式回流至該公司。

周二,英偉達宣布與Anthropic達成100億美元的類似協議,後者將采購價值300億美元、由英偉達芯片支持的人工智能算力。這筆資金實際將用於從微軟購買算力,而微軟也向Anthropic注資50億美元。

高盛估計,英偉達明年的銷售額中有15%將來自批評者所稱的“自我循環交易”。

人工智能公司開發的聊天機器人與圖像生成器已吸引數億用戶,其中不少人每月支付超過100美元的服務費。但作為科技行業真正利潤支柱的企業客戶是否同樣熱衷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仍存疑問。

麥肯錫的最新研究顯示,近八成企業聲稱已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但同等比例的企業表示這些技術對其“利潤沒有顯著影響”。

穀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本周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這些支出和飆升的估值至少部分源於“非理性因素”。他警告稱若市場崩盤,衝擊將十分廣泛。“我認為沒有公司能幸免,我們也不例外,”他說。

科技行業資深人士常將當前人工智能熱潮與19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相提並論。當年的泡沫破裂時,數百家初創公司消失,而那些向新興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的成熟公司也遭受重創。但也有部分初創公司獲得了持久成功,並深刻改變了世界——最著名的例子是亞馬遜和穀歌。

“當泡沫形成時,聰明人總會因一個具有合理價值的核心而過度興奮,”奧爾特曼今年早些時候對記者表示。“當前投資者整體是否對人工智能過度追捧?我的看法是肯定的。人工智能是否是這個時代最具變革性的技術?我的答案同樣是肯定的。”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亞洲規模最大時尚物流中心起火 燒了整整60小時
中國駐日使館重申聯合國敵國條款:有權對日動武
紐約皇後區最暴力少年幫派被端 將街區變致命遊樂場
“演技派”劫匪 假扮銀行官員攔運鈔車 收走巨額現金
特朗普缺席切尼葬禮,折射出美國兩黨爭鬥加劇




24小時討論排行

“如此不懂禮貌的外交官員,可知中國的水準”
馬斯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會消滅貧困,讓每個人富有
強奸大嫂出獄後刺死見義勇為者,他潛逃近20年被抓
“為回擊高市早苗的挑釁,我申請每月無償多加5個班”
德媒批美俄“28點和平計劃”:讓人想起慕尼黑協定
何同學:「拒給網約車司機好評」讓公司虧了兩百萬
拿銀牌的吳豔妮,搶走了所有的戲
特朗普真怒了:民主黨議員“煽動叛亂”,足以判“死刑”
川普再“失言”:稱民主黨議員“叛亂” 並要“絞死”他們
高中學曆卻冒充工科專家,騙走大學數百萬資金
正眼看你一眼我就輸了——大清的“怒視外交”
黃仁勳:我預測中國市場的銷量將為零,下季度也是
湖南省舉行紀念胡耀邦同誌誕辰110周年座談會
中國學生走私真菌案背後:中美之間的學術合作與政治偏見
江科大首席科學家被打假,其團隊博士曾無奈退學
父母報學習班之後,年輕人開始紮堆幫父母“存款搬家”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人工智能行業高歌猛進,但泡沫擔憂揮之不去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25-11-21 09:32:50



將科技行業這段異常活躍的增長期稱為曆史性時刻並不為過。

周三,生產構建人工智能所必需芯片的英偉達表示,其季度利潤躍升至近320億美元,同比增長65%,較兩年前增長245%。

就在三周前,英偉達成為首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微軟、穀歌、蘋果和亞馬遜目前市值也都達到了數萬億美元。這四家企業最近季度錄得總利潤超過1100億美元。

“關於人工智能泡沫的討論不絕於耳,”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公司交出漂亮的季報後表示。“但從我們的視角看,情況截然不同。”

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所有這些看似美好的消息背後都隱藏著不祥之兆。他們與黃仁勳目睹了同樣的增長與財富奇跡,卻認為這是脆弱的紙牌屋。他們表示,如果崩塌,由此造成的破壞將難以估量。

就連英偉達的增長也並非無懈可擊。市場對其芯片的需求並不意味著人們想使用人工智能,而是僅表明企業正在斥巨資構建人工智能係統,寄望於未來能吸引付費用戶。英偉達引領的華爾街漲勢僅維持數小時,截至周四收盤該公司股價下跌約3%。科技股大幅回調拖累整個市場,標普500指數當日下挫1.6%。

