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台風過境,深圳停擺的這 26 小時

台風過境,深圳停擺的這 26 小時

文章來源: 鏡相工作室 於 2025-09-25 21:53:2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台風過境,深圳停擺的這 26 小時

文丨李丹 阮怡玲

編輯丨盧枕

昨晚,第18號台風“樺加沙”,這個從一周前便開始預告的超強台風最終擦著珠三角的邊,在粵西陽江市登陸,陽江氣象站測得16級大風。深圳並非中心,但風暴仍然打亂了這座高速運轉城市的節奏。

罕見的“五停”通知,讓這座以效率著稱的城市迎來26小時的短暫靜止:地鐵停運、商超搶購、避難所開放,全年無休的外賣騎手和網約車司機也停了下來,為了度過接下來沒有外賣、無法外出的一天,不會做飯的年輕人搬空了超市的自熱食品。

暫停的26小時,也讓人們得以窺見一個不一樣的深圳:路上沒有喇叭和轟鳴、傍晚時分就亮起萬家燈火;以及支撐著城市運轉的普通人難得的體驗日常生活的珍貴片刻。

等待一場大台風

在台風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的深圳,台風“樺加沙”依然吸引了足夠多的關注。

“台風界的巨無霸”“珠三角史上最強台風之一”“西北太平洋最大風王,體型麵積超過整個廣東省”“致災程度接近或相當於2018年台風山竹”“廣東或遭遇人類最大的台風災害”……9月22日,官方通報中已經用“巨災”的字眼來預警這次台風。看到手機裏一條接一條地彈出這樣的新聞和預警,所有深圳人都開始為這次台風做準備。

9月22日,深圳難得是一個萬裏無雲的大晴天。這讓人們更加確信這場台風的猛烈——台風中心像一個抽風機,吸引周圍空氣向中心匯聚,天越晴,就說明台風能量越充沛、結構越完整。

曾經經曆過“山竹”台風的深圳人一聽是17級台風,翻箱倒櫃找出“山竹”期間用過的膠帶貼窗戶,防止玻璃爆裂,又把車開到了商場高層停放,怕被淹。

孟遙租的房間有一扇大大的推拉窗,床就在窗邊,她聽說這次台風級別非常高,特意上小紅書學了一下大家都說的“米字”怎麽貼,隻是本來準備買的高韌纖維膠帶售罄,最後隻買到了普通膠帶。貼完不放心,又把家裏的貴重物品,相機和平板電腦收到了櫃子裏。



● 玻璃上被貼上米字。拍攝:李丹

孟遙這兩天最愛用的表情包是騰訊大樓下被麻繩綁住的企鵝,“拴Q”,充分代表了她和一眾深圳市民的心情。同樣被拴住的還有垃圾桶、陽江大鵝、長椅上的麥當勞叔叔、“戴珍珠耳環的貓”等大型玩偶和戶外裝置。

作為民生保障之一的生鮮超市,“叮咚買菜”在廣東地區9月23日整體備貨量比日常高50%以上,盒馬一門店備貨量增加80%以上。但這都不足以應付市民搶購的熱情。

有人在網上刷到超市貨架清空的照片、線上超市運力過載下不了單的截圖,緊張得一下班就去逛了好幾個超市,但每個超市都是人,都排了長隊,最後,她隻搶到了一把香菜。

小象超市庫房裏,鼓鼓囊囊的購物袋堆在地上,擠得人落不下腳。“昨天上班,撿了一單7排雞蛋,一排20個。真的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140個雞蛋,真的不知道吃到什麽時候”,“每單都有水,手已經廢了”,分揀員們吐槽。有分揀員曬出截圖,待分揀的有三千多單。

