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貧困留學生”,陷入定製的電詐劇本

“貧困留學生”,陷入定製的電詐劇本

文章來源: 極晝story 於 2025-10-15 00:05:54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貧困留學生”,陷入定製的電詐劇本

到達馬來西亞僅僅9天,20歲的李博雯突然自殺了。留學生活還沒真正展開,她先接到“警察”的電話,稱她參與一場詐騙。李博雯老家在縣級市,父親李偉為了供她出國,每天在外跑十幾個小時的順風車,全部存款也拿不出“保證金”。在虧欠感中,女孩不敢向家人求助,獨自陷入絕望。

社交平台上,遇到類似騙局的人不在少數,在這些留學生公開的經曆中,我們發現不少家庭經濟條件一般,而一套量身定製的劇本精準找上了他們。幾千字的“自白書”,成為獲悉家境,最後開價的依據。想要自證清白,需要二三十萬,甚至七十多萬。



女兒節儉懂事,不化妝,不穿牌子,衣服幾百塊算很好的。小學、初中都離家近,步行幾分鍾能到,高中要住宿,李偉嫌條件差,每天開車接送她。到濟南學雅思後,她有次坐順風車回家,路上睡著沒接電話,李偉被嚇到,之後基本都跨市去接。去馬來西亞是女兒第一次獨自出遠門,不讓他送,為省錢買中轉的機票,自己在廈門過了一夜。

聊起這些,這位父親帶著哭腔。李博雯去世半年,他每月去墳前祭奠,還是搞不清楚,女兒當時為什麽不告訴他們?為什麽不打電話?

李偉和妻子從山東諸城趕到吉隆坡時,李博雯的手機已經被清理過,和詐騙團夥的通話記錄和消息都刪除或撤回了。警方展示“最近刪除”裏的自白書,李偉模模糊糊聽說,寫了5000字,但隻看到最後一頁。

女兒詳述自己為什麽到馬來西亞,抵達後的日程安排。她提到,去年高考失利,不想讀專科,家人花錢送她留學——先在濟南一個二本院校的國際班學習半年,雅思沒達到要求的5.5分,於是到馬來西亞學習語言,當地大學還沒有錄入她的學籍。

最後,她寫下未來規劃:讀完博士,回國在重慶、武漢、西安等一些競爭沒有那麽強的城市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租個房,努力存錢,讓爸媽過上好日子。



●李博雯的自白書

家裏經濟一般。去年9月,李博雯一開學,李偉花18萬買了輛電車,跑順風車。每月要還3000多車貸,他在多個平台接單,諸城和濰坊來回跑。競爭激烈,90公裏每人收50多塊,一個月掙幾千。他清晨6點出門,有時一天接不到單,空跑到淩晨2點回家。

李偉記得,2025年3月22日14點左右,女兒給妻子打來語音,突然問:“家裏有多少錢?”妻子回答:“沒多少,但夠你上學。”沒想到女兒說需要25.8萬元,希望媽媽能轉賬——女兒說,一個“警官”(詐騙者冒用的稱謂)聯係她,說她販賣詐騙信息,導致被騙的老人自殺。經過解釋,“警官”相信她,但需要交“保證金”自證清白。

很快,女兒發來一張手寫信,又迅速撤回。她懇求媽媽:我知道這25.8w數目太大了……證明我是清白後,錢也會退回來。最後,她讓媽媽不要和任何人說,“有保密協議”。這是詐騙,媽媽趕緊阻攔,不要理他們。但女兒沒信,反而失聯了。夫妻倆後來看到監控,當晚女兒從公寓的頂樓跳了下去。

25.8萬元,的確是李家全部的存款。李偉49歲,老家在農村,生下一雙兒女後,為了孩子上學搬到諸城市區。妻子在家帶孩子,他開冷庫,10年前生意開始不順,漸漸破產。嚐試幹過別的,想和朋友創業開食品廠,但沒有二三百萬供投資。

生活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事發後,李偉一再悔恨將女兒教育得太善良。李博雯有次從濟南坐拚車回家,一車7個人,高速費共90多塊,她自己承擔了40多。李偉要女兒投訴網約車司機,女兒聽李偉說過,投訴了會被封號,“幹什麽都不容易”。



●李博雯生活照

學生的年幼單純,被詐騙團夥所利用。多個公開案例顯示,詐騙團夥的套路一致:冒充公檢法來電,先是切斷留學生與外界的聯係,再通過監控實施精神控製,虛構命案讓年輕人自責,最後達到騙錢的目的。

