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消息,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國將對多類進口產品實施新一輪高額關稅。措施包括:
對廚房櫥櫃、浴室洗手台及相關建材征收50%關稅,
對進口家具征收30%關稅,
對專利及品牌藥品加征100%關稅。
特朗普當天還宣布,自10月1日起將對所有進口重型卡車加征25%關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553310504
另據央視新聞此前消息,當地時間9月24日,美國特朗普政府發布正式公告,實施美國與歐盟達成的貿易協議,確認自8月1日起,對歐盟進口汽車及汽車產品征收15%的關稅。此外,文件還列出了對某些藥物化合物、飛機零部件及其他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
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揚·哈祖斯當地時間9月13日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和歐盟之間的新貿易協議雖已達成,但歐盟內部對此有很多不滿的聲音。並且由於關稅影響,協議將會導致歐盟輸美商品價格上漲,而這部分關稅負擔最終可能將會由美國消費者承擔。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塞思·卡彭特9月13日在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表示,美國經濟增長正在明顯放緩,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美國關稅政策,這一政策的後果將會在未來幾個月內持續顯現。
卡彭特認為,美國經濟目前正麵臨持續性低增長,他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將出現疲軟增長。2026年美國經濟可能僅會增長1.25%左右,遠低於2024年的2.8%。
此外,他指出,目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表現比幾個月前明顯走弱。新數據顯示,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期間,新增就業崗位僅為最初預期的一半。此外,美國工業生產也初現疲軟跡象。
美國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以及高盛首席執行官戴維·所羅門近期也對美國經濟增長表示懷疑。
卡彭特警告稱,美國的大部分關稅政策會在未來幾個月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可能導致美國國內通貨膨脹上升、工業增長放緩和消費者支出下降,最終損害經濟增長。
當地時間9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美國經濟正在麵臨一些壓力,國內需求放緩,就業增長放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美國就業數據的下調幅度高於曆史平均水平,該組織將在11月與美方的會談中討論這一問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目前美國存在一些通脹上行的風險,主要影響原因是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