22號傍晚,龍華區的一家生鮮超市貨架早就空了,上麵唯一一個綠色的物件不是蔬菜,而是大喇叭,循環播放著“大家不要著急,不要驚慌”。

深圳人西西從小到大見證了無數台風,但這次還是她“疫情之後第一次看到超市沒菜了”。而廣東人最後的倔強是,蔬菜的貨架剩下的隻有辣椒,速食區剩下的隻有火雞麵。

道路上有環衛工人爭分奪秒地砍樹、清下水道、清垃圾桶,城管部排查樹木58.84萬株,修剪樹木1.89萬株,加固13.02萬株;小區的物業挨家挨戶敲門,檢查門窗,並早早地給車庫安上了防汛擋板。有個物業人,管四棟樓,走了26層,推了幾百扇窗。



● 台風過後,掉落的樹枝和被壓倒的單車。拍攝:李丹

9月22日,深圳供電局發公告稱已完成全市樹隱患清理590處,外飄隱患清理229處,漏水隱患和封堵治理179處,大門隱患整治31處,拉線加固77處。

深圳全市開放了865個應急避難場所,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和危房住戶,被政府統一安置在了地鐵站、學校、體育館等避難所,一人一條毯子、涼席,免費發放水和食物,有的避難所還在大屏幕上放電影。

政府安置人,人安置貓。因為擔心流浪貓們在台風天的安全,一些市民把遇到的流浪貓暫時帶回家,有小區住戶在樓下貼出告示,“因台風天近,A棟樓下橘白貓已由本戶暫時收養避險,請勿擔心”。

一座城市被迫停下

23日中午十一點落地深圳機場,我的手機彈出的第一個消息,是深圳宣布從下午兩點停工、停業、停市。下一條消息,是我此行來參加的活動開始時間從兩點半臨時提前到了一點半,趕在停工前匆匆舉行。

起初,包括謝仟在內,沒太多人期待深圳會因為台風停工,“之前那麽多次台風都沒停工,最多就是提前一小時下班”。直到看到廣東省除了廣州深圳外其他城市基本都陸續發出“五停”通知,謝仟心裏才出現一些停工的希望。

畢竟在深圳,即便是2018年的“山竹”台風也沒有停工。西西經曆過“山竹”,那年台風來時正是周末,周一台風剛剛離境,道路上堆滿了刮倒的樹幹、枝葉,深圳人就翻山越嶺地去上班,誕生了不少神圖。有人形容自己像猿人那樣爬過數棵樹,身上掛滿了枝葉,“深圳人是不可能不上班的”。西西也是其中一員,走在人行道上,仿佛穿越叢林。

一直到正式發出“五停”通知前的幾小時,網上流傳的都是些無奈的段子:“廣州深圳五停:停止抱怨,停止幻想,停止休息,停止摸魚,停止吹水”“深圳:受工作影響,原定周三的台風取消”“其他城市:全市五停,深圳:上班可以穿拖鞋,傘要放門外”。

這場超級台風打亂了定好的計劃、工作的秩序,支撐一座城市運轉的齒輪,一個一個停下了。



● 寶安靈芝地鐵站上的安全公告。圖源:視覺中國

最先停下的是學校,22日晚,深圳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

大多數公司跟著市政府的通知走,讓員工兩點之前回家,放假或遠程辦公。孟遙在南山區的一個科技園工作,附近的地鐵站聚集了回家的打工人,她第一次在工作日的中午差點擠不上地鐵。

但有時候,休息的權利得靠自己爭取。謝仟在一家新能源車企工作,中午看到政府發布的通知時,她和所有同事都在等公司下發通知,一直等到規定停工的兩點,也沒等來通知。

很多人開始打12345,在民意速辦上舉報公司不停工、不合規,她又聽同事說,刷到有應急管理的車來公司檢查了。總之,不知道是反映的人太多,還是另有原因,兩點四十左右,辦公室忽然口頭通知,大家可以回家了。

