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費玉清趿拖鞋買菜講價,他的晚年生活引人羨慕

費玉清趿拖鞋買菜講價,他的晚年生活引人羨慕

文章來源: 流年拾光 於 2025-10-11 09:47:3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前言

小哥費玉清常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談吐幽默風趣,舉止優雅大方,“一剪梅”曲調一出,就讓不少人開懷大笑,進入樂壇多年,也留在了眾多經典傳唱的歌曲。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個西裝筆挺、嗓音清澈如水的他,從喧囂的人世間“消失”五年之久,如今70歲的費玉清,沒有妻子,沒有兒女,一個人過著外人看來有些冷清的日子。

但是在不少人認為他晚年淒涼時,他卻過著眾人羨慕的生活。

#亞太瞭望台#

血緣這把雙刃劍

按理說家是我們無條件的避風港,但在費玉清這裏,這個港灣從一開始就風雨飄搖,童年家境清貧,父母早早離異,他和哥哥張菲、姐姐費貞綾是母親一手拉扯大的。

姐姐費貞綾原名張彥瓊,最早踏入演藝圈,憑借豔麗的形象和歌喉,紅極一時,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她成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兩個弟弟拉進這個圈子。

費玉清趿拖鞋買菜講價,他的晚年生活引人羨慕

哥哥張菲成了綜藝大哥,而內向的弟弟張彥亭,也在姐姐的安排下,去酒吧駐唱練膽,並被引薦給了大音樂人劉家昌,從此有了藝名“費玉清”。

可以說沒有姐姐,就沒有後來的費玉清,這份恩情,比天還大,可誰能想到,多年後,也正是這位姐姐,親手將這份親情撕得粉碎。



她公開指責費玉清“一毛不拔”,是個十足的吝嗇鬼,親姐弟鬧到這個地步,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問題的根源,出在姐姐身上。

在事業穩定後,費貞綾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剃度出家,本以為是看破紅塵,誰知她的出家生活卻極盡奢華。



穿著幾百萬台幣的袈裟,佩戴金銀珠寶,出入有豪車接送,身邊還跟著四位年輕的男助理,更要命的是,她沾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並因被詐騙欠下巨額債務。

一次是1400萬,一次是4000萬,數字大得嚇人,作為弟弟,費玉清和張菲一次次地出手相救,為她償還了數千萬的債務。



然而這仿佛成了一個無底洞,姐姐屢教不改,弟弟們終於心灰意冷,他們決定停止無限製地填坑,改為每月提供5萬台幣作為生活費,這個理性的決定,卻成了姐姐口中“一毛不拔”的證據。

血緣,這個本該給予他溫暖和歸屬感的紐帶,最終異化成了一筆還不清的爛賬和一場公開的難堪,原生家庭的歸屬感,至此徹底失落。



舞台是座黃金牢籠

家庭這條路走不通,事業或許能成為新的寄托,上世紀80年代,費玉清紅遍大江南北,代表作《一剪梅》、《夢駝鈴》家喻戶曉。

他出道才三年就三度拿下金鍾獎最佳男歌星獎,業界甚至有“女有鄧麗君,男有費玉清”的說法,地位可見一斑,舞台上的他,永遠西裝筆挺,舉止溫文爾雅,像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歌壇詩人”。



觀眾的掌聲、鮮花和“小哥”這個親切的昵稱,為他構建了一個看似無比強大的歸屬感——他屬於舞台,屬於所有愛他歌聲的人。

哥哥張菲曾形容他的日程“比總理還滿”,這既是成功的證明,也是一種無形的捆綁,為了維持這份“歸屬感”,他活成了兩種樣子。



舞台上是詩人,綜藝節目裏卻成了講葷段子的“汙妖王”,這種反差萌讓他更受歡迎,但這何嚐不是一種迎合?為了讓觀眾開心,他必須表演,必須隱藏一部分真實的自我。

舞台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座用掌聲和榮耀打造的黃金牢籠,真正讓這座牢籠轟然倒塌的,是父母的相繼離世。



他對母親的感情極深,2011年母親去世時,他抱著母親的遺體遲遲不肯放手。

而2017年父親的離去,則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父親病危時,他因為有合約在身,無法陪在身邊,沒能見到最後一麵,這個遺憾像一根針,刺破了舞台虛假的繁華。



