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迷人的法西斯美學:宏大敘事 崇高感 歸屬感 自豪感…

迷人的法西斯美學:宏大敘事 崇高感 歸屬感 自豪感…

文章來源: 幸福劇團 於 2025-08-27 13:39:4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迷人的法西斯美學:宏大敘事 崇高感 歸屬感 自豪感…

幸福劇團|法西斯美學的誘惑:崇高感、歸屬感、自豪感

注:原文2021年7月9日發表於牆外博客“幸福劇團”。“眼看他起高樓”和“意軒書屋”等多個微信公眾號轉載了該文章,目前這兩個公眾號均被404。



“眼看他起高樓”微信公眾號截圖 / CDT

法西斯美學的宏大敘事,往往會使觀眾熱血沸騰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此刻,集體被無限拔高,相應的導致個體被無限矮化。使個體產生強烈的集體歸屬欲望。而為了獲得集體的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並且,按照《烏合之眾》中所說: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麵。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麽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隻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而法西斯美學,就是要將這種群體無意識最有害的一麵充分的發揮出來,以實現自己的目的。所以,每當你為某些藝術家創作出來的恢弘場麵陶醉的時候,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無意中丟掉了什麽。



“法西斯美學產生於對控製、屈服的行為、非凡努力以及忍受痛苦的著迷,它們讚同兩種看似相反的狀態,即自大狂和屈服。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以典型的盛大慶典的形式表現出來:群眾的大量聚集;將人變成物;物的倍增或複製;人群集中在一個具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具有無限個人魅力的領袖人物或力量周圍。”

——蘇姍·桑塔格

所謂法西斯美學,不是為了美化法西斯,而是一種具有鮮明政治特色的美學風格。人們總是探討它,是因為法西斯盡管遠去,但是它給人類施加的影響一直存在。

法西斯美學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誕生於法西斯專政下某些文藝作品的美學風格的統稱。此概念源自意大利法西斯主義者墨索裏尼的一句名言,“所謂法西斯主義,首先是一種美。”

戈培爾在1933年說,政治“就是現存的最高級的和最綜合的藝術。我們在製訂現代德國政策時,感到我們自己就是藝術家……藝術和藝術家的任務在於成形,定形,消除有害的東西,為健康的人創造自由”。

納粹的電影,例如《意誌的勝利》和《奧林匹亞》,至今仍被很多人認為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



《意誌的勝利》是瑞芬斯塔爾1934年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記錄對象是納粹黨1934年的紐倫堡大會。瑞芬斯塔爾在這部影片中樹立了一種美學,被後來的導演如弗蘭克·卡普拉、以及我國的一些導演等一再模仿。她的鏡頭語言非常適合表現人類的強健、更適合表現宏大敘事。

影片記述了1934年納粹黨的全國黨代會,意在宣揚德國的複興。其中有我們熟悉的納粹宣傳,為了德國的未來而無私奉獻,全民要團結在元首周圍,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差異的社會,要平等更要服從,要和平更要強大。這些宣傳都來自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頭目的演講。裏芬斯塔爾把那些毫無美感的冗長發言剪輯掉,隻留下簡短而煽情的號召。她把更多鏡頭投向會場外的隊伍,扛著鐵揪的勞工陣線成員,手捧豐收作物的農民,朝氣蓬勃的青年團,步伐整齊的衝鋒隊、黨衛軍和國防軍。



據說,由於影片展示的不可抵禦的美和力量,電影學院的教授們甚至不敢在課堂上把它放完,他們擔心學生們看完影片,會變成真正的納粹。

法西斯美學從對情境的控製,對服從行為和狂熱效應的迷戀中得到發揮(並找到正當理由)。這種美學頌揚的是極端利己主義和苦役這兩種表麵對立的現象。主宰和奴役采取了一種特別虛飾的形式:成群集結的人;人向物的轉換;物的增多以及人與物,均圍繞一個無所不能的,有催眠術的領導人或領導力量集結。法西斯的藝術誇耀屈服,歌頌愚昧無知,美化死亡。

