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一起“合租室友生娃”引起了租房人的激烈討論。
起因是這對夫妻在某租房平台以合租形式租住房間,後因生了小孩被房東指責違約要求搬離。平台方給出的解決辦法是:給予租客無責退租、搬家等多套解決方案。
除了圍繞“合租房裏到底能不能添丁”的討論,事件更炸出了不少深受“非合同室友”困擾的受害者。
“非合同室友”,指在約定合租之初並不存在,後因室友社會關係發生變化,未經合同約定而突然成為室友。包括但不限於室友同居的對象、投奔室友的家人,甚至是突然出生的寶寶。他們的出現,除了侵犯了個人空間,往往還涉及租金、水電等租房成本攤分不均等經濟權益問題。
交一人份的錢,卻有兩人甚至多人來享用權益,礙於人情,很多人不是吃啞巴虧就是落荒而逃。
今天,我們通過身邊的一些真實案例,聊聊這些“不在合同上的租客”帶給我們的困擾。
室友突然戀愛又同居,我莫名其妙成了“家庭的小孩”
陽姐 27歲
比起跟合租室友的對象同住更窒息的,是與大學舍友的對象一起住宿舍。事情來自大學同學的真實經曆:當時還在讀書,同學的室友和女朋友想相擁而眠可以理解,但因為手頭不寬裕,用宿舍的單人床替代酒店1米8的大床,多少有點太親密了。0.9米寬的床居然能睡兩個人?
更窒息的是,其餘三個舍友也在宿舍裏,就算拉上了嚴實的床簾,就算無事發生,也會覺得膈應吧?
比起正兒八經的合租房,宿舍本就更小,大家的私人空間極其有限,很多時候邊界感都是靠舍友“裝聾作啞”達成的,得是多好的關係才能容忍跟舍友的對象一起住在宿舍裏啊?
工作後找合租室友我一直引以為戒。與同性室友合租,但突然對方戀愛、同居,他們是過上甜甜蜜蜜的兩人生活了,我就像多出來的“小孩”。
說好的全女宿舍,突然變成男女混住
chole 24歲
在豆瓣上找的合租,標題赫然寫著“全女合租”。第一次去看房子是在傍晚,“二手房東”還親切地喊上了其他租客在客廳吃火鍋。看著一群女孩邊吃邊聊,原本還有點社恐的我逐漸打消了顧慮。當晚就跟二手房東簽了協議,正式搬進來了。
雖然是“全女合租”,但我還是很重視個人隱私的保護的。除了每個房間有單獨配了鑰匙外,我還跟另一位年紀差不多的女生約定共用一個衛浴和晾曬陽台。
合租前三個月過得還算開心(雖然也沒再一起吃過火鍋),直到第四個月的某個周末,當時我在房間工作,忽然聽到客廳一陣騷動。打開門才發現,二手房東帶了新租客來看房,是個陌生的男人。我本以為是“陪妹妹/女友看”的家屬,結果他當天就簽了協議說月底就搬進來。
搬進來的房間,正好就是和我約定共用衛浴和陽台的那位女生的房間。她月底到期搬去其他城市工作了,甚至是當晚才在微信跟我同步這一“噩耗”。
嚐試跟二房東據理力爭過,她故作無辜又陰陽怪氣地回複我:“大環境不好嘛,我找不到下一任租客,你幫我還房貸?”
“全女合租”帖子已經被她刪掉,我也因為放鬆警惕沒留下任何截圖、錄音等證據。最後隻能硬著頭皮繼續住了兩個月,每晚要麽躲在公司加班要麽躲進房間,總之就是不太願意出現在房子的公區。熬了半年找到轉租者,連夜搬走。
該怎麽說服自己,與陌生異性共用一個廁所?
欣欣 30歲
合租最驚心動魄的一幕,莫過於回家看到被翻起來的馬桶墊。
前舍友有帶過男生朋友回家,雖然隻是在她的房間裏不會在客廳,但是!洗手間是共用的。所以我隻要在廁所看到翻起來的馬桶墊,就會自動開啟偵查模式——看看馬桶蓋、馬桶外壁、邊緣及周圍地上有沒有不明液體。
有一次看到有不明的淺黃色液體出現在洗衣機上,我很難形容當時內心的崩潰。作為一個不太會提需求的人,也覺得這種事不好開口,最後的結果是,自己默默把廁所洗了。
也有問過一些已婚的女性朋友,她們說沒注意過這個問題,覺得男生就算站著尿出來也很正常。至少目前,我還不知道要怎麽克服這個心理障礙。當然有些男生小便也會坐著,這真的是一件很好的事(應該也會成為我的擇偶標準之一吧)。
A房租的隻有三個人,一起住的卻有五個人
珠珠 28歲
剛來廣州那年,因為公司要求快速入職,選房子時我圖省事地選了價格貴、但相對有保障的合租平台。簽約前,我還特地向管理員確認是否為全女宿舍,得到肯定答複後才簽的約。
沒想到,入住才三天就直麵了殘酷的真相。當我毫無防備地拉開房門,看見一個赤裸著上半身的男人赫然出現在客廳,我當即被嚇得怔在原地,說不出話來。對方看見我反而很淡定,點了點頭就鑽入對門的房間。
這時我才知道,說好的全女宿舍,剩下的三位室友,其中有兩人都與男朋友同住!