他猛然醒悟,自己為了忠於舞台上的角色,卻犧牲了作為兒子的責任,再熱烈的掌聲,再高的榮譽,也無法填補失去至親的巨大失落。

那一刻他才明白舞台給他的歸屬感,終究是虛幻的,是風一吹就散的。



到不了的愛情彼岸

親情和事業都未能成為最終的港灣,那麽愛情呢?費玉清一生中,曾有一次無限接近婚姻,那也是他構建個人家庭歸屬感的唯一機會。

1978年23歲的他在日本演出時,認識了一位名叫安井千惠的日本女孩,女孩出身商界名門,卻毫無架子,會蹲在後台啃飯團等他,這份純真深深打動了費玉清。



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三年後便舉行了訂婚儀式,一個是中國冉冉升起的歌壇新星,一個是日本的富家千金,這本該是一段童話般的姻緣。

然而在談婚論嫁時,安井千惠的父親卻提出了三個苛刻的條件。



第一,費玉清必須入贅,成為安井家的人,第二,他必須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日本國籍。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一點,他必須放棄自己的歌唱事業。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婚嫁條件,而是一場關於“你是誰”的歸屬權爭奪,對方要的,不是一個女婿,而是一個徹底抹去過去、完全歸屬於他們家族的日本人,這讓費玉清無法接受。



放棄國籍意味著背棄自己的根,放棄事業等於否定自己的人生價值,更何況,他還要承擔贍養母親的責任,這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一場關於身份認同的保衛戰。

最終他選擇了拒絕,這段被無數人看好的姻緣,就此畫上了句號,代價是他此後終身未娶,愛情,這個本可以為他遮風擋雨的港灣,成了他心中一個永遠無法抵達的彼岸。



多年後安井千惠早已結婚生子,但依然會出現在他的演唱會上,據說在2016年的一場演唱會上,費玉清疑似在台下看到了她的身影,一度哽咽失聲,那個未竟的歸屬,成了他一生的意難平。



一方庭院才是家

家庭、舞台、愛情,人生三大歸屬感的來源,費玉清都求索過,也都一一幻滅了,當他65歲那年,用一封手寫信向世界告別時,許多人都以為他會就此遁入孤寂。

可事實恰恰相反,這並非消極的避世,而是一次主動的選擇——既然向外求不得,那便向內,為自己建一個家。



2019年在最後一場告別演唱會上,他向舞台深深鞠躬,徹底告別了那個曾帶給他無上榮耀,也帶來無盡束縛的“舞台歸屬”,從此,世間再無“小哥”費玉清,隻有一個回歸本名“張彥亭”的普通人。

他搬到了台北陽明山的郊區平房,過上了旁人無法想象的極簡生活,每天早上起來,先給院子裏的魚換水,然後去照料那些花花草草。



他親手種下了母親生前最愛吃的番茄,仿佛母親從未離開。他還收養了很多流浪貓,把它們喂得飽飽的,那個曾經的巨星,如今會像個普通大爺一樣,趿著拖鞋去菜市場,為了幾塊錢跟商販討價還價。

生活變得規律、平淡,卻也無比真實,這個由魚、貓、花草和番茄組成的小院子,成了他安放自己內心的新坐標。



在這裏他也擁有了一種新型的人際關係,他和女歌手江蕙(或稱阿芳)是幾十年的知己,當年江蕙衝刺獎項,他陪著練歌、為她熬湯,後來江蕙化療,他陪在身邊逗她開心。

這不是激情澎湃的愛情,也不是血緣捆綁的親情,而是一種更自由、更成熟的陪伴,退休後,兩人住得很近,可以隨時串門,享受這份“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



結語

外界眼裏的“無妻無子,孤身一人”,在他自己看來,或許正是擺脫了所有身份枷鎖後,難能可貴的“自由”和“快樂”。

他不再是需要對姐姐負責的弟弟,不再是需要對觀眾負責的歌星,也不再是那個為愛糾結的年輕人,他終於可以隻做張彥亭自己。

他用大半生的時間去尋找歸屬感,最終發現,那個最安穩的家,不在任何人身上,不在任何舞台上,就在自己的一方庭院和一顆平靜的心裏,這,或許才是他尋覓一生的終極答案。



?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忘了民族主義電影吧!你應該知道的 731 曆史真相
宗馥莉從娃哈哈辭職:她選擇了放下
梅根與男設計師公開“親吻”惹爭議,在時裝秀上成焦點
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五”:納指暴跌3.56%
叔叔宗澤後發聲:水軍害了宗馥莉,使她越走越遠




