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誰也不知道,那會是我們的最後一麵"

"誰也不知道,那會是我們的最後一麵"

文章來源: 人物 於 2025-11-20 18:00:4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誰也不知道,那會是我們的最後一麵"

我們向來不擅長談「最後一麵」。

它太沉重、太私密,往往被藏在心底最深處。可一段時間前,當小S在金鍾獎典禮上含淚談起姐姐大S,人們忽然意識到,原來告別並不是一個人默默熬過去的事。死亡可以被談論,哀傷可以被看見。

於是,我們發起了「最後一麵」的征集。那一瞬間,你和一個人停在了生命的分岔路口:有人在病床前輕輕握過彼此的手,有人在一個尋常午後吃著燒烤、吹著風,卻不知道已是永別;也有人在日複一日的陪伴裏,以為還有時間慢慢來,卻終究來不及再剪一次指甲、再吃一次腸粉。

800多封來信湧入——從北京到長沙,從英國的小城到老家的院子。

你們寫下的,是那些沒有儀式、沒有準備,卻在心裏回放無數次的瞬間;是來不及的道別,是平常的一個下午,是一句說出口或沒來得及說出口的「我愛你」。失去的空洞無法被填滿,但回憶讓我們知道:那個人確實來過,也確實被愛過。

當征集發出後,讀者@Dawn留言,「希望所有這些故事不是隻給大家帶來痛苦和淚水,而是也提醒大家珍惜身邊的人。在以後的某個瞬間,擁有可以笑著說出『我當時跟她相處時真的很愉快,沒有什麽遺憾了』的力量」。

這,也許是談論死亡的意義。

以下,是來自你們的——《我們的最後一麵》。

我以為,隻是天涼後普通的感冒

@內河 女 34歲 常州

我童年時最好的兄長和玩伴,是一個非常爽朗和活潑的人,很小就會照顧更小的我,給我做好吃的,為我做風箏,帶我放風箏、抓知了、抓魚、摘桃、遛狗、放野火。他可靠、鬼點子多、人精怪精怪的。我以為他是要陪我一輩子的,等我們都很老很老以後再一起離開人世。我10歲那年,他纏綿病榻,家裏人都說,他可能熬不過那年春節。

有一天放學,我父母帶我去看他。堂屋裏比較昏暗,看不清他的臉。我們說了幾句話,說的什麽、他的語氣、我的回應我一概不記得了,隻記得父母之後便帶我離開他的房間。當天夜裏,伯父打電話來說他走了。我差不多失去了前後一兩年的記憶,我母親說我當時在家休了一段時間,她也請假在家陪我,擔心我做傻事。我完全沒有這樣的記憶。當時我在讀小學,現在我能有印象的小學生活,都是五年級之後的。

@Mina 25歲

2022年5月,我在上海隔離。小區自發組織物資采購,有很多「團長」負責團購和分發。5月的某一天是我的實習last day,忙交接忙到好晚好晚,仔細一看手機,早就過了找團長拿物資的時間。我慌慌張張跑到團長家樓下單元門,解釋為何遲到並表示抱歉。團長大哥笑意吟吟地在涼涼的晚風中抽著煙,大方又從容地說:「小事兒小事兒,小朋友不著急。」

第二天,我在小區業主群、團購群裏看到有人發消息:有鄰居突發疾病,需要懂急救的人幫忙……後來得知,沒搶救回來的這位鄰居,就是昨晚看上去身強體壯的團長大哥。

其實我和他僅僅隻是並肩同行過一段晚風的過路人而已,但後來,我把他寫進了畢業論文的致謝裏。當時我的畢業作品是《疫情物資需求管理係統》。有關疫情的回憶對我來說有點模糊了,但每次回想起2022年,回想起在上海居家隔離的86天,就繞不開那夜的涼風。

@王三歲 女 35歲 濟南

我想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麵,不是奶奶在躺在病床上無知無覺準備離開的時候,是她作為一個鮮活的人陪在我身邊的時候。那是一個深秋,村子裏的楊樹落了一地的葉子,我挽著她的手臂,踩著落葉,在堤壩上散步。我清楚得記得,她穿著灰色的褂子,套了一件褐色的舊舊的毛織坎肩。那時她的病其實已到晚期,而我還以為隻是天涼後普通的感冒。

@Lynn 女 30歲 萊斯特

2020年3月23日,我和他在英國一個小城市的街頭四處閑逛。正值疫情期間,他從倫敦來到這個小城市,住在我幫他找的公寓裏。那天下午陽光燦爛,還很暖和,其實這種晴天在當地並不常見。我陪他逛超市,逛了這個城市大大小小的超市陪他買生活用品,還時隔很久買到了一整袋卷紙,那個時候在英國成袋的卷紙是限購的,全靠搶。回公寓的路上我還開玩笑道今天太幸運了,你好像lucky star,你一來天氣好了,紙也買到了。

我們又一起回憶當初剛來英國的日子,說起剛來的時候我帶他去中超買老幹媽,帶他去巴克萊辦銀行卡等等的過往,那個下午我們仿佛走遍了這個小城的各處角落,像是把有關這個小城地圖曾點亮的角落重新走了一遍。後來我們去一個咖啡店買了些簡餐,回公寓前取了快遞。一切都是那麽平常,我們聊天吃飯,說起今後的打算以及要去的地方。我隻當作這是普通的春天裏的一個普通的下午。卻不知分別的幾個小時後,他出了事故,永遠地離開了。

我真正懂了原來意外真的是比明天的太陽先來臨這句話。我會在每一個重要的節點想起他,又或者是在一個個平常的陽光燦爛亦或陰雨連綿的下午想起他。這個人與我有著深深淺淺的聯係,可我隻能憑借著回憶或者夢境和他相見。他無處不在,而我又找不到他,或者說總在和他擦肩而過。



@曉鳳 女 23歲 成都

那是每日慣例,媽媽出去上班時,我會在門口給她一個離別吻。她站在門外,我在門內,我們笑著互相親吻然後再說聲拜拜,媽媽就下樓了。那應該就是我和她的最後一麵。

她的離去太過突然。她去世之後所有人都告訴我隻能接受,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好生活。但我知道我的心裏有一個洞,不可能再愈合,我也隻能帶著這個洞活下去。生活看起來仍然是一樣的吧,隻是我會在洗澡的時候崩潰痛哭,在委屈的時候很想媽媽。

@楊女士 47歲 廣州

2025年春節,我帶著老二回娘家看我母親。年初二還是初三的晚上,吃完飯,在客廳,母親坐在那張老舊的竹椅上,把腳伸出來給我和姐姐看,說腳趾甲很長,自己剪不了。我拿著指甲鉗試了一下,剪不動,灰指甲硬化。後來我說要泡一泡腳才行。那天我要回姐姐家住,就離開了母親家。沒有想到這是最後一麵。我沒有給她剪指甲。



圖源電影《路邊野餐》

漫長的告別

@Choice 女 21歲 常德

他躺在床上,房間裏不太通風,光線也不充足,所以幽暗的燈常亮著。那時候我讀初三,一個月才能回去一次。那天我正要去上學,去房間看他,他已經很瘦很瘦了,眼球凹陷進去,皮膚黃黃的緊貼著臉部骨頭。我們寒暄了三言兩語,要聽清他說話很費力,我得把耳朵湊到他嘴邊,聽好幾遍才能勉強聽清。他最後問我什麽時候回來,我頓了頓,說要等兩周之後的清明節了。他聽後我們彼此都安靜了很久,好像都意識到了什麽卻又不願承認,都在暗自對時間下注。

