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於謙曬出近照,照片一出,網友驚了。
才56歲的人,看起來卻像七八十,臉上褶子紮堆,頭發也白了不少。
有網友還調侃:“謙哥一不留神老成了老謙。”
但奇怪的是,雖然外形上“斷崖式衰老”,大家卻沒一個嘲笑他的,反而是滿屏心疼加敬佩。
為啥?
因為這位老爺子,不管是人緣、財富,還是活法,早就活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人生贏家”模板。
尤其是那片北京大興的60畝馬場,一曝光,更是驚掉一地下巴。
今天就來說說,相聲演員於謙,私底下到底有多“壕”。
出身不凡,玩著玩著就出道了
別看於謙說相聲時像個“接梗高手”,可他背後的底子真不一般。
1969年,於謙出生在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在石油係統工作,吃穿從來不愁。
家住的位置也講究——靠著北京最出名的官園花鳥市場。
別的孩子放學就回家寫作業,他倒好,提籠遛鳥、逮蝦摸魚,從小混跡“動物界”,一身“紈絝範兒”。
你說他頑皮吧,人家還特別有“文化味”,小時候就喜歡聽評書、聽相聲,聽得多了,自己也想上台試試。
12歲那年,他突然跑去報名曲藝學校,家裏一開始還不樂意,覺得這行不穩當,可於謙一臉認真,說啥也不回頭。
最後家裏拗不過他,隻能放行。
可沒想到,一開始老師對他並不看好,說他“長得太正經,不像幹這行的料”。
要不是他拚命練,加上朋友幫襯,差點就被“勸退”了。
等真熬出來了,於謙就進了北京曲藝團,正式拿上“鐵飯碗”。
不過,趕上90年代相聲不景氣,觀眾都跑去聽流行歌、看電視劇了,相聲舞台門可羅雀。
但於謙心態好,從來不急。
他轉頭去拍電視劇、當主持、混演藝圈,掙錢養家,順帶也養馬、養鳥、養金魚,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很多人是為了名和利進這個圈子的,於謙卻是一開始就奔著“樂嗬”來的。
娶了美人,過上最“慫”的日子
於謙年輕的時候,其實挺招姑娘喜歡的。但他談戀愛這事兒,向來低調,沒整什麽“男神人設”,也沒飄過頭。
他29歲那年,去劇組拍戲,認識了比他小整整10歲的女孩白慧明。
那姑娘是大學生,長得秀氣,性格大方,兩人一來二去就看對眼了。
可於謙那會兒“人未紅、錢不多”,姑娘的父母一開始還有點擔心。
但白慧明認定了他,說:“這人雖然老愛逗趣兒,但靠譜。”
結婚後,於謙成了“怕老婆界”的模範代表。家裏大小事基本都聽老婆的,自己隻負責掙錢和養動物。
朋友們開玩笑,說他“在外是老爺,在家是貓崽”。
夫妻倆感情一直很好,也沒啥緋聞。
後來生了兒子,他也舍得花時間陪孩子釣魚遛狗,一派“寵妻愛娃”的居家好男人模樣。
這一過,就是二十多年。
有錢但不顯擺,馬場才是真正的“王國”
很多人以為,於謙最風光的時候,是跟郭德綱搭檔走紅全國的時候。
其實他真正讓人驚掉下巴的,是他那座在北京大興的60畝馬場。
你要知道,北京的地價寸土寸金,這麽大一片地,別說種地了,能修個停車場都能賺死。
但於謙不搞開發、不搞投資,非要搞“養馬+交友”樂園。
他一磚一瓦地親自規劃,修路打井種草坪,馬場建得像個“宮殿”似的。
他喜歡稀罕物,17匹從荷蘭空運來的迷你馬,光運費和馬匹價格就能買幾輛奔馳。
馬吃的是從內蒙古特供的草料,還專門請了動物專家來看護。
魚缸裏一條金龍魚就得幾千,鴿棚裏的信鴿動輒上萬,還有人送他價值百萬的藏獒。
四合院更不用說,地處北京崔各莊,六百多平,外麵看著破舊,裏麵裝修得一應俱全,三人全年打理。
看似一堆“玩物”,但於謙從不拿這些來炫富。他隻是享受那種“我主宰我生活”的感覺。
有人總結他的人生態度:別人愛攀比圈子,他愛打造自己的圈子。
不圖德雲社股份,反成最大“話事人”
很多人都以為,於謙是德雲社“副社長”,有股份、分紅、話語權,一應俱全。
錯。
他從沒要過德雲社的股份,郭德綱多次開口,他都謝絕。
他說:“我沒投錢,拿什麽股份?”
別人以為他是“傻”,其實他是最聰明的。
沒有股份,就沒有爭議。德雲社鬧徒弟出走,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他從來不插話,也沒人敢把鍋甩給他。
郭德綱兒子郭麒麟後來接班意願不強,德雲社的歸屬說法很多,於謙一直“中立”,不站隊,也不挑事,但郭麒麟卻最信他。
說白了,於謙就是德雲社的“精神定海神針”。別人講的是江湖地位,他講的是感情和信任。
私底下“人緣爆棚”,馬未都、吳京都是座上賓
更牛的是,於謙把馬場打造成了一個“朋友圈聚點”。
他不是那種喜歡拉圈子、搞人脈的人,但偏偏所有人都愛跟他來往。
馬未都來聊天,吳京來騎馬,陳赫、張國立也常光顧。大家在這裏喝茶、釣魚、擼串,連“馬糞味兒”都被調侃成“人情味”。
後來他索性牽頭搞了個“明星馬主團”,組團養賽馬。名下的賽馬在澳門拿過大獎,獎金幾十萬,全團慶祝。
比起坐辦公室數錢的老板,於謙更像是“把自己活成了綜藝”的瀟灑人。
雖老態畢現,卻比誰都活得通透
外界不少人看到於謙近期老態明顯,議論紛紛。
但他自己卻毫不在意,還發動態開玩笑,說“自己活成了馬場裏最年長的馬”。
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
他不在乎別人怎麽看,隻在乎自己有沒有過得開心。哪怕抽煙喝酒被說顯老,他也不會改,理由很簡單:“我不靠臉吃飯。”
他的快樂來自養動物、交朋友、說相聲、演電影,而不是明星人設和流量。
正因如此,他才成了娛樂圈裏最不油膩、最接地氣的大爺。
有人說,於謙就是那個“看似不努力,實則不費力”的典範。
他不爭不搶、不折騰不虛榮,但該紅的時候照樣紅,該賺錢的時候不缺錢。
身上有煙火氣,也有文化底子;有豪宅名馬,也有兄弟情義。
人到中年,他沒有被名利套牢,反而活得比誰都灑脫、鬆弛。
所以你問他到底有多壕?
他有的是別人搶不走的人緣、玩不來的品位、活不到的心態——這才是真正的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