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以來,陝西省西安市遭遇持續降雨,10月13日,為期一個多月的降雨短暫停止,漫步西安街頭,可以看到遍地長出了蘑菇,大雁塔被雨水打濕受潮,連城牆也布滿青苔。
西安某處城牆長滿青苔
據西安發布消息,氣象專家表示,此次持續性降雨主要原因是副熱帶高壓和西風槽在該省上空交匯,形成比較穩定的雨帶,導致了這場範圍大、持續時間長的降雨。
連續降雨1個多月,公園長椅上都長出了蘑菇
據陝西氣象消息,9月以來,全省出現3次連陰雨過程,87站降水日數超過20天,安康、漢中、鹹陽等部分地區達30天以上,較常年同期偏多3~17天,鹹陽永壽降水日數最多32天,日照偏少20~100小時;全省平均降水量31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6倍,為1961年以來第2多,僅次於2021年。
西安市氣象台2025年10月12日09時發布天氣預報:預計13日降雨間歇,14日仍有小到中雨天氣。由於前期降雨較多、土壤飽和度高,降雨影響區域發生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及地質災害的氣象風險等級高,請注意防範。
公園長椅長出蘑菇
12日下午,記者在街頭發現,路邊的大樹幾乎每隔幾步都能看到長滿蘑菇,部分樹幹還長出了木耳等菌類生物。
西安市民羅女士表示,她在世博園的長椅上也發現長出了各式各樣的小蘑菇,覺得十分新奇,孩子還摘了一些。
在西安高校就讀的小王同學稱,學校的樹下現在都長滿了蘑菇,有些樹隻剩樹根了也長了好多菌類。
不過,蘑菇雖多,但也不要輕易采摘食用。日前,西安疾控發布消息提醒市民,為了安全不采不買不食用這些野生蘑菇。
大雁塔受潮,城牆已布滿青苔
除了植物,一些建築也受持續降雨影響受潮。12日下午,記者來到西安大雁塔,發現塔身被雨水打濕,部分區域出現受潮的情況而變黑。
大雁塔被打濕
資料顯示,大雁塔是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位於西安市雁塔區,又稱大慈恩寺塔。大雁塔始建於652年,經曆代維修,現存塔為明代修複。大雁塔是建於方形磚砌塔基之上的七層四方形磚塔,通高64.1米。
13日上午,記者就此事聯係大慈恩寺景區,工作人員表示,已收到反饋,(塔身的維護)會有專門的文物保護部門負責。
城牆上的青苔長出小花
此外,西安城牆已因降雨長出了青苔,一些小花還從青苔上萌芽。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並非所有區域的城牆都有青苔,長青苔最多的城牆為土製,而現代修繕後的城牆則未長出青苔。
據第一現場報道,西安城牆景區工作人員表示:“我們這邊一直都有做文物監測,安全問題不用擔心!”
13日短暫停歇,後續還會有降水,氣象局解釋成因
在往年,西安的秋季很少有如此頻繁且連續的降雨。許多本地網友評論道:“雨再下頭上都要長蘑菇了”“現在西安人都是‘潮’人”。
西安降雨後遍地長出蘑菇
那麽,為何此輪降雨會持續如此長的時間呢?據華商報報道,陝西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陳小婷表示,由於副熱帶高壓帶來的暖濕氣流比較強,西風槽帶來的冷空氣也頻頻南下,冷暖空氣在我省上空交匯,兩方“勢力”都比較強勁,所以在我省上空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雨帶,雨帶也會稍微移動,移動到北邊,陝北就有明顯降水,移動到南邊,陝南就有大到暴雨。這就是近期我省持續降水的主要原因。
陝西省氣候中心數據顯示,秋淋常年始於9月12日,止於10月6日,持續時間平均約25天。2025年秋淋上線時間早,8月25日啟動,比往年提前18天。陝西秋淋的特點是,持續時間長,日照時數少:陰雨寡照是秋淋的顯著特點,往往連續幾天都沒有日照。
這輪降水會下到什麽時候呢?陳小婷表示,10月13日雨水會緩口氣,後期可能還有降水過程。但目前還不好確定,說整個降水過程什麽時候結束,還為時過早。
西安市氣象台10月13日09時發布天氣預報:未來一周我市將維持陰雨相間天氣,其中明天下午至夜間全市有小到中雨,16日下午至17日中午有中雨、局地大雨,伴有5-6級陣風,後期19日仍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氣,其餘時段以多雲到陰天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