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天刷諾貝爾獎榜單,整個加州人都沸騰了
短短三天,加州大學係統(UC)就包攬了五項大獎!簡直是“諾貝爾獎收割機”本機!伯克利、聖塔芭芭拉、聖地亞哥、洛杉磯,全都榜上有名。

01
一起看看UC這波神級戰績

今年的獲獎者名單裏,有5位得主都和加州大學脫不開關係。

Omar Yaghi(UC Berkeley):拿下諾貝爾化學獎,用一項“從空氣中取水”的發明,讓沙漠都能喝上水,被稱之為“沙漠的造雨人”。

John Clarke(UC Berkeley 名譽教授)、Michel Devoret(曾任 UCSB 教授)、John Martinis(UCSB 名譽教授):三人聯手摘下物理學獎,他們做的實驗把“量子世界”搬到了真實電路裏,開啟量子計算新時代。

Fred Ramsdell(UC San Diego 本科,UCLA 博士):生理或醫學獎,用幾十年研究解釋了免疫係統如何區分“敵我”,讓人體免疫不再自爆。

三天內五項諾獎,加州大學這波堪稱“開掛式輸出”。UC校友群都炸了,自豪感滿滿啊!
02
伯克利依舊是戰神本神

要說UC裏誰最有諾獎體質,還得是老大哥——UC Berkeley。
從1939年伯克利教授歐內斯特·勞倫斯發明回旋加速器、拿下UC曆史上第一座諾貝爾獎開始,伯克利的科研天花板就一路拉滿:物理、化學、生物、經濟學,哪一項都能卷到全球前列。

截止今年,光伯克利一個校區的諾貝爾獎得主就超過30位!這回再添兩位,直接穩坐“全美最強科研校區”寶座。

而且伯克利的獲獎項目都不是“錦上添花型”,而是那種能改寫科技格局的。
從發現新元素到量子計算,從基礎理論到環境科技,每一次獲獎,都是可以改寫教材的那種。
更有梗的是,伯克利有個“傳統”——拿了諾貝爾獎的教授,可以在校園裏擁有一個終身免費的停車位。

要知道,伯克利校園的停車位超級稀缺。這下獎項揭曉,伯克利又要少兩個停車位了

03
UC係到底憑啥能這麽強?

很多人以為UC強,是因為有錢有設備,更重要的是,它真的敢給年輕人機會。
比如伯克利當年讓還沒拿到博士學位的年輕研究員自由探索核物理;

UCLA鼓勵教授和產業界共同研發,從實驗室走向現實;
UC San Diego的“開放實驗”模式,讓本科生都能參與科研項目。

學術自由,包容多元,才是我們UC體係最珍貴的底色。
也因此,UC和諾貝爾獎的緣分早已密不可分,UC 係列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出現在 1939 年,到現在——UC體係共拿下75項諾貝爾獎。光物理學獎就有23項。UCSF、UCLA、UCSD 都在醫學、經濟、化學等領域拿過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