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發帖稱,銀川市寧夏圖書館閱覽區天花板上密集安裝了大量監控探頭。“幾乎每排書架上方都懸掛一個”,數量之多引發熱議。在社交平台評論區,不少網友表達了困惑與擔憂,“讀書也需要被‘全程監控’嗎”“感覺被攝像頭盯著,有點壓抑”。也有網友持支持態度,認為“攝像頭能防止圖書丟失或破壞”“保障公共財產安全”。
寧夏圖書館書架上的攝像頭。網絡圖
9月23日,上遊新聞
記者從網友曬出的現場圖片中看到,圖書館天花板上排列著多排攝像頭,平均每排書架上方配有一台,畫麵中的文字顯示,照片拍攝區域是“曆史·地理”書架區。
記者致電寧夏圖書館谘詢此事,工作人員回應稱,相關設備並非監控係統,而是圖書館引進的新一代“圖書盤點係統”,具有圖書定位和識別功能。“是我們新安裝的AR圖書盤點係統,便於快速查找圖書位置。”
工作人員解釋,每個攝像頭都固定對準書架,不是拍攝讀者,而是拍攝書架,目的是係統覆蓋書架上所有圖書,識別圖書的位置和信息。“由於每排書架上圖書大小不一,為確保覆蓋完整,每個書架上方都需配置一個攝像頭。”該係統結合圖像識別、索書號提取等技術,能實時更新後台書籍流通與在架情況。
據央視早前報道,國內不少圖書館已開始部署類似技術,構建智慧化圖書管理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