被詐騙的留學生深知父母不易,詐騙團夥捕捉到這些,要求他們寫進“自白悔過書”。機寫、手寫各一遍,必須詳盡,從出生到求學,家庭的點點滴滴都要寫。幾個學生後來想明白,這是騙子為了套取家底,好設定“保證金”的價位。

自白書裏,李博雯寫,自己在吉隆坡沒有“同夥”,合租的室友至今說過的話不超過十句。李偉後來在她的手機裏看到,她連上廁所都要匯報,自拍照裏她哭得雙眼通紅,抽紙堆滿垃圾筐。

2023年,上海市反詐中心曾對2022年以來涉及的境外留學生被騙案件分析,發現受害留學生平均年齡僅為22歲,年齡段主要集中於“00後”,“出境到首次被騙”的最短間隔時間為1天。

今年5月,00後留學生張影在英國遭遇同樣的騙局,被24小時監控1個月,心理崩潰,入睡兩個小時就醒,全身僵直,無法走路,有時說不出話。

服從性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一直利用我的善良、愚蠢,反複精神控製我”,張影事後反思,騙子“警官”多次提到,因為自己信息泄露,導致16個家庭受害,絕大多數是農民工,其中一個老太太被騙光所有錢,自殺去世,都是因為她沒有保障好自己的信息。張影反駁後,“警官”指責她自私,說老太太都沒機會給自己申訴了……這些讓她逐漸感到愧疚。

被告知“好好配合,有機會在英國協同辦案”——考慮到不用回國,張影同意了刪除多個社交平台。之後,除了跟“警方”開視頻,電腦還要屏幕共享,手機開飛行模式,洗澡、上廁所都要被限製。不讓出門,和親友聊天隻能文字。

要自證清白,得繳納“保證金”75萬。扛不住壓力,張影想到用生命為這件事負責。她在手機備忘錄寫好3封遺書,每一封都很長,占滿幾個屏幕,“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和我媽辛苦掙來的,真的對不起,真的抱歉”。

父母對她的要求不高,希望她平平淡淡的,但她“一直想努力做一個令人驕傲的孩子”。原本,她計劃畢業後回國工作,孝順、供養他們。人生的路真的好難走呀,她寫道。



另一端的心理戰布置得複雜而縝密。

張影曆經5個人,他們分角色扮演,自稱英國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先下網,說她涉嫌電信詐騙,引導報警後由“上海警察”接手,升級為涉嫌洗錢,取保候審要交“保證金”。第三個是具備擔保資格的檢察長,和前者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接著專案隊長出場,出具裁定金額,最後由紀委監委的領導收網,出主意讓留學生騙父母交錢。

“都是劇本。”複盤整件事的經過,張影覺得自己一直保持警惕,即使被監控,也隨時發出質疑,和對方辯駁,但沒想到詐騙團隊編織的密網飛速把她罩住,越掙紮收縮得越緊。

騙局的切口,就在於詐騙團夥反複提及的“引渡回國”“穿著黃背心,手銬腳鐐戴上,把你帶回來”。前程被毀,舉家托舉的付出付諸東流,正是留學生最害怕的。而詐騙實施的每一步,又精準踩在家庭這個點上。

張影無法承受留學終止的代價。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大概38萬,爸媽都是中學老師,“盡全家之力托舉”。出國前做學生簽證,交保證金,家裏周轉不開,媽媽管舅舅借了20萬。

在張影的講述中,父母都是非常節儉的人,自己做飯,不下館子,東西攢著不舍得扔。老師寒暑假長,周圍人都去旅遊,他們就在家待著。爸爸當高中語文老師,50多歲了,為了多掙點錢供她上學,一直當班主任。每天6:00-23:00上班,有空就寫東西投稿,掙點稿費。

張影在英國租的是便宜公寓,很少出門,周圍的留學生歐洲各國旅遊,她沒怎麽去。難得去意大利和西班牙窮遊,找搭子合住青旅,早餐隨便對付,扛到晚上吃頓好的。在羅馬,她每天“拉練”3萬步,去別的城市早上四五點起床趕火車。旅行下來花費3000元,爸媽心疼,覺得她太省了。

被詐騙團夥盯上後,張影突然被告知事情變嚴重,必須要引渡回國,送進看守所,自稱叫陳愷的“上海警察”還發來逮捕令和引渡條令。連日的監控讓她崩潰:你把我抓回去吧,論文我找人寫。

沒想到,陳愷開始進行“懷柔戰術”,對張影表示同情和理解。得知張影和外公感情深,但外公患癌去世多年,陳愷自述妹妹也患癌,老婆因為他照顧妹妹跟他離婚,小孩沒有人管。都是悲慘的人,他說,要用他全部的精力幫她擔保。視頻裏,陳愷的徒弟這時推門而入,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你知不知道這樣會毀了你的前途?!”

