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周四(25日)宣布,數十名原列於聯邦死刑名單、但已由前總統拜登減刑的囚犯,將被轉移至最高戒備監獄(supermax
prisons)。
《國會山報》(The Hill)拜登在卸任前一個月,對37名聯邦死囚進行減刑,將刑期從死刑改為不得假釋的終身監禁。
邦迪在橢圓形辦公室與特朗普總統並肩表示:“我們現在正將那些死囚——那些由拜登或自動簽字筆(autopen)減刑的犯人——移往最高戒備監獄,他們餘生將在那裏受到與死囚同等的對待。”
拜登去年12月底宣布減刑時強調,他“比以往更加確信,必須停止在聯邦層級使用死刑”。
獲減刑者包括:1998年被判死刑的比利傑洛姆艾倫(Billie Jerome
Allen)、在死囚牢房逾15年的卡洛斯大衛卡羅(Carlos David
Caro),以及被關押在死囚牢房超過25年的連戴維斯(Len Davis)。
特朗普周四剛簽署一份備忘錄,指示邦迪與他任命的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檢察官皮羅(Jeanine Pirro)在華府執行死刑。
邦迪隨後宣布將死囚移往最高戒備監獄的措施。
特朗普表示:“在華盛頓,如果你殺了人,或殺了警察、執法人員,就要判死刑。希望這種事不會發生。”
殺人囚獲人道假釋將出獄 地檢官警告加州法規偏袒罪犯
曾因二級謀殺、持械傷人、搶劫等罪入獄,被判監50年的70歲囚犯威爾班克斯(Howard
Wilbanks)因患晚期肺癌,被尤洛縣(Yolo County)法院批準依加州“人道假釋法”(Compassionate
Release)提前出獄。“人道假釋法”允許重病囚犯在生命末期獲得假釋,但檢察官與受害者家屬認為,現行規定忽略犯罪背景及受害者意見,使司法對受害者權益侵蝕。
尤洛縣地檢官辦公室對此表示擔憂,認為近期法律修改削弱了受害者權益,並指出立法機關在製定相關規範時,忽視了犯罪的嚴重性和受害者的意見。檢察官指出,現行規定讓過多囚犯符合提前出獄條件,削弱判刑的真實性,且法院在審理時僅能依醫療事實裁定,無法考慮囚犯的前科紀錄、在監表現或複原情況。即使受害者堅決反對,法院也不得將此列入決策考量。
案例並非個例。早在今年一月,檢察官亦曾反對對另一名囚犯艾利斯(Kevin
Ellis)的人道假釋,該名囚犯因兩次性侵兒童被判超過100年監禁,且醫師估計他生命不到六個月。即使如此,法院仍批準其出獄,至今仍在退伍軍人醫院接受末期照護。艾利斯的兒子曾公開抗議,批評法律對受害者不公平,表示“對狼仁慈,對羊殘酷”,凸顯社會對這類法律的強烈分歧。
尤洛縣地檢官辦公室呼籲立法機關重新審視相關法律,認為應將部分重大罪行或性犯罪列為不可提前出獄的限製條件,以平衡受害者權益與人道考量。檢察官強調,法律應在保護受害者與考量囚犯健康之間取得適當平衡,而現行規定明顯偏向後者,忽略了受害者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