我們都賭輸了。清明節回來去看了他,從來沒覺得這條爬了無數遍的山路原來這麽難爬,鞭炮也很吵,紙錢的灰煙讓人睜不開眼,淚也止不住。

@Atoz

去年放假回家,爺爺已經因為摔跤躺在床上兩個月了,但偶爾還可以下床動動,精神也還好。我說你要聽話,不能下床亂動了,他隨口答應,但三天後又因為一個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摔骨折,完全不能起床。那時他已經失禁了,瘦到牙齦都向後縮了,又因為歲數太大,哪怕骨折了醫院也不收也沒辦法打麻藥做手術,風險更大。第一次看到那麽虛弱的爺爺,第一次感受到人的生命在消散。

我進到他的房間,房間小小的,我小時候總把自己關在裏麵玩。房間中充斥著淡淡的排泄物的味道,和濃烈的雲南白藥的味道,那是為了緩解骨折的疼噴的,但又能管多少用呢?爺爺虛弱到說話也發不太出音了,我湊過去,他說渴,我拿起床頭櫃上的杯子,把裏麵的吸管遞到他嘴邊,他已經吸不太動了,最後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喝沒喝到。我有種強烈的感覺,那是最後一次見到他了,從他房間出來我就一直哭。爸爸進屋後說,爺爺要給我拿點錢,和每一次來爺爺家一樣,臨走都要塞給我幾百塊錢讓我當路費。爺爺已經動不了了,最後讓爸爸從枕頭下數了五百給我,那五百現在被我包起來當做護身符了。

再見就是在殯儀館了,看到門口立著的照片,我哭到站不住,爸媽說堅強點兒,這麽多人看著呢。那是一個哭都不敢發出聲音的下午,流著淚上香,流著淚折元寶,元寶染得手掌黃黃的,多少天都洗不下去。火葬場的味道很複雜,有燒紙的味道,有陰濕的味道,還有廉價的白酒的味道,讓人一聞到就反胃。

他走後的幾個月,我隨時隨地都會在想,那次喂他喝水,他到底喝到沒有?我想到最後與遺體告別的時候我也沒敢抬頭看看他的臉,隻看到圓圓的帽子和鞋底的繡花;想他被推出來的時候隻剩下一堆白骨;想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了;想這麽一個無條件愛我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圖源電影《漫長的告別》

@莎莎 女 36歲 廣東

深圳的變化是飛速的,繁華迷人眼,但我每次去,想到的都是舊人舊城。和她笑著的最後一麵,是我們幾個高中朋友一起去深圳看她,她陪我們逛了世界之窗、去了海邊,在南山的車站,向車上的我們揮手告別,眉眼彎彎。哭著的最後一麵,是在歌聲中,我們跟她告別,永遠告別。

她叫舒婷,人如其名。她是我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沒有走散的寶貴緣分。曾經她大我1歲,11年過去,我大她10歲了。

@陳先生 36歲 青島

妻子去年因乳腺癌轉移至骨髓離我而去,才35歲。最後的時刻是那天的淩晨4點半,沒有影視劇或者文學作品裏的情節,一切簡單到不真實。她沉沉睡去,血壓下降,去鉀腎上腺素已經推到了最快;我在病床前一直握著她手,叫她名字,感覺偶爾她會握一下我手表示回應,但再也沒有醒來。

她是我的初戀,也是唯一摯愛。相戀1年、結婚7年,這是我們彼此最好的時光。她以前的人生充滿坎坷,但把所有挫折踩在腳下,完全向著光明成長,成熟、穩重、大方、細膩、獨立、好學,比我自己更愛我。

我不知道這一年是怎麽過來的。每天都忙,有事做事忙,沒事找事忙。但感覺人生充滿了矛盾:關於她的點點滴滴,不願忘記但又不敢想起;一麵把生活安排得平穩,一麵覺得平穩的生活是在自欺欺人;一麵覺得要好好生活,一麵覺得生活本身沒有意義。出去旅遊散心,一麵覺得風景很美心情舒暢,一麵覺得自己沒有資格開心。

照片是孫燕姿新加坡演唱會。她生病時候我們看了很多演唱會。最後為了給她打氣,我說我的唯一認證偶像孫燕姿今年終於要開演唱會了,我們追去她老家去看!我去了,她沒有。但我還是買了兩張票。



@椰椰 女 27歲 廣州

不常想最後一麵,可能是大腦的自動保護機製,當時爸爸說的一些話我也記不得了,想努力去回憶他是帶著什麽語氣什麽表情說著話,但畫麵就是模糊的,隻有握著他骨節突出的手反複捏捏那一個細節是清晰的。那個時候疫情封控剛結束,學校恢複上課,我也準備出發去動車站。

以往的每一次去車站都是爸爸送的,這次他躺在床上,叮囑我在學校要好好生活認真學習,嘮嘮叨叨一堆彼時我不愛聽的話,說到最後,說自己累了,你快去吧。我覺得舍不得,一直握著他的手,給他捏捏虎口,希望緩解些他的疼痛。想著下次回家他會怎麽樣了,狀態是會更差了還是更好了呢,同時心裏有點小雀躍,網課了那麽久,終於可以返校了。

可是我才回學校一個多星期吧,他就離開了。那天,媽媽給我打視頻,我透過手機看到的爸爸最後一個畫麵。瞬間繃不住對著視頻嚎啕大哭,如果晚點開學,我別那麽樂觀,是不是就可以和家人一起陪著他走完最後這些天。也開始自責,憑什麽爸爸生著這麽嚴重的病,媽媽這麽辛苦照料,而我卻在期待返校。

他構成了我這個人的一半。前幾年,我甚至會討厭自己帶著他的壞基因,脾氣急腸胃不好小方臉,每次媽媽說我和爸爸太像了的時候,我會很生氣。這幾年慢慢地我學著辯證地看待自己和他帶給我的基因表達,有時候也挺謝謝我遺傳他的直脾氣,遇到事能勇敢輸出,保護自己。

@夕林 女 27 四川

他是我的好朋友,21歲的他心思細膩,待人友好,碎嘴又八卦,搞笑又可愛,我們像擁有不同性別的同一個靈魂。他敏感又謹慎,那些拐彎抹角的試探和自嘲下,是他想被人看見又不斷隱藏的傷口。

那是個夏日的夜晚,他搬了新家,但是那段時間遇到了重大打擊,心情很低落。我從外省回來,本來當天要去看他,但是因為太累,就給他打了視頻電話。電話裏他始終沉默,害羞地笑著躲閃鏡頭,我們聊了很久,我說了好多話,他隻是微笑地看著我。

過了半個小時,我正在刷朋友圈,看到他一個不對勁的朋友圈,然後對話框彈出他發來的消息,說要好好的。我心裏突然覺得毛骨悚然,再打電話,發消息,都沒了回音。我衝下樓攔了個出租,往他家衝,出租開了好久好久,高架上沒有路燈,前麵一片漆黑,好像沒有方向,手機裏一直隻有嘟嘟嘟和請稍後再打的提示。我看著窗戶,迷茫又害怕。快到的時候,另一個朋友已經打來了電話,說救護車來了,我說那去醫院搶救啊,為什麽不去醫院搶救呢?去醫院啊!電話那頭隻有沉默。那天月亮很亮,但是照不亮天,也照不亮他的眼。