另一端的視頻很快關閉,張影被單向監控,“專案隊長”和“紀委監委”領導的聲音相繼出現。張影印象中,自己質疑為何動用到後者,對方的套話說得很順口:“你和其他留學生的洗錢總金額有1.3億,這是重大的資金審查案,情節屬於特別嚴重,對國家的金融傷害非常巨大”。他一再要求張影向父母要錢,反複資金審查和確認,熬夜通宵進行。

她一直拖著,也沒想過跟父母如實說,萬一是真的警察,連累家人。這是大多數留學生遭遇騙局後的心理,習慣了報喜不報憂,父母遠在國內,幫不上忙。就這樣,他們切斷了最親密,也最有可能幫助認清騙局的一環。



一個女生剛到英國讀大一,也被“警官”纏上,說涉嫌洗錢和詐騙,教女孩用各種名義騙了媽媽100多萬。女孩說,起初她隻轉35萬,硬扛了一個多月,直到自己的銀行卡隻剩幾塊錢,對方仍不滿足,步步緊逼。

女孩來自北京,是單親家庭,媽媽在外企工作,獨自照料她。初三時患上抑鬱症,中考成績差,媽媽送她上了4年國際學校,接著出國。被騙的錢,是媽媽積攢多年給她預留的大學學費。

三聯生活周刊今年報道了一個女孩,在丹麥留學遭遇同樣的騙局,被監控4個月,詐騙上百萬。知道父母的積蓄不多,她是工作後有了存款才著手準備留學。被騙的錢,是父母的畢生積蓄、向親友的借款,和她自己在網上的貸款。

這些家境一般的留學生,普遍對父母有虧欠心理——這被詐騙團夥看準,進一步實施控製。張影不肯跟父母視頻要錢,對方拿著她寫下的自白書,反向PUA她:家人供你讀書多不容易啊,你怎麽都要完成學業,留在英國取保候審。

看到張影家的確湊不出75萬,自稱“紀委監委的領導”主動將取保候審的金額降到了50萬。張影說,還是出不起,你把我抓走吧。

張影畢業於一所雙非院校,學會計,考研想回到湖北老家轉金融,兩次都失敗,“380分都進不了複試”。就業競爭激烈,好一些的工作得有研究生學曆。

媽媽提議她留學:去國外上一年碩,拿到學位你同學還沒畢業。張影申請了香港的名校,被拒。差一點的學校名次不太行,權衡之下她選擇了英國的格拉斯哥大學,終於在去年上岸。

高強度學習一年,馬上要畢業了,結束所有考試,她焦慮得脫發,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正在預約學校的心理輔導團隊。接著就要忙畢業論文了,她和家人的付出眼看就有回報。她接到了自稱是“英國移民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

察覺出她狀態差,有抑鬱症狀,對方再次使用親情策略:自己也有個女兒,有抑鬱症,讀書不怎麽好,他就把女兒送到了美國。話鋒一轉,他說遇到了這件事,還是得配合,堅持等來清白的一天……

按照新規,如果擅自離開英國,學生簽證會在兩周後被取消。她就這樣一步步掉進陷阱,被詐騙團夥逼著給媽媽打視頻電話要錢,給詐騙團夥轉賬了5萬港元。

視頻前,張影特意化了厚底妝,塗上口紅,顯得有氣色。媽媽很興奮,以為她過得很好,最後她要了30萬。那是6月11日,距離她接到第一個詐騙電話近20天。

她在emoji上記錄的心情是“擔心”:這是我最內疚的一天,我騙了我媽媽……我心好累好痛苦……最後寫了4個對不起,每個附上感歎號。無人可傾訴,張影一直在手機上記錄每天的emoji,那一個月頭像都是暗色,“不開心,擔心,累”……



直到在轉第二筆賬之前,對方遲到了幾分鍾,張影無聊刷新聞,看到BBC推送了一條香港學生的詐騙案例,“跟我的一模一樣”。

自責讓輕生的念頭又冒出來,但被憎恨的情緒壓過——憑什麽騙子還好好活著?張影說,他們一定會被一網打盡,她到時候要上庭指證。

知道她遭受了詐騙,男友覺得很可笑,爸媽隻有責怪,認為她沒有抑鬱症,隻是壓力大,直到他們讀到她充滿感歎號的遺書和文字。

張影把經曆告訴每個朋友,有人恰好接到相同的詐騙電話,被她成功攔下。在社交平台,她將受騙的過程詳細公開,引來多位相同經曆者的傾訴,有人16歲剛出國門被騙,還有的被監控20多天“天天以淚洗麵”,或者終止留學。

