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王琳,是觀眾眼裏 “不好惹” 的熒幕狠角色 ——《情深深雨濛濛》裏的
“雪姨”,罵街能掀翻屋頂,撕渣絕不手軟,誰見了都得怵三分。
可如今的她,卻在訪談節目裏哭成了淚人,紅著眼眶說:“我這輩子,好像從來沒被人真正愛過。”
咱就說,誰能想到,演了一輩子 “強勢女人”
的她,現實裏會栽在兩段富商婚姻裏,最後都是拖著一個行李箱走人的?連網友都忍不住吐槽:“雪姨啊雪姨,你咋把熒幕上的狠勁兒,全給婚姻磨沒了?”
01 第一次嫁大 16 歲富商:以為是父愛救贖,結果是 4 年冷暴力
王琳的第一段婚姻,從一開始就帶著 “缺愛的濾鏡”—— 這濾鏡不是憑空來的,是從小在原生家庭裏一點點熬出來的。
她剛生下來就被爸媽丟去鄉下外婆家,外婆家的土坯房漏風,冬天冷得縮成一團時,外婆會把她裹進粗布縫的小被子裏,給她煮甜紅薯,說
“咱琳琳以後會有好日子”。可 7 歲那年,爸媽突然來接她回城,她抱著外婆哭著不肯走,外婆塞給她一兜煮雞蛋,說
“去了城裏要聽話”。可到了新家,她才發現 “好日子”
是別人的:弟弟占了唯一帶窗戶的臥室,她隻能睡客廳的舊沙發,冬天沙發墊薄,半夜會凍醒;吃飯時爸媽總把肉夾給弟弟,她夾一筷子青菜,媽媽還會說
“女孩子少吃點,別胖了不好看”。
後來她在節目裏說:“我那時候特別羨慕弟弟,不是羨慕他有房間,是羨慕他能理所當然地被爸媽疼 ——
哪怕他摔一跤,爸媽都會圍著問,可我發燒到 39 度,還是自己找退燒藥吃。” 這種 “被忽視”
的匱乏感,像根刺紮在她心裏,讓她特別渴望能有個人 “把我放在心上”。
26 歲那年,她遇到了比自己大 16 歲的香港富商。對方穿定製西裝,吃飯時會幫她剝蝦,記得她不吃香菜,連她隨口提的
“拍夜戲冷”,下次見麵就遞來一件羊絨外套。王琳一下子陷進去了:“我在他身上找到了從來沒有的‘安穩感’,就像小時候盼著的‘爸爸的保護’。
” 所以當對方隨口問一句 “結婚嗎?” 時,她沒要婚禮,沒要鑽戒,沒要彩禮,揣著戶口本就去領了證。
領證當天,她穿了件米白色連衣裙,攥著紅本本笑個不停,可丈夫全程冷著一張臉。
她拉著他的手問 “你不開心嗎?”,對方隻淡淡回了句
“牙疼,笑不出來”。她還傻傻地信了,回家給對方熬了冰糖雪梨,可對方喝了一口就放在一邊,轉身去書房看財經新聞。
婚後的日子,更是冷到骨子裏。她拍《情深深雨濛濛》時,因為 “雪姨” 角色小火,收工後興奮地回家和丈夫分享
“今天有觀眾找我簽名”,對方頭都沒抬,隻 “嗯” 了一聲;她生日那天,提前訂了餐廳,想一起吃頓飯,丈夫卻以 “陪客戶”
為由缺席,後來她才從朋友那知道,那天他根本沒陪客戶,是去和哥們喝酒了;她想買輛方便跑劇組的車,對方說
“代步工具沒必要貴”,轉頭就給自己換了輛百萬級的跑車;她提想生個孩子,得到的答複是 “你自己都像個孩子,怎麽照顧小孩”。
咱就說,這哪是夫妻過日子,分明是王琳一個人在 “唱獨角戲”。4 年裏,她既沒得到想要的感情,連物質上的 “安全感”
都沒撈著。最後離婚時,因為婚前沒約定財產,婚後財產也各管各的,她收拾行李時,看到衣櫃裏那件領證時穿的米白色連衣裙,突然蹲在地上哭了
—— 當年她以為穿上這件裙子,就能走進幸福裏,可最後隻剩滿櫃子的冷清。司機在樓下等她,問 “王小姐,要不要再等您拿點東西?”,她搖頭說
“不用了,這裏從來不是我的家”,然後拖著行李箱,哭著走出了前夫家。
要知道,領證那天她還暗暗發誓:“真要離婚,我絕對不哭!” 可真到了那一步才發現,那些憋了 4
年的委屈,根本忍不住。現在回頭看,這哪是找 “丈夫”,分明是找了個 “冷臉金主”,連一點真心都沒給過她。
02 第二次嫁富商:生了兒子以為能穩住,結果成了不敢關燈的噩夢
如果說第一段婚姻是 “冷暴力”,那王琳的第二段婚姻,就是她連提都不願提的 “噩夢”——
連閨蜜都不知道,那段時間她曾偷偷借住在自己家,枕頭下還藏著一把小剪刀。