到派出所錄筆錄的時候,我始終不知所措。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麵對死。後來我一個人在家躺了一個月,企圖搞明白他那天想說什麽,不斷反思如果那天我去了,是不是就會不一樣。想不明白。白天睡不著,我就拚圖,晚上也睡不著,就躺著,躺到聞到樓下賣豆漿的香味,就起來拚圖,一個超大拚圖,拚了又拆,拆了又拚,還是想不通。後來過了一些年,我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書,明白可能當時他心理狀況不太好,那些我聽不懂的話,原來是道別,可惜那時我們太小。在意識到不對的時候,其實應該向外尋求幫助,帶他去看看醫生,去蹦一次極,也許事情就會有轉機。

後來毫無征兆地在第3年跨年的時候,我夢到他,穿過一個發光的門,來跟我道別。還是穿著那件彩色的短袖和一個牛仔褲,我第一反應是,電視裏的鬼都沒有腳,為什麽你有?他白了我一眼,讓我少看點電視劇,然後說他要去開始新生活了。我問他去哪,他說隨機,他也不知道,我說,祝你到一個超富的人家,然後別忘了我們,到時候來找我們,帶我們發財。他說,算了,還是不想去個富人家,去個幸福的家就好了,我說那好,那祝你有幸福的人生。希望現在,他是一個幸福的小孩,正在快樂成長。

之前看到一句話,說,真正的告別不是長亭外,古道邊,而是在某個不經意的下午,那個人就永遠地離開了你的生活。確實是這樣,漫長的道別發生在每一次想他的時候,現實卻沒有像電視劇《想見你》那樣不斷重來的機會。珍惜當下,努力看見每個我愛的人,我不想再留遺憾。



圖源劇集《想見你》

留下來的記憶,沒有完結

@劉不丟 女 33歲 成都

他是我在微博上認識的好酒友。他很溫柔,會遠程請我喝酒,會給我分享月亮,會給我買綠色的花花,我們都喜歡腸粉,但是約了很多次都沒成功。

最後一麵,他從都江堰過來找我喝酒,結果和另外約飯的朋友撞了,於是大家一起吃飯,其實有點像他陪我應酬。但是那天我們喝酒喝得很開心,喝完一場,又喝了下一場,喝多了,我們抱著哭,互相擦眼淚。第二天,我們約著吃了一個腸粉,超級開心。

後來,我又吃了腸粉,登錄微博,想要分享給他,他沒有回複。後來看到他的姐姐給我發的私信,告訴我他在酒店燒炭的消息。現在我每次吃腸粉的時候都會想起他。我再也不玩微博了。

@妍瓊 女 42歲 鄭州

母親離世前的最後一個畫麵,她穿著紅色緞麵做的棉花棉襖,剛剛到屁股那裏,背對著我給我做雞蛋番茄麵。她留著短發,發尾有些淩亂,閉上眼睛想起母親,就是這個畫麵。感謝這份問卷,讓我有種吃到這最後一碗麵的幸福。

@Vivian 女 48 北京

她是我的前同事,也是我的朋友。很睿智,熱愛生活,喜歡旅行,美麗優雅,一切都很美好,2018年年底,那天降溫得厲害,我去她的家裏,我們坐在餐桌兩旁,就像平時聚會吃飯聊天一樣,她看著我,我說話。但是她的身體,準確地說是她的病——腦膠質瘤複發了,她的多數日子是記不住人和事的,能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了。這一天她約我見麵,跟我說她放棄放化療。她說她的牽掛,孩子、老公,我說話的時候,她就微笑著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像是要把我刻進腦裏。這一刻說話都不重要了,在那當下一切都停止了。我永遠都忘記不了她的眼神,對這個世界的愛跟眷戀。



@純子 女 26歲 上海

印象裏他是我初中班級裏,一個比較調皮搗蛋的男同學,我和他的交集並不多。成年後才聽媽媽說,他在家裏爬上衣櫃檢查燈,不小心摔下來,等到第二天才被人發現。我聽到後又震驚又惋惜,生命在無人在意的角落原來是這樣的脆弱。

後來回家過年,翻看初中的同學錄,由於之前也僅是認識的關係,也並沒有關心他在同學錄信息頁的背麵寫下了怎樣的留言。那天我第一次看到他寫:別說你還好,想哭就要笑。是兩句陳奕迅的歌詞,我很詫異,這完全和我記憶裏那個頑皮男同學形象不符,原來還沒有認識真實的他、完整的他,他已經匆匆離開了。



@小田同學 女 24歲 秦皇島

那是今年7月很平常的一天,夏天的北方人很愛在小院裏吹著涼風,吃著燒烤。

而我二姨夫的家裏就有這麽一塊乘涼的地方。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在他家裏喝著奶茶,吃著自己烤的燒烤,看著他種的葡萄,討論著秋天會結多少柿子,冬天的白薯會不會比去年的還好吃。更多的時候他還是聽我們聊天,時不時地給點建議。在燒烤的時候他總是吃得很少,他總說,看著你們吃我就很開心。

在春天的時候他會給我們拿自家種的生菜,夏天有大大的冬瓜,而秋天就是黃澄澄的柿子,到了冬天是有太陽溫暖味道的白薯幹。在不同的食物中,我感受到了四季,也感受到了他的四季。今年秋天的柿子收成不太好,可能柿子也想他了吧。



@小禾 女 29歲 上海

爸爸走的時候是早上8點多,我接到媽媽的電話趕往醫院,看到他閉著眼,旁邊心電圖還沒完全停止。聽說人最後喪失的是聽覺,我抱著他,在他的耳朵邊一直說:「爸爸我愛你。」

爸爸在我眼裏是一個善良、勤勉、仗義的人,為我遮風擋雨,教會我人生的很多道理,給了我很多很多的愛。之前我看電影《大魚》,一條大魚咬住了婚戒選擇了上岸,成為了丈夫和父親。他的許多夢想都被家庭束縛,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退休後能有機會讀四川大學的文學係。

他總是很堅強,生病的15個月裏,似乎沒有看到他沮喪的樣子。每次和他說話的時候,總是擲地有聲。他總是在工作,甚至跟我說,「要不是爸爸這個病,我還能多掙幾十萬」。這就是我踏實上進、博學多思、愛護家庭,每當我想起都會淚流滿麵的爸爸。

感知到他生命進入到最後的日子後,我提了大廠的離職,找了一份遠程上班的工作,希望能陪他最後兩三個月,可惜一切都太快了,在我遠程上班的第三天,他就走了。

他去世後,我仿佛對那個病床上的一切都有應激反應。出去玩領了個手環,我就會想起爸爸住院的時候手上戴著手環,瘦骨嶙峋的樣子。在我玩遊戲的時候,我會想到和爸爸在病床上玩鬥地主。他是鬥地主高手,那把他判斷失誤,沒有用炸彈炸媽媽的牌,導致我們倆農民失敗了。當時我們還在複盤,他也說確實不該這麽打。對,挺好笑,我爸臨終前還在看鬥地主的視頻。