“一輩子的汙點”,不少人害怕被熟人認出,拒絕講述更多。一個女孩接到電話時正逢論文和研究計劃的截止日期,騙子還發來受害者的跳樓視頻,她嚇得做噩夢,但爸爸有心髒病,更不敢告訴家人。

為了“逃離美術中專”去加拿大留學的女孩,借此起號,名字就叫“被詐××萬留子”。她被監控三個半月,騙走88萬,導致家裏“破產”,被迫中斷留學,買機票也要向朋友借錢。她更新帖子,寫發現自己被電詐的第×天,介紹如何海投和麵試崗位,從文員、美容師到牛奶試喝員,主要宣傳接單畫圖。

和他們一樣,在馬來西亞自殺的李博雯是為了逃離大專。去年,她高考400分,在山東隻能讀專科,南方的一所專科院校發來錄取通知書,一家人搜索後發現條件很差,都不滿意。

李博雯想複讀,父親李偉否決了,同學的孩子複讀一年,分數跟第一年一模一樣,他擔心女兒白白付出努力。一個朋友建議,可以送女兒出國讀書。李偉好幾個朋友的孩子都在國外,新加坡、加拿大、韓國……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過得很好。

“我就這麽一個閨女”,李偉想,大兒子讀完大專進工廠了,女兒畢竟是女孩,不能到車間幹重活,或者工地打小工。他希望女兒找個輕鬆的工作,出國可以直接讀本科,正好女兒也想出去看看。

經由朋友的介紹,李偉聯係上諸城當地一家小型培訓機構,校長的兒子去年到馬來西亞留學。校長幫忙聯係上煙台的一所大學,讓李博雯先培訓英語,考雅思。但臨近開學,學校臨時通知不開班了,培訓機構把李博雯轉到濟南另一所二本院校。時間緊迫,李偉說,他們隻能同意。

這些留學的方法和路徑,李偉是第一次知曉。他是農村人,沒上過什麽學,早早出來打工,在托舉女兒時,隻能從經濟效益和作為父母的樸素想法出發,做出選擇。選留學目的地,學校提供了4個選項——俄羅斯太亂,新加坡太貴,韓國不好找工作——隻有馬來西亞治安好,性價比高。

現在,女兒的事情沒有進展,李偉再去找濟南那所院校,才發現真正送女兒出國的是一家公司,學校老師在外創辦的。



●李博雯剛抵達馬來西亞時



●事發後,諸城和馬來西亞警方都立了案

一家人的生活幾乎停滯,李偉說,他已經幾個月沒開網約車。妻子心理狀態差,要打針吃藥,坐在家裏自言自語。老父親癌症不時複發,最近又住了院。他們期盼24歲的大兒子快點結婚,生個孩子增加點生機,轉移注意力。孩子不聽,相親都不願去,“工資自己還不夠花的”。

出事前幾天,李偉在跑車的間隙,問女兒在幹嘛,吃了沒,打車多少錢,一頓飯多少錢。微信裏,女兒一直為每月上課要5000多焦慮。一家人都清楚這筆留學賬:給濟南的學校交了4萬,用於培訓和申請。等進入大學,學費等算下來一年七八萬。

剛去馬來西亞時,女兒原本申請了學校宿舍,但單間沒了,集體宿舍沒有獨立衛生間。女兒愛幹淨,每天要洗澡,他讓女兒多花點錢,在外租下公寓。沒想到,獨居環境成了騙子行騙成功的一個要素。

他翻看女兒出事前幾天發來的微信,語音不敢聽,女兒主動發來的最後一條文字,是“你去送人的時候路上慢點哈”。



●李偉和女兒最後的聊天記錄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財長:李成鋼不請自來 他以為自己是戰狼…
特朗普宣布一個大消息,印度人都不敢相信
93歲老人再當爸 華人妻比他小56歲:不為錢 隻為…
李銳在迪拜拿下12億元訂單 曬與多名王室成員合影
大地震要來了?美西2斷層恐觸發 學者警告“超級連鎖”