因為每個人都想立刻回家,下班時間太過集中,園區也發生了擁堵。有同事平時回家20分鍾的車程,這天開了40分鍾連園區都沒出去。

一家通訊大廠的員工沒有這樣的機會。西西沒有接到不上班的通知,準確來說,是沒有任何通知,“那就是默認正常上班”。

次日深圳宣布繼續“五停”,而西西早上八點多已經出現在了工位,公司基本全員到崗。公共交通、網約車甚至共享單車都停運了,西西隻能喊老公起來開車送她上班。但比起她沒有交通工具,在風雨中步行40分鍾渾身濕透的同事,她還不算最糟,“安全隱患肯定有,誰知道天上會刮什麽下來。牛馬被通知上班,不得不上”。

最後停下的,是那些如毛細血管一樣存在城市中的雜食便利店、社區餐飲店。下午四點多,我在居民樓下的燒臘店買到了最後半隻燒鵝,店員在打包最後的外賣單,檔口的師傅一邊斬鵝腿一邊說,“我們這是堅守崗位”。隔壁的美宜佳便利店還在正常營業,不斷有人走進去帶走貨架上為數不多的泡麵。酒店的員工們關上大門,在門縫堵上沙袋,他們沒有回家,住在宿舍,照常為客人提供服務。

到晚上六點,外賣平台下線了深圳地區的服務,所有的外賣騎手都回家了。怪獸在今年年初被裁員後成為了一名眾包騎手,這一天,過去3、4元的單可以賺7、8元,但他沒有上線接單,決定準備些物資就回家休息。

晚上八點,飛機停航、地鐵停運、網約車服務下線、高速封路。路上不再能見到人和車輛,有人說自己終於不用戴著耳塞睡覺,也有說自己作為感官過載的人,終於能好好休息。這座城市迎來了少有的中場暫停。

“我們太渴望休息了”

當我問李潮得知台風來襲時是什麽心情,李潮反問我:“你想聽正確的還是真實的?”

從聽說這次台風會比“山竹”還嚴重開始,他心裏就有種難以宣之於口的隱秘的期待。“理智上,知道台風是災害,但我和身邊的人心裏都希望越大越好,因為我們太渴望休息了。”

李潮是河南人,自嘲“從小卷出來的”,但到深圳工作四年多,還是時常感歎這座城市節奏之快、工作之“卷”。商場開到11點,24小時營業的商店也不在少數,從晚上八點到十點,都是晚高峰,地鐵上擠滿了剛下班的打工人。而他自己平均每周工作6天,每天在公司從早上八點半待到晚上八點半,從年初到現在,這兩天是他唯一一次感到休息、放鬆的時刻。

盡管也還是要遠程辦公。停工前,他們開會安排好了各自的工作任務,那天下午六點,李潮其實還未完全做完,“但我不想做了,我要休息了”。

這座追求極致效率的城市,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停下來了。有人說兩點停工回家的路上,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李潮也看到領導的朋友圈,“台風來了大家都好放鬆,我也要抓緊出去溜達”。

李潮住在光明區一個靠近城中村的小區,停工後他先回了趟家,第一次在工作日的白天見到自己養了幾年的小貓,原來貓白天是懶洋洋的。下午五點多他出門,第一次在傍晚時分看到路邊有父母帶著穿校服的孩子在散步。他去逛了家附近的菜市場,“說出來不怕笑話,這是我第一次工作日八點前去菜市場”。

晚上六點多,他站在家裏的陽台看小區,往常到了八九點都亮不起幾盞燈的樓,這天燈全亮了。“一場台風讓大部分深圳人都恢複了正常作息”,他這樣感慨。

謝仟從辦公樓走回位於同一個園區的宿舍時,心裏也有類似的感觸,“大家三點多一起往外走,去沿路的商店買吃的,我就覺得這和過年有什麽區別?這比過年還開心呢,因為過年還有很多人要加班。”



● 從陽台看出去,難得亮起了這麽多燈。圖源:受訪者

在深圳人感歎這平常的生活的帖子下方,有這樣一條評論,“我家五線小城每天都這樣”。深圳是特殊的。在深圳遲遲未發停工通知時,謝仟有過一點失望,“覺得這座城市有點沒人情味,畢竟其他地方都停了”。但她整體上還是很喜歡這座城市,它平等地接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人,不排外,“比如廣東很多地方默認說粵語,但深圳默認是說普通話的”。

