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即將在北京紀念抗戰80週年紀念活動同框。(新華社、路透)
中國官方今天宣布俄羅斯總統普京、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都將出席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抗戰80週年紀念活動。普京的出席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確定,不令人意外。最大的驚喜是金正恩的參加。日本專家指出,對許多朝鮮觀察家而言,這項宣布充滿驚訝,因為過去普遍認為朝鮮當局不會允許金正恩參加,除非他能以“主賓”身分登場。如今金正恩將與習近平、普京並肩站上天安門城樓,形成史無前例的“3強權領導人合體”畫麵。
日本KOREA WAVE網站總編輯西岡省二在雅虎新聞撰文指出,金正恩的祖父金日成曾多次登上多邊外交舞台,但父親金正日與金正恩本人幾乎沒有這種經驗。朝鮮體製強調“唯一領導體製”,最高領導人必須是主角。然而在多邊外交中,主角通常是東道主領袖,朝鮮領導人隻能是“眾多領袖之一”,因此朝鮮當局過去一直避免讓金正恩參與這類場合。
這次金正恩將打破慣例,將首度登上多邊外交舞台,原因可能在於朝鮮擔心當俄烏戰爭結束後,朝鮮俄國關係緊密度趨緩,因而想恢複與中國的關係,作為新後盾。同時金正恩也藉此向國內外展示自己與大國領袖“平起平坐”。此外,這也可能是針對近期韓國總統李在明訪問日美兩國,強調美日韓結盟的對抗之舉。
西岡省二認為,金正恩還可能考慮到與美國總統川普之間的協議。川普屢次表達希望再度與金正恩會麵,金正恩或許想藉著強調與中俄的緊密關係,來影響川普政府。
九州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益尾知佐子表示,在這段期間朝鮮俄國關係已逐步走向“準同盟”狀態。中國朝鮮之間雖有1961年《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但金正恩接班時,雙方關係一度相當緊張。未來3國能夠在利益驅動下會深化到何種程度,值得觀察。
東京國際大學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教授山口亮認為,對朝鮮而言,此舉不僅能改善這幾年與中國關係停滯的局麵,也可能成為建立中俄朝鮮3國合作架構的契機。值得關注是否會舉行中國朝鮮元首會談、甚至中俄朝鮮3邊會談。若真的舉行,其具體內容將成為關鍵。這些會談可能僅止於共享價值觀與認識,但若進入具體合作,將代表有相當的進展。
山口亮指出,中俄朝鮮3方並非完全的同盟,而是帶有強烈互相算計、利用的性質。未來3國在戰略上能合作到何種程度,將是觀察重點。美日韓及其他國家仍需持續關注這個“改變現狀勢力3人組”的動向,加強防衛力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