我總覺得,他的夏天應該還很長,他的牌還在繼續。隻是在我無數個或夢或醒的時刻裏,這份欲說還休的祈願與期待,已經變成細密如針紮的疼痛。



@燁 女 33歲 浙江杭州

我的先生,我一直喊他「哥哥」。他在2025年2月底永遠地離開了,那天半夜2點多,他大哥給我打電話,說醫生叫我快點來,和衣而睡的我從床上蹦起來往醫院趕。到了醫院,在安寧療護病床上的他已經陷入深度昏迷,他的手還是被綁著的,我哽咽著跟大哥說,把他的手解開吧,隨即眼淚止不住地流,眼睜睜地看著儀器設備上的數據歸零,心髒監測儀變成了一條直線。

但是來不及過多悲傷,還有各種手續要辦,那天整個人都是麻木的。我和大兒子親眼看著他被推進火化爐裏,出來的時候,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盒子。他離開後,給我留下了兩個兒子,一個兩歲一個七歲。單獨撫養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有很多他突然離開留下的爛攤子,所有的暴風雨劈頭蓋臉地打過來。

暴風雨不確定什麽時候會過去,但是我一直會想起他,明明他給我留下了那麽多爛攤子,沒有給我們留下一點保障,走的時候也沒有給我和孩子隻言片語。可是我每每想起他的時候,都是他往日種種的好。可能是因為見過了他在病榻上的種種狼狽和不堪,見到了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他,根本怨不起來。隻希望他自己在另一個國度能夠過得好,沒有病痛。



圖源電影《情書》

他們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周百萬 女 37歲 北京

那時我在上幼兒園,有一天忽然來了兩個當兵的叔叔要把我接走。老師問我:認識嗎?我說認識呀,就歡歡喜喜地走了。上了車,我問他們,我爸爸媽媽怎麽沒來接我呀?其中一個人說,我們帶你去見他。一路上很遠很遠,很奇怪,兩個人也不怎麽說話,車內空氣很凝固。但是我以為就像往常一樣回家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到了一個醫院的門口,媽媽出來一把抱住我,說,「走,去見爸爸吧。」

媽媽哭了。我不知道她為什麽哭。到了病房,媽媽掀開白床單,嗷嗷喊說你女兒來了,要我跪下。我不懂什麽是生死,就跪下來。再後來就是媽媽的哭聲和一屋子的人,我被帶走了,記不清了。再後來見到爸爸,他躺在一個禮堂上,邊上全是鮮花,穿著軍裝蓋著黨旗,所有當兵的叔叔都來了,開始一排一排鞠躬告別,媽媽在哭泣,但是變成了隱忍的抽泣。我站在旁邊,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見到花圈,密密麻麻的好漂亮。他躺著的樣子很好看,全是花圍繞著,像是美美地睡著了,不被任何事物打擾。

他離開後,我就變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這31年走來,有艱難、有心酸,必須要靠自己,必須要堅強。後來我會在很多時候回想起我們的最後一麵,沒有告別讓我很遺憾,隨著長大,這種感覺從難受、埋怨變成了放下。為數不多的幾次,我夢到過他。最近一次,我夢到他寫信給我說:我很好,我知道你也很好,我們相互放下吧。



@Halcyon 女 38歲 遼寧

中考那一年,下午準備去考場的時候遇見了在小區裏遛彎的外公,他逗我:「考得怎麽樣啊?有沒有烤糊?」年少的我有點不滿地回答他:「上午考的是語文,糊什麽呀。」殊不知,那竟是我與外公此生最後的對話。

後來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我提到了外公生前最後一次住院,我陪他去外麵遛彎時,他給我買了一袋肉棗腸。出院不久,他就去世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吃過肉棗腸,因為那個有外公愛的小女孩,留在了16歲那年的夏天。

@不孝孫女 21歲 恩施

我奶回到了老家,躺在堂屋。姑姑用手動呼吸泵幫奶奶維持最後的生命,她們找了個毯子放在堂屋的地上。奶奶旁邊還放了個蠟燭芯。當時我已經上初中了,但一直沒有接受過有關死亡的教育。我隻記得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第二天,從姑姑們的聊天中,我知道奶奶在淩晨斷了氣。她躺在冰棺裏,在堂屋停放了幾天。這個過程中,我看著爸爸和姑姑她們哭,可我一滴眼淚都沒掉。當時我滿腦子都是我奶去世前那個暑假問我的話:「我死了你會不會哭?」我奶問了我兩三遍。當時我想,幹嘛要說這麽晦氣的話,就不搭理她,她也賭氣跟我說,白疼你了。

可是我隻是那幾天沒有哭。再往後,我隻要想到任何跟她有關的東西時都會忍不住無聲流淚。我奶個子不高,不認識字,但我覺得她的思想比我上過小學的爸媽開明。有些想法我爸媽會不支持,但我奶會和我站在一起。我小時候我家在山西收破爛,她會半夜起來騎著三輪車去遠一點的小區垃圾箱裏翻垃圾,後來我聽我姐說,我奶會把找到的好吃的帶回來給我們吃。現在想來不可思議,別人丟在垃圾桶的食物怎麽還能再吃,但是對於我奶來說,她隻知道她的孫女在等她回去照顧。

暑假我在老家和我奶一起住,她會用花給我們染指甲。最後一次染的時候快開學,我忘記什麽原因沒染完,當時我還笑嘻嘻地說沒事,明年再染。可是奶奶去世後,院子裏花也凋落了,也沒人會給我染指甲了。

@舊了 女 40歲 四川

我看著媽媽咽氣,果然和她說的一樣,最後的時刻,有一個輕輕的幽微的「哢噠」聲,然後吐出最後一口氣。我顧不上悲傷,手腳利落地將準確時間截圖保存,平和地對她說:你安心走吧,我們都會好好的。顧不上心痛顧不上痛哭,看著她泯滅,看著她合上雙眼。

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媽媽,是我的榜樣、我的出處。對媽媽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聰明樂觀、堅韌美麗。我總是想,她如果當時有機會多上學,該是多麽厲害的人啊!

我時常念及她,當桂花飄香的時候,當我和孩子聊天時不由自主用上她教給我的道理時,當吃到類似水煮滑肉的菜時,當街角有和她身形相似的老人時,當我夢見她對我說「我要走了」時。

我們親密無間,是母女,也是朋友,我們之間沒有太多遺憾,除了她走得太早。我不會特意想起和媽媽的最後一麵,隻記得她的好與日常。想起媽媽,仍然是特別溫暖幸福的存在。

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告別,我們終有一天會相見!



