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經曆了四年多的樓市調整,百城二手房價依舊保持著1.3萬/㎡,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想要實現城市買房壓力山大。
於是越來越多人把目光轉向了農村——不少年輕人選擇回鄉創業,翻修老家的房子,過上了讓人羨慕的生活。
網友@詩意海浪:北漂失業一年後,終於決定回家鄉創業。首先拿出攢了十五年的積蓄,在農村建了一棟夢想中的房子,那種在大城市想都不敢想的居住環境,回鄉就實現了。如今住了三年多,幸福感滿滿…
那麽,農村及自建房有哪些吸引力,如果長期不回老家,有必要在農村蓋房嗎?
01.?為什麽那麽多人向往農村住宅?
講到農村住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李子柒的小院,她的視頻讓無數人對鄉村生活心生向往,尤其是她的農家小院——一座坐落於四川農村的樸素老院子,被她親手改造得充滿自然氣息。
院子裏有花草、果樹、小池塘,還有手工灶台和竹編涼亭,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既實用又治愈。

很多人因此受到感染,選擇回到鄉村,打造屬於自己的夢想之家。



網友@不凡光素:看了李子柒的視頻後,終於下定決心結束城市裏“內卷”的生活,回到老家改造舊房。雖然院子沒有李子柒的那麽“仙”,但回農村後,生活節奏慢了下來,每天早睡早起,焦慮少了,不再為KPI煩惱。早上打掃院子、發發呆,這種悠閑在城市裏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



@網友花花仙子:2年前,翻新了老家的房子,外觀雖不華麗洋氣,但和周圍環境很融洽。花了一年多時間建房,最終效果得到了全家人的讚美,每天推開窗就是滿眼綠色,院子裏種了果樹,到了收獲的季節特別有成就感——這種快樂,城裏人很難體會到。

網友@小小生活家:一直想住別墅,但在城裏買不起,於是幾年前就決定在老家蓋了一棟兩層半的小樓,一樓是公共區,二樓是休息起區,三層做茶室。現在一有假期,就迫不及待想回家。那種歸心似箭的心情,隻有自己能懂!

02.?長期不回老家,有必要在家鄉建房嗎?
外打拚多年,隨著收入的不斷增長,很多人萌生了回鄉蓋房子的想法,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工作多年的朋友,居高不下的住房成本以及快節奏的生活下,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農村房子,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後花園”,如果長期不回老家的話,是否有必要花錢去建房子呢?

其實,要不要真的回去蓋房,主要還得看個人情況和未來打算:
1.如果你打算未來退休以後回到家鄉生活,那麽提前蓋房無疑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畢竟農村蓋房不是一兩天的事,從開工到入住,差不多要一年時間。早點動手,也能避免以後建材、人工成本漲價帶來的影響。
而且,農村生活節奏慢,自然環境好,更適合喜歡安靜、向往自然的人。

2.如果你和家人已經長期在城市生活,將來也不打算回農村長住,那回村蓋房可能就沒必要了。
因為房子長期空著,不僅容易損壞,建好的房子也需要定期進行維護和管理,反而增加了額外的負擔,這個是沒有必要的。

03.關於自建房,大家更關注的問題?
問:戶口在城市,還能回農村蓋房嗎?
答:如果你的戶口已經遷出了農村,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很抱歉,你已經不具備回農村蓋房的條件了!即便是你的父母還是農村戶口,他們去世以後,你也隻能回去繼承他們的房子,但是不能拆了重建,將來房子倒了,宅基地就需要還給村集體。
問:我想把戶口遷回農村,可以嗎?
答:可以!今年5月實施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明確,如果原來就是農村成員,因為上學、當兵、工作、婚姻等原因把戶口遷到城市的(公務員除外),隻要家裏還有房子或土地,經村集體同意,是可以把戶口遷回農村的。

問:自建房可以擴大麵積嗎?
答:農村建房麵積是有規定的。如果宅基地超過了規定的麵積,一般要按當地標準交稅,比如有些地方超一平米交兩百塊,具體得谘詢當地政策。
問:農村的宅基地能繼承嗎?
答:按照現行的法規,宅基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村民隻有使用權,並沒有處置權。所以宅基地不能作為遺產繼承,不過宅基地的房子是可以繼承的。

問:在農村有兩塊宅基地,能賣掉一塊嗎?
答:可以,但買家必須是同一個村的,而且得符合“沒房沒地”的條件,還要經過村裏同意。這樣做是為了保證宅基地合理使用,不浪費資源。
問:“一戶一宅”以後,家裏有好幾處房子怎麽辦?
答:如果是合法繼承等原因擁有的多處房屋,在拆遷或確權時一般會獲得合理補償。但如果是違規占地建的,可能就沒有補償。
這個“一戶一宅”主要是為了保證每個家庭都有公平的用地機會。

你喜歡城市還是鄉村?你怎麽看越來越多年輕人辭職回鄉呢?關於自建房,你還有什麽疑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