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機器人接電話,這個職業危險了!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機器人接電話,這個職業危險了!

文章來源: 鈦媒體APP 於 2025-11-19 22:13:5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自從換了安卓手機,發現可以 AI 接電話之後,我的世界清靜了。

以前我最頭疼的就是接各種陌生號碼,不接吧,怕錯過快遞、重要消息,接吧,十有八九是電話銷售。

結果每次接起電話,對麵一開口:“您好,是這樣的,我們這邊有個優惠……”

我立刻進入條件反射:“不需要、不考慮、謝謝,再見。”

幾句話能解決的事,常常浪費三四分鍾。

還有更煩的,接起來才發現是語音機器人推銷,你跟它說不需要,它還跟你不斷地機械朗讀。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對方是機器人,而我才是被浪費時間的人。

現在我有了更優雅的解法:讓我的 AI 機器人去接電話。

它幫我聽、幫我問、幫我對話。而我呢?該工作工作,該摸魚摸魚,等有空再看錄音和總結。效率高到離譜,內心舒適度也直線上升。

有一次接到推銷電話,我用 AI 機器人接起來之後,發現對方也是機器人,我心裏立刻踏實了:很好,你是機器人,我也有機器人,那你倆慢慢聊,主打一個公平。(下圖綠色是我的AI機器人)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機器人接電話,這個職業危險了!

後來我把這個功能推薦給身邊朋友,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他們用過之後的統一反饋都是:“早該有這玩意了。”

電話銷售猖獗了幾十年,騷擾、套路、各種說服術層出不窮,用戶和平台鬥智鬥勇,拉黑、屏蔽、投訴、拒接……但始終被動。

直到 AI 接電話出現,這場消耗戰才第一次出現真正的轉機。因為我們終於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永不疲倦的、不會被情緒綁架的“私人門衛”。

這件事如果放大來看,它其實不是一個接電話的小功能,而是一條巨大的商業暗流:未來品牌想直接觸達客戶,將越來越難。品牌需要先和客戶的 AI 交談、被 AI 評估、被 AI 認可。隻有通過這道篩選,品牌才有機會真正接觸到人。

可以說,傳統電話銷售的工作很可能要消失了。

為什麽跟客戶的機器人對話會成為趨勢?

這個趨勢的出現,不是因為技術有多炫酷,而是因為它精準地回應了消費者積怨已久的痛點,AI機器人,本質上是消費者在這場注意力博弈中,為自己部署的“數字自衛”係統。

●屏蔽騷擾,降低認知負擔

電話銷售最大的問題本質上不是賣東西,而是打斷。你在開會、寫方案、陪孩子、甚至剛進入工作狀態,一通陌生來電突然插進來:“您好,請問有時間了解一下XXX嗎?”

幾句話的對話,打斷的是整段注意力。很多時候,再回到剛才的任務裏,半小時就沒了。

而 AI 助理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會被打斷、不會情緒波動、不會被洗腦、不會被牽著話術走;它隻負責聽、識別、判斷、過濾,用戶則徹底釋放出注意力。

過去人類防騷擾靠拉黑、掛斷、投訴,現在的答案是:用 AI 代替自己承受騷擾,然後隻把有價值的信息還給人。

●效率篩選與需求管理

電話的AI助理更像是一位專業的私人秘書。它能通過智能對話,精準地識別來電的真實意圖,並進行高效的管理。

未來的AI助理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當接到銀行的重要通知或快遞員的送貨電話時,它會準確記錄核心信息並第一時間轉告你;而當麵對一個商業推銷時,它會立刻調取你的個人偏好數據庫,例如,你預設的標簽可能是“我對理財產品有興趣,但絕不考慮任何保險推銷”,然後進行精準的初篩。

最終,它呈現給你的,不再是冗長的通話錄音,而是一份高度提純、真正有潛在價值的信息摘要。這就大大解放了用戶的注意力。

●情感保護與減少壓力

我們得承認,很多人因為不善於直接拒絕他人,每一次接聽推銷電話都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社交壓力和負麵情緒。尤其對於i人而言,與陌生人電話溝通本身就是一種消耗,更不用說是拒絕一個充滿熱情的銷售了。