24小時討論排行

李承鵬: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和黑暗森林的火種
美司法部沒收柬埔寨電詐網絡近13萬枚比特幣150億
老人被聯邦執法罰$130 因忘帶綠卡 全美移民圈炸鍋!
加州大學3天斬獲五項諾貝爾!UC伯克利更是贏麻了
全球護照排名最新報告出爐!美國完全跌出前十
白宮AI沙皇揭密中國拒買英偉達AI芯片用意 就是為了…
哈馬斯在街頭公開處決“以色列合作者”
美破柬詐騙集團 中國首腦在逃 照片曝光
中國學者:若十年內未收回台灣,恐“永遠收不回”
為長期關門做準備!眾議長:這次關門會曠日持久…
胡錫進:特朗普急缺新籌碼 竟拿“地溝油”威脅中國
馬斯克拋6.85億美元訂單 中國成Optimus重要供應商
中國對特朗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
五角大樓採訪新規遭媒體群起拒簽 美防長:慢走不送
繼卡車司機後 ICE開始抓捕沒身份的Uber和Lyft司機
特朗普開寫“死亡筆記”,司法部變身其“複仇者聯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貧困留學生”,陷入定製的電詐劇本

極晝story 2025-10-15 00:05:54



“貧困留學生”,陷入定製的電詐劇本

到達馬來西亞僅僅9天,20歲的李博雯突然自殺了。留學生活還沒真正展開,她先接到“警察”的電話,稱她參與一場詐騙。李博雯老家在縣級市,父親李偉為了供她出國,每天在外跑十幾個小時的順風車,全部存款也拿不出“保證金”。在虧欠感中,女孩不敢向家人求助,獨自陷入絕望。

社交平台上,遇到類似騙局的人不在少數,在這些留學生公開的經曆中,我們發現不少家庭經濟條件一般,而一套量身定製的劇本精準找上了他們。幾千字的“自白書”,成為獲悉家境,最後開價的依據。想要自證清白,需要二三十萬,甚至七十多萬。



女兒節儉懂事,不化妝,不穿牌子,衣服幾百塊算很好的。小學、初中都離家近,步行幾分鍾能到,高中要住宿,李偉嫌條件差,每天開車接送她。到濟南學雅思後,她有次坐順風車回家,路上睡著沒接電話,李偉被嚇到,之後基本都跨市去接。去馬來西亞是女兒第一次獨自出遠門,不讓他送,為省錢買中轉的機票,自己在廈門過了一夜。

聊起這些,這位父親帶著哭腔。李博雯去世半年,他每月去墳前祭奠,還是搞不清楚,女兒當時為什麽不告訴他們?為什麽不打電話?

李偉和妻子從山東諸城趕到吉隆坡時,李博雯的手機已經被清理過,和詐騙團夥的通話記錄和消息都刪除或撤回了。警方展示“最近刪除”裏的自白書,李偉模模糊糊聽說,寫了5000字,但隻看到最後一頁。

女兒詳述自己為什麽到馬來西亞,抵達後的日程安排。她提到,去年高考失利,不想讀專科,家人花錢送她留學——先在濟南一個二本院校的國際班學習半年,雅思沒達到要求的5.5分,於是到馬來西亞學習語言,當地大學還沒有錄入她的學籍。

最後,她寫下未來規劃:讀完博士,回國在重慶、武漢、西安等一些競爭沒有那麽強的城市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租個房,努力存錢,讓爸媽過上好日子。



●李博雯的自白書

家裏經濟一般。去年9月,李博雯一開學,李偉花18萬買了輛電車,跑順風車。每月要還3000多車貸,他在多個平台接單,諸城和濰坊來回跑。競爭激烈,90公裏每人收50多塊,一個月掙幾千。他清晨6點出門,有時一天接不到單,空跑到淩晨2點回家。

李偉記得,2025年3月22日14點左右,女兒給妻子打來語音,突然問:“家裏有多少錢?”妻子回答:“沒多少,但夠你上學。”沒想到女兒說需要25.8萬元,希望媽媽能轉賬——女兒說,一個“警官”(詐騙者冒用的稱謂)聯係她,說她販賣詐騙信息,導致被騙的老人自殺。經過解釋,“警官”相信她,但需要交“保證金”自證清白。

很快,女兒發來一張手寫信,又迅速撤回。她懇求媽媽:我知道這25.8w數目太大了……證明我是清白後,錢也會退回來。最後,她讓媽媽不要和任何人說,“有保密協議”。這是詐騙,媽媽趕緊阻攔,不要理他們。但女兒沒信,反而失聯了。夫妻倆後來看到監控,當晚女兒從公寓的頂樓跳了下去。

25.8萬元,的確是李家全部的存款。李偉49歲,老家在農村,生下一雙兒女後,為了孩子上學搬到諸城市區。妻子在家帶孩子,他開冷庫,10年前生意開始不順,漸漸破產。嚐試幹過別的,想和朋友創業開食品廠,但沒有二三百萬供投資。

