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落幕的紐約時裝周上,薇薇安·威爾遜(Vivian
Wilson)一連登上四場秀場,被外界稱為“橫空出世的新模特”。舞台上的她冷峻、自信,似乎完全享受這種被閃光燈追逐的感覺。
這位21歲的新人模特,身份卻並不普通。但當人們談論她時,總繞不開一個身份——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的跨性別女兒。
威爾遜看起來很“全能”。她曾旅居海外,學習多種語言,嚐試藝術創作。今年夏天,她甚至在洛杉磯以拖曳皇後身份登台表演,揮舞跨性別驕傲旗幟。
如今,她又連續登上紐約時裝周的四個大秀舞台,包括帶有政治意味的“美國小姐”主題秀,以及與 Pornhub 合作的前衛秀場。
在采訪中,她談到“喜歡用時尚表達立場”,也強調“正在努力保持學習”。從言辭到表現,她認為且強調自己是一個勇於探索、努力自我突破的形象。
然而問題在於:如果她不是“馬斯克的孩子”,以她的條件能走到今天嗎?
時尚圈對模特的身材比例要求極高。威爾遜的外形並不符合傳統模特的標準,但她依舊能在紐約時裝周接連亮相,原因恐怕不僅僅是“個人努力”。
對設計師和品牌來說,選擇她,意味著選擇了話題與曝光度。一個“馬斯克跨性別女兒”的名字,本身就是社交媒體的流量密碼。何況在當下的時尚語境裏,跨性別與政治議題本身就能製造討論度。換句話說,她的“出場”,很可能更多是一種噱頭與符號。
值得玩味的是,威爾遜曾公開與馬斯克“斷絕關係”。她拒絕談論父親,甚至表示自己“不存在所謂的繼承,也不需要”。
但諷刺的是,每一次媒體報道她,都繞不開“馬斯克的女兒”這個標簽。即便她本人強調獨立,觀眾卻往往是帶著“馬斯克之女”的濾鏡看她。
她越是想逃離“馬斯克女兒”的標簽,越發現自己始終被這個身份牢牢套住。如今,她必須證明:即便沒有那個姓氏,她依舊能在聚光燈下閃耀,成為時尚圈的新星。
周一晚十點過後,威爾遜身穿一襲由安全別針與金屬鏈條手工串聯的長裙,冷峻登場,作為倒數第二位模特走上克裏斯·哈巴納(Chris
Habana)的秀台。那一刻,她與跨性別模特 Connie Girl、超模伊琳娜·潘塔耶娃(Irina
Pantaeva)、以及嘻哈組合 City Girls 成員 JT 同台,仿佛正式站在了時尚舞台的正中央。
“真是旋風般的體驗。”威爾遜在後台直言,“我還在摸索,但無論如何,就是要勇往直前。”
亞裔設計師哈巴納的發布會延續了她此前參與的幾場秀的風格——不隻是時尚表演,更是社會議題的延伸。18
套雕塑感造型在“束縛與解放”的主題下展開,未來感與 BDSM 元素交織,由多位跨性別模特共同演繹。
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場視覺與政治雙重挑釁;而對威爾遜來說,這是又一次要證明自己離開父親馬斯克的光環,依舊可以活得更精彩。
威爾遜的聚光燈人生,其實從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不平凡。
2004年,她出生於馬斯克與第一任妻子、加拿大作家賈斯汀·馬斯克的家庭,取名 Xavier
Alexander Musk。
16歲時,她公開出櫃為跨性別女性。兩年後,她正式更改姓名與性別,選擇母親的姓氏“Wilson”,以此切斷與父親的聯係。
2024年,她在接受 NBC News
獨家專訪時,直言不諱地談到與父親的關係,稱馬斯克是一個缺席的父親,並在她年少時因其女性化氣質而對她冷酷無情。
如今,紐約時裝周的首秀讓她再次站上了世界舞台。憑借超高的話題度與連續四場大秀的亮相,薇薇安·威爾遜已經成為全球矚目的新晉模特之一。
她強調,如今的每一步努力,都是靠自己打拚而來。她希望未來世界舞台被記住的,不是某個標簽,而是——Vivian Wilson
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