圖源電影《漫長的告別》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今年以來,中國已經垮塌了3座特大橋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機器人接電話,這個職業危險了!
她淡定遞槍60秒劫囚畫麵瘋傳 冷血美人太美遇騷擾
為了幫她還債,法官們直播賣螃蟹
哈佛前校長薩默斯因愛潑斯坦案接受調查,暫停授課




24小時討論排行

公開艾普斯坦檔案,是川普挖的“巨坑”?
中國遊客消失了?日網友驚呼:池袋好安靜 快來玩…
“黨已幫你取消機票” 中國嚴查赴日旅遊
川普再“失言”:稱民主黨議員“叛亂” 並要“絞死”他們
“如此不懂禮貌的外交官員,可知中國的水準”
曝川普已批準結束俄烏戰爭的28點計劃 魯比奧發聲
哈佛前校長找“淫魔”問招 婚內狂追中共高官女:我完蛋了
中日交鋒,是否需要顧及外交禮儀
對日本大動肝火!中國會報複到什麽地步?
悲劇!快遞員因送錯包裹被殺 1個"幽靈定位"引發的血案
那個開日係車被“愛國青年”砸穿腦袋的中國人
中國“稀土震撼”要來了?不過似乎對日本效果不大
中國警察發片:“日本好危險”、“乖,咱不去”
台積電老臣被曝攜20多箱機密資料跳槽英特爾?
罕見!以色列出土1.2萬年前陶偶 疑見最早“人獸交”
特朗普讓北京知道,中國已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誰也不知道,那會是我們的最後一麵"

人物 2025-11-20 18:00:43



"誰也不知道,那會是我們的最後一麵"

我們向來不擅長談「最後一麵」。

它太沉重、太私密,往往被藏在心底最深處。可一段時間前,當小S在金鍾獎典禮上含淚談起姐姐大S,人們忽然意識到,原來告別並不是一個人默默熬過去的事。死亡可以被談論,哀傷可以被看見。

於是,我們發起了「最後一麵」的征集。那一瞬間,你和一個人停在了生命的分岔路口:有人在病床前輕輕握過彼此的手,有人在一個尋常午後吃著燒烤、吹著風,卻不知道已是永別;也有人在日複一日的陪伴裏,以為還有時間慢慢來,卻終究來不及再剪一次指甲、再吃一次腸粉。

800多封來信湧入——從北京到長沙,從英國的小城到老家的院子。

你們寫下的,是那些沒有儀式、沒有準備,卻在心裏回放無數次的瞬間;是來不及的道別,是平常的一個下午,是一句說出口或沒來得及說出口的「我愛你」。失去的空洞無法被填滿,但回憶讓我們知道:那個人確實來過,也確實被愛過。

當征集發出後,讀者@Dawn留言,「希望所有這些故事不是隻給大家帶來痛苦和淚水,而是也提醒大家珍惜身邊的人。在以後的某個瞬間,擁有可以笑著說出『我當時跟她相處時真的很愉快,沒有什麽遺憾了』的力量」。

這,也許是談論死亡的意義。

以下,是來自你們的——《我們的最後一麵》。

我以為,隻是天涼後普通的感冒

@內河 女 34歲 常州

我童年時最好的兄長和玩伴,是一個非常爽朗和活潑的人,很小就會照顧更小的我,給我做好吃的,為我做風箏,帶我放風箏、抓知了、抓魚、摘桃、遛狗、放野火。他可靠、鬼點子多、人精怪精怪的。我以為他是要陪我一輩子的,等我們都很老很老以後再一起離開人世。我10歲那年,他纏綿病榻,家裏人都說,他可能熬不過那年春節。

有一天放學,我父母帶我去看他。堂屋裏比較昏暗,看不清他的臉。我們說了幾句話,說的什麽、他的語氣、我的回應我一概不記得了,隻記得父母之後便帶我離開他的房間。當天夜裏,伯父打電話來說他走了。我差不多失去了前後一兩年的記憶,我母親說我當時在家休了一段時間,她也請假在家陪我,擔心我做傻事。我完全沒有這樣的記憶。當時我在讀小學,現在我能有印象的小學生活,都是五年級之後的。

@Mina 25歲

2022年5月,我在上海隔離。小區自發組織物資采購,有很多「團長」負責團購和分發。5月的某一天是我的實習last day,忙交接忙到好晚好晚,仔細一看手機,早就過了找團長拿物資的時間。我慌慌張張跑到團長家樓下單元門,解釋為何遲到並表示抱歉。團長大哥笑意吟吟地在涼涼的晚風中抽著煙,大方又從容地說:「小事兒小事兒,小朋友不著急。」

第二天,我在小區業主群、團購群裏看到有人發消息:有鄰居突發疾病,需要懂急救的人幫忙……後來得知,沒搶救回來的這位鄰居,就是昨晚看上去身強體壯的團長大哥。

其實我和他僅僅隻是並肩同行過一段晚風的過路人而已,但後來,我把他寫進了畢業論文的致謝裏。當時我的畢業作品是《疫情物資需求管理係統》。有關疫情的回憶對我來說有點模糊了,但每次回想起2022年,回想起在上海居家隔離的86天,就繞不開那夜的涼風。

@王三歲 女 35歲 濟南

我想真正意義上的最後一麵,不是奶奶在躺在病床上無知無覺準備離開的時候,是她作為一個鮮活的人陪在我身邊的時候。那是一個深秋,村子裏的楊樹落了一地的葉子,我挽著她的手臂,踩著落葉,在堤壩上散步。我清楚得記得,她穿著灰色的褂子,套了一件褐色的舊舊的毛織坎肩。那時她的病其實已到晚期,而我還以為隻是天涼後普通的感冒。

@Lynn 女 30歲 萊斯特

2020年3月23日,我和他在英國一個小城市的街頭四處閑逛。正值疫情期間,他從倫敦來到這個小城市,住在我幫他找的公寓裏。那天下午陽光燦爛,還很暖和,其實這種晴天在當地並不常見。我陪他逛超市,逛了這個城市大大小小的超市陪他買生活用品,還時隔很久買到了一整袋卷紙,那個時候在英國成袋的卷紙是限購的,全靠搶。回公寓的路上我還開玩笑道今天太幸運了,你好像lucky star,你一來天氣好了,紙也買到了。

我們又一起回憶當初剛來英國的日子,說起剛來的時候我帶他去中超買老幹媽,帶他去巴克萊辦銀行卡等等的過往,那個下午我們仿佛走遍了這個小城的各處角落,像是把有關這個小城地圖曾點亮的角落重新走了一遍。後來我們去一個咖啡店買了些簡餐,回公寓前取了快遞。一切都是那麽平常,我們聊天吃飯,說起今後的打算以及要去的地方。我隻當作這是普通的春天裏的一個普通的下午。卻不知分別的幾個小時後,他出了事故,永遠地離開了。

我真正懂了原來意外真的是比明天的太陽先來臨這句話。我會在每一個重要的節點想起他,又或者是在一個個平常的陽光燦爛亦或陰雨連綿的下午想起他。這個人與我有著深深淺淺的聯係,可我隻能憑借著回憶或者夢境和他相見。他無處不在,而我又找不到他,或者說總在和他擦肩而過。



@曉鳳 女 23歲 成都

那是每日慣例,媽媽出去上班時,我會在門口給她一個離別吻。她站在門外,我在門內,我們笑著互相親吻然後再說聲拜拜,媽媽就下樓了。那應該就是我和她的最後一麵。

她的離去太過突然。她去世之後所有人都告訴我隻能接受,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好生活。但我知道我的心裏有一個洞,不可能再愈合,我也隻能帶著這個洞活下去。生活看起來仍然是一樣的吧,隻是我會在洗澡的時候崩潰痛哭,在委屈的時候很想媽媽。

@楊女士 47歲 廣州

2025年春節,我帶著老二回娘家看我母親。年初二還是初三的晚上,吃完飯,在客廳,母親坐在那張老舊的竹椅上,把腳伸出來給我和姐姐看,說腳趾甲很長,自己剪不了。我拿著指甲鉗試了一下,剪不動,灰指甲硬化。後來我說要泡一泡腳才行。那天我要回姐姐家住,就離開了母親家。沒有想到這是最後一麵。我沒有給她剪指甲。



