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年,剛從話劇表演班畢業的張國強走進佳木斯話劇團,在這裏結識了第一任妻子 ——
同為話劇演員的姑娘。沒有婚紗鑽戒,僅靠同事湊錢的床單被罩,兩人在宿舍裏完成了婚禮。起初的清貧尚能維係,直到兒子張玉出生,奶粉錢與房租的壓力讓生活裂痕漸顯。
為撐起家,張國強開啟了
“三棲打工”
模式:清晨趕電視台錄節目,午後跑商業演出,深夜在歌廳伴唱,回家時兒子早已睡熟。即便如此,月收入仍難以覆蓋開支。妻子的抱怨日漸尖銳:“別人老公要麽當官要麽經商,你天天跑龍套能有什麽指望?”2004
年冬,零下 20 度的街頭,張國強抱著剛上小學的兒子,盯著離婚協議上 “自願放棄財產,兒子由男方撫養”
的條款,紅著眼眶簽了字。
兜裏隻剩幾百塊的他,帶著兒子北漂住進地下室。那段日子,他白天在劇組跑龍套當群演,晚上幫人看倉庫,最窘迫時連兒子的作業本都買不起。父親的失望、兒子的疏遠,讓這個東北漢子在深夜常對著天花板發呆
—— 彼時的他不會想到,命運的轉機正在五年後悄然醞釀。
事業起飛時,愛情也悄然敲門。2008 年羅海瓊的生日聚會上,一個穿白襯衫分蛋糕的姑娘吸引了他的目光 —— 眼角的小痣、溫柔的笑容,讓張國強 “像被雷劈了似的移不開眼”。這位姑娘正是王曉男,上海戲劇學院的校花,與陸毅、郭京飛同班,曾是郭京飛的前女友。
同鄉的身份迅速拉近距離,第一次約會選在佳木斯人開的小飯館,王曉男一句 “咱老家鍋包肉得澆兩遍醋”,讓張國強瞬間紅了眼眶。當他局促地坦白 “我離過婚,還有個兒子”,王曉男卻笑著反問:“郭京沒跟你說?我早見過你蹲路邊給兒子係鞋帶”。原來早在他低穀時,王曉男就從同學口中聽說過這個踏實的單親爸爸。
2009 年,40 歲的張國強與王曉男在上海話劇中心旁的小教堂舉行婚禮。沒有奢華排場,他穿軍裝,她著白旗袍,十歲的兒子捧著戒指喊出 “媽媽”,讓台下的羅海瓊泣不成聲。這段起初不被看好的婚姻,卻在歲月中愈發堅實。
王曉男用溫柔修複了張國強的家庭裂痕:她主動帶繼子逛遊樂園、輔導作業,幫父子倆重建親情;張國強父親病重時,她衣不解帶守在病床前,直至老人離世。而張國強則把妻子的付出刻進細節:拍戲到深夜總會帶回她愛吃的糖葫蘆,不工作時就紮進廚房學做佳木斯菜,甚至在日記裏寫道:“她在冷風裏抱雞湯等我三小時,這輩子得拚命對她好”。
家庭穩固成為事業的底氣。2009 年《我的團長我的團》中,他飾演的張迷龍讓江蘇衛視收視率飆升至 1.61%;2010 年《我的兄弟叫順溜》斬獲華鼎獎最佳男演員;此後從《唐山大地震》的方大強到《三八線》的李長順,從《經山曆海》的賀豐收到《藏海傳》的皇帝,他不斷突破戲路,斬獲 “中國電視好演員” 等多項大獎。2024 年,他一年內有《不可告人》《凡人歌》等四部作品播出,依舊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
如今的張國強早已褪去爆紅時的浮躁。作為黑龍江省人大代表、佳木斯城市形象大使,他常回到家鄉助力公益,擔任禁毒宣傳與食品安全大使。私下裏,他是菜市場砍價的普通丈夫,是給女兒編辮子的溫柔父親,與王曉男結婚 15 年零緋聞,活成了圈內的 “模範夫妻” 範本。
某次訪談中,被問及 “苦盡甘來的秘訣”,張國強指著台下的王曉男笑道:“年輕時以為成功是掙多少錢,後來才懂,是有人願意陪你吃地下室的泡麵,也能和你共享台上的榮光。” 這句話或許正是他人生的最好注腳 —— 那些熬過的寒夜、受過的委屈,終在真愛與堅持中,釀成了歲月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