——《迷人的法西斯》

法西斯並非隻在電影繪畫攝影展示光榮偉大,從雕塑到建築,乃至服裝的設計,都無不在展示完美和力量。



希特勒認為,“軍裝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才願意來參軍。”因此納粹德國創造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帥氣的軍服——這些精致的勳章、皮革、近乎完美的剪裁,也進一步成為了證明日耳曼種族優秀的道具。在癲狂的法西斯主義下,軍裝從一件衣服變成了地位與力量的象征——如同那些被送進集中營的猶太人身上的六芒星一樣,在封閉的人性實驗室中,衣服成為標識人類屬性與地位的標誌。



納粹軍服





納粹宣傳畫





納粹集會儀式

法西斯美學是集體主義和威權主義的產物,人們在其中獲得的審美愉悅更多來自對暴力的屈服,對機械服從的讚美。當我們認識到這種大而齊,濃墨重彩是人造的、扭曲的,就不難跳出這個審美層次,而去找尋自然的、真實的審美體驗。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希特勒本人其實並不喜歡這些重口味的東西,隻是政治的需要罷了——也就是人民多狂熱,就給他們看多狂熱的東西而已。

而希特勒的早期畫作,則完全是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傾向,用現在的話來說,整個一枚小清新。





希特勒作品

記納粹黨代會的《意誌的勝利》是法西斯美學的經典之作。我國一些導演拍出推崇秦始皇等以強權、集權“統一天下”的影片也帶有法西斯審美趣味。以及他們導演的一些大型晚會等也是運用了類似的拍攝手法。這些導演可謂法西斯美學在大陸的繼承者。如影評人說的他們好像有瑞芬斯丹的隔代遺傳,一些影片在拍攝手法和美學意圖上,幾乎是《意誌的勝利》的翻版;也是極力鋪排大場麵、大氣勢,大群體。那種整齊劃一、威風凜凜的帝國大軍,那銅牆鐵壁、不動如山的武士方陣,象征著不可挑戰、無法逾越的帝王權力。任何挑戰,任何異議,任何不同,都會被萬箭穿心,像螞蟻一樣被碾得粉碎。

這種群體主義美學,在某些開幕式中也十分常見:千百人組成一個方陣,千百人構成一個畫麵,千百人變成一道景觀,其步調一致到可與電腦控製比美的地步。這種高度一致、整齊劃一的畫麵展示的是:群體才是最美麗的,群體是至高無上的,隻有在群體之中,你才有價值;沒有群體,就沒有你。



他所傳遞的是“在這個燦爛、美麗、威嚴的群體麵前,個人是多麽的渺小,隻有成為這個雄偉群體的一分子才可能有驕傲之感。”

這樣的美學風格是極具號召力和煽動效應,至今仍然被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所采用,它令人們激情高漲,熱淚盈眶。我們介紹、分析法西斯美學,並不是為了學習和運用它,而是警惕它,因為在這種群體主義的壯美麵前,人們極易放棄獨立的思考,而加入烏合之眾的洪流。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被驅逐中國留學生自述在休斯頓機場“關押36小時”
疑慮再起 網瘋傳川普與英女王過世前照片驚人相似
南大女教師離世 23年從美歸國 網傳“個人原因輕生”
紐約時報:美國的人工智能未來能否戰勝中國的綠色革命
韓國歌手“鳥叔”被立案調查