生活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事發後,李偉一再悔恨將女兒教育得太善良。李博雯有次從濟南坐拚車回家,一車7個人,高速費共90多塊,她自己承擔了40多。李偉要女兒投訴網約車司機,女兒聽李偉說過,投訴了會被封號,“幹什麽都不容易”。



●李博雯生活照

學生的年幼單純,被詐騙團夥所利用。多個公開案例顯示,詐騙團夥的套路一致:冒充公檢法來電,先是切斷留學生與外界的聯係,再通過監控實施精神控製,虛構命案讓年輕人自責,最後達到騙錢的目的。

被詐騙的留學生深知父母不易,詐騙團夥捕捉到這些,要求他們寫進“自白悔過書”。機寫、手寫各一遍,必須詳盡,從出生到求學,家庭的點點滴滴都要寫。幾個學生後來想明白,這是騙子為了套取家底,好設定“保證金”的價位。

自白書裏,李博雯寫,自己在吉隆坡沒有“同夥”,合租的室友至今說過的話不超過十句。李偉後來在她的手機裏看到,她連上廁所都要匯報,自拍照裏她哭得雙眼通紅,抽紙堆滿垃圾筐。

2023年,上海市反詐中心曾對2022年以來涉及的境外留學生被騙案件分析,發現受害留學生平均年齡僅為22歲,年齡段主要集中於“00後”,“出境到首次被騙”的最短間隔時間為1天。

今年5月,00後留學生張影在英國遭遇同樣的騙局,被24小時監控1個月,心理崩潰,入睡兩個小時就醒,全身僵直,無法走路,有時說不出話。

服從性是一步步建立起來的。“一直利用我的善良、愚蠢,反複精神控製我”,張影事後反思,騙子“警官”多次提到,因為自己信息泄露,導致16個家庭受害,絕大多數是農民工,其中一個老太太被騙光所有錢,自殺去世,都是因為她沒有保障好自己的信息。張影反駁後,“警官”指責她自私,說老太太都沒機會給自己申訴了……這些讓她逐漸感到愧疚。

被告知“好好配合,有機會在英國協同辦案”——考慮到不用回國,張影同意了刪除多個社交平台。之後,除了跟“警方”開視頻,電腦還要屏幕共享,手機開飛行模式,洗澡、上廁所都要被限製。不讓出門,和親友聊天隻能文字。

要自證清白,得繳納“保證金”75萬。扛不住壓力,張影想到用生命為這件事負責。她在手機備忘錄寫好3封遺書,每一封都很長,占滿幾個屏幕,“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和我媽辛苦掙來的,真的對不起,真的抱歉”。

父母對她的要求不高,希望她平平淡淡的,但她“一直想努力做一個令人驕傲的孩子”。原本,她計劃畢業後回國工作,孝順、供養他們。人生的路真的好難走呀,她寫道。



另一端的心理戰布置得複雜而縝密。

張影曆經5個人,他們分角色扮演,自稱英國移民局的工作人員先下網,說她涉嫌電信詐騙,引導報警後由“上海警察”接手,升級為涉嫌洗錢,取保候審要交“保證金”。第三個是具備擔保資格的檢察長,和前者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接著專案隊長出場,出具裁定金額,最後由紀委監委的領導收網,出主意讓留學生騙父母交錢。

“都是劇本。”複盤整件事的經過,張影覺得自己一直保持警惕,即使被監控,也隨時發出質疑,和對方辯駁,但沒想到詐騙團隊編織的密網飛速把她罩住,越掙紮收縮得越緊。

騙局的切口,就在於詐騙團夥反複提及的“引渡回國”“穿著黃背心,手銬腳鐐戴上,把你帶回來”。前程被毀,舉家托舉的付出付諸東流,正是留學生最害怕的。而詐騙實施的每一步,又精準踩在家庭這個點上。

張影無法承受留學終止的代價。一年的學費和住宿費大概38萬,爸媽都是中學老師,“盡全家之力托舉”。出國前做學生簽證,交保證金,家裏周轉不開,媽媽管舅舅借了20萬。

在張影的講述中,父母都是非常節儉的人,自己做飯,不下館子,東西攢著不舍得扔。老師寒暑假長,周圍人都去旅遊,他們就在家待著。爸爸當高中語文老師,50多歲了,為了多掙點錢供她上學,一直當班主任。每天6:00-23:00上班,有空就寫東西投稿,掙點稿費。