圖源電影《路邊野餐》

漫長的告別

@Choice 女 21歲 常德

他躺在床上,房間裏不太通風,光線也不充足,所以幽暗的燈常亮著。那時候我讀初三,一個月才能回去一次。那天我正要去上學,去房間看他,他已經很瘦很瘦了,眼球凹陷進去,皮膚黃黃的緊貼著臉部骨頭。我們寒暄了三言兩語,要聽清他說話很費力,我得把耳朵湊到他嘴邊,聽好幾遍才能勉強聽清。他最後問我什麽時候回來,我頓了頓,說要等兩周之後的清明節了。他聽後我們彼此都安靜了很久,好像都意識到了什麽卻又不願承認,都在暗自對時間下注。

我們都賭輸了。清明節回來去看了他,從來沒覺得這條爬了無數遍的山路原來這麽難爬,鞭炮也很吵,紙錢的灰煙讓人睜不開眼,淚也止不住。

@Atoz

去年放假回家,爺爺已經因為摔跤躺在床上兩個月了,但偶爾還可以下床動動,精神也還好。我說你要聽話,不能下床亂動了,他隨口答應,但三天後又因為一個不小心摔了一跤,胳膊摔骨折,完全不能起床。那時他已經失禁了,瘦到牙齦都向後縮了,又因為歲數太大,哪怕骨折了醫院也不收也沒辦法打麻藥做手術,風險更大。第一次看到那麽虛弱的爺爺,第一次感受到人的生命在消散。

我進到他的房間,房間小小的,我小時候總把自己關在裏麵玩。房間中充斥著淡淡的排泄物的味道,和濃烈的雲南白藥的味道,那是為了緩解骨折的疼噴的,但又能管多少用呢?爺爺虛弱到說話也發不太出音了,我湊過去,他說渴,我拿起床頭櫃上的杯子,把裏麵的吸管遞到他嘴邊,他已經吸不太動了,最後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喝沒喝到。我有種強烈的感覺,那是最後一次見到他了,從他房間出來我就一直哭。爸爸進屋後說,爺爺要給我拿點錢,和每一次來爺爺家一樣,臨走都要塞給我幾百塊錢讓我當路費。爺爺已經動不了了,最後讓爸爸從枕頭下數了五百給我,那五百現在被我包起來當做護身符了。

再見就是在殯儀館了,看到門口立著的照片,我哭到站不住,爸媽說堅強點兒,這麽多人看著呢。那是一個哭都不敢發出聲音的下午,流著淚上香,流著淚折元寶,元寶染得手掌黃黃的,多少天都洗不下去。火葬場的味道很複雜,有燒紙的味道,有陰濕的味道,還有廉價的白酒的味道,讓人一聞到就反胃。

他走後的幾個月,我隨時隨地都會在想,那次喂他喝水,他到底喝到沒有?我想到最後與遺體告別的時候我也沒敢抬頭看看他的臉,隻看到圓圓的帽子和鞋底的繡花;想他被推出來的時候隻剩下一堆白骨;想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了;想這麽一個無條件愛我的人,在這個世界上消失了。



圖源電影《漫長的告別》

@莎莎 女 36歲 廣東

深圳的變化是飛速的,繁華迷人眼,但我每次去,想到的都是舊人舊城。和她笑著的最後一麵,是我們幾個高中朋友一起去深圳看她,她陪我們逛了世界之窗、去了海邊,在南山的車站,向車上的我們揮手告別,眉眼彎彎。哭著的最後一麵,是在歌聲中,我們跟她告別,永遠告別。

她叫舒婷,人如其名。她是我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沒有走散的寶貴緣分。曾經她大我1歲,11年過去,我大她10歲了。

@陳先生 36歲 青島

妻子去年因乳腺癌轉移至骨髓離我而去,才35歲。最後的時刻是那天的淩晨4點半,沒有影視劇或者文學作品裏的情節,一切簡單到不真實。她沉沉睡去,血壓下降,去鉀腎上腺素已經推到了最快;我在病床前一直握著她手,叫她名字,感覺偶爾她會握一下我手表示回應,但再也沒有醒來。

她是我的初戀,也是唯一摯愛。相戀1年、結婚7年,這是我們彼此最好的時光。她以前的人生充滿坎坷,但把所有挫折踩在腳下,完全向著光明成長,成熟、穩重、大方、細膩、獨立、好學,比我自己更愛我。

我不知道這一年是怎麽過來的。每天都忙,有事做事忙,沒事找事忙。但感覺人生充滿了矛盾:關於她的點點滴滴,不願忘記但又不敢想起;一麵把生活安排得平穩,一麵覺得平穩的生活是在自欺欺人;一麵覺得要好好生活,一麵覺得生活本身沒有意義。出去旅遊散心,一麵覺得風景很美心情舒暢,一麵覺得自己沒有資格開心。

照片是孫燕姿新加坡演唱會。她生病時候我們看了很多演唱會。最後為了給她打氣,我說我的唯一認證偶像孫燕姿今年終於要開演唱會了,我們追去她老家去看!我去了,她沒有。但我還是買了兩張票。



@椰椰 女 27歲 廣州

不常想最後一麵,可能是大腦的自動保護機製,當時爸爸說的一些話我也記不得了,想努力去回憶他是帶著什麽語氣什麽表情說著話,但畫麵就是模糊的,隻有握著他骨節突出的手反複捏捏那一個細節是清晰的。那個時候疫情封控剛結束,學校恢複上課,我也準備出發去動車站。

以往的每一次去車站都是爸爸送的,這次他躺在床上,叮囑我在學校要好好生活認真學習,嘮嘮叨叨一堆彼時我不愛聽的話,說到最後,說自己累了,你快去吧。我覺得舍不得,一直握著他的手,給他捏捏虎口,希望緩解些他的疼痛。想著下次回家他會怎麽樣了,狀態是會更差了還是更好了呢,同時心裏有點小雀躍,網課了那麽久,終於可以返校了。

可是我才回學校一個多星期吧,他就離開了。那天,媽媽給我打視頻,我透過手機看到的爸爸最後一個畫麵。瞬間繃不住對著視頻嚎啕大哭,如果晚點開學,我別那麽樂觀,是不是就可以和家人一起陪著他走完最後這些天。也開始自責,憑什麽爸爸生著這麽嚴重的病,媽媽這麽辛苦照料,而我卻在期待返校。

他構成了我這個人的一半。前幾年,我甚至會討厭自己帶著他的壞基因,脾氣急腸胃不好小方臉,每次媽媽說我和爸爸太像了的時候,我會很生氣。這幾年慢慢地我學著辯證地看待自己和他帶給我的基因表達,有時候也挺謝謝我遺傳他的直脾氣,遇到事能勇敢輸出,保護自己。

@夕林 女 27 四川

他是我的好朋友,21歲的他心思細膩,待人友好,碎嘴又八卦,搞笑又可愛,我們像擁有不同性別的同一個靈魂。他敏感又謹慎,那些拐彎抹角的試探和自嘲下,是他想被人看見又不斷隱藏的傷口。

那是個夏日的夜晚,他搬了新家,但是那段時間遇到了重大打擊,心情很低落。我從外省回來,本來當天要去看他,但是因為太累,就給他打了視頻電話。電話裏他始終沉默,害羞地笑著躲閃鏡頭,我們聊了很久,我說了好多話,他隻是微笑地看著我。