24小時討論排行

陸媒:誰尊重曆史?誰背叛曆史?觀禮名單一目了然
中媒曝趙一曼被審訊日文檔案:被捕時受致命傷
“北溪”案7嫌犯均為烏公民:船長 爆破手 女深潛者...
先進芯片99%在台灣 貝森特:空前國安危機 必須"去風險"
黃仁勳:若能賣中國願讓川普抽成 AI將推“周休三日”
黎智英審訊落幕 恐判無期!紐時:或成川習外交牌
美軍F-35戰機"螺旋式"失控下墜!跑道上炸出火球
美防長:中國工程師不再為五角大樓雲端環境服務
加州州長抨擊特朗普與英特爾的交易:把我惡心壞了
普京金正恩確定參加93閱兵,如何觀察背後的細節
校園19死傷!槍手犯案前拍片,炫耀武器寫"殺了川普"
華為董事:國產算力基本能解決美國卡脖子問題
華盛頓風暴來了 “無家可歸者必須立即離開華盛頓”
“普習金”三巨頭破天荒同台 專家解析金正恩盤算
加州盜竊集團橫掃71間Home Depot 600次 損失過千萬
美國CDC主任遭免職 白宮:總統下令開除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迷人的法西斯美學:宏大敘事 崇高感 歸屬感 自豪感…

幸福劇團 2025-08-27 13:39:48



迷人的法西斯美學:宏大敘事 崇高感 歸屬感 自豪感…

幸福劇團|法西斯美學的誘惑:崇高感、歸屬感、自豪感

注:原文2021年7月9日發表於牆外博客“幸福劇團”。“眼看他起高樓”和“意軒書屋”等多個微信公眾號轉載了該文章,目前這兩個公眾號均被404。



“眼看他起高樓”微信公眾號截圖 / CDT

法西斯美學的宏大敘事,往往會使觀眾熱血沸騰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此刻,集體被無限拔高,相應的導致個體被無限矮化。使個體產生強烈的集體歸屬欲望。而為了獲得集體的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並且,按照《烏合之眾》中所說: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麵。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麽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隻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而法西斯美學,就是要將這種群體無意識最有害的一麵充分的發揮出來,以實現自己的目的。所以,每當你為某些藝術家創作出來的恢弘場麵陶醉的時候,應該想想自己是不是無意中丟掉了什麽。



“法西斯美學產生於對控製、屈服的行為、非凡努力以及忍受痛苦的著迷,它們讚同兩種看似相反的狀態,即自大狂和屈服。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以典型的盛大慶典的形式表現出來:群眾的大量聚集;將人變成物;物的倍增或複製;人群集中在一個具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具有無限個人魅力的領袖人物或力量周圍。”

——蘇姍·桑塔格

所謂法西斯美學,不是為了美化法西斯,而是一種具有鮮明政治特色的美學風格。人們總是探討它,是因為法西斯盡管遠去,但是它給人類施加的影響一直存在。

法西斯美學是上世紀三十年代誕生於法西斯專政下某些文藝作品的美學風格的統稱。此概念源自意大利法西斯主義者墨索裏尼的一句名言,“所謂法西斯主義,首先是一種美。”

戈培爾在1933年說,政治“就是現存的最高級的和最綜合的藝術。我們在製訂現代德國政策時,感到我們自己就是藝術家……藝術和藝術家的任務在於成形,定形,消除有害的東西,為健康的人創造自由”。

納粹的電影,例如《意誌的勝利》和《奧林匹亞》,至今仍被很多人認為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



《意誌的勝利》是瑞芬斯塔爾1934年拍攝的一部紀錄片,記錄對象是納粹黨1934年的紐倫堡大會。瑞芬斯塔爾在這部影片中樹立了一種美學,被後來的導演如弗蘭克·卡普拉、以及我國的一些導演等一再模仿。她的鏡頭語言非常適合表現人類的強健、更適合表現宏大敘事。

影片記述了1934年納粹黨的全國黨代會,意在宣揚德國的複興。其中有我們熟悉的納粹宣傳,為了德國的未來而無私奉獻,全民要團結在元首周圍,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差異的社會,要平等更要服從,要和平更要強大。這些宣傳都來自希特勒和其他納粹頭目的演講。裏芬斯塔爾把那些毫無美感的冗長發言剪輯掉,隻留下簡短而煽情的號召。她把更多鏡頭投向會場外的隊伍,扛著鐵揪的勞工陣線成員,手捧豐收作物的農民,朝氣蓬勃的青年團,步伐整齊的衝鋒隊、黨衛軍和國防軍。