張影在英國租的是便宜公寓,很少出門,周圍的留學生歐洲各國旅遊,她沒怎麽去。難得去意大利和西班牙窮遊,找搭子合住青旅,早餐隨便對付,扛到晚上吃頓好的。在羅馬,她每天“拉練”3萬步,去別的城市早上四五點起床趕火車。旅行下來花費3000元,爸媽心疼,覺得她太省了。

被詐騙團夥盯上後,張影突然被告知事情變嚴重,必須要引渡回國,送進看守所,自稱叫陳愷的“上海警察”還發來逮捕令和引渡條令。連日的監控讓她崩潰:你把我抓回去吧,論文我找人寫。

沒想到,陳愷開始進行“懷柔戰術”,對張影表示同情和理解。得知張影和外公感情深,但外公患癌去世多年,陳愷自述妹妹也患癌,老婆因為他照顧妹妹跟他離婚,小孩沒有人管。都是悲慘的人,他說,要用他全部的精力幫她擔保。視頻裏,陳愷的徒弟這時推門而入,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你知不知道這樣會毀了你的前途?!”

另一端的視頻很快關閉,張影被單向監控,“專案隊長”和“紀委監委”領導的聲音相繼出現。張影印象中,自己質疑為何動用到後者,對方的套話說得很順口:“你和其他留學生的洗錢總金額有1.3億,這是重大的資金審查案,情節屬於特別嚴重,對國家的金融傷害非常巨大”。他一再要求張影向父母要錢,反複資金審查和確認,熬夜通宵進行。

她一直拖著,也沒想過跟父母如實說,萬一是真的警察,連累家人。這是大多數留學生遭遇騙局後的心理,習慣了報喜不報憂,父母遠在國內,幫不上忙。就這樣,他們切斷了最親密,也最有可能幫助認清騙局的一環。



一個女生剛到英國讀大一,也被“警官”纏上,說涉嫌洗錢和詐騙,教女孩用各種名義騙了媽媽100多萬。女孩說,起初她隻轉35萬,硬扛了一個多月,直到自己的銀行卡隻剩幾塊錢,對方仍不滿足,步步緊逼。

女孩來自北京,是單親家庭,媽媽在外企工作,獨自照料她。初三時患上抑鬱症,中考成績差,媽媽送她上了4年國際學校,接著出國。被騙的錢,是媽媽積攢多年給她預留的大學學費。

三聯生活周刊今年報道了一個女孩,在丹麥留學遭遇同樣的騙局,被監控4個月,詐騙上百萬。知道父母的積蓄不多,她是工作後有了存款才著手準備留學。被騙的錢,是父母的畢生積蓄、向親友的借款,和她自己在網上的貸款。

這些家境一般的留學生,普遍對父母有虧欠心理——這被詐騙團夥看準,進一步實施控製。張影不肯跟父母視頻要錢,對方拿著她寫下的自白書,反向PUA她:家人供你讀書多不容易啊,你怎麽都要完成學業,留在英國取保候審。

看到張影家的確湊不出75萬,自稱“紀委監委的領導”主動將取保候審的金額降到了50萬。張影說,還是出不起,你把我抓走吧。

張影畢業於一所雙非院校,學會計,考研想回到湖北老家轉金融,兩次都失敗,“380分都進不了複試”。就業競爭激烈,好一些的工作得有研究生學曆。

媽媽提議她留學:去國外上一年碩,拿到學位你同學還沒畢業。張影申請了香港的名校,被拒。差一點的學校名次不太行,權衡之下她選擇了英國的格拉斯哥大學,終於在去年上岸。

高強度學習一年,馬上要畢業了,結束所有考試,她焦慮得脫發,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正在預約學校的心理輔導團隊。接著就要忙畢業論文了,她和家人的付出眼看就有回報。她接到了自稱是“英國移民局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

察覺出她狀態差,有抑鬱症狀,對方再次使用親情策略:自己也有個女兒,有抑鬱症,讀書不怎麽好,他就把女兒送到了美國。話鋒一轉,他說遇到了這件事,還是得配合,堅持等來清白的一天……

按照新規,如果擅自離開英國,學生簽證會在兩周後被取消。她就這樣一步步掉進陷阱,被詐騙團夥逼著給媽媽打視頻電話要錢,給詐騙團夥轉賬了5萬港元。

視頻前,張影特意化了厚底妝,塗上口紅,顯得有氣色。媽媽很興奮,以為她過得很好,最後她要了30萬。那是6月11日,距離她接到第一個詐騙電話近20天。

她在emoji上記錄的心情是“擔心”:這是我最內疚的一天,我騙了我媽媽……我心好累好痛苦……最後寫了4個對不起,每個附上感歎號。無人可傾訴,張影一直在手機上記錄每天的emoji,那一個月頭像都是暗色,“不開心,擔心,累”……



