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星期,九三閱兵即將隆重舉行,全球矚目,各方期待。與此同時,國際舞台上圍繞九三閱兵的博弈也日趨激烈。
今天,中方公布了26位將出席九三閱兵的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名單。請注意,這並非全部參與國家的完整名單,僅涵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層級的代表。若將副總理、議長及高級別代表、國際政要與前政要納入統計,還包括韓國、東帝汶、委內瑞拉、新加坡、埃及、保加利亞等國,總數可達32位。回顧2015年,當時有30位外國領導人出席,其中包括國家元首、19位政府高級代表以及10位國際組織和機構負責人。
這一數字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它意味著,在二戰結束80年後,國際社會再次有機會審視和確認誰是反法西斯戰爭的堅定成員。
九三閱兵訓練現場
20世紀前半葉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勢力範圍的戰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因納粹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存在,具備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性質。
然而,若細究二戰進程,無論是在歐洲還是亞洲戰場,都存在一些微妙且常被忽視的現象。例如,歐洲戰場的“靜坐戰爭”、“西線無戰事”、綏靖政策及《慕尼黑協定》,其背後是英法試圖“禍水東引”,將納粹德國作為工具攻打蘇聯,從而讓西方可以立於不敗之地——這一策略恰恰是歐戰爆發的關鍵原因之一。
日本作為一個工業化小國,其戰爭物資從何而來?比如日本製造炮彈所需的廢舊鋼鐵、維持戰爭機器運轉的石油,在其攻占東南亞之前來自哪裏?很大程度上來自珍珠港事件前的美國。因此,二戰實際上具有非常微妙的雙重屬性:軸心國與部分同盟國成員在相當長時期內,其界限並不如後世所描繪的那般清晰。
80年後的今天,令人遺憾的是,大家看到了什麽?我們看到歐美國家某種程度上背叛了二戰秩序與勝利果實。美國此前發表的聲明令人震驚,稱“美日在80年前共同結束了一場戰爭”;歐洲在紀念諾曼底登陸時,也對東線戰事的曆史進行了令人瞠目的改寫。這些行為提醒我們,九三閱兵的觀禮名單實則成為一種鑒別標準:哪些國家仍能堅持反法西斯立場,銘記80年前的勝利,並警示世界不要去重複80年前的那個錯誤。
8月6日,日本廣島市舉辦“原爆日”80周年和平紀念儀式,美國駐華大使館當天在微博發布其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的有關評論。
與此同時,日本外務省正投入巨額資金,在全球範圍內遊說各國不要參加九三閱兵,釋放有關《南京照相館》的負麵評價和不實信息,繼續否認二戰罪責,試圖篡改曆史認知。這表明,曆史敘事之爭依然是一場艱巨的鬥爭。
當然,大家現在最感到慶幸的一點就是:實力這一次真真正正地掌握在正義的手中。而正義的群體、正義的陣營,在9月3號將獲得這種實力的加持,變得更加具有信心、耐心和能力,在這樣一個複雜的世界當中,去應對80年前沒有消滅幹淨、殘存下來的納粹主義的餘孽,以及沒有被消滅幹淨的、在日本始終存在的軍國主義亡魂。
九三閱兵將傳遞清晰信號:任何試圖複活軍國主義、重演戰爭罪行的勢力,都將遭到正義的製裁,絕無死灰複燃的空間。
今天就說到這裏,謝謝大家。