深圳也為許多像她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機會。說深圳是“牛馬之都”,不僅僅是一句調侃,深圳就業人口超1270萬,占常住人口的70%,每10個人中就有7個是勞動力。就業人口中,非戶籍人員超960萬人,容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人。

上個世紀80年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從深圳蛇口喊出,引領了一個時代的發展。後來,從東門步行街到華強北,從羅湖口岸到南山科技園,再到騰訊、華為、比亞迪,深圳始終走在風口浪尖。

在建市之初GDP僅為1.9億元的基礎上,這種奮鬥精神創造了GDP增長超萬倍的“深圳奇跡”。但另一麵,就是讓人難以停下喘息的“深圳速度”。

24日下午四點,深圳發布了解除“五停”的通知。李潮和謝仟都說,雖然當天下午已經不用上班,但一想到第二天的工作就感到悲傷。過去的這26個小時,成了深圳打工人體驗日常生活的片刻。

四點過後,路上先跑起來的是幾種顏色:橘色熒光服的環衛工人、藍色的出租車、黃色製服的外賣騎手、綠色製服的生鮮配送騎手。這座城市很快就恢複了高速運轉。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5)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方檢出興奮劑物質近一年後,美方FDA承認了
42歲女市長多次與已婚男下屬進酒店:我們去開會
蔡磊深夜發文:我還有眼睛和耳朵 寧可戰死 不會等死
囚號“3617”,尹錫悅出庭受審,形象大變
美國“戰爭部”頒布緊急全球召集令,要有大事發生?




24小時討論排行

FBI前局長被起訴 特朗普:他是這個國家最垃圾的人
默克爾自述:蘇聯解體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殘酷的紀實:加沙饑餓家庭的一天
最高100%!新一波特朗普關稅襲來 這些企業在哀嚎
中國首個移植豬腎的人,手術後存活超過200天
智利總統:我不想內塔尼亞胡被殺,我想他受審判
被丈夫推下懸崖6年後,她隻想離婚
“不會屈膝而活!” 特朗普與前FBI局長8年恩怨迎爆點
首例!以軍被爆使用微軟雲服務大規模監控巴勒斯坦人
曾說“收複台灣捐5000萬”的他,怎麽也被封了?
特朗普與馬斯克“再聯手” 為聯邦機構推“政府版Grok”
青年的呐喊:抗議之聲點燃“亞洲之春”
中國在北極冰區首次成功實現載人深潛
是不是不想做了?西貝再一次上演史詩級災難公關
美計劃明年初執行載人繞月探測任務“阿爾忒彌斯2號”
陝西小村莊,住一晚居然已經要兩千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台風過境,深圳停擺的這 26 小時

鏡相工作室 2025-09-25 21:53:20
台風過境,深圳停擺的這 26 小時

文丨李丹 阮怡玲

編輯丨盧枕

昨晚,第18號台風“樺加沙”,這個從一周前便開始預告的超強台風最終擦著珠三角的邊,在粵西陽江市登陸,陽江氣象站測得16級大風。深圳並非中心,但風暴仍然打亂了這座高速運轉城市的節奏。

罕見的“五停”通知,讓這座以效率著稱的城市迎來26小時的短暫靜止:地鐵停運、商超搶購、避難所開放,全年無休的外賣騎手和網約車司機也停了下來,為了度過接下來沒有外賣、無法外出的一天,不會做飯的年輕人搬空了超市的自熱食品。

暫停的26小時,也讓人們得以窺見一個不一樣的深圳:路上沒有喇叭和轟鳴、傍晚時分就亮起萬家燈火;以及支撐著城市運轉的普通人難得的體驗日常生活的珍貴片刻。

等待一場大台風

在台風已經成為家常便飯的深圳,台風“樺加沙”依然吸引了足夠多的關注。

“台風界的巨無霸”“珠三角史上最強台風之一”“西北太平洋最大風王,體型麵積超過整個廣東省”“致災程度接近或相當於2018年台風山竹”“廣東或遭遇人類最大的台風災害”……9月22日,官方通報中已經用“巨災”的字眼來預警這次台風。看到手機裏一條接一條地彈出這樣的新聞和預警,所有深圳人都開始為這次台風做準備。

