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眾議院民主黨人周三公布了一組電郵記錄,其中已死亡的性犯罪大亨傑弗裏·愛潑斯坦曾寫道,特朗普“曾和受害者之一一起在我家裏待了好幾個小時”。

特朗普堅決否認與愛潑斯坦的性交易網絡有任何關係或知情。他曾表示,自己曾與愛潑斯坦關係友好,但後來決裂。
愛潑斯坦於2019年在聯邦監獄中自殺身亡。
然而,眾議院監督委員會的民主黨人表示,這些電郵是委員會從愛潑斯坦遺產獲得的數千頁文件中篩選出來的,內容令外界再次質疑特朗普與愛潑斯坦的關係。
在一封郵件中,愛潑斯坦直言不諱地表示,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的情況,其中許多後來被調查人員發現是未成年人。
另一封郵件中,他思考如何應對媒體就他與特朗普關係的提問,當時特朗普正在政壇崛起。
這些郵件勢必會激化國會山圍繞特朗普政府處理愛潑斯坦檔案的爭議。此前,特朗普政府高層曾聲稱全麵公布相關文件,後來卻反悔。
這一問題曾讓共和黨內部出現分歧,並使特朗普在極右翼支持者中非議極大。不過隨著政府關門持續,該問題逐漸淡出公眾視野。
眾議院計劃周三通過結束關門的法案,輿論焦點可能重新回到愛潑斯坦事件上。
監督委員會民主黨領袖、加州眾議員羅伯特·加西亞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最新的郵件和通信令人嚴重質疑白宮還隱瞞了什麽,以及愛潑斯坦與特朗普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
周三公布的三封電郵,都發於愛潑斯坦2008年在佛州與檢方達成認罪協議之後。當時,聯邦檢察官同意不再追訴他。郵件發送日期都在特朗普聲稱與愛潑斯坦2000年代初決裂後多年。
其中一封發給愛潑斯坦長期密友和掮客吉絲蓮·麥克斯韋,另外兩封發給作家邁克爾·沃爾夫。
2011年4月,愛潑斯坦在寫給麥克斯韋的郵件中提到:“你要意識到,那個‘沒有叫的狗’就是特朗普。”
他還補充說,一名未具名受害者“曾和他在我家待了好幾個小時……卻從未被提及。”
麥克斯韋回複說:“我一直在想這件事。”
2019年1月,愛潑斯坦在寫給沃爾夫的郵件中稱:“他當然知道那些女孩的事,因為他曾叫吉絲蓮別再做了。”
眾議院民主黨人本周還表示,根據一名匿名舉報人,麥克斯韋正準備正式請求特朗普減免她的刑期。她因協助愛潑斯坦犯罪,被判處20年監禁。
這些郵件是向委員會提交的愛潑斯坦遺產大量文件的一部分。委員會工作人員已對受害者的姓名和身份信息進行了塗改。
由於尚未公布全部文件,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郵件是否被從更長的通信中截取出來,完整語境尚不明確。
特朗普譴責外界對他處理此案的質疑是民主黨人捏造的“騙局”,稱愛潑斯坦是“惡心的家夥”,堅稱自己從未與他或麥克斯韋有不當行為。
特朗普和愛潑斯坦曾在紐約和佛羅裏達州棕櫚灘兩地往返,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期交情密切。
兩人關係大約在2004年破裂,關於原因各方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兩人在競購棕櫚灘一處房產時鬧翻。
去年夏天,特朗普曾說愛潑斯坦“挖走”了他在海湖莊園的按摩員工。他說自己曾將愛潑斯坦趕出俱樂部,並表示受害人之一維吉尼婭·朱弗雷,就是麥克斯韋在海湖莊園物色的。
2011年,愛潑斯坦寫那封“沒有叫的狗”的郵件時,特朗普還是一位真人秀明星和紐約小報常客,離當選總統還有好幾年。
大約在同一時間,愛潑斯坦還寫信給工作人員,抱怨媒體對他在佛州住所內性侵指控的報道。
今年早些時候,特朗普政府公布了一份麥克斯韋的法庭證詞記錄。她承認特朗普與愛潑斯坦曾有社交關係,但否認特朗普與性交易網絡有關。
2019年那封稱特朗普“知道那些女孩”的郵件,是發給剛出版特朗普爆料書的沃爾夫的。
郵件中,愛潑斯坦提到了他性交易網絡中的一名受害者,也提到了海湖莊園,但否認特朗普曾要求他退出俱樂部。他寫道:“我從來不是會員。”
沃爾夫還參與了第三組郵件往來,始於2015年12月15日,那天晚上是共和黨總統初選辯論。沃爾夫寫信告訴愛潑斯坦,CNN計劃在辯論中或辯後向特朗普提問有關他與愛潑斯坦的關係。
愛潑斯坦回複說:“如果我們能替他設計一個回應,你覺得該怎麽說?”
沃爾夫建議不采取行動,稱特朗普可能會否認與愛潑斯坦關係密切。
他寫道:“我覺得你該讓他自找麻煩。如果他說自己沒坐過飛機、沒去過房子,那你就有了寶貴的公關和政治籌碼,以後可以用來‘收拾他’,或者‘救他’,這樣他就欠你人情。”
根據辯論記錄,特朗普當時並未被問到此事,也不清楚他是否在其他場合被單獨提問。
民主黨人公布這些郵件時,正值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準備為亞利桑那州民主黨眾議員當選人阿德麗塔·格裏哈爾瓦安排宣誓就職。約翰遜近兩個月來一直未安排她就任。
她宣誓就職後,預計將成為請願書上最後一個簽名者,迫使眾議院必須對一項議案進行投票,要求特朗普政府公開所有與愛潑斯坦相關的調查資料。
注:在美國眾議院,如果一個議案被擱置(比如議長不安排投票),議員可以發起請願,隻要有218名眾議員(眾議院435席的一半以上)簽名,就可以強製推動該議案進入投票程序。這就是所謂的discharge petition。格裏哈爾瓦的加入,讓這個議案無法再被擱置,必須進入正式審議程序。
白宮強烈反對這項動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