過了半個小時,我正在刷朋友圈,看到他一個不對勁的朋友圈,然後對話框彈出他發來的消息,說要好好的。我心裏突然覺得毛骨悚然,再打電話,發消息,都沒了回音。我衝下樓攔了個出租,往他家衝,出租開了好久好久,高架上沒有路燈,前麵一片漆黑,好像沒有方向,手機裏一直隻有嘟嘟嘟和請稍後再打的提示。我看著窗戶,迷茫又害怕。快到的時候,另一個朋友已經打來了電話,說救護車來了,我說那去醫院搶救啊,為什麽不去醫院搶救呢?去醫院啊!電話那頭隻有沉默。那天月亮很亮,但是照不亮天,也照不亮他的眼。

到派出所錄筆錄的時候,我始終不知所措。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麵對死。後來我一個人在家躺了一個月,企圖搞明白他那天想說什麽,不斷反思如果那天我去了,是不是就會不一樣。想不明白。白天睡不著,我就拚圖,晚上也睡不著,就躺著,躺到聞到樓下賣豆漿的香味,就起來拚圖,一個超大拚圖,拚了又拆,拆了又拚,還是想不通。後來過了一些年,我看了一些心理學的書,明白可能當時他心理狀況不太好,那些我聽不懂的話,原來是道別,可惜那時我們太小。在意識到不對的時候,其實應該向外尋求幫助,帶他去看看醫生,去蹦一次極,也許事情就會有轉機。

後來毫無征兆地在第3年跨年的時候,我夢到他,穿過一個發光的門,來跟我道別。還是穿著那件彩色的短袖和一個牛仔褲,我第一反應是,電視裏的鬼都沒有腳,為什麽你有?他白了我一眼,讓我少看點電視劇,然後說他要去開始新生活了。我問他去哪,他說隨機,他也不知道,我說,祝你到一個超富的人家,然後別忘了我們,到時候來找我們,帶我們發財。他說,算了,還是不想去個富人家,去個幸福的家就好了,我說那好,那祝你有幸福的人生。希望現在,他是一個幸福的小孩,正在快樂成長。

之前看到一句話,說,真正的告別不是長亭外,古道邊,而是在某個不經意的下午,那個人就永遠地離開了你的生活。確實是這樣,漫長的道別發生在每一次想他的時候,現實卻沒有像電視劇《想見你》那樣不斷重來的機會。珍惜當下,努力看見每個我愛的人,我不想再留遺憾。



圖源劇集《想見你》

留下來的記憶,沒有完結

@劉不丟 女 33歲 成都

他是我在微博上認識的好酒友。他很溫柔,會遠程請我喝酒,會給我分享月亮,會給我買綠色的花花,我們都喜歡腸粉,但是約了很多次都沒成功。

最後一麵,他從都江堰過來找我喝酒,結果和另外約飯的朋友撞了,於是大家一起吃飯,其實有點像他陪我應酬。但是那天我們喝酒喝得很開心,喝完一場,又喝了下一場,喝多了,我們抱著哭,互相擦眼淚。第二天,我們約著吃了一個腸粉,超級開心。

後來,我又吃了腸粉,登錄微博,想要分享給他,他沒有回複。後來看到他的姐姐給我發的私信,告訴我他在酒店燒炭的消息。現在我每次吃腸粉的時候都會想起他。我再也不玩微博了。

@妍瓊 女 42歲 鄭州

母親離世前的最後一個畫麵,她穿著紅色緞麵做的棉花棉襖,剛剛到屁股那裏,背對著我給我做雞蛋番茄麵。她留著短發,發尾有些淩亂,閉上眼睛想起母親,就是這個畫麵。感謝這份問卷,讓我有種吃到這最後一碗麵的幸福。

@Vivian 女 48 北京

她是我的前同事,也是我的朋友。很睿智,熱愛生活,喜歡旅行,美麗優雅,一切都很美好,2018年年底,那天降溫得厲害,我去她的家裏,我們坐在餐桌兩旁,就像平時聚會吃飯聊天一樣,她看著我,我說話。但是她的身體,準確地說是她的病——腦膠質瘤複發了,她的多數日子是記不住人和事的,能清醒的時間越來越短了。這一天她約我見麵,跟我說她放棄放化療。她說她的牽掛,孩子、老公,我說話的時候,她就微笑著目不轉睛地看著我,像是要把我刻進腦裏。這一刻說話都不重要了,在那當下一切都停止了。我永遠都忘記不了她的眼神,對這個世界的愛跟眷戀。



@純子 女 26歲 上海

印象裏他是我初中班級裏,一個比較調皮搗蛋的男同學,我和他的交集並不多。成年後才聽媽媽說,他在家裏爬上衣櫃檢查燈,不小心摔下來,等到第二天才被人發現。我聽到後又震驚又惋惜,生命在無人在意的角落原來是這樣的脆弱。

後來回家過年,翻看初中的同學錄,由於之前也僅是認識的關係,也並沒有關心他在同學錄信息頁的背麵寫下了怎樣的留言。那天我第一次看到他寫:別說你還好,想哭就要笑。是兩句陳奕迅的歌詞,我很詫異,這完全和我記憶裏那個頑皮男同學形象不符,原來還沒有認識真實的他、完整的他,他已經匆匆離開了。



@小田同學 女 24歲 秦皇島

那是今年7月很平常的一天,夏天的北方人很愛在小院裏吹著涼風,吃著燒烤。

而我二姨夫的家裏就有這麽一塊乘涼的地方。每年夏天,我們都會在他家裏喝著奶茶,吃著自己烤的燒烤,看著他種的葡萄,討論著秋天會結多少柿子,冬天的白薯會不會比去年的還好吃。更多的時候他還是聽我們聊天,時不時地給點建議。在燒烤的時候他總是吃得很少,他總說,看著你們吃我就很開心。

在春天的時候他會給我們拿自家種的生菜,夏天有大大的冬瓜,而秋天就是黃澄澄的柿子,到了冬天是有太陽溫暖味道的白薯幹。在不同的食物中,我感受到了四季,也感受到了他的四季。今年秋天的柿子收成不太好,可能柿子也想他了吧。



@小禾 女 29歲 上海

爸爸走的時候是早上8點多,我接到媽媽的電話趕往醫院,看到他閉著眼,旁邊心電圖還沒完全停止。聽說人最後喪失的是聽覺,我抱著他,在他的耳朵邊一直說:「爸爸我愛你。」

爸爸在我眼裏是一個善良、勤勉、仗義的人,為我遮風擋雨,教會我人生的很多道理,給了我很多很多的愛。之前我看電影《大魚》,一條大魚咬住了婚戒選擇了上岸,成為了丈夫和父親。他的許多夢想都被家庭束縛,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退休後能有機會讀四川大學的文學係。

他總是很堅強,生病的15個月裏,似乎沒有看到他沮喪的樣子。每次和他說話的時候,總是擲地有聲。他總是在工作,甚至跟我說,「要不是爸爸這個病,我還能多掙幾十萬」。這就是我踏實上進、博學多思、愛護家庭,每當我想起都會淚流滿麵的爸爸。