9月22日,深圳難得是一個萬裏無雲的大晴天。這讓人們更加確信這場台風的猛烈——台風中心像一個抽風機,吸引周圍空氣向中心匯聚,天越晴,就說明台風能量越充沛、結構越完整。

曾經經曆過“山竹”台風的深圳人一聽是17級台風,翻箱倒櫃找出“山竹”期間用過的膠帶貼窗戶,防止玻璃爆裂,又把車開到了商場高層停放,怕被淹。

孟遙租的房間有一扇大大的推拉窗,床就在窗邊,她聽說這次台風級別非常高,特意上小紅書學了一下大家都說的“米字”怎麽貼,隻是本來準備買的高韌纖維膠帶售罄,最後隻買到了普通膠帶。貼完不放心,又把家裏的貴重物品,相機和平板電腦收到了櫃子裏。



● 玻璃上被貼上米字。拍攝:李丹

孟遙這兩天最愛用的表情包是騰訊大樓下被麻繩綁住的企鵝,“拴Q”,充分代表了她和一眾深圳市民的心情。同樣被拴住的還有垃圾桶、陽江大鵝、長椅上的麥當勞叔叔、“戴珍珠耳環的貓”等大型玩偶和戶外裝置。

作為民生保障之一的生鮮超市,“叮咚買菜”在廣東地區9月23日整體備貨量比日常高50%以上,盒馬一門店備貨量增加80%以上。但這都不足以應付市民搶購的熱情。

有人在網上刷到超市貨架清空的照片、線上超市運力過載下不了單的截圖,緊張得一下班就去逛了好幾個超市,但每個超市都是人,都排了長隊,最後,她隻搶到了一把香菜。

小象超市庫房裏,鼓鼓囊囊的購物袋堆在地上,擠得人落不下腳。“昨天上班,撿了一單7排雞蛋,一排20個。真的是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140個雞蛋,真的不知道吃到什麽時候”,“每單都有水,手已經廢了”,分揀員們吐槽。有分揀員曬出截圖,待分揀的有三千多單。

22號傍晚,龍華區的一家生鮮超市貨架早就空了,上麵唯一一個綠色的物件不是蔬菜,而是大喇叭,循環播放著“大家不要著急,不要驚慌”。

深圳人西西從小到大見證了無數台風,但這次還是她“疫情之後第一次看到超市沒菜了”。而廣東人最後的倔強是,蔬菜的貨架剩下的隻有辣椒,速食區剩下的隻有火雞麵。

道路上有環衛工人爭分奪秒地砍樹、清下水道、清垃圾桶,城管部排查樹木58.84萬株,修剪樹木1.89萬株,加固13.02萬株;小區的物業挨家挨戶敲門,檢查門窗,並早早地給車庫安上了防汛擋板。有個物業人,管四棟樓,走了26層,推了幾百扇窗。



● 台風過後,掉落的樹枝和被壓倒的單車。拍攝:李丹

9月22日,深圳供電局發公告稱已完成全市樹隱患清理590處,外飄隱患清理229處,漏水隱患和封堵治理179處,大門隱患整治31處,拉線加固77處。

深圳全市開放了865個應急避難場所,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和危房住戶,被政府統一安置在了地鐵站、學校、體育館等避難所,一人一條毯子、涼席,免費發放水和食物,有的避難所還在大屏幕上放電影。

政府安置人,人安置貓。因為擔心流浪貓們在台風天的安全,一些市民把遇到的流浪貓暫時帶回家,有小區住戶在樓下貼出告示,“因台風天近,A棟樓下橘白貓已由本戶暫時收養避險,請勿擔心”。

