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到7月中國輸美電商貨年減16%。
供應鏈諮詢公司Aevean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至7月,美國接收了中國電子商務出口的15%,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6%,電子商務的交易量已經轉移到了歐洲,5到7月,該地區獲得了27%的出口,年增6%。今年5月,美國對中國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稅入境辦法,自本月29日開始,美國將這項辦法擴大到各國。
由於取消免稅後,原快速通關辦法也取消,加上相關處理細則不明,航空公司都已暫停受理寄發往美國的商品郵件,目前僅有快遞業有收貨,航空貨運承攬業者指出,台灣目前運往美西貨載每公斤在新台幣190到210元之間(油料附加費32元外加),采用快遞運價約高二到三成。
取消免稅額意味著,從中國運輸的包裹將需要支付30%的關稅,或者,當使用郵政網路時,將被征收54%的關稅或100美元的固定費用。
TIACA最近發布的一份白皮書還發現,在美國關稅和最低限度的變化抑製了中國境外的電子商務之後,亞太地區已成為電子商務航空貨運量的更大來源。但是美國擴大適用範圍後會有什麽影響有待觀察。
一家外籍航空公司在台高階指出,公司大陸運美國電商貨在免稅額取消後,貨量僅剩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