不過,對人工智能熱潮持悲觀態度者持有的核心論點是,巨額資金正湧入相關初創企業,而這些公司在數據中心上的支出驚人。

三年前引爆這場熱潮的OpenAI目前估值約5000億美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初創企業。OpenAI的主要競爭對手Anthropic目前估值約1830億美元。今年2月才創立的Thinking Machines Labs據信估值也已達到數百億美元。

OpenAI目前尚未盈利,而且預計2030年前都難以實現收支平衡。Anthropic同樣處於虧損狀態。Thinking Machines則剛剛推出首款產品。

但這並沒有阻止它們燒錢。Anthropic近日宣布將投資500億美元用於新數據中心的建設。OpenAI的明星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則表示,公司將為其人工智能事業投入1.4萬億美元用於算力。

“OpenAI現在做的事情,是我們見過最誇張的‘一直假裝下去直到成真’的案例,”D.A. Davidson的科技研究負責人吉爾·盧裏亞說。“他們做出的承諾巨大,實際上根本無力承擔。”

OpenAI與其合作夥伴正斥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新一代數據中心,若按當前幣值計算,這個所謂的“星門計劃”足以支持15次曼哈頓計劃的全部開支,甚至能支付兩次完整的阿波羅登月計劃。

“僅星門計劃本身——如果其規模真的達到5000億美元——就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而且超越現有紀錄數倍,”San Francisco Compute的首席執行官埃文·康拉德說道,該公司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能硬件的初創企業。

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預測,到2028年,全球的科技公司、各國政府及其合作夥伴將在數據中心的投入近3萬億美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需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貸近1萬億美元。

過去12個月裏,穀歌、微軟、亞馬遜和Meta在新數據中心上投入約為3600億美元。憑借巨額利潤,它們負擔得起這種開支。其他公司則不得不舉債投入。這其中有甲骨文這樣的老牌企業,也有CoreWeave、Nebius等較小的公司。

由於這些債務分散在眾多金融機構——包括私人信貸機構與傳統銀行——專家們難以準確評估整個係統中究竟蘊含多少風險。

更令人擔憂的是,批評者指出OpenAI與芯片製造商、雲計算公司等達成的交易存在奇特的資金循環現象。OpenAI在獲得科技巨頭數十億美元注資的同時,又向同一批企業支付等量資金以獲取算力等服務。

一些金融分析師擔心,這類交易正在製造市場繁榮的假象。最終,市場的穩定性將取決於像OpenAI這樣的公司能否在被債務壓垮前實現盈利。英偉達的某些交易引發了同樣的質疑。該公司宣布將向OpenAI投入1000億美元,而這些資金最終會通過采購或租賃英偉達芯片的方式回流至該公司。

周二,英偉達宣布與Anthropic達成100億美元的類似協議,後者將采購價值300億美元、由英偉達芯片支持的人工智能算力。這筆資金實際將用於從微軟購買算力,而微軟也向Anthropic注資50億美元。

高盛估計,英偉達明年的銷售額中有15%將來自批評者所稱的“自我循環交易”。

人工智能公司開發的聊天機器人與圖像生成器已吸引數億用戶,其中不少人每月支付超過100美元的服務費。但作為科技行業真正利潤支柱的企業客戶是否同樣熱衷采用人工智能技術仍存疑問。

麥肯錫的最新研究顯示,近八成企業聲稱已應用人工智能技術,但同等比例的企業表示這些技術對其“利潤沒有顯著影響”。

穀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本周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這些支出和飆升的估值至少部分源於“非理性因素”。他警告稱若市場崩盤,衝擊將十分廣泛。“我認為沒有公司能幸免,我們也不例外,”他說。

科技行業資深人士常將當前人工智能熱潮與199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相提並論。當年的泡沫破裂時,數百家初創公司消失,而那些向新興企業提供技術支持的成熟公司也遭受重創。但也有部分初創公司獲得了持久成功,並深刻改變了世界——最著名的例子是亞馬遜和穀歌。

“當泡沫形成時,聰明人總會因一個具有合理價值的核心而過度興奮,”奧爾特曼今年早些時候對記者表示。“當前投資者整體是否對人工智能過度追捧?我的看法是肯定的。人工智能是否是這個時代最具變革性的技術?我的答案同樣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