一座城市被迫停下

23日中午十一點落地深圳機場,我的手機彈出的第一個消息,是深圳宣布從下午兩點停工、停業、停市。下一條消息,是我此行來參加的活動開始時間從兩點半臨時提前到了一點半,趕在停工前匆匆舉行。

起初,包括謝仟在內,沒太多人期待深圳會因為台風停工,“之前那麽多次台風都沒停工,最多就是提前一小時下班”。直到看到廣東省除了廣州深圳外其他城市基本都陸續發出“五停”通知,謝仟心裏才出現一些停工的希望。

畢竟在深圳,即便是2018年的“山竹”台風也沒有停工。西西經曆過“山竹”,那年台風來時正是周末,周一台風剛剛離境,道路上堆滿了刮倒的樹幹、枝葉,深圳人就翻山越嶺地去上班,誕生了不少神圖。有人形容自己像猿人那樣爬過數棵樹,身上掛滿了枝葉,“深圳人是不可能不上班的”。西西也是其中一員,走在人行道上,仿佛穿越叢林。

一直到正式發出“五停”通知前的幾小時,網上流傳的都是些無奈的段子:“廣州深圳五停:停止抱怨,停止幻想,停止休息,停止摸魚,停止吹水”“深圳:受工作影響,原定周三的台風取消”“其他城市:全市五停,深圳:上班可以穿拖鞋,傘要放門外”。

這場超級台風打亂了定好的計劃、工作的秩序,支撐一座城市運轉的齒輪,一個一個停下了。



● 寶安靈芝地鐵站上的安全公告。圖源:視覺中國

最先停下的是學校,22日晚,深圳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停課。

大多數公司跟著市政府的通知走,讓員工兩點之前回家,放假或遠程辦公。孟遙在南山區的一個科技園工作,附近的地鐵站聚集了回家的打工人,她第一次在工作日的中午差點擠不上地鐵。

但有時候,休息的權利得靠自己爭取。謝仟在一家新能源車企工作,中午看到政府發布的通知時,她和所有同事都在等公司下發通知,一直等到規定停工的兩點,也沒等來通知。

很多人開始打12345,在民意速辦上舉報公司不停工、不合規,她又聽同事說,刷到有應急管理的車來公司檢查了。總之,不知道是反映的人太多,還是另有原因,兩點四十左右,辦公室忽然口頭通知,大家可以回家了。

因為每個人都想立刻回家,下班時間太過集中,園區也發生了擁堵。有同事平時回家20分鍾的車程,這天開了40分鍾連園區都沒出去。

一家通訊大廠的員工沒有這樣的機會。西西沒有接到不上班的通知,準確來說,是沒有任何通知,“那就是默認正常上班”。

次日深圳宣布繼續“五停”,而西西早上八點多已經出現在了工位,公司基本全員到崗。公共交通、網約車甚至共享單車都停運了,西西隻能喊老公起來開車送她上班。但比起她沒有交通工具,在風雨中步行40分鍾渾身濕透的同事,她還不算最糟,“安全隱患肯定有,誰知道天上會刮什麽下來。牛馬被通知上班,不得不上”。

最後停下的,是那些如毛細血管一樣存在城市中的雜食便利店、社區餐飲店。下午四點多,我在居民樓下的燒臘店買到了最後半隻燒鵝,店員在打包最後的外賣單,檔口的師傅一邊斬鵝腿一邊說,“我們這是堅守崗位”。隔壁的美宜佳便利店還在正常營業,不斷有人走進去帶走貨架上為數不多的泡麵。酒店的員工們關上大門,在門縫堵上沙袋,他們沒有回家,住在宿舍,照常為客人提供服務。

到晚上六點,外賣平台下線了深圳地區的服務,所有的外賣騎手都回家了。怪獸在今年年初被裁員後成為了一名眾包騎手,這一天,過去3、4元的單可以賺7、8元,但他沒有上線接單,決定準備些物資就回家休息。

晚上八點,飛機停航、地鐵停運、網約車服務下線、高速封路。路上不再能見到人和車輛,有人說自己終於不用戴著耳塞睡覺,也有說自己作為感官過載的人,終於能好好休息。這座城市迎來了少有的中場暫停。

“我們太渴望休息了”

當我問李潮得知台風來襲時是什麽心情,李潮反問我:“你想聽正確的還是真實的?”