AI助理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沒有情感,可以冷靜、客觀、且堅定地執行拒絕指令,為用戶建立起一道堅實的情感屏障。所有那些需要說不的尷尬時刻,都由這位不知疲倦的數字管家代勞了,讓社交內耗從此成為過去式。

●保護隱私和時間

“請問是XXX先生/女士嗎?”——這句話非常令人反感,就像在微信裏問你在嗎。它背後暴露的其實不在於它的冒昧,更在於它背後隱含的隱私泄露事實。

對方不僅知道你的號碼,還可能知道你的姓名、消費記錄甚至家庭狀況。

AI助理的出現,意味著用戶不必再親自暴露自己的情緒、家庭背景、甚至真實需求。它將作為用戶的“數字代理人”,隻去詢問最核心的三幾個問題:是否必要?是否劃算?是否可信?”

這些轉變,可以說徹底顛覆了電話銷售的底層邏輯。

過去,打動消費者靠的是:話術技巧、情緒共鳴、優惠陷阱和引導衝動。未來,品牌需要打動的AI代理,它隻認:結構化的信息、精準的數據、真實的性價比、可被驗證的邏輯,以及透明可信的來源。



當品牌必須先說服 AI,他們該怎麽辦?

當消費者的電話另一端變成了一位冷靜、理性的AI“守門員”時,傳統電話銷售那套靠話術、靠激情、靠死纏爛打的玩法瞬間宣告失效。品牌必須徹底轉變思維,從推銷轉向服務。

●重新定義電話銷售的目的和流程

首先,品牌必須放棄一通電話就成交的幻想。當AI助理接聽時,電話的目的不再是成交,而是驗證意向和建立連接。品牌方的核心目標應該是:成功通過AI的篩選,為人類銷售代表爭取到一個後續聯係的真實機會。

未來的客戶溝通權限,將被分為清晰的三個等級:

Level 1: AI 對 AI(默認狀態):這是所有品牌初次接觸客戶的默認模式。品牌AI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向客戶AI證明自己的價值和無害,用於海量初篩。

Level 2: 人工對 AI(中度意向):當客戶AI判斷意向相關,但用戶本人沒時間時。品牌的人工專家可以介入,向AI助理提交更詳細的方案、報價或回答複雜問題,供AI轉交。

Level 3: 人工對 人工(高度意向):隻有客戶AI確認“主人高度意向”或已是VIP客戶,品牌才能獲得這層權限,被允許直接與客戶本人通話。

●從“打擾式營銷”轉向“許可式營銷”:

AI助理的篩選邏輯,天然導向“許可式營銷”。這意味著品牌必須提供足夠高的價值,讓用戶自願允許你聯係他。

騷擾和服務隻有一線之隔。品牌應將電話溝通的重點放在解決問題、提供專屬福利、重要通知上,而不是立即要求購買。

當AI助理詢問:“您有什麽事?”

錯誤回答:“我們有一款新產品,您現在需要考慮一下嗎?”

正確回答:“我們看到您曾下載我們關於XX主題的白皮書,現在我們針對這個痛點推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並為您準備了一份專屬的應用案例,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你的電話,不應是突如其來的推銷,而應是對用戶之前某個興趣信號(如下載、瀏覽、谘詢)的貼心回應和價值延續。溝通的重點,必須落在解決問題、提供專屬福利和傳遞重要通知上。

●多渠道建立信任和內容資產

未來,品牌絕不能低估AI助理的能力。當一個品牌來電時,客戶的AI助理很可能會實時在網絡上交叉驗證該品牌的信息和信譽。當品牌方說“我們是行業第一”時,客戶的AI助理會立刻搜索全網數據和用戶評價來驗證。

因此,品牌不能再僅僅依賴電話這一個渠道。他們必須在全網建立起豐富的、正麵的、有價值的內容資產,例如專業的博客文章、詳細透明的產品說明、真實積極的用戶評價、權威的第三方背書。

這些內容資產,就是品牌提交給AI助理的可信憑證。通過優質內容和社群運營吸引客戶主動上門,遠比盲目撥打電話更有效。

●把營銷信息變成 AI 友好格式

當用戶習慣用AI接電話,品牌需要意識到,與AI助理溝通,情緒化的話術是無效的,它隻認數據和邏輯。

品牌需要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準備一份結構化摘要,這就像一個專為營銷設計的API文檔。當品牌AI檢測到對方是AI時,可以主動推送或清晰陳述這份結構化數據:

產品用途:解決什麽核心問題

核心價值:為客戶帶來的明確好處

價格方案:透明的價格區間或套餐

適用人群:精準的用戶畫像

對比優勢:與競品的核心差異,附可驗證數據

售後保障:明確的服務承諾

可信憑證:第三方評測鏈接、標杆客戶案例

最低決策成本:如7天免費試用、免費谘詢名額

隻有這樣清晰、透明、可驗證的信息,才能最快地通過AI助理的篩選,最終被精準地呈現在客戶麵前。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電話的接聽權交給AI機器人,電話銷售真的危險了。

準確地說,危險的並非電話銷售本身,而是依附於其上長達數十年的、那種基於信息不對稱和騷擾式觸達的營銷方式。

過去,一個優秀的電話銷售或許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將一個60分的產品賣出80分的效果,而未來,麵對AI助理這塊冰冷的理性,任何低於90分、無法用數據和邏輯證明其價值的溝通,都可能在第一秒就被判定為信息垃圾。

這意味著,品牌再也無法依靠廣撒網來彌補戰略的懶惰。

AI可能會殺死電話銷售,但同時,也可能催生一個全新的物種:問題解決顧問,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將不再是說服,而是傾聽、共情、創造和建立深度的信任。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羅瑞卿女兒羅點點病逝:晚年倡尊嚴死 六四時曾遭打壓
華裔男生離奇墜軌 無監控無證人無記錄 家屬無法接受
強奸戲拍多了 她開始寫劇本自救 短劇女主邊拍邊罵…
以前從銀行取一萬塊有多快,那就知道現在取一萬塊錢有多慢
那個開日係車被“愛國青年”砸穿腦袋的中國人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日交鋒,是否需要顧及外交禮儀
公開艾普斯坦檔案,是川普挖的“巨坑”?
“閉嘴,閉嘴,蠢豬!” 特朗普辱罵女記者輿論大嘩
中國遊客消失了?日網友驚呼:池袋好安靜 快來玩…
特朗普讓北京知道,中國已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
中方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印度商家躍躍欲試
“黨已幫你取消機票” 中國嚴查赴日旅遊
哈佛前校長找“淫魔”問招 婚內狂追中共高官女:我完蛋了
曝川普已批準結束俄烏戰爭的28點計劃 魯比奧發聲
AI泡沫化?黃仁勳提出3大重點反駁:AI已不可逆
對日本大動肝火!中國會報複到什麽地步?
路透:美國要烏克蘭認了 用割地與裁軍換停戰
今年以來,中國已經垮塌了3座特大橋
中國外交部官員解釋“插兜送客”:天冷 不便握手
悲劇!快遞員因送錯包裹被殺 1個"幽靈定位"引發的血案
台積電老臣被曝攜20多箱機密資料跳槽英特爾?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機器人接電話,這個職業危險了!

鈦媒體APP 2025-11-19 22:13:51

自從換了安卓手機,發現可以 AI 接電話之後,我的世界清靜了。

以前我最頭疼的就是接各種陌生號碼,不接吧,怕錯過快遞、重要消息,接吧,十有八九是電話銷售。

結果每次接起電話,對麵一開口:“您好,是這樣的,我們這邊有個優惠……”

我立刻進入條件反射:“不需要、不考慮、謝謝,再見。”

幾句話能解決的事,常常浪費三四分鍾。

還有更煩的,接起來才發現是語音機器人推銷,你跟它說不需要,它還跟你不斷地機械朗讀。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對方是機器人,而我才是被浪費時間的人。

現在我有了更優雅的解法:讓我的 AI 機器人去接電話。

它幫我聽、幫我問、幫我對話。而我呢?該工作工作,該摸魚摸魚,等有空再看錄音和總結。效率高到離譜,內心舒適度也直線上升。

有一次接到推銷電話,我用 AI 機器人接起來之後,發現對方也是機器人,我心裏立刻踏實了:很好,你是機器人,我也有機器人,那你倆慢慢聊,主打一個公平。(下圖綠色是我的AI機器人)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機器人接電話,這個職業危險了!