第二任丈夫依舊是富商,開著上市公司,條件比第一任還好。這次王琳以為,有了孩子或許就能 “拴住”
感情,所以懷孕時她推掉了所有戲約,每天對著肚子說
“寶寶,我們以後會有個溫暖的家”。兒子王諾出生後,她更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學著做輔食,半夜起來喂奶,連朋友圈都滿是孩子的照片。
可誰能想到,孩子出生後,夫妻感情不僅沒變好,反而徹底破裂。她沒細說這段婚姻裏到底發生了什麽,隻在一次和閨蜜聊天時說:“那時候每天晚上都不敢睡覺,不敢關燈,總覺得客廳裏有聲音,整個人渾渾噩噩的,像掉在冰窖裏。”
她還會把手機放在枕頭邊,設置好緊急聯係人,怕夜裏出意外;借住在閨蜜家時,哪怕閨蜜家很安全,她也不敢關臥室門,閨蜜後來發現,她枕頭下藏著一把小剪刀,是用來
“壯膽” 的。
更讓人心疼的是,這次離婚,她還是淨身出戶。唯一不一樣的是,她堅決要走了兒子的撫養權 ——
男方既沒爭,也沒給過一分撫養費,她幹脆讓孩子跟了自己的姓,取名 “王諾”,說
“諾是承諾的意思,我想告訴他,媽媽會永遠陪著他,不會像我小時候那樣被丟下”。
離婚那天,她抱著剛滿 1 歲的王諾,依舊隻收拾了一個行李箱:裏麵有孩子的奶粉、尿不濕,還有幾件自己的換洗衣物。走出那個
“豪華別墅” 時,她抬頭看了看天,心裏想 “終於不用再怕黑了”。不是我說,兩次嫁富商,兩次都 “空手離開”,還帶著個要養的孩子,王琳這
“豪門夢”,碎得也太徹底了。
03 從 “怕黑” 到 “敢說不”:她的清醒,不是口號,是熬出來的底氣
現在的王琳,終於不再是那個 “急著找依靠” 的女人了 —— 這份清醒,不是靠 “想明白” 的,是帶著孩子一點點熬出來的。
離婚後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沒接到戲,隻能靠之前的積蓄養孩子。為了省錢,她租了個小公寓,每天早上送王諾去幼兒園後,就去跑劇組遞資料,有時一天要跑五六個地方,晚上回來還要給孩子做晚飯。最難的時候,她連孩子的奶粉錢都快湊不夠,隻能厚著臉皮找朋友借。後來她去兒童福利院做義工,看到那些和王諾差不多大的孩子,突然想通了:“我不能倒下,我得給孩子做個榜樣。”
再後來,有個劇組找她演 “單親媽媽” 的角色,導演說 “我們需要的是眼裏有故事的演員”。試戲時,有一場戲是
“媽媽保護孩子對抗壞人”,她演到 “你別想傷害我兒子” 時,眼淚突然掉下來 ——
那不是演的,是她心裏最真實的想法。這部戲播出後,有觀眾說
“王琳演的單親媽媽,太真實了”,她也靠著這個角色,慢慢找回了事業的節奏。
她還去做了心理谘詢,谘詢師教她寫 “情緒日記”,把那些委屈、害怕都寫下來,再慢慢梳理。現在她翻開以前的日記,還能看到裏麵寫著
“今天又不敢關燈”“怕養不起諾諾”,可最新的一頁寫著 “今天諾諾說,媽媽演的阿姨很勇敢,我也會保護你”。
現在她也會約會,但不再把 “有錢”“成熟”
當成首要標準。她在節目裏說:“上次有人介紹一個做教育的普通人,雖然沒那麽多錢,但會記得我喜歡吃老北京涮肉,我拍戲晚了,他還會煮好小米粥等我。這種踏實的溫暖,比豪車豪宅更讓我安心。”
網友看了都忍不住心疼:“她隻是想找個能疼她的人,怎麽就這麽難?”
可也有人說:“一開始就奔著‘錢’和‘強’去,忽略了‘愛不愛’,最後怎麽可能得到真心?”
其實王琳自己也懂,她在訪談裏說:“以前我總把‘別人能給我什麽’當成愛,後來才明白,真正的愛,是兩個人能一起扛事,是他會把你放在心上
—— 就像我現在對諾諾那樣。”
如今 55 歲的王琳,雖然沒在婚姻裏找到愛,可好歹找回了自己。就像網友說的:“比起‘富商太太’,我更愛現在的她 ——
不依靠誰,靠自己拍戲養孩子,這才是真的‘雪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