從聽說這次台風會比“山竹”還嚴重開始,他心裏就有種難以宣之於口的隱秘的期待。“理智上,知道台風是災害,但我和身邊的人心裏都希望越大越好,因為我們太渴望休息了。”

李潮是河南人,自嘲“從小卷出來的”,但到深圳工作四年多,還是時常感歎這座城市節奏之快、工作之“卷”。商場開到11點,24小時營業的商店也不在少數,從晚上八點到十點,都是晚高峰,地鐵上擠滿了剛下班的打工人。而他自己平均每周工作6天,每天在公司從早上八點半待到晚上八點半,從年初到現在,這兩天是他唯一一次感到休息、放鬆的時刻。

盡管也還是要遠程辦公。停工前,他們開會安排好了各自的工作任務,那天下午六點,李潮其實還未完全做完,“但我不想做了,我要休息了”。

這座追求極致效率的城市,已經很久沒有像這樣停下來了。有人說兩點停工回家的路上,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李潮也看到領導的朋友圈,“台風來了大家都好放鬆,我也要抓緊出去溜達”。

李潮住在光明區一個靠近城中村的小區,停工後他先回了趟家,第一次在工作日的白天見到自己養了幾年的小貓,原來貓白天是懶洋洋的。下午五點多他出門,第一次在傍晚時分看到路邊有父母帶著穿校服的孩子在散步。他去逛了家附近的菜市場,“說出來不怕笑話,這是我第一次工作日八點前去菜市場”。

晚上六點多,他站在家裏的陽台看小區,往常到了八九點都亮不起幾盞燈的樓,這天燈全亮了。“一場台風讓大部分深圳人都恢複了正常作息”,他這樣感慨。

謝仟從辦公樓走回位於同一個園區的宿舍時,心裏也有類似的感觸,“大家三點多一起往外走,去沿路的商店買吃的,我就覺得這和過年有什麽區別?這比過年還開心呢,因為過年還有很多人要加班。”



● 從陽台看出去,難得亮起了這麽多燈。圖源:受訪者

在深圳人感歎這平常的生活的帖子下方,有這樣一條評論,“我家五線小城每天都這樣”。深圳是特殊的。在深圳遲遲未發停工通知時,謝仟有過一點失望,“覺得這座城市有點沒人情味,畢竟其他地方都停了”。但她整體上還是很喜歡這座城市,它平等地接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人,不排外,“比如廣東很多地方默認說粵語,但深圳默認是說普通話的”。

深圳也為許多像她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機會。說深圳是“牛馬之都”,不僅僅是一句調侃,深圳就業人口超1270萬,占常住人口的70%,每10個人中就有7個是勞動力。就業人口中,非戶籍人員超960萬人,容納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人。

上個世紀80年代,“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從深圳蛇口喊出,引領了一個時代的發展。後來,從東門步行街到華強北,從羅湖口岸到南山科技園,再到騰訊、華為、比亞迪,深圳始終走在風口浪尖。

在建市之初GDP僅為1.9億元的基礎上,這種奮鬥精神創造了GDP增長超萬倍的“深圳奇跡”。但另一麵,就是讓人難以停下喘息的“深圳速度”。

24日下午四點,深圳發布了解除“五停”的通知。李潮和謝仟都說,雖然當天下午已經不用上班,但一想到第二天的工作就感到悲傷。過去的這26個小時,成了深圳打工人體驗日常生活的片刻。

四點過後,路上先跑起來的是幾種顏色:橘色熒光服的環衛工人、藍色的出租車、黃色製服的外賣騎手、綠色製服的生鮮配送騎手。這座城市很快就恢複了高速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