後來我把這個功能推薦給身邊朋友,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他們用過之後的統一反饋都是:“早該有這玩意了。”

電話銷售猖獗了幾十年,騷擾、套路、各種說服術層出不窮,用戶和平台鬥智鬥勇,拉黑、屏蔽、投訴、拒接……但始終被動。

直到 AI 接電話出現,這場消耗戰才第一次出現真正的轉機。因為我們終於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永不疲倦的、不會被情緒綁架的“私人門衛”。

這件事如果放大來看,它其實不是一個接電話的小功能,而是一條巨大的商業暗流:未來品牌想直接觸達客戶,將越來越難。品牌需要先和客戶的 AI 交談、被 AI 評估、被 AI 認可。隻有通過這道篩選,品牌才有機會真正接觸到人。

可以說,傳統電話銷售的工作很可能要消失了。

為什麽跟客戶的機器人對話會成為趨勢?

這個趨勢的出現,不是因為技術有多炫酷,而是因為它精準地回應了消費者積怨已久的痛點,AI機器人,本質上是消費者在這場注意力博弈中,為自己部署的“數字自衛”係統。

●屏蔽騷擾,降低認知負擔

電話銷售最大的問題本質上不是賣東西,而是打斷。你在開會、寫方案、陪孩子、甚至剛進入工作狀態,一通陌生來電突然插進來:“您好,請問有時間了解一下XXX嗎?”

幾句話的對話,打斷的是整段注意力。很多時候,再回到剛才的任務裏,半小時就沒了。

而 AI 助理最大的優勢就是:不會被打斷、不會情緒波動、不會被洗腦、不會被牽著話術走;它隻負責聽、識別、判斷、過濾,用戶則徹底釋放出注意力。

過去人類防騷擾靠拉黑、掛斷、投訴,現在的答案是:用 AI 代替自己承受騷擾,然後隻把有價值的信息還給人。

●效率篩選與需求管理

電話的AI助理更像是一位專業的私人秘書。它能通過智能對話,精準地識別來電的真實意圖,並進行高效的管理。

未來的AI助理會變得越來越聰明。當接到銀行的重要通知或快遞員的送貨電話時,它會準確記錄核心信息並第一時間轉告你;而當麵對一個商業推銷時,它會立刻調取你的個人偏好數據庫,例如,你預設的標簽可能是“我對理財產品有興趣,但絕不考慮任何保險推銷”,然後進行精準的初篩。

最終,它呈現給你的,不再是冗長的通話錄音,而是一份高度提純、真正有潛在價值的信息摘要。這就大大解放了用戶的注意力。

●情感保護與減少壓力

我們得承認,很多人因為不善於直接拒絕他人,每一次接聽推銷電話都可能帶來不必要的社交壓力和負麵情緒。尤其對於i人而言,與陌生人電話溝通本身就是一種消耗,更不用說是拒絕一個充滿熱情的銷售了。

AI助理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它沒有情感,可以冷靜、客觀、且堅定地執行拒絕指令,為用戶建立起一道堅實的情感屏障。所有那些需要說不的尷尬時刻,都由這位不知疲倦的數字管家代勞了,讓社交內耗從此成為過去式。

●保護隱私和時間

“請問是XXX先生/女士嗎?”——這句話非常令人反感,就像在微信裏問你在嗎。它背後暴露的其實不在於它的冒昧,更在於它背後隱含的隱私泄露事實。

對方不僅知道你的號碼,還可能知道你的姓名、消費記錄甚至家庭狀況。

AI助理的出現,意味著用戶不必再親自暴露自己的情緒、家庭背景、甚至真實需求。它將作為用戶的“數字代理人”,隻去詢問最核心的三幾個問題:是否必要?是否劃算?是否可信?”

這些轉變,可以說徹底顛覆了電話銷售的底層邏輯。

過去,打動消費者靠的是:話術技巧、情緒共鳴、優惠陷阱和引導衝動。未來,品牌需要打動的AI代理,它隻認:結構化的信息、精準的數據、真實的性價比、可被驗證的邏輯,以及透明可信的來源。



當品牌必須先說服 AI,他們該怎麽辦?

