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一直流傳著一個段子:法國人和美國人互相瞧不上。
法國人眼中的美國人
很多法國人對美國文化既欽佩又批評。
他們“看不上”的常見點包括:
1. 文化層麵
? 認為美國文化“太商業化”,缺乏深度(比如快餐、好萊塢大片、消費主義)。
? 覺得美國人穿衣打扮太隨意、太“土”。
? 一些法國知識分子認為美國社會過於“實用主義”,缺乏對“精神與哲學”的追求。
2. 語言與文化保護
? 法國人非常重視法語和本國文化,對英語(尤其是美式英語)的全球擴張頗有反感。
3. 社會與政治
? 有些法國人認為美國社會太功利、節奏太快、工作壓力過大,不懂“生活的藝術”(art de vivre)。
不過與此同時,他們也非常羨慕美國的創新力、經濟活力和自由精神。

紐約中央公園
美國人眼中的法國人
美國人對法國人也常懷有一種“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感。
他們“看不上”的常見點有:
1. 傲慢與自負
? 一些美國人覺得法國人“自以為是”,喜歡批評別人(尤其是當他們批評美國文化時)。
2. 官僚與保守
? 美國人常調侃法國辦事效率低、罷工抗議太多。
3. 反美情緒
? 在某些國際政治議題上(比如伊拉克戰爭),法國曾公開反對美國,這也讓部分美國人不滿。
以前我其實並不太理解這種“互相看不上”的心理,甚至覺得那隻是法國人傲慢的一種表現。
但到了美國之後,我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了——為什麽法國人會瞧不起美國人。
因為和法國人(尤其是巴黎人)相比,美國人確實有點“土”。
不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吧,至少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兩層。
美國別的地方不好說,但洛杉磯和紐約人的穿衣風格確實太過實用主義。
尤其是紐約當地人,穿得過於“實在”,讓人很難想象這裏是全球金融中心、世界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而且洛杉磯可是好萊塢的所在地,而紐約是百腦匯的所在地,這裏人的穿著很難讓我把他們和藝術掛上鉤。
不僅穿著如此,紐約的地鐵也幾乎毫無美感可言。可能他們覺得地鐵就是一個交通工具而已,建得那麽好看幹嘛。
當我在德國旅行時,從巴黎到德國那一刻,我就明顯感受到巴黎人與德國人穿衣的鮮明對比——
德國人穿得確實“土”,但這倒也合理,畢竟德國是以製造業聞名的國家,講究實用無可厚非。
然而,紐約人和洛杉磯人也如此“實在”,就讓人有些意外了。
不過,與他們的穿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們的城市建築反而相當漂亮。
尤其是高樓大廈,不僅外觀現代大氣,而且幹淨明亮。如果隻用一個詞形容紐約的高層建築,我想大概是bright吧。而且紐約的高層建築改變了我一直以來對高層建築形式主義和鋪張浪費的看法。原來高層建築也可以這麽美。

另外,正是因為他們穿的相對比較樸實,所以人與人之間不會有明顯的距離感。
最後,我想強調,穿衣是個人自由,沒有好壞高低貴賤之分。我說的“土”也是一個中性詞
這大概就是美國吧——不完美,但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