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選擇與誰結盟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選擇與誰結盟

文章來源: 王丹 於 2025-11-13 08:23:3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選擇與誰結盟

川普在白宮召開中亞五國峰會,這是美國自冷戰後首次和該區進行如此高層次會晤。 (美聯社)

最近,美國在外交上主動出擊,動作連連。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美國重啟了與柬埔寨的聯合軍演。 這個名為吳哥哨兵的聯合軍演時隔八年重新啟動,是一次具有象征性的外交突破; 柬埔寨長年被視為中國在東南亞最親近的夥伴,尤其是雲壤港的中方軍事設施曾引發美國警惕。 如今軍演重啟,意味金邊願意重新與美方接觸,也反映華府在外交手段上的靈活運作。 這不僅是防務合作,更是美國重新插旗中國“後院”的行動。

第二件事:幾乎同一時間,川普在白宮召開中亞五國峰會(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主題是稀土、能源與基建。 這是美國自冷戰後首次和該區進行如此高層次會晤。 峰會結果包括與烏茲別克斯坦簽署貿易與投資協議,哈薩克斯坦宣布加入亞伯拉罕協議,顯示美國在中亞成功建立新的外交觸角。 這場行動的戰略指向明確:降低對中國稀土供應鏈的依賴, 同時削弱俄羅斯的區域控製力。

第三件事: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東盟防長會議上,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除了公開批評中國在南海破壞穩定以外,還提議建立“海域意識共享係統”(MDA),以協助東南亞國家監控海域行動。 他強調:“沒有任何國家的創新和規模比得上美國,我們樂於與盟友共享這些能力。”這番話明確表達,美國願意以技術與情報為核心,重建在東南亞的安全網,與澳洲、日本、菲律賓等盟友形成印太防衛共同體的雛形。

這三個外交上的動作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為外界談論川普外交時,最常見的標簽是“孤立主義”與“反盟友”。 的確,川普任內多次批評北約,指責歐洲國家“占美國便宜”,在國防預算上出工不出力。 他對德國、法國等傳統盟友不假辭色,甚至威脅要削減駐歐軍費或退出多邊協議。 這些行為,使歐洲媒體普遍認為川普破壞了冷戰後的西方團結,也讓許多觀察家斷言:他正在讓美國走向孤立。 但若仔細分析川普外交的整體走向,就會發現這種論斷並不完整,也不完全公平。

的確,川普對歐洲盟友強硬,但他並非出於反對結盟的原則,而是出於對不對等關係的不滿。 他認為歐洲長期受益於美國的安全保護,卻未在財政與戰略上給予對等回報。 川普的態度是一種結構性反彈,而非對所有盟友的全麵否定。 更重要的是,當歐洲因曆史與政治因素難以配合時,川普政府卻在另一個方向上—印太地區——展開積極的聯盟重建工程。 上述三個外交動作,都可以看做是這個重建朋友圈的代表作。 這說明,美國不是在走向孤立主義,而是在重組盟友結構。 把戰略重點從歐洲移往印太,這不是退縮,而是再平衡。

傳統的盟友體係以意識形態為黏著,而川普式外交以互利交換為核心:你提供戰略位置與資源,我提供技術、軍事或市場。 這種關係雖不帶浪漫色彩,但更貼近現實政治。 在印太地區,許多國家並非美國傳統盟友,甚至有威權體製,但他們在地緣上具關鍵價值。 川普並不要求他們民主化,而是以防務合作、能源投資或技術支援換取戰略協作。 這樣的“功能型夥伴關係”(Functional Partnership)正逐步取代冷戰式同盟。 因此,外界若僅以孤立形容川普,忽略他在印太與中亞的布局,實屬片麵。 川普外交的核心並非拒絕全球化,而是對全球化的重構。

我不認為這是川普個人的思考,我相信這是華府不分黨派的共識。 如果說冷戰後的美國是“老帝國”的延伸,那麽川普時代的美國則正嚐試打造一個“網絡式帝國”——以利益鏈接、技術合作與區域安全為紐帶,跨越傳統意識形態分界。 美國不是在退出世界,而是在重塑世界的結構; 美國的問題,不是孤立,而是選擇與誰結盟、如何結盟。