當消費者的電話另一端變成了一位冷靜、理性的AI“守門員”時,傳統電話銷售那套靠話術、靠激情、靠死纏爛打的玩法瞬間宣告失效。品牌必須徹底轉變思維,從推銷轉向服務。

●重新定義電話銷售的目的和流程

首先,品牌必須放棄一通電話就成交的幻想。當AI助理接聽時,電話的目的不再是成交,而是驗證意向和建立連接。品牌方的核心目標應該是:成功通過AI的篩選,為人類銷售代表爭取到一個後續聯係的真實機會。

未來的客戶溝通權限,將被分為清晰的三個等級:

Level 1: AI 對 AI(默認狀態):這是所有品牌初次接觸客戶的默認模式。品牌AI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向客戶AI證明自己的價值和無害,用於海量初篩。

Level 2: 人工對 AI(中度意向):當客戶AI判斷意向相關,但用戶本人沒時間時。品牌的人工專家可以介入,向AI助理提交更詳細的方案、報價或回答複雜問題,供AI轉交。

Level 3: 人工對 人工(高度意向):隻有客戶AI確認“主人高度意向”或已是VIP客戶,品牌才能獲得這層權限,被允許直接與客戶本人通話。

●從“打擾式營銷”轉向“許可式營銷”:

AI助理的篩選邏輯,天然導向“許可式營銷”。這意味著品牌必須提供足夠高的價值,讓用戶自願允許你聯係他。

騷擾和服務隻有一線之隔。品牌應將電話溝通的重點放在解決問題、提供專屬福利、重要通知上,而不是立即要求購買。

當AI助理詢問:“您有什麽事?”

錯誤回答:“我們有一款新產品,您現在需要考慮一下嗎?”

正確回答:“我們看到您曾下載我們關於XX主題的白皮書,現在我們針對這個痛點推出了一個解決方案,並為您準備了一份專屬的應用案例,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

你的電話,不應是突如其來的推銷,而應是對用戶之前某個興趣信號(如下載、瀏覽、谘詢)的貼心回應和價值延續。溝通的重點,必須落在解決問題、提供專屬福利和傳遞重要通知上。

●多渠道建立信任和內容資產

未來,品牌絕不能低估AI助理的能力。當一個品牌來電時,客戶的AI助理很可能會實時在網絡上交叉驗證該品牌的信息和信譽。當品牌方說“我們是行業第一”時,客戶的AI助理會立刻搜索全網數據和用戶評價來驗證。

因此,品牌不能再僅僅依賴電話這一個渠道。他們必須在全網建立起豐富的、正麵的、有價值的內容資產,例如專業的博客文章、詳細透明的產品說明、真實積極的用戶評價、權威的第三方背書。

這些內容資產,就是品牌提交給AI助理的可信憑證。通過優質內容和社群運營吸引客戶主動上門,遠比盲目撥打電話更有效。

●把營銷信息變成 AI 友好格式

當用戶習慣用AI接電話,品牌需要意識到,與AI助理溝通,情緒化的話術是無效的,它隻認數據和邏輯。

品牌需要為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準備一份結構化摘要,這就像一個專為營銷設計的API文檔。當品牌AI檢測到對方是AI時,可以主動推送或清晰陳述這份結構化數據:

產品用途:解決什麽核心問題

核心價值:為客戶帶來的明確好處

價格方案:透明的價格區間或套餐

適用人群:精準的用戶畫像

對比優勢:與競品的核心差異,附可驗證數據

售後保障:明確的服務承諾

可信憑證:第三方評測鏈接、標杆客戶案例

最低決策成本:如7天免費試用、免費谘詢名額

隻有這樣清晰、透明、可驗證的信息,才能最快地通過AI助理的篩選,最終被精準地呈現在客戶麵前。

當越來越多的人將電話的接聽權交給AI機器人,電話銷售真的危險了。

準確地說,危險的並非電話銷售本身,而是依附於其上長達數十年的、那種基於信息不對稱和騷擾式觸達的營銷方式。

過去,一個優秀的電話銷售或許能憑三寸不爛之舌,將一個60分的產品賣出80分的效果,而未來,麵對AI助理這塊冰冷的理性,任何低於90分、無法用數據和邏輯證明其價值的溝通,都可能在第一秒就被判定為信息垃圾。

這意味著,品牌再也無法依靠廣撒網來彌補戰略的懶惰。

AI可能會殺死電話銷售,但同時,也可能催生一個全新的物種:問題解決顧問,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將不再是說服,而是傾聽、共情、創造和建立深度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