24小時討論排行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發文“獻獎”給川普 白宮官方轉發
貝森特:課征中國懲罰性關稅 俄烏戰爭很快會結束
日本能夠“每年獲得一個諾貝爾獎”的四大原因
當前所有關於彩禮的討論,其實都忽視了一件事
日溫泉勝地公告:中國遊客將沐浴乳倒入溫泉後逃逸
特朗普19歲兒子巴倫或能進TikTok董事會,惹爭議
哈馬斯高官:準備放棄加沙治權 但不會完全解除武裝
比炎黃帝傳說還早4千年 山東發現45粒9千年前小豆
宗馥莉辭職是否需要離任審計?杭州審計局回應
美聯儲主席遴選完成“11進5”,華爾街屏息以待
美第一夫人:普京給我回了信 我們一直保持開溝通
中國艦艇被拍到在此集結 疑似進入高度戰備狀態
法庭文件顯示美政府計劃七個機構裁員逾4000人
宗馥莉已辭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法人代表等職務
台積電市占,首超70%
高市早苗首相之路懸了?公明黨將退出執政聯盟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費玉清趿拖鞋買菜講價,他的晚年生活引人羨慕

流年拾光 2025-10-11 09:47:32

前言

小哥費玉清常給人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談吐幽默風趣,舉止優雅大方,“一剪梅”曲調一出,就讓不少人開懷大笑,進入樂壇多年,也留在了眾多經典傳唱的歌曲。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個西裝筆挺、嗓音清澈如水的他,從喧囂的人世間“消失”五年之久,如今70歲的費玉清,沒有妻子,沒有兒女,一個人過著外人看來有些冷清的日子。

但是在不少人認為他晚年淒涼時,他卻過著眾人羨慕的生活。

#亞太瞭望台#

血緣這把雙刃劍

按理說家是我們無條件的避風港,但在費玉清這裏,這個港灣從一開始就風雨飄搖,童年家境清貧,父母早早離異,他和哥哥張菲、姐姐費貞綾是母親一手拉扯大的。

姐姐費貞綾原名張彥瓊,最早踏入演藝圈,憑借豔麗的形象和歌喉,紅極一時,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她成名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兩個弟弟拉進這個圈子。

費玉清趿拖鞋買菜講價,他的晚年生活引人羨慕

哥哥張菲成了綜藝大哥,而內向的弟弟張彥亭,也在姐姐的安排下,去酒吧駐唱練膽,並被引薦給了大音樂人劉家昌,從此有了藝名“費玉清”。

可以說沒有姐姐,就沒有後來的費玉清,這份恩情,比天還大,可誰能想到,多年後,也正是這位姐姐,親手將這份親情撕得粉碎。



她公開指責費玉清“一毛不拔”,是個十足的吝嗇鬼,親姐弟鬧到這個地步,簡直讓人匪夷所思,問題的根源,出在姐姐身上。

在事業穩定後,費貞綾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剃度出家,本以為是看破紅塵,誰知她的出家生活卻極盡奢華。



穿著幾百萬台幣的袈裟,佩戴金銀珠寶,出入有豪車接送,身邊還跟著四位年輕的男助理,更要命的是,她沾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並因被詐騙欠下巨額債務。

一次是1400萬,一次是4000萬,數字大得嚇人,作為弟弟,費玉清和張菲一次次地出手相救,為她償還了數千萬的債務。



然而這仿佛成了一個無底洞,姐姐屢教不改,弟弟們終於心灰意冷,他們決定停止無限製地填坑,改為每月提供5萬台幣作為生活費,這個理性的決定,卻成了姐姐口中“一毛不拔”的證據。

血緣,這個本該給予他溫暖和歸屬感的紐帶,最終異化成了一筆還不清的爛賬和一場公開的難堪,原生家庭的歸屬感,至此徹底失落。



舞台是座黃金牢籠

家庭這條路走不通,事業或許能成為新的寄托,上世紀80年代,費玉清紅遍大江南北,代表作《一剪梅》、《夢駝鈴》家喻戶曉。

他出道才三年就三度拿下金鍾獎最佳男歌星獎,業界甚至有“女有鄧麗君,男有費玉清”的說法,地位可見一斑,舞台上的他,永遠西裝筆挺,舉止溫文爾雅,像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歌壇詩人”。



觀眾的掌聲、鮮花和“小哥”這個親切的昵稱,為他構建了一個看似無比強大的歸屬感——他屬於舞台,屬於所有愛他歌聲的人。

哥哥張菲曾形容他的日程“比總理還滿”,這既是成功的證明,也是一種無形的捆綁,為了維持這份“歸屬感”,他活成了兩種樣子。



舞台上是詩人,綜藝節目裏卻成了講葷段子的“汙妖王”,這種反差萌讓他更受歡迎,但這何嚐不是一種迎合?為了讓觀眾開心,他必須表演,必須隱藏一部分真實的自我。

舞台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一座用掌聲和榮耀打造的黃金牢籠,真正讓這座牢籠轟然倒塌的,是父母的相繼離世。