直到在轉第二筆賬之前,對方遲到了幾分鍾,張影無聊刷新聞,看到BBC推送了一條香港學生的詐騙案例,“跟我的一模一樣”。

自責讓輕生的念頭又冒出來,但被憎恨的情緒壓過——憑什麽騙子還好好活著?張影說,他們一定會被一網打盡,她到時候要上庭指證。

知道她遭受了詐騙,男友覺得很可笑,爸媽隻有責怪,認為她沒有抑鬱症,隻是壓力大,直到他們讀到她充滿感歎號的遺書和文字。

張影把經曆告訴每個朋友,有人恰好接到相同的詐騙電話,被她成功攔下。在社交平台,她將受騙的過程詳細公開,引來多位相同經曆者的傾訴,有人16歲剛出國門被騙,還有的被監控20多天“天天以淚洗麵”,或者終止留學。

“一輩子的汙點”,不少人害怕被熟人認出,拒絕講述更多。一個女孩接到電話時正逢論文和研究計劃的截止日期,騙子還發來受害者的跳樓視頻,她嚇得做噩夢,但爸爸有心髒病,更不敢告訴家人。

為了“逃離美術中專”去加拿大留學的女孩,借此起號,名字就叫“被詐××萬留子”。她被監控三個半月,騙走88萬,導致家裏“破產”,被迫中斷留學,買機票也要向朋友借錢。她更新帖子,寫發現自己被電詐的第×天,介紹如何海投和麵試崗位,從文員、美容師到牛奶試喝員,主要宣傳接單畫圖。

和他們一樣,在馬來西亞自殺的李博雯是為了逃離大專。去年,她高考400分,在山東隻能讀專科,南方的一所專科院校發來錄取通知書,一家人搜索後發現條件很差,都不滿意。

李博雯想複讀,父親李偉否決了,同學的孩子複讀一年,分數跟第一年一模一樣,他擔心女兒白白付出努力。一個朋友建議,可以送女兒出國讀書。李偉好幾個朋友的孩子都在國外,新加坡、加拿大、韓國……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過得很好。

“我就這麽一個閨女”,李偉想,大兒子讀完大專進工廠了,女兒畢竟是女孩,不能到車間幹重活,或者工地打小工。他希望女兒找個輕鬆的工作,出國可以直接讀本科,正好女兒也想出去看看。

經由朋友的介紹,李偉聯係上諸城當地一家小型培訓機構,校長的兒子去年到馬來西亞留學。校長幫忙聯係上煙台的一所大學,讓李博雯先培訓英語,考雅思。但臨近開學,學校臨時通知不開班了,培訓機構把李博雯轉到濟南另一所二本院校。時間緊迫,李偉說,他們隻能同意。

這些留學的方法和路徑,李偉是第一次知曉。他是農村人,沒上過什麽學,早早出來打工,在托舉女兒時,隻能從經濟效益和作為父母的樸素想法出發,做出選擇。選留學目的地,學校提供了4個選項——俄羅斯太亂,新加坡太貴,韓國不好找工作——隻有馬來西亞治安好,性價比高。

現在,女兒的事情沒有進展,李偉再去找濟南那所院校,才發現真正送女兒出國的是一家公司,學校老師在外創辦的。



●李博雯剛抵達馬來西亞時



●事發後,諸城和馬來西亞警方都立了案

一家人的生活幾乎停滯,李偉說,他已經幾個月沒開網約車。妻子心理狀態差,要打針吃藥,坐在家裏自言自語。老父親癌症不時複發,最近又住了院。他們期盼24歲的大兒子快點結婚,生個孩子增加點生機,轉移注意力。孩子不聽,相親都不願去,“工資自己還不夠花的”。

出事前幾天,李偉在跑車的間隙,問女兒在幹嘛,吃了沒,打車多少錢,一頓飯多少錢。微信裏,女兒一直為每月上課要5000多焦慮。一家人都清楚這筆留學賬:給濟南的學校交了4萬,用於培訓和申請。等進入大學,學費等算下來一年七八萬。

剛去馬來西亞時,女兒原本申請了學校宿舍,但單間沒了,集體宿舍沒有獨立衛生間。女兒愛幹淨,每天要洗澡,他讓女兒多花點錢,在外租下公寓。沒想到,獨居環境成了騙子行騙成功的一個要素。

他翻看女兒出事前幾天發來的微信,語音不敢聽,女兒主動發來的最後一條文字,是“你去送人的時候路上慢點哈”。



●李偉和女兒最後的聊天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