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紮克伯格AI團隊,除了編程語言,還要會中文”

“紮克伯格AI團隊,除了編程語言,還要會中文”

文章來源: 觀察者網 於 2025-11-20 13:58:4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當矽穀部分高管將中國塑造成“假想敵”時,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中國人才仍在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場全球AI競速賽中,美國科技界對中國人才的依賴,與其對華強硬敘事形成了鮮明反差。

據《紐約時報》19日報道,今年6月,Meta CEO馬克.紮克伯格高調宣布對公司人工智能部門進行重組,成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簡稱MSL),稱該實驗室將專注於開發能夠比肩甚至超越人類能力的“超級智能”人工智能係統。同時,紮克伯格還公布了11名核心研究人員名單。

一份文件顯示,這11人均有海外教育背景,其中7人出生於中國。報道指出,盡管美國政商界數月來持續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將中國描繪成美國快速推進人工智能的“敵人”,但美國諸多突破性科研成果,實際上離不開中國人才的核心驅動。

兩份新研究顯示,在中國出生和接受教育的研究人員多年來在美國頂尖人工智能實驗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研究來自兩個組織,詳細展示了美國科技行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對來自中國工程師的持續依賴。

保爾森研究所2020年的一項研究估計,中國AI研究人員占全球頂尖AI人才的近三分之一,這些中國人才大多就職於美國企業和高校。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新研究顯示,這些中國研究人員中的絕大多數仍在為美國機構工作。在2019年(ChatGPT引發全球AI熱潮的三年前)就職於美國高校或企業的100名頂尖中國研究人員中,有87人至今仍在從事研究工作。

“美國AI產業是中國人才的最大受益者。”參與兩項研究的分析師希恩(Matt Sheehan)表示,盡管近年來麵臨種種緊張局勢和障礙,仍有大量中國頂尖研究人員赴美學習、工作。

“紮克伯格AI團隊,除了編程語言,還要會中文”

紮克伯格 IC photo

報道指出,在紮克伯格開始積極為其新實驗室招聘之前,Meta的AI進展就嚴重依賴中國人才。據熟悉該公司AI團隊文化的三位人士透露,Meta AI部門的新員工經常開玩笑說,他們需要掌握兩種語言:一種是公司內部的編程語言Hack,另一種是普通話。

數據更能說明問題: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數據顯示,Meta今年獲得約6300份H1-B簽證批準(用於招聘海外技術人才),數量僅次於亞馬遜。幫助人們追蹤和使用最新AI研究的alphaXiv公司的研究則顯示,2018年以來Meta與中國機構合作發表了至少28篇重要學術論文。

中美兩國間也存在大量合作。alphaXiv的研究表明,2018年至今,中美兩國聯合開展的研究頻率,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兩個國家都更為頻繁。蘋果、穀歌、英特爾等美國科技巨頭均與中國機構有過高質量論文合作,其中微軟表現最為突出。這家在華運營研究實驗室多年的企業,已與中國機構聯合發表至少92篇重要論文,合作頻次居全球企業之首。

麵對這一現狀,美國國內卻彌漫著對華技術焦慮,聲稱中國公民可能盜取美國企業機密。但像希恩這樣的分析師認為,招募中國人才並與之合作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所謂的“潛在風險”。他們擔心,如果特朗普政府擴大對中國人才的打壓,此舉可能會嚴重損害美國的研究。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臨時執行主任托納(Helen Toner)警告說,打壓中國人才被視為對美國公司在AI領域的真正威脅。

事實上,如果沒有才華橫溢的中國研究人員流入美國,矽穀將在全球競爭中落後於中國。

馬斯克Grok 4團隊成員 社交平台

馬斯克Grok 4團隊成員 社交平台

近年來,許多中國研究人員表示,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已變得愈發困難。他們常麵臨簽證申請難題,並且出於對美方可能拒絕其再次入境的擔憂,對離境持謹慎態度。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究顯示,部分曾在美國機構任職的頂尖中國研究人員已選擇回國發展。這種緊張情緒也蔓延至部分美國企業內部。上個月,中國研究員姚順宇在博客中透露,他已從舊金山初創公司Anthropic離職並加入穀歌,部分原因在於公司高管公開將中國列為“嚴重安全威脅”。

“我強烈反對這些反華言論,我相信Anthropic的大多數人都會不認同這種說法,但我覺得自己已無法繼續留在這樣的環境中。”姚順宇寫道。

我外交部發言人曾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頻繁滋擾、盤查,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起訴多名中國留學生和在美研究人員,嚴重侵害中國學生學者合法權益,嚴重幹擾中美人文交流特別是教育合作,最終損害的還是美國自身的形象和國際聲譽。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今年以來,中國已經垮塌了3座特大橋
當越來越多的人用機器人接電話,這個職業危險了!
她淡定遞槍60秒劫囚畫麵瘋傳 冷血美人太美遇騷擾
為了幫她還債,法官們直播賣螃蟹
哈佛前校長薩默斯因愛潑斯坦案接受調查,暫停授課