感知到他生命進入到最後的日子後,我提了大廠的離職,找了一份遠程上班的工作,希望能陪他最後兩三個月,可惜一切都太快了,在我遠程上班的第三天,他就走了。

他去世後,我仿佛對那個病床上的一切都有應激反應。出去玩領了個手環,我就會想起爸爸住院的時候手上戴著手環,瘦骨嶙峋的樣子。在我玩遊戲的時候,我會想到和爸爸在病床上玩鬥地主。他是鬥地主高手,那把他判斷失誤,沒有用炸彈炸媽媽的牌,導致我們倆農民失敗了。當時我們還在複盤,他也說確實不該這麽打。對,挺好笑,我爸臨終前還在看鬥地主的視頻。

我總覺得,他的夏天應該還很長,他的牌還在繼續。隻是在我無數個或夢或醒的時刻裏,這份欲說還休的祈願與期待,已經變成細密如針紮的疼痛。



@燁 女 33歲 浙江杭州

我的先生,我一直喊他「哥哥」。他在2025年2月底永遠地離開了,那天半夜2點多,他大哥給我打電話,說醫生叫我快點來,和衣而睡的我從床上蹦起來往醫院趕。到了醫院,在安寧療護病床上的他已經陷入深度昏迷,他的手還是被綁著的,我哽咽著跟大哥說,把他的手解開吧,隨即眼淚止不住地流,眼睜睜地看著儀器設備上的數據歸零,心髒監測儀變成了一條直線。

但是來不及過多悲傷,還有各種手續要辦,那天整個人都是麻木的。我和大兒子親眼看著他被推進火化爐裏,出來的時候,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盒子。他離開後,給我留下了兩個兒子,一個兩歲一個七歲。單獨撫養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還有很多他突然離開留下的爛攤子,所有的暴風雨劈頭蓋臉地打過來。

暴風雨不確定什麽時候會過去,但是我一直會想起他,明明他給我留下了那麽多爛攤子,沒有給我們留下一點保障,走的時候也沒有給我和孩子隻言片語。可是我每每想起他的時候,都是他往日種種的好。可能是因為見過了他在病榻上的種種狼狽和不堪,見到了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他,根本怨不起來。隻希望他自己在另一個國度能夠過得好,沒有病痛。



圖源電影《情書》

他們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周百萬 女 37歲 北京

那時我在上幼兒園,有一天忽然來了兩個當兵的叔叔要把我接走。老師問我:認識嗎?我說認識呀,就歡歡喜喜地走了。上了車,我問他們,我爸爸媽媽怎麽沒來接我呀?其中一個人說,我們帶你去見他。一路上很遠很遠,很奇怪,兩個人也不怎麽說話,車內空氣很凝固。但是我以為就像往常一樣回家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到了一個醫院的門口,媽媽出來一把抱住我,說,「走,去見爸爸吧。」

媽媽哭了。我不知道她為什麽哭。到了病房,媽媽掀開白床單,嗷嗷喊說你女兒來了,要我跪下。我不懂什麽是生死,就跪下來。再後來就是媽媽的哭聲和一屋子的人,我被帶走了,記不清了。再後來見到爸爸,他躺在一個禮堂上,邊上全是鮮花,穿著軍裝蓋著黨旗,所有當兵的叔叔都來了,開始一排一排鞠躬告別,媽媽在哭泣,但是變成了隱忍的抽泣。我站在旁邊,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見到花圈,密密麻麻的好漂亮。他躺著的樣子很好看,全是花圍繞著,像是美美地睡著了,不被任何事物打擾。

他離開後,我就變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這31年走來,有艱難、有心酸,必須要靠自己,必須要堅強。後來我會在很多時候回想起我們的最後一麵,沒有告別讓我很遺憾,隨著長大,這種感覺從難受、埋怨變成了放下。為數不多的幾次,我夢到過他。最近一次,我夢到他寫信給我說:我很好,我知道你也很好,我們相互放下吧。



@Halcyon 女 38歲 遼寧

中考那一年,下午準備去考場的時候遇見了在小區裏遛彎的外公,他逗我:「考得怎麽樣啊?有沒有烤糊?」年少的我有點不滿地回答他:「上午考的是語文,糊什麽呀。」殊不知,那竟是我與外公此生最後的對話。

後來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我提到了外公生前最後一次住院,我陪他去外麵遛彎時,他給我買了一袋肉棗腸。出院不久,他就去世了。從那以後,我再也沒吃過肉棗腸,因為那個有外公愛的小女孩,留在了16歲那年的夏天。

@不孝孫女 21歲 恩施

我奶回到了老家,躺在堂屋。姑姑用手動呼吸泵幫奶奶維持最後的生命,她們找了個毯子放在堂屋的地上。奶奶旁邊還放了個蠟燭芯。當時我已經上初中了,但一直沒有接受過有關死亡的教育。我隻記得我的大腦一片空白。

第二天,從姑姑們的聊天中,我知道奶奶在淩晨斷了氣。她躺在冰棺裏,在堂屋停放了幾天。這個過程中,我看著爸爸和姑姑她們哭,可我一滴眼淚都沒掉。當時我滿腦子都是我奶去世前那個暑假問我的話:「我死了你會不會哭?」我奶問了我兩三遍。當時我想,幹嘛要說這麽晦氣的話,就不搭理她,她也賭氣跟我說,白疼你了。

可是我隻是那幾天沒有哭。再往後,我隻要想到任何跟她有關的東西時都會忍不住無聲流淚。我奶個子不高,不認識字,但我覺得她的思想比我上過小學的爸媽開明。有些想法我爸媽會不支持,但我奶會和我站在一起。我小時候我家在山西收破爛,她會半夜起來騎著三輪車去遠一點的小區垃圾箱裏翻垃圾,後來我聽我姐說,我奶會把找到的好吃的帶回來給我們吃。現在想來不可思議,別人丟在垃圾桶的食物怎麽還能再吃,但是對於我奶來說,她隻知道她的孫女在等她回去照顧。

暑假我在老家和我奶一起住,她會用花給我們染指甲。最後一次染的時候快開學,我忘記什麽原因沒染完,當時我還笑嘻嘻地說沒事,明年再染。可是奶奶去世後,院子裏花也凋落了,也沒人會給我染指甲了。

@舊了 女 40歲 四川

我看著媽媽咽氣,果然和她說的一樣,最後的時刻,有一個輕輕的幽微的「哢噠」聲,然後吐出最後一口氣。我顧不上悲傷,手腳利落地將準確時間截圖保存,平和地對她說:你安心走吧,我們都會好好的。顧不上心痛顧不上痛哭,看著她泯滅,看著她合上雙眼。

我的媽媽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媽媽,是我的榜樣、我的出處。對媽媽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聰明樂觀、堅韌美麗。我總是想,她如果當時有機會多上學,該是多麽厲害的人啊!

我時常念及她,當桂花飄香的時候,當我和孩子聊天時不由自主用上她教給我的道理時,當吃到類似水煮滑肉的菜時,當街角有和她身形相似的老人時,當我夢見她對我說「我要走了」時。

我們親密無間,是母女,也是朋友,我們之間沒有太多遺憾,除了她走得太早。我不會特意想起和媽媽的最後一麵,隻記得她的好與日常。想起媽媽,仍然是特別溫暖幸福的存在。

我們有充分的時間告別,我們終有一天會相見!



圖源電影《漫長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