他對母親的感情極深,2011年母親去世時,他抱著母親的遺體遲遲不肯放手。

而2017年父親的離去,則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父親病危時,他因為有合約在身,無法陪在身邊,沒能見到最後一麵,這個遺憾像一根針,刺破了舞台虛假的繁華。



他猛然醒悟,自己為了忠於舞台上的角色,卻犧牲了作為兒子的責任,再熱烈的掌聲,再高的榮譽,也無法填補失去至親的巨大失落。

那一刻他才明白舞台給他的歸屬感,終究是虛幻的,是風一吹就散的。



到不了的愛情彼岸

親情和事業都未能成為最終的港灣,那麽愛情呢?費玉清一生中,曾有一次無限接近婚姻,那也是他構建個人家庭歸屬感的唯一機會。

1978年23歲的他在日本演出時,認識了一位名叫安井千惠的日本女孩,女孩出身商界名門,卻毫無架子,會蹲在後台啃飯團等他,這份純真深深打動了費玉清。



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三年後便舉行了訂婚儀式,一個是中國冉冉升起的歌壇新星,一個是日本的富家千金,這本該是一段童話般的姻緣。

然而在談婚論嫁時,安井千惠的父親卻提出了三個苛刻的條件。



第一,費玉清必須入贅,成為安井家的人,第二,他必須放棄中國國籍,加入日本國籍。第三,也是最致命的一點,他必須放棄自己的歌唱事業。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婚嫁條件,而是一場關於“你是誰”的歸屬權爭奪,對方要的,不是一個女婿,而是一個徹底抹去過去、完全歸屬於他們家族的日本人,這讓費玉清無法接受。



放棄國籍意味著背棄自己的根,放棄事業等於否定自己的人生價值,更何況,他還要承擔贍養母親的責任,這不是愛不愛的問題,而是一場關於身份認同的保衛戰。

最終他選擇了拒絕,這段被無數人看好的姻緣,就此畫上了句號,代價是他此後終身未娶,愛情,這個本可以為他遮風擋雨的港灣,成了他心中一個永遠無法抵達的彼岸。



多年後安井千惠早已結婚生子,但依然會出現在他的演唱會上,據說在2016年的一場演唱會上,費玉清疑似在台下看到了她的身影,一度哽咽失聲,那個未竟的歸屬,成了他一生的意難平。



一方庭院才是家

家庭、舞台、愛情,人生三大歸屬感的來源,費玉清都求索過,也都一一幻滅了,當他65歲那年,用一封手寫信向世界告別時,許多人都以為他會就此遁入孤寂。

可事實恰恰相反,這並非消極的避世,而是一次主動的選擇——既然向外求不得,那便向內,為自己建一個家。



2019年在最後一場告別演唱會上,他向舞台深深鞠躬,徹底告別了那個曾帶給他無上榮耀,也帶來無盡束縛的“舞台歸屬”,從此,世間再無“小哥”費玉清,隻有一個回歸本名“張彥亭”的普通人。

他搬到了台北陽明山的郊區平房,過上了旁人無法想象的極簡生活,每天早上起來,先給院子裏的魚換水,然後去照料那些花花草草。



他親手種下了母親生前最愛吃的番茄,仿佛母親從未離開。他還收養了很多流浪貓,把它們喂得飽飽的,那個曾經的巨星,如今會像個普通大爺一樣,趿著拖鞋去菜市場,為了幾塊錢跟商販討價還價。

生活變得規律、平淡,卻也無比真實,這個由魚、貓、花草和番茄組成的小院子,成了他安放自己內心的新坐標。



在這裏他也擁有了一種新型的人際關係,他和女歌手江蕙(或稱阿芳)是幾十年的知己,當年江蕙衝刺獎項,他陪著練歌、為她熬湯,後來江蕙化療,他陪在身邊逗她開心。

這不是激情澎湃的愛情,也不是血緣捆綁的親情,而是一種更自由、更成熟的陪伴,退休後,兩人住得很近,可以隨時串門,享受這份“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溫暖。



結語

外界眼裏的“無妻無子,孤身一人”,在他自己看來,或許正是擺脫了所有身份枷鎖後,難能可貴的“自由”和“快樂”。

他不再是需要對姐姐負責的弟弟,不再是需要對觀眾負責的歌星,也不再是那個為愛糾結的年輕人,他終於可以隻做張彥亭自己。

他用大半生的時間去尋找歸屬感,最終發現,那個最安穩的家,不在任何人身上,不在任何舞台上,就在自己的一方庭院和一顆平靜的心裏,這,或許才是他尋覓一生的終極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