我經常出差,每個月超半數時間不在家,但依然選擇和室友平攤水電費,已經算“做慈善”。然而,情侶產生的費用必然比單身兩位的多。更無語的是,兩對情侶中,一對居家辦公,另一對養了爬寵,都幾乎需要全天開空調。
麵對這種不合理的情況,我向管理員如實投訴。對方直接來了一手沉默不作為,不僅不解決問題,還不允許退租。
折騰了一個月,最後的結局是:我筋疲力盡,舍棄押金而逃。複盤這次經曆,我覺得一方麵是因為自己倉促入住,但更大的問題是,平台收取了中介費用卻沒盡到監管職責。事發後,我投訴無門,也反映了這是租房的灰色問題,法律法規有待完善。
合租房裏多了一個“娃”,猝不及防就成了“幹媽”
Tracy 22歲
“出租屋生娃”的熱搜讓我感同身受了。
大學畢業時,我和同學合租。一入住,同學就迫不及待想實現她養貓的夙願。我本人對貓無感,甚至有點怕,但在她管理好自己寵物的情況下,也勉強能接受與貓同住。
但現實就像很多家庭困境一樣,她養貓卻沒如她所說的那樣一力承擔,我被迫當了貓的“幹媽”。
由於不適應陌生環境,小貓經常在夜間嚎叫,我的睡眠質量急轉直下。而且因為年幼,小貓用貓砂用得並不好,糞便經常不能完全掩埋,一旦“親媽”鏟屎不及時,那就得“幹媽”邊幹嘔邊處理。更要命的是,親媽外出旅行時,照顧小貓的責任就徹底落在了我頭上。
有次喂食,小貓甚至給了我一爪子,瞬間出血,我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去打狂犬疫苗。
我也曾經向她表達困擾,但她以“養都養了,不能把貓扔掉吧?”為由徹底擺爛。
合租到底能不能“加室友”?
2025年9月15日,我國首部專門規範住房租賃活動的行政法規《住房租賃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規定租賃住房單間租住人數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麵積,應當符合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的標準。
由於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經濟水平、居住需求具有差異,各地標準略有不同,以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為例,均規定了承租人最低人均使用麵積,範圍在5-6㎡不等。北京和上海還進一步規定,每個房間的居住人數不得超過兩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的除外)。
至於新聞中“合租生娃”的情況,目前並沒有強製的法規,不少城市在規定居住人數和最低人均使用麵積之外,也人性化地強調了“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係等特殊情況的除外”。
若“加室友”後,違反了合同明確規定的“每間房限住X人”,或超過了當地住房標準,租客都有可能麵臨解除合同的風險。
以下是一些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對合租“加室友”的相關規定:
新加坡的法規對合租的租戶人數有嚴格的限製,違反居住人數限製的後果是麵臨高額罰款;
在美國和英國,合租能否加室友很大程度取決於租賃合同條款,且租客未經房東同意不能隨意加室友;
在韓國,承租人未經房東書麵同意就擅自轉租和增加室友,房東也是有權解除租賃合同的。
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合租既是經濟層麵的選擇,《老友記》《愛情公寓》等影視劇也曾向我們描繪了一種理想的合租生活,但現實往往卻給予年輕人一地雞毛的無奈。
根據現行法規,我們很難強硬地對“非合同室友”說不,在有更行之有效的處理辦法出來前,向各位合租人提出倡議:尊重室友、提前溝通、好好說話、彼此尊重。
•參考資料:
[1]《住房租賃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812號
[2]《上海市居住房屋租賃管理辦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49號
[3]《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關於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麵積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建法第13號
[4]《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廣州市公安局 廣州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
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關於印發廣州市住房租賃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報》2022年第36期
[5]《深圳市法製辦關於公開征求意見的通告》,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