據說,由於影片展示的不可抵禦的美和力量,電影學院的教授們甚至不敢在課堂上把它放完,他們擔心學生們看完影片,會變成真正的納粹。

法西斯美學從對情境的控製,對服從行為和狂熱效應的迷戀中得到發揮(並找到正當理由)。這種美學頌揚的是極端利己主義和苦役這兩種表麵對立的現象。主宰和奴役采取了一種特別虛飾的形式:成群集結的人;人向物的轉換;物的增多以及人與物,均圍繞一個無所不能的,有催眠術的領導人或領導力量集結。法西斯的藝術誇耀屈服,歌頌愚昧無知,美化死亡。

——《迷人的法西斯》

法西斯並非隻在電影繪畫攝影展示光榮偉大,從雕塑到建築,乃至服裝的設計,都無不在展示完美和力量。



希特勒認為,“軍裝一定要帥,這樣年輕人才願意來參軍。”因此納粹德國創造了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帥氣的軍服——這些精致的勳章、皮革、近乎完美的剪裁,也進一步成為了證明日耳曼種族優秀的道具。在癲狂的法西斯主義下,軍裝從一件衣服變成了地位與力量的象征——如同那些被送進集中營的猶太人身上的六芒星一樣,在封閉的人性實驗室中,衣服成為標識人類屬性與地位的標誌。



納粹軍服





納粹宣傳畫





納粹集會儀式

法西斯美學是集體主義和威權主義的產物,人們在其中獲得的審美愉悅更多來自對暴力的屈服,對機械服從的讚美。當我們認識到這種大而齊,濃墨重彩是人造的、扭曲的,就不難跳出這個審美層次,而去找尋自然的、真實的審美體驗。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希特勒本人其實並不喜歡這些重口味的東西,隻是政治的需要罷了——也就是人民多狂熱,就給他們看多狂熱的東西而已。

而希特勒的早期畫作,則完全是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傾向,用現在的話來說,整個一枚小清新。





希特勒作品

記納粹黨代會的《意誌的勝利》是法西斯美學的經典之作。我國一些導演拍出推崇秦始皇等以強權、集權“統一天下”的影片也帶有法西斯審美趣味。以及他們導演的一些大型晚會等也是運用了類似的拍攝手法。這些導演可謂法西斯美學在大陸的繼承者。如影評人說的他們好像有瑞芬斯丹的隔代遺傳,一些影片在拍攝手法和美學意圖上,幾乎是《意誌的勝利》的翻版;也是極力鋪排大場麵、大氣勢,大群體。那種整齊劃一、威風凜凜的帝國大軍,那銅牆鐵壁、不動如山的武士方陣,象征著不可挑戰、無法逾越的帝王權力。任何挑戰,任何異議,任何不同,都會被萬箭穿心,像螞蟻一樣被碾得粉碎。

這種群體主義美學,在某些開幕式中也十分常見:千百人組成一個方陣,千百人構成一個畫麵,千百人變成一道景觀,其步調一致到可與電腦控製比美的地步。這種高度一致、整齊劃一的畫麵展示的是:群體才是最美麗的,群體是至高無上的,隻有在群體之中,你才有價值;沒有群體,就沒有你。



他所傳遞的是“在這個燦爛、美麗、威嚴的群體麵前,個人是多麽的渺小,隻有成為這個雄偉群體的一分子才可能有驕傲之感。”

這樣的美學風格是極具號召力和煽動效應,至今仍然被世界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所采用,它令人們激情高漲,熱淚盈眶。我們介紹、分析法西斯美學,並不是為了學習和運用它,而是警惕它,因為在這種群體主義的壯美麵前,人們極易放棄獨立的思考,而加入烏合之眾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