24小時討論排行

公開艾普斯坦檔案,是川普挖的“巨坑”?
中國遊客消失了?日網友驚呼:池袋好安靜 快來玩…
“黨已幫你取消機票” 中國嚴查赴日旅遊
川普再“失言”:稱民主黨議員“叛亂” 並要“絞死”他們
“如此不懂禮貌的外交官員,可知中國的水準”
曝川普已批準結束俄烏戰爭的28點計劃 魯比奧發聲
哈佛前校長找“淫魔”問招 婚內狂追中共高官女:我完蛋了
中日交鋒,是否需要顧及外交禮儀
對日本大動肝火!中國會報複到什麽地步?
那個開日係車被“愛國青年”砸穿腦袋的中國人
悲劇!快遞員因送錯包裹被殺 1個"幽靈定位"引發的血案
中國“稀土震撼”要來了?不過似乎對日本效果不大
特朗普讓北京知道,中國已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
中國警察發片:“日本好危險”、“乖,咱不去”
台積電老臣被曝攜20多箱機密資料跳槽英特爾?
罕見!以色列出土1.2萬年前陶偶 疑見最早“人獸交”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紮克伯格AI團隊,除了編程語言,還要會中文”

觀察者網 2025-11-20 13:58:42

當矽穀部分高管將中國塑造成“假想敵”時,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是:中國人才仍在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場全球AI競速賽中,美國科技界對中國人才的依賴,與其對華強硬敘事形成了鮮明反差。

據《紐約時報》19日報道,今年6月,Meta CEO馬克.紮克伯格高調宣布對公司人工智能部門進行重組,成立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簡稱MSL),稱該實驗室將專注於開發能夠比肩甚至超越人類能力的“超級智能”人工智能係統。同時,紮克伯格還公布了11名核心研究人員名單。

一份文件顯示,這11人均有海外教育背景,其中7人出生於中國。報道指出,盡管美國政商界數月來持續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將中國描繪成美國快速推進人工智能的“敵人”,但美國諸多突破性科研成果,實際上離不開中國人才的核心驅動。

兩份新研究顯示,在中國出生和接受教育的研究人員多年來在美國頂尖人工智能實驗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研究來自兩個組織,詳細展示了美國科技行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對來自中國工程師的持續依賴。

保爾森研究所2020年的一項研究估計,中國AI研究人員占全球頂尖AI人才的近三分之一,這些中國人才大多就職於美國企業和高校。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新研究顯示,這些中國研究人員中的絕大多數仍在為美國機構工作。在2019年(ChatGPT引發全球AI熱潮的三年前)就職於美國高校或企業的100名頂尖中國研究人員中,有87人至今仍在從事研究工作。

“美國AI產業是中國人才的最大受益者。”參與兩項研究的分析師希恩(Matt Sheehan)表示,盡管近年來麵臨種種緊張局勢和障礙,仍有大量中國頂尖研究人員赴美學習、工作。

“紮克伯格AI團隊,除了編程語言,還要會中文”

紮克伯格 IC photo

報道指出,在紮克伯格開始積極為其新實驗室招聘之前,Meta的AI進展就嚴重依賴中國人才。據熟悉該公司AI團隊文化的三位人士透露,Meta AI部門的新員工經常開玩笑說,他們需要掌握兩種語言:一種是公司內部的編程語言Hack,另一種是普通話。

數據更能說明問題: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數據顯示,Meta今年獲得約6300份H1-B簽證批準(用於招聘海外技術人才),數量僅次於亞馬遜。幫助人們追蹤和使用最新AI研究的alphaXiv公司的研究則顯示,2018年以來Meta與中國機構合作發表了至少28篇重要學術論文。

中美兩國間也存在大量合作。alphaXiv的研究表明,2018年至今,中美兩國聯合開展的研究頻率,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兩個國家都更為頻繁。蘋果、穀歌、英特爾等美國科技巨頭均與中國機構有過高質量論文合作,其中微軟表現最為突出。這家在華運營研究實驗室多年的企業,已與中國機構聯合發表至少92篇重要論文,合作頻次居全球企業之首。

麵對這一現狀,美國國內卻彌漫著對華技術焦慮,聲稱中國公民可能盜取美國企業機密。但像希恩這樣的分析師認為,招募中國人才並與之合作帶來的好處,遠遠超過所謂的“潛在風險”。他們擔心,如果特朗普政府擴大對中國人才的打壓,此舉可能會嚴重損害美國的研究。

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臨時執行主任托納(Helen Toner)警告說,打壓中國人才被視為對美國公司在AI領域的真正威脅。

事實上,如果沒有才華橫溢的中國研究人員流入美國,矽穀將在全球競爭中落後於中國。

馬斯克Grok 4團隊成員 社交平台

馬斯克Grok 4團隊成員 社交平台

近年來,許多中國研究人員表示,在美國學習和工作已變得愈發困難。他們常麵臨簽證申請難題,並且出於對美方可能拒絕其再次入境的擔憂,對離境持謹慎態度。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研究顯示,部分曾在美國機構任職的頂尖中國研究人員已選擇回國發展。這種緊張情緒也蔓延至部分美國企業內部。上個月,中國研究員姚順宇在博客中透露,他已從舊金山初創公司Anthropic離職並加入穀歌,部分原因在於公司高管公開將中國列為“嚴重安全威脅”。

“我強烈反對這些反華言論,我相信Anthropic的大多數人都會不認同這種說法,但我覺得自己已無法繼續留在這樣的環境中。”姚順宇寫道。

我外交部發言人曾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頻繁滋擾、盤查,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起訴多名中國留學生和在美研究人員,嚴重侵害中國學生學者合法權益,嚴重幹擾中美人文交流特別是教育合作,最終損害的還是美國自身的形象和國際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