這正是今日國際政治最值得深思的一課。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震驚!伯克利大學爆發衝突 血跡滿地 多人被捕!
“腦袋被驢踢了” 官媒火上澆油破口大罵日本首相
比“開放性關係”更激進的,是“開放性婚姻”
華裔醫師被滅門案:凶手謊稱患癌博同情 留宿時圖財殺人
中美貿易戰 川普手上隻剩一張打不出去的牌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美貿易休戰,但工廠“去中國化”已難逆轉
有川普“撐腰”? 高市早苗不再避諱台海問題
中國遊客在著名景點當眾脫褲大便?網絡又炸鍋了
日本政界大佬表示:“高市首相極其危險”
福山點破美國困局:免費公交救不了紐約 唯一出路是…
2萬頁愛潑斯坦郵件曝光,稱特朗普私下形象更糟糕
他34天從北京跑步到上海:跑廢5雙鞋 網友質疑假跑
“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 愛潑斯坦爆炸郵件再掀風暴
特朗普為何極力鼓吹“全民分紅”?
中國同意停止出口"芬太尼相關化學品",FBI局長證實
中國向美國舉起稀土屠刀後,俄羅斯為什麽慌了?
汪小菲麻六記LA門店開業即關門 食客上吐下瀉集體投訴
再有愛潑斯坦電郵涉及特朗普,我們又知道些什麽
一株綠植100萬,中產銷金窟又出王炸
關門43天有代價!白宮稱「2關鍵數據」恐消失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選擇與誰結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選擇與誰結盟

王丹 2025-11-13 08:23:39



川普不是走向孤立 是重新選擇與誰結盟

川普在白宮召開中亞五國峰會,這是美國自冷戰後首次和該區進行如此高層次會晤。 (美聯社)

最近,美國在外交上主動出擊,動作連連。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美國重啟了與柬埔寨的聯合軍演。 這個名為吳哥哨兵的聯合軍演時隔八年重新啟動,是一次具有象征性的外交突破; 柬埔寨長年被視為中國在東南亞最親近的夥伴,尤其是雲壤港的中方軍事設施曾引發美國警惕。 如今軍演重啟,意味金邊願意重新與美方接觸,也反映華府在外交手段上的靈活運作。 這不僅是防務合作,更是美國重新插旗中國“後院”的行動。

第二件事:幾乎同一時間,川普在白宮召開中亞五國峰會(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主題是稀土、能源與基建。 這是美國自冷戰後首次和該區進行如此高層次會晤。 峰會結果包括與烏茲別克斯坦簽署貿易與投資協議,哈薩克斯坦宣布加入亞伯拉罕協議,顯示美國在中亞成功建立新的外交觸角。 這場行動的戰略指向明確:降低對中國稀土供應鏈的依賴, 同時削弱俄羅斯的區域控製力。

第三件事: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東盟防長會議上,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除了公開批評中國在南海破壞穩定以外,還提議建立“海域意識共享係統”(MDA),以協助東南亞國家監控海域行動。 他強調:“沒有任何國家的創新和規模比得上美國,我們樂於與盟友共享這些能力。”這番話明確表達,美國願意以技術與情報為核心,重建在東南亞的安全網,與澳洲、日本、菲律賓等盟友形成印太防衛共同體的雛形。

這三個外交上的動作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為外界談論川普外交時,最常見的標簽是“孤立主義”與“反盟友”。 的確,川普任內多次批評北約,指責歐洲國家“占美國便宜”,在國防預算上出工不出力。 他對德國、法國等傳統盟友不假辭色,甚至威脅要削減駐歐軍費或退出多邊協議。 這些行為,使歐洲媒體普遍認為川普破壞了冷戰後的西方團結,也讓許多觀察家斷言:他正在讓美國走向孤立。 但若仔細分析川普外交的整體走向,就會發現這種論斷並不完整,也不完全公平。

的確,川普對歐洲盟友強硬,但他並非出於反對結盟的原則,而是出於對不對等關係的不滿。 他認為歐洲長期受益於美國的安全保護,卻未在財政與戰略上給予對等回報。 川普的態度是一種結構性反彈,而非對所有盟友的全麵否定。 更重要的是,當歐洲因曆史與政治因素難以配合時,川普政府卻在另一個方向上—印太地區——展開積極的聯盟重建工程。 上述三個外交動作,都可以看做是這個重建朋友圈的代表作。 這說明,美國不是在走向孤立主義,而是在重組盟友結構。 把戰略重點從歐洲移往印太,這不是退縮,而是再平衡。

傳統的盟友體係以意識形態為黏著,而川普式外交以互利交換為核心:你提供戰略位置與資源,我提供技術、軍事或市場。 這種關係雖不帶浪漫色彩,但更貼近現實政治。 在印太地區,許多國家並非美國傳統盟友,甚至有威權體製,但他們在地緣上具關鍵價值。 川普並不要求他們民主化,而是以防務合作、能源投資或技術支援換取戰略協作。 這樣的“功能型夥伴關係”(Functional Partnership)正逐步取代冷戰式同盟。 因此,外界若僅以孤立形容川普,忽略他在印太與中亞的布局,實屬片麵。 川普外交的核心並非拒絕全球化,而是對全球化的重構。

我不認為這是川普個人的思考,我相信這是華府不分黨派的共識。 如果說冷戰後的美國是“老帝國”的延伸,那麽川普時代的美國則正嚐試打造一個“網絡式帝國”——以利益鏈接、技術合作與區域安全為紐帶,跨越傳統意識形態分界。 美國不是在退出世界,而是在重塑世界的結構; 美國的問題,不是孤立,而是選擇與誰結盟、如何結盟。

這正是今日國際政治最值得深思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