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0日,帶著亮眼的第三季度財報,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做客福克斯商業頻道,卻依舊高興不起來。
在節目中,黃仁勳表示,美國出台的出口限製導致英偉達對華芯片銷售陷入停滯,預計未來兩個季度的銷量將為零。
“我預測中國市場的銷量將為零。下一個季度為零,再下一個季度也為零,”黃仁勳說:“我們假設銷量將為零,如果我們能夠突破重重阻礙,與(中美)兩國政府都達成合作,那麽中國市場無疑將非常龐大。”據他說,中國目前的AI芯片市場規模約為500億美元,到2030年末可能增長至2000億美元。
“美國公司無法參與其中,這真的很遺憾。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黃仁勳強調:
“這筆收入將使我們能夠加大投資力度,加快投資速度,所以我希望我們有機會重返(中國)市場。但目前,我們隻能假設收入為零。”
與此同時,黃仁勳敦促中美兩國改善貿易關係,他認為進入中國市場對於美國在AI領域的競爭力至關重要,美國必須重新獲得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才能保持其全球地位。
“很明顯,美國確實需要重返中國市場才能在那裏參與競爭,”黃仁勳說:“這對美國人民有益,對美國科技產業有益。而且,我們能夠在中國參與競爭,也有助於我們在全球範圍內取得成功。”
黃仁勳認為,更容易獲得美國技術,也將讓中國從中受益。“這對他們的生態係統有好處,這對他們的產業也有好處,所以,我們會繼續努力,爭取讓兩國政府都了解情況。”
當地時間11月19日,美國芯片製造商英偉達公司發布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在截至10月26日的三個月內,其總營收同比增長62%,達到創紀錄的570億美元。
香港《南華早報》11月20日報道指出,盡管英偉達的季度營收創下曆史新高,但其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卻不斷下滑,該公司在中國大陸(包括香港地區)的銷售額暴跌63%,至30億美元。
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也在當天的電話財報會上表示,由於地緣政治問題以及中國市場競爭激烈,該公司今年第三季度未能達成來自中國的大宗訂單。她還稱,盡管英偉達對目前禁止其向中國銷售更具競爭力產品的“監管現狀”感到失望,但仍致力於繼續與美中兩國保持溝通接觸。
“為了在人工智能(AI)計算領域建立可持續的領導地位,美國必須贏得所有開發者的支持,成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每一家商業企業的首選平台。”克雷斯表示。
隨著中國正努力發展自身的芯片製造能力,黃仁勳不久前就已經透露,英偉達在華市場份額已從95%降到了0。“目前,我們100%退出了中國市場。”“無法想象任何決策者會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即我們(美國)實施的政策導致美國失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之一,降到了0。”
10月底,黃仁勳在韓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APEC)相關活動時又表態稱,盡管目前沒有相關計劃,但他仍然希望向中國客戶銷售英偉達芯片。
對於十分渴望獲得中國市場份額的英偉達而言,近期出現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彭博社當地時間11月20日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白宮官員正敦促國會議員否決一項限製英偉達向中國和其他所謂“敵對國家”出售AI芯片的法案——《保障國家人工智能獲取與創新法案》(GAIN
AI Act)。
報道稱,白宮方麵的這一最新立場,對英偉達來說是一次“勝利”,該公司曾公開遊說反對這項立法。
“壞消息”是,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矽穀的新興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曾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獨家報道稱,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夏季曾放出“允許”的風聲,但如今白宮已通知其他聯邦機構,不會允許英偉達向中國出售其最新的減配版AI芯片。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回應指出,中方已多次就美國惡意封鎖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表明嚴正立場。美方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泛安全化、工具化,不斷加碼對華芯片出口管製,脅迫別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這種行徑